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卸任前發行政命令,要求聯邦建築要「美」

2020-12-24 環球觀

任期僅剩1個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1日發布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未來的政府建築必須長得「美」,最好採用希臘或羅馬式古典風格設計。

《法新社》報導,在川普發布這項行政命令之前,早先有一份草案引起不少建築師譴責,因為該草案要求聯邦公共建築設計只能採用白宮、國會大廈和林肯紀念堂等代表性建築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新發布的行政命令旨在「促進美麗的聯邦公民建築」,指出古典和「其他傳統」風格的建築設計「應該獲得鼓勵而非勸阻」。

川普這項行政命令是針對1950年代以後建造的聯邦建築,他稱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政府大樓是「不協調的混合物」,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停止建造美麗的建築」。

雖然川普的行政命令受到傳統主義者歡迎,他們贊成在華府周圍和許多州建造標誌性的圓柱建築,但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表示「明確反對」該行政命令。

美國建築師協會CEO艾維(Robert Ivy)在聲明中說,「社區應該有權利和責任自行決定哪種建築設計最適合他們的需求」。

在擔任總統前,川普是一名房地產業者,建造使用玻璃、鋼鐵和金色裝飾的現代建築。

相關焦點

  • 川普卸任前再執行死刑,處決1人,7月以來第9人
    美國一名死刑犯今天接受注射死刑,即將卸任的川普政府無視外界法外開恩的呼聲與監獄中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自今年7月以來已9度執行聯邦死刑。由於柏納當年犯案時年紀輕,並在獄中表現良好,超過50萬人連署為他請命,呼籲川普政府幫他減刑至無期徒刑,其中一位高呼刀下留人的是美國實境秀女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她說:「當時他才剛過18歲沒幾個月,大腦仍在發育。」
  • 兩大律師建議川普:行使特別權力
    林伍德:川普總統應該「宣布戒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2月11日駁回德州對4個搖擺州的選舉違憲訴訟案,林伍德接受Newsmax採訪時說,「有大量的詐欺與非法證據存在於這個國家」,「若最高法院不行動,關心這個國家法治的人就必須行動,那就是川普總統。」
  • 川普團隊要求翻轉賓州的認證結果 遭最高法院駁回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於十一月廿四日認證拜登勝選,現任總統川普的法律團隊不服,提起訴訟並一路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要求法院翻轉賓州的認證結果,八日遭聯邦最高法院駁回。賓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凱利(Mike Kelly)日前率領法律團隊,質疑賓州二○一九年通過的擴大郵寄選票作法違反州法,要求賓州作廢多達二百五十萬張郵寄選票的效力。但這起訴訟在十一月廿八日已被賓州最高法院駁回,當時賓州最高法院駁回的理由為,訴訟並未在郵寄投票新規剛上路時提出。
  • 走FISA特別法庭,川普的終極殺手鐧?
    11月22日下午,川普總統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和川普競選團隊高級法律顧問珍娜·埃利斯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稱西德尼·鮑威爾既不是川普競選法律團隊的成員,也不是川普個人的律師。聲明說,鮑威爾是代表她自己在做法律調查。之後,鮑威爾自己也正式確認了這一點。 這件事剛出來時,許多人都猜測和懷疑川普是不是跟鮑威爾鬧掰了,要與其切割。
  • 川普赦免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引發新政治風暴
    他補充說:"弗林向聯邦調查局就他與俄羅斯人的勾結撒謊 — 在俄羅斯幹涉我們的選舉後,這種舉動破壞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弗林兩次承認這些謊言。川普的赦免並不能抹去這個事實, 不管川普和他的盟友如何試圖提出相反的說法。」 納德勒則回應道:"這種赦免是無根據的、沒有原則的,也是川普總統迅速減少的政治遺產上的一個汙點。」
  • 總統交接程序正式開始 川普授權聯邦機構開始初始手續 但稱「不...
    總務管理局將為權力過渡提供聯邦資金和資源,並授權拜登的顧問開始與川普政府官員進行協調。 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多名資深共和黨議員譴責墨菲拖延權力和平過渡,拜登和他的高級助手稱,這種拖延威脅到國家安全,並會傷害新任政府規劃抗擊疫情的能力。 雖然拜登在多州的選舉人票數處於領先優勢,但是川普團隊一直沒有放棄上訴。
  • 川普:想要阻止世界自毀
    川普總統 (白宮圖片)川普:高院救美國需要膽識和智慧川普總統發推文說,現在是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德州訴訟案解救美國的時候了,而這需要高院法官們拿出膽識和智慧才能做到。而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能夠阻止這個世界自毀。
  • 卸任後的川普,面臨民事賠償機率比坐牢高,特別是性侵女作家案
    新任美國總統將在明年1月20日就職,卸任後的川普不再有總統豁免權作為保護傘。國家廣播公司(NBC)分析,雖然川普恐因某些商業交易出現牢獄之災,但實際上面臨民事賠償的機率卻比坐牢還高。隨著司法訴訟而曝光的金融記錄與其他隱私,更可能讓川普倍感難堪。
