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時,任天堂舉辦了《超級馬力歐》35周年慶典,直面會上公布了多款重產品。一天時間內播放了高達了四百多萬,數十年如一日的號召力顯而易見。
承載三十五年風雨,實力不斷攀升。
在遊戲裡,一隻名叫大金剛的猩猩抓走了馬力歐的戀人寶琳,馬力歐為了救出她,必須要通過建築工地,一邊爬樓,一邊用跳躍躲避大金剛扔過來的木桶。
該款遊戲在美國大獲成功,嫻熟跳過一個個障礙物得分的玩家們,想必不會知道,多年後,人們還會操控著這個「紅帽子」,在遊戲世界冒險。
為何馬力歐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很多人認為「馬力歐」是電子遊戲時代的代名詞,其實在馬力歐誕生的時代裡,就有許多具有影響力的遊戲,例如:《巫術》 、《吃豆人》等,但都經過漫長歲月後,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當中,而只有馬力歐沒有停下腳步,在遊戲行業裡不斷前行,它並非追趕時代,而是一直引領著這個時代。
在創造電子遊戲的神話後,這套成熟的體系原本可以一直延續下去,但宮本茂和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新歡」拒絕打安全牌
1996年3D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詞,任天堂以3D概念一詞成為了賣點。似乎馬力歐系列也順理成章完成3D的設計,但是並非如此,剛接觸到的3D市場的開發者對於3D一頭霧水,打造出來的作品也顯為笨拙。就這樣來了一跟頭,但是好在經過不計其數的反覆測試、研究,在那個時代,最終解決了3D移動生硬的問題《超級馬力歐64》也就此在行業樹立了標杆。
超級馬力歐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他是「那個時代」的遊戲,從紅白機到世代家用遊戲機,頂級大作也層出不窮,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玩這款回憶殺遊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