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大智慧,長見識了

2020-12-14 騰訊網

據《孟子》記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在七八十年代時,由於人口增長過快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正式決定要實施計劃生育。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幾十年裡,人口數量確實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現如今過低的生育率,也迫使國家開放新的政策,但說到底都是對於人口的控制。

實際上,在我國的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會使人大開眼界!

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發生內鬥

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一件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因此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的地位比較高的。所以,即便知道生兒育女不能人為控制,在女子生育時,還是要求神拜佛,希望能夠生下延續香火的男丁。

富不添丁,這裡的「丁」就是男丁的意思,也就是說家裡富裕的人,還是不要生太多男孩為好。

同時,相信大家也聽說過一句話叫做「多子多福」,這句話在民間是十分的流行的。而事實上這句話,是針對於窮人來說的。

對於窮人而言,家中有多的男丁,才更好的進行勞作,有多人一起分擔農活,才能養活大家庭。因為窮人主要就是種地,只有人多了力量才會大。因此,才有了多子多福這一句俗語。

可是,對於富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對於富裕家庭來說,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家財萬貫,他們的錢簡直就是花不完,根本就沒有種田勞作的壓力。他們要麼是官宦家族,要麼就是能僱得起工人農民的地主。

因此,對於富裕家庭來說,生兒只為延續煙火,他們不需要有太多的男丁一起養活家庭。在有太多男丁的情況下,反而會給家族帶來困擾,歷史上富人家很常見的家族內鬥,在到分遺產的時候,就會因此而大打出手。所以,這時候兒子多了倒不是什麼好事。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時候,帝王家若是兒子多了,就會爭奪皇位。因為皇位互相殘殺,最為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李世民之所以可以當上皇帝,就是因為他殺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所以說富人若是兒子多了,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此才有富不添丁這個俗語說法的。

古語有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在地位與權勢的面前,很少古代富家子弟能夠記得骨肉情誼。因此,過多的男丁會為家庭帶來壓力,在分配無法絕對公平的情況下,兄弟之間還可能互相爭鬥。為了爭家產而鬧得反目,這是為人父母所不願意看到的。

窮不添女,因貧寒家庭怕「虧本」

何為窮不添女呢?

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人們賴以生活的只有家中的一點土地。而古代的女子基本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面對辛苦的農活還是有些吃力。所以在養活家庭這件事上,基本沒有什麼功勞的,只能在家中照顧生活起居,同時做些女紅。

對於窮人而言,娶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作為一個女子,把自己嫁出去不會太難,既然這樣,為什麼窮人還不願意生女兒呢?說得直白一些,實際上就是因為怕「虧本」。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子出嫁之後,也就成了婆家的人。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一轉眼就「送」給了別人家。

倘若是富貴人家還好,娘家人也無需計較這樣的「損失」。而對於窮人來說,養活家中幾口人是十分艱難的。雖然生男丁的壓力很大,但好歹是留在家中的,而女兒出嫁之後便不是這樣了。因此在家庭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大多數窮人還是希望生兒子,畢竟兒子能夠養活父母。

當嫁女兒也成了一樁買賣,要估算「虧不虧本」的時候,確實是令人感到心酸。畢竟如今社會推行的男女平等,放在幾千年前是完全行不通的。

在古代社會對於女性極其嚴苛的條件下,投胎也算是個技術活。倘若投胎在富貴人家的話,就能成為有人伺候的大小姐。

而若是到了窮人家裡,就得忍受被父母嫌「虧本」的心酸了。窮人家的想法,就是與其累死累活養大女兒後送到婆家去,倒不如不要添女,也少了許多養育的支出。

小結

正是因為上述的理由,才有了富不添丁,窮不生女這種說法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事情都可以用簡短的話語來概括,而在每一句話都背後,都會有著其深刻的含義。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也是古代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

當然了,這種說法只是適用於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如今的我們已經是新社會了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了,不管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

