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究竟是為誰寫的?又有何寓意?

2020-12-24 騰訊網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北京人常說:「到故宮要沾沾王氣,到長城要沾沾霸氣,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氣!」恭親王奕訢王府的福氣就來源於康熙帝御筆親題、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有著「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

清代康熙大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筆墨中流傳最少的,以致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除了存於恭王府中「福」字碑上的「天下第一福」,再就是高懸於故宮交泰殿的「無為」二字。此處的「無為」包含有兩重重要含義:其一,告誡君王不必過多幹涉臣子作為,「無為而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與後宮的分界線,告誡後宮不要幹涉朝政,到此「無為」。儘管如此重要,這塊匾額之上也並未加蓋「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由此更可見那御璽加頂之「福」的珍稀。

康熙大帝八歲登基,九歲喪母,由祖母孝莊皇太后一手撫養長大,祖孫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幾位輔政大臣之間相互猜忌,唯有太皇太后是小皇帝最大、最可靠的支持者。在祖母的幫助下,康熙帝擒鰲拜、平三藩,開創出了一番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的時候,孝莊皇太后卻重病纏身,太醫們也束手無策。據說,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為自己「請福續壽」,遂決定為祖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康熙帝化孝心於筆鋒,一氣呵成了震爍古今的「福壽」聯體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也許是康熙帝的孝心真的感動了上蒼,自得到了這「福」字後,孝莊皇太后的身體竟奇蹟般康復了。有感於皇帝的一番苦心和孝心,也為了永久保存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福」字,孝莊皇太后命人將其刻石碑上,日夜撫摸,祈求多福。而她最終以75歲的高齡離世,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

康熙大帝所書的這個「福」字,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俗語說「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但是,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二字合為一字書寫。而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成為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裡的福字,被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由於其上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因此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惟一一枚不可倒掛的「福」字。

更讓人叫絕的是,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數個漢字。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於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孝莊太后稱其為「福之本源」,民間則稱其為「五福之本、萬福之源」。

康熙大帝一生政績卓著:裁撤三藩、收復臺灣、與俄國精確邊界、兩次親徵準噶爾,開疆拓土,正合「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數十,恰應「多子」之端;與孫乾隆帝各執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壽善終,正是「多壽」之人;康乾盛世長達一百多年,國富民強,為「多才(財)」、國泰民安則是萬民「多福」。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壽」的福字,不僅讓受福之人得福頗厚,更令康熙這請「福」送「福」之人受益終生,因此民間稱此福為「請福聚福、送福得福」。

正因如此,這塊福字碑一直被視為皇家至寶,珍藏在紫禁城之中。然而,福字碑傳至乾隆時期卻神秘失蹤了!乾隆一生最為嘆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對「康熙御福」的失蹤自然無法釋懷。若干年後,當嘉慶向乾隆詢問「康熙御福」之事時,乾隆沉默良久後只說了八個字:「布衣之相,福澤萬民」。關於此碑的去向,從此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謎團。

