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最終的命運,至今撲朔迷離。
8月6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微軟公司正尋求收購TikTok全球業務,包括TIkTok印度和歐洲。同一天,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報導,多名美國青少年通過其父母正發起對TikTok的集體訴訟,他們聲稱TikTok未經同意竊取他們的面部特徵、地點和緊密聯繫人。
圖片來源:Pixaby
8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兩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及企業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這意味著,川普下發了最後通牒,TikTok的出售在必須在未來45天內達成。
對於微軟尋求收購TikTok全球業務的消息,字節跳動方面在8月7日回復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此消息並不屬實。而關於此次川普籤署的行政禁令,字節跳動並未回應置評請求。不過在當天下午,字節跳動也發表聲明稱,若美國政府不能給予公正的對待,其將訴諸美國法院。
川普的接連「使絆」、美國國內對於TikTok的起訴……一系列事件也影響到TikTok的最終出售價格——幾天前,路透社稱TikTok的估值為500億美元,但據CNBC於6日的報導,其售價已經滑落至100-300億美元。
8月7日,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網際網路專家劉興亮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受美國政府影響,如今TikTok的收購方只有微軟,並無其他第三方公司,同時隨著各種不利事件的發生,TikTok的售價可能會進一步被壓縮。
Facebook制衡TikTok成功?
TikTok被迫尋求出售、身價接連被壓縮,也預示著Facebook多年來對於前者的遏制已經嘗到了勝利的果實。
2017年,Facebook盯上短視頻市場,並一度要收購視頻社交產品Musical.ly,但最終被TikTok「截胡」。同年年底,TikTok成功收購Musical.ly,並將其併入TikTok。
2018年11月,Facebook並不死心,它們又推出了與TikTok類似短視頻產品Lasso。不過,Lasso推出後,4個月內在美國的下載數量只有約7萬次。而在2018年10月,TikTok美國的下載量就超過了600萬,增長速度超過全球下載量的400%。
2019年11月,Facebook再度試水短視頻,旗下的Instagram推出短視頻產品Reels。而在不久前,Reels還宣布登陸印度,並且將在下月上線美國、日本等市場。不過,這一產品在界面和功能上幾乎與TikTok雷同,甚至被外界稱為「像素級抄襲」。
商業上的競爭和產品的抄襲未能遏制TikTok,Facebook選擇將戰火從江湖引向朝堂。
「Facebook很生氣,他們的產品無法打敗TikTok,便開始將這種競爭帶到地緣政治的口水戰,來讓華盛頓的立法者與TikTok纏鬥。」今年7月,Facebook的一位前僱員曾向美國媒體Buzzfeed透露。
此後,TikTok和Facebook之間的緊張關係開始加劇,Facebook播放了川普競選活動投放的一系列廣告,暗示TikTok「監視」美國用戶。
7月29日,美國四大科技公司CEO——Facebook的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Amazon的貝索斯(Jeff Bezos)、Google的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Apple的庫克(Tim Cook)首次一同出席國會反壟斷聽證會,接受議員對其壟斷市場、侵犯消費者權益等一系列問題的質詢。
在聽證會上,四家公司的CEO都被議員問及「是否認為中國企業竊取了美國技術」,貝索斯、皮查伊和庫克均對此表示否認,扎克伯格卻稱「這毫無疑問」。除此之外,扎克伯格還圍繞TikTok等大做文章,稱中國科技公司有「危險性」。
同日,在聽證會結束後,字節跳動COO和TikTok CEO凱文·梅耶(Kevin Mayer)指責Facebook,稱其把愛國主義作為幌子,試圖以不公平的方式將TikTok趕出市場。
8月2日,字節跳動發布也聲明稱,其始終致力於成為一家全球化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面臨著各種複雜和難以想像的困難,包括緊張的國際政治環境、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衝突、競爭對手Facebook的抄襲和抹黑。」
為何遏制Tiktok?
此前,不論是在北京的霧霾天裡跑步,還是在自己辦公室裡向來訪嘉賓展示中國領導人的著作,扎克伯格無不在展示對中國的友好。
其態度發生360度轉變的背後,是TikTok的亮眼表現正在全球範圍內挑戰Facebook的社交霸主地位。
一直以來,海外網際網路生態被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產品牢牢把持,TikTok在巨頭叢生的環境裡闖出了一片天。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ensor Tower的數