參考資料:《孟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便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表面意思貌似很好理解,可深刻的內涵搞懂,則是需要仔細研究一番。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不可小覷。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俗語,已經是時代拋棄的「習慣」了,在當時有當時的道理,是人們經過大量的實踐經驗積累出來的「真知灼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已經不再適用,或者有了新的含義。
  • 「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古人的話蘊含大智慧,做父母的都該了解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其中卻蘊含著大智慧,很多都是幾代人從生活中參透的,我們可以拿過來多做了解,少走彎路。富不添丁什麼是「富不添丁」?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代價要遠遠超過那個時候,養兒子,除了養育過程中的高代價,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之外,還要給兒子準備房子車子,越窮越生的結果是越生越窮。窮不添女「窮不添女」的意思是如果生活條件不好,自己還不夠吃喝,最好不要再生女兒了。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老祖宗的勸世良言
    雖然多少了解一些,但是仔細研究起來卻不知道什麼意思。俗語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指什麼意思?真的很有道理嗎?在今天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讀了《老人言》以後,才知道老祖宗的勸世良言,真是充滿智慧!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
  • 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荀子·成相》在我國歷史進程中,有這麼一種特別的文化遺留了下來,那就是俗語。俗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雖然聽起來沒有那麼清新脫俗,但是有趣易懂。每次回山東老家,總是會和村裡的老爺爺學上幾句。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可能都了解一些,俗語分為很多類別,有社會方面的,有天氣方面的,有生活方面的等等。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什麼意思?當代社會已不再適用
    農村俗語是來自這裡的人們的智慧的結晶,儘管它們看起來簡單甚至不雅,但仍值得深思和推測。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什麼意思?當代社會已不再適用什麼是「富不添丁」?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家庭的生活條件良好,就不要再要兒子了。
  •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養女」是啥意思?富人為何不喜歡男孩?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老祖宗道盡人性
    眾所周知,俗語的由來已經很久遠了,俗語的類型也是豐富多樣,而人情世故方面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老人們傳下來的俗語總是能給我們一些人生的啟迪,教導我們關於為人處世的道理。大多數人平常生活中打交道比較多的一類是親戚,一類是鄰居,其實俗語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和這兩類人有關——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
  •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啥意思?你有幾個螺?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啥意思?你有幾個螺?這句「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應該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在小的時候,我奶奶就會經常跟我說,後來長大以後,才明白了這句話。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都相信佔卜、預測這些東西,就算在當今社會,也有很多算命人的存在。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道理
    當有些年輕人過年回家,跟家人講述工作的辛苦,賺錢不易,而以前的同學憑著家裡的財產衣食無憂時,家裡的老人可能會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民間俗語,那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豪不過三」,此處的豪是指同時具有財富和權力的名門望族,意思是有權有勢和大富大貴的家庭,他們的財富和權勢不能持續到幾代。從古至今,我們都能看到不少有著極其優越的家庭背景的人,家族地位顯赫,有著千萬家產。他們從小生活得無憂無慮,感覺一切順風順水。然而,他們很可能只傳承了家人的財產和權力,並沒有學習到他們的智慧。
  •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類就算是再有錢,想要花錢買雨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古代,下雨是不常見的一件事,因為氣候環境不好。相信大家在影視作品都看過一些這樣的片段:人們都供奉龍王,希望龍王能保佑一方風調雨順。當時的生產力和技術都比較落後,人們唯一盼望的就是豐收。
  • 俗語:人過50,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孔子曾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以我村為例,二十歲左右無論是不上學的還是畢業生都心急火燎的往城市奔,不上學的男的學技工,美發,廚師,女的學美容,美發等等。畢業生在全國各大城市裡漂流著工作上。還有一些什麼也不學的在城市裡找別的門路。當然這些都不是壞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俗語「窮三富四,黴五膽六」是什麼意思,這裡面的數字看懂長見識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而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它是我們祖先通過摸索總結,更有一些是吃了很多虧,走了很多彎路才換回的經驗教訓,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實戰經驗。它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瑰寶。
  • 俗語「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有何深意?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其實古時候對於富貴與貧困的思考,古人也總結出了觀點,而且還通過俗語的方式流傳下來,讓更多人受益匪淺。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很多朋友還不清楚這其中的深意,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回味一番吧。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老祖宗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在我國民間,有很多流傳已久的諺語俗語,這其中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經驗,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各種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這其中有一句,叫做」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就是對處在窮富兩種境界的人一個感悟和忠告。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老祖宗的話,你真的懂嗎?
    雖說老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黃金準則」,這些準則多以俗語的方式流傳至今,雖然是「土話」,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這兩句俗語,現在讀來,也是讓人醍醐灌頂,不由得讓人感嘆,還是老祖宗活得通透。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