1960年代,文物工作人員在恭王府後花園滴翠峰的秘雲洞內,意外發現了一塊福字碑。後經多方考證,驗明這正是乾隆年間神秘失蹤的「康熙御福」石碑。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福」,是為誰寫,有何寓意
    有這麼一句話,到北京要去故宮看看王氣,去長城看看大氣,去恭親王府上沾沾福氣。為什麼要到恭親王府上沾福氣呢?因為恭親王奕府上有康熙御筆親題的,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的福字碑。康熙皇帝一生酷愛書法,但他卻很少題字,因此流傳下來的墨寶也很稀少,以至於後來有種說法叫「康熙一字值千金」。除了恭親王府的福字碑,上的「福」字之外,就還剩下高懸於交泰殿的「無為」2個字。除了這3個字之外,就剩下些公文了。儘管交泰殿上的這塊匾很重要,但是它上面也未加蓋過「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福」的珍稀程度。
  •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的來歷(過來沾沾福氣)
    所謂「天下第一福」有何來歷?在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請福續壽」,遂決定為祖母請福。
  • 平常大家都喜歡貼「倒福」,但為何康熙寫的這個福不能倒著貼?
    平常大家都喜歡貼「倒福」,但為何康熙寫的這個福不能倒著貼?除了春聯之外,我們也都需要在家中的各個角落上貼上「福」字,不難以發現到一個問題,為何福字總是倒貼的狀態呢?其實,這就是意味著「福到了」,也代表著我們能幸福開心的度過一整年。這樣的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不過任何的事情都有例外,清朝康熙寫的「福」字就很是不同,倒過去看的話,也就能明白了!
  • 康熙寫的「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你知道它包含幾重含義嗎
    康熙確實寫了一個「福」字,我們先說這個福字的含有幾個字,以及幾重含義,然後再說康熙寫這個「福」字背後的故事。康熙寫的這個福字含有這麼幾個字:「子,才,田,壽,福」。所以這個福字,也就有了「多子」,「多福」,「多田」,「多才」和「多壽」這麼幾重的意思。
  • 梅亦風清:「福」字的風俗來歷和寓意
    民間傳說其一:有一年,京城舉辦燈會,歡慶元宵節。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一戶人家的馬燈上,畫著一隻馬猴抱著一雙繡花鞋哭。朱元障認為這是諷刺馬皇后腳大,當時十分生氣,就在這家門上寫一個「福」字,作為記號。回宮後,吩咐錦衣衛按照他留下的記號抓人,而馬皇后賢德愛民,心地善良,當她得知此事後,立即暗傳旨意,告訴全城所有人家,必須在天亮之前,都在門上貼一「福」字。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康熙皇帝一生雖然酷愛書法,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清朝歷代皇帝中流傳最少的,以至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可以說,每一個都是價值連城。而其中最珍貴的,要屬「天下第一福」了。
  • 康熙親手寫的福字有何特別?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現藏在恭王府
    現在朋友們去北京的恭王府景區,依舊可以看到這個「福」字,這個字如今藏在恭王府後花園的假山之中,號稱天下第一福。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名氣呢?原來這個福字是康熙皇帝親手所寫,而且十分特別,所以才會彌足珍貴。那麼為何又跑到恭王府的假山之下呢?這就跟和珅有關係了。
  • 2019年英國斯圖亞特迎春拍鑑賞:康熙御筆之寶福字
    康熙御筆之寶福字The Baofu Character of Emperor Kangxi's Imperial Pen福字的由來:相傳,孝莊太后在六十大壽之前忽然生了重病,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真命天子請福續壽之說。
  • 京港地鐵攜手故宮宮廷文化推出新年福筒及鼠票,福從天降送吉祥
    據史料記載,清代自康熙以後,每年入冬,皇帝都要親自書寫「福」字頒賜王公大臣,意為天賜福祿。比如,雍正帝即位後,把「書福頒賜」著為成例,他在位13年,每年臘月底都要開筆書「福」;乾隆二年起,乾隆皇帝選定臘月初一為書「福」吉日,用「賜福蒼生筆」書寫第一個「福」字。年貨作為春節特殊的節日符號,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 康熙寫的最好的一個字,被視為大清國寶,消失200年後被總理發現
    清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寫了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引發了一場大案,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清朝從康熙開始就喜歡寫詩、寫書法,水平不說如何,但是數量還是很夠的,據說乾隆一生就寫了48000多首詩。
  • 天下第一「福」-恭王府內的「福」字碑