  • 川普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亨特·拜登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正在考慮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以推進對當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之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聯邦稅務調查,與即將上任的代理司法部長傑弗裡·羅森(Jeffrey Rosen)進行潛在對決。
  • 大選舞弊,證人、證據浮現,川普要用什麼力量來對付「黑勢力」
    川普真的像我們說的這樣「高瞻遠矚」,想要通過這次選舉政變來一網打盡黑勢力,那麼就又牽扯到一個關鍵問題:川普要用什麼力量來對付這些黑勢力?我認為,應該會是「緊急狀態、戒嚴加上美國軍隊」。其實說穿了,就是司法部、調查局和中情局的高層主管,都控制在華府黑勢力以及極左派的手裡,所以川普根本叫不動,他們也等於是這次大選政變的參與者。所以,川普如果要調查這次大選真相、要抓捕涉及舞弊的非法之徒,就一定需要軍方的幫助。那川普具體行動上,會怎麼做呢?
  • 臨走之前,川普不忘「補」了中國公司一刀
    川普再打「隱私」牌 行政命令中,川普稱,通過訪問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等個人電子設備,這些來自中國的軟體應用程式可以訪問並捕捉用戶的大量信息
  • 美媒:卸任前川普政府在推動讓聯邦死刑恢復槍決和電刑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5日報導,川普政府正趕在川普總統下個月離任前敲定一些法規變化,其中包括重新授權在聯邦處決中使用槍決和電刑。此前,美國司法部於8月5日向《聯邦公報》提交了一項修改規則的提案,該提案將改變死刑犯的處決方式。
  • 川普在用大選下一盤大棋
    2017年1月28日,川普總統在白宮。 3、2018年發布的幹預美國大選行政命令,可以沒收外國組織、個人財產,全球通緝並審判,很顯然這是為今年的選舉作準備的,而且之前就有證據,引而不發。 4、國防部大換血,特種部隊和軍隊情報機構不按以往程序匯報,直接向新任代理國防部長匯報,受川普調遣。不久前,特種部隊突襲拿到了德國法蘭克福的投票機伺服器。
  • 德州訴四州違憲案——川普的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德克薩斯州要求最高法院命令各州允許立法機構任命他們的選舉人。該訴訟稱:被告州的某些官員將這次新冠流行病作為無視州關於缺席投票和郵寄投票的新冠法律規定的理由。被告州向其公民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選票申請和選票,從而削弱了對如何合法地接收、評估和計算選票的法定控制。
  • 為避免政府關門,川普籤署臨時預算案再次給民眾發錢消費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通過一項為期一周的臨時預算案,總統川普隨後籤署生效。這項臨時預算案可避免政府關門,國會議員也得以就疫情紓困案繼續協商。
  • 國會暴徒高呼要絞死的彭斯,其實是川普的最佳接班人
    ,企圖阻擾國會認證下任總統拜登,就連一直捍衛川普的副總統彭斯都看不下去,發推文譴責暴徒,並呼籲對涉事者追責,而川普此時還在偏袒這些暴徒,輕描淡寫地讓他們回家。在挺川鐵三角中,彭斯可以說是最鐵的一角,他與川普從來都是沆瀣一氣,而不會言人人殊,然而就是這麼鐵的關係,也經不住川普不顧一切要連任的瘋狂。從上周開始,川普就不斷通過發推文向彭斯施壓,要求他在1月6號主持國會聯席會議時否決並退回選舉人票,甚至在6號當天徹底攤牌,抨擊彭斯「沒有勇氣」。
  • 川普宣布拉黑微信支付!騰訊市值一度蒸發5000億
    誰都沒想到,川普針對中國企業的舉措會進展的這麼快,就在剛剛,白宮官方網站po出一條總統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Addressing the Threat Posed by WeChat解決微信威脅的行政命令和同一天發布的關於
  • 反川勢力全方位結集,川普快刀斬亂麻
    這表明,左派發動的「選舉政變」得到了川普政府內部一些人員的配合。深層政府浮出水面。為此,川普的策略就是在第一任最後的任期內乘機快刀斬亂麻,繼續抽乾沼澤。 在繼開除國防部長不久,昨天(11月17日),川普總統發推宣布,解除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局長克里斯多福 克雷布斯(Chris Krebs)的職務,立即生效。
  • 重磅;拜登兄弟和兒子都被FBI調查,川普要大翻盤?
    這也就意味著川普從最初指控「大規模造假」,到希望共和黨控制的各搖擺州州議會強行劫持選舉人的戰術都失敗了。4. 美國的紅藍大戰一片混亂。12月8日,德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由於希望獲得川普對自己被舉報性騷擾事件的赦免,代表德州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廢除喬治亞州等4個州的62張選舉人團選票。
  • 唐駁虎:拜登兄弟和兒子都被FBI調查,川普要大翻盤?
    這也就意味著川普從最初指控「大規模造假」,到希望共和黨控制的各搖擺州州議會強行劫持選舉人的戰術都失敗了。4. 美國的紅藍大戰一片混亂。12月8日,德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由於希望獲得川普對自己被舉報性騷擾事件的赦免,代表德州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廢除喬治亞州等4個州的62張選舉人團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