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之道:精明獲利一時,厚道卻可安享一世

2020-12-22 知暖日記

與人相處,不僅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智慧。一句出自《老子》的諺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獲利一時,厚道卻可安享一世。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不跟太精明的人共事。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很獨特,那就是尚「拙」。他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他堅信,太精明,善於玩心機的人,不善於好好做事;能做成事的人,不用玩心機。

在他眼裡,那些簡單率真、毫無心機、充滿熱忱、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人,往往極具匠心精神。所以,他對玩心機的人總是敬而遠之。

人不能總想佔小便宜,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你回歸厚道時,反而會比精明得到更多。

《紅樓夢》第五回中揭露王熙鳳命運的一支曲子:「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周瑞家的也形容她「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

很多時候, 過於精明,過於算計的人,往往會錯失更多東西。包括親情,友情,愛情,貴人,機遇,等等。

常言道: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太陽一到中間,馬上就會偏西;月圓,馬上就會月虧。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太精明的人不會得到更多。常懷寬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要計較一時得失,懂得讓利於人,才能收穫更好的未來。

李嘉誠囑咐兒子的一段話:「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肯低頭,就永遠不會撞門;肯讓步,就永遠不會退步。太過精明,太過計較眼前的得失,不懂得讓利,很可能賺了眼前,卻輸掉未來。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最初的寨主是人稱「白衣秀士」的王倫。王倫本是一名落第秀才,因屢考不中,拉了一批弟兄在梁山安營紮寨。手下有宋萬、朱貴、杜遷三人,聚集著七八百個小嘍囉。雖然是梁山泊的首任寨主,但為人斤斤計較,愛算計,心胸狹隘不能容忍比他強的人,對前來投奔的林衝、晁蓋等人屢次刁難,後來在晁蓋的送行宴上,被林衝火併。不僅梁山寨主的地位沒有保住,連性命都丟了。

很多人引以為榮的口頭禪:「我的朋友胡適之。」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壇,胡適的厚道是出了名的。他不像魯迅那樣尖刻,不像徐志摩那樣多情,也不像錢鍾書那般驕傲,他寬厚、善良、真誠。

一句「我的朋友胡適之」,曾經是許多人的口頭禪,無論相識與否,文人雅士、社會賢達多引以為榮。胡適的朋友自然多是志同道合的文化學術界的精英,但也不乏社會下層的廚師、菜夫、引車賣漿者。這樣好人緣,是和他的厚道分不開的。

1938年,胡適去了美國當駐美大使,他沒有多少外交經驗,四處求人,每天都要應酬,累得半死,情緒極差。然而他的下屬,卻絲毫沒有被他的壞情緒波及。

胡適寄給他妻子的信裡說:

我現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氣,我不去就罷了,去了,我總要把全副精神擺出來,總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臉,總不要叫大家跟著我受罪。

胡適教育自己兒子說:

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我不願意的,他願意嗎 ? 』你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

「政敵」魯迅先生描述他: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武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

胡適常掛在口頭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寬厚仁慈,不去斤斤計較,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相關焦點