    在恭王府萃錦園內有一座太湖石假山,山腳下有個秘雲洞,洞府正中央石壁上有一座康熙親筆題寫的福字碑。據記載,福字碑是康熙皇帝寫給孝莊皇太后,寓意福泰安康、長福長壽之意。縱觀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具氣勢,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更為珍貴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璽以鎮福,因此此"福"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福。
  • 中國求財最靈驗的寺廟,號稱「天下第一財神廟」,卻少有人知
    例如,有些求愛者很靈,有些求愛很靈,絕大多數是祈求平安福。暫且不說國內其他著名的寺廟,浙江有求財最有效的寺廟,叫做「天下第一財神廟」,幾乎沒有人知道!與杭州北峰山頂上的英順寺相比,杭州的英恩寺,很少人知道英順寺是低調的。最終,據說靈恩寺是眾所周知的寺廟,求緣分很靈驗。據說一直香火正旺,信徒們蜂擁而至,其名氣不輸西湖。
  • 結婚對聯上,常寫「秦晉之好」,有何寓意?翻開典故,風雲詭譎
    在如今的山西、陝西大地上,結婚的對聯上,常常會寫「秦晉之好」的橫批,一看應該和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和晉國有一定的關係,究竟有何寓意呢?這個典故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文史君就來和大家聊聊。眾所周知,春秋戰國在我國歷史上共存在了400年。前200年稱作春秋時期,後200年成為戰國時期。
  • 康熙通寶「滿漢福」中不可錯過的好版別
    >康熙通寶大中小福,是看背面滿文福的大小,面文明顯小於穿口上下,漢字福首筆是一點,稱之為小福,滿文與上下齊平,漢字福首筆也是一點,稱之為中福,滿文福明顯大於穿口上下,但是漢字福字首筆不是一點,而是短橫,稱之為大福,有時依據滿文福不好區分中福與大福,就要看漢字「福」的第一筆是橫還是點;大福中福與小福的收藏價值並不相同,同品相和狀態的康熙滿漢福
  • 元旦迎新接福,東莞觀音山登高許願,福氣滿滿
    以「新年登高望遠,一年好運又健康」為寓意,很多人都喜歡用登高的方式,來度過新年第一天。一口好氧,人心舒暢、位於天福廣場的第一福,吉祥「福」字取自康熙御筆,寓意著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 綠水青山間,遠處祥瑞之像,與可旋轉的紅「福」同框,美好吉祥,默念心願,轉動第一福。
  • 他被康熙贊為「天下廉吏第一」,卻也是做統戰的好手
    於是「天下廉吏第一」就成了人們對于成龍的最佳讚譽!但我們如果認真回想劇情,從統一戰線的角度來思考的話就會發現,于成龍不僅是「天下廉吏第一」,還是個做「統戰工作」的高手!劉君孚返回山寨尋找「偽札」,匪首黃金龍、何士榮卻派人將「偽札」送給劉君孚的父親,並將劉父藏有「偽札」之事告知麻城知縣屈振奇。屈振奇馬上派人去搜劉家,誰知劉父早已差人把「偽札」交給了劉君孚。屈振奇一無所獲,便抓捕劉父嚴刑逼供,逼其承認劉君孚接受過「偽札」。劉君孚為救父重兵圍城,于成龍立即奔赴麻城解救了劉君孚的父親,劉君孚深受感動,再次歸順于成龍。
  • 少林寺匾是重要文物,上面三個字竟是三人所寫,匾後藏有三段故事
    著名的嵩山少林寺,其牌匾上的三個字,據傳是康熙皇帝親筆所題。可令人震驚的是,如今牌匾上的三個字,卻並非一人所題,而是三個字分別出於三人之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寫下「少林寺」三字之人又會是誰?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華夏有很多著名的古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大名絕對如雷貫耳。無論是在各種影視劇還是文學作品中,少林寺一直被認為是武林正宗,而且還是諸多武功的總發源地。
  • 我國兩大名山,黃山和泰山角逐百年,究竟誰才是「天下第一山」?
    在我國的眾多名山大川之中,有很多都十分著名,並且從古時開始就在我國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其中,位於安徽的黃山和位於山東的泰山都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峰之一,也是如今國內風景最美的旅遊景點之一。在很久之前,便有著這兩座山究竟哪一個才是「天下第一山」的問題,並且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
  • 《行屍走肉10》瑞克已在第一集中回歸了?蘇聯衛星究竟有何寓意?
    《行屍走肉》第十季第一集剛開播,就讓粉絲們對瑞克的回歸議論紛紛。那麼,瑞克到底會不會歸來呢?或者他已經在為第十一季的回歸做好了準備了呢?而那刻蘇聯衛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瑞克回歸到第十季當中了嗎?或許有很多細心的粉絲會發現,在《行屍走肉》第十季第一集當中,瑞克就已經回歸到了《行屍走肉》當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片頭的動畫中,出現了兩個和瑞克有關的畫面。一個是一架將受傷的瑞克帶走的直升機。一個是瑞克為了保全眾人性命而炸毀的大橋,當中有一個向橋的另一邊舉槍的人,便是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