  • 精明處世,厚道待人的3大星座,留三分精明做事,用七分厚道做人
    如果我們能在明知他人居心叵測,依舊保持一顆勇敢的心,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學會三分精明做事,七分厚道做人,方能看清這人世間的險惡,走好自己的人生。那麼,我們看看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1,懂得自我保護的處女座處女座喜歡乾淨舒適的生活,他們做事有條不紊,追求穩定的生活。
  •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精明不如厚道《老子》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做人不必太精明,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個。49歲創建楚軍,官至兩江總督。在清代高薪養廉的政策下,總督每年可獲得養廉銀2萬兩。
  • 做人如要精明 不如厚道
    「人厚道,天不欺」,仿佛這句話是在多年前課堂裡老師的諄諄教誨,又仿佛是多年前爸媽苦口婆心的教導,走上社會,卻很少有聽到人說起過,對別人的讚賞大都逃不過精明二字,似乎精明的人才是全民偶像。多年前讀過一篇晚清名人左宗堂的文章,說道:」做人,精明不如厚道。」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世界上有所成就的人大多不是靠智,而是靠德,因工作關係經常與公司高管打交道,看見很多公司高管辦公室裡掛著一副很大的牌匾,厚德載物,道德高尚者才能做成大事。時刻提醒著,唯有厚道與品德高尚之人才能做成事,做大事。
  • 「大巧若拙,精明不如厚道」,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
    俗話說得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厚道,不是愚笨,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大智慧。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這第一件事就是為人厚道「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就是說一個人有了好的德行,才能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 「大巧若拙,精明不如厚道」,這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
    俗話說得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厚道,並非愚笨,反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大智慧。《易經》揭示:三件事上厚道之人,後福無窮。這第一件事便是為人厚道「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夠有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夠讓他人信服於人,要是沒有好的德行,即便 你再有本事,也沒多少人能從心底真正瞧得起你。人活在世,做人要厚道。
  • 厚道是待人處事的美好品格
    插畫:馬寶厚道,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是「待人誠懇,能寬容,不刻薄」。
  • 王陽明:真誠做人,厚道待人
    真誠做人,厚道待人。這是一輩子的做人法則。 王陽明與友人同遊,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在中華民族自古就倡導厚道的歷程中,褒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已成為全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風尚。 因此厚道從根本上不僅成為了人們一種道德修養,也成為了人們對人對事的包容,接納,海涵和尊重。 自古至今,凡厚道之人,一定是海納百川,馳騁四海,以德服人的人。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深度)
    ——韓嬰歌德有句名言: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宏旨,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何為「做人之道」?我想再多的方法,也比不過內心的厚道。厚道,概而言之,就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厚道之人在與人為善的同時,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受到他人善意的饋贈。他們所做的,冥冥之中也在成全著自己。所以,丟什麼都不能丟了厚道。無論何時,厚道處事,講道德,守本分,寧可吃虧,也不做違心事,可能會失去一時利益,但卻得到了問心無愧與無盡福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 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是厚道
    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是厚道為什麼說厚道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人人皆知的厚道對於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首先透到是一種教養。朱子家訓中有一句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意思是說小商小販走街串巷叫賣生活不容易,跟他們做買賣的時候不要在價錢上佔便宜。
  • 聽聽|你身邊有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嗎?
    今天的聽聽,我們來聊一聊:你身邊有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嗎?精明過了頭,就是傻子。遠離那些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君子以厚德載物。在這樣一個追求利益的時代中,厚道仿佛變成了隱形的存在,人人都為了一點小錢小利,想盡辦法耍賴,佔便宜。殊不知,人最大的精明,就是厚道。因為厚道,所以待人真誠;因為真誠,所以願意為他人著想;因為時時體諒他人,所以心中滿懷真情,不會辜負任何一片真心。
  • 厚道的人,三種話不說,三件事不做
    生活中,我們常說:「做人要厚道。」生活中無論是誰,都喜歡跟厚道的人打交道。厚道之人,往往心無羈絆,至真、至善、至美,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許多良好的言行,就比如:三種話不說,三件事不做。厚道之人,也並非有多強的自制力,而不過是用設身處地的共情代替了衝口而出的衝動,說到底,這份共情,是內心的善良使然。因為他們深知: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說尖酸刻薄的話,是對他人最大的善意。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4點
    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評估一個人,厚道,也是關鍵詞之一。而不厚道的人,就如同海水暗流一樣,表面上看似平靜,可是當你接觸到的時候很容易被拽下深淵,讓人防不勝防,跟不厚道的人相處,就容易讓你栽跟頭。難麼,怎麼看出一個人厚不厚道呢?厚道的解釋是:為人善良,不刻薄,當然,也可以參考下面四點。1、厚道之人,懂得心存善念:為人善良寬容不刻薄,為厚道。
  • 做人厚道,待人心誠的三大星座
    為人屬於比較厚道型的,對誰都是比較走心的一個狀態,待人真誠,彼此之間的交往模式也是以真誠為主,交往的越深,越是覺得可教,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雙魚座做人越是厚道,做事兒的時候越是真誠相待,
  • 夜讀丨人,可以精明,但不能陰險
    做人可以精明,但不能陰險。人生在世,要想過得心安自在,就要品行端正。守住良心,才能活得問心無愧。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郭沫若說:「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靠小聰明得到的利益,終究只是一時的。只有用自己的良心做事收穫的利益,才是長遠的。算計別人,就是算計自己《三國志》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生而為人,應有是非之心,為人要有品,做事要有底線。
  • 曾國藩:做人,三分精明,七分厚道
    作者:國文 做人,三分精明,是做人修心的最高境界。 做人,七分厚道,是為人待人的真誠之本。【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算計不如讓利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時期的名臣,兩個人卻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讓利。
  • 早讀:人厚道,天不欺
    左宗棠說:「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深以為然。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
  • 人厚道,天不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左宗棠說:「做人,精明不如厚道。」深以為然。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厚道的人,為人實誠不欺騙,待人誠懇不刻薄,做事坦坦蕩蕩。
  • 《道德經》: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為人厚道,天必佑之。《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世人皆追求利益,卻忽略了厚道的重要性,正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品德如大地般厚實才能承載萬物。世間最聰明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不是有多精明,而是有多厚道。做人,若是不厚道,即使再聰明也沒有用。
  • 厚道(深度好文
    如今卻有很多人對厚道這個詞語表示嘲諷,本身是褒義詞,在他們心裡卻變身為貶義詞。 厚道之人,並非懦弱;厚道之人,並非無能;厚道之人,更不是愚蠢。 而是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大智慧以及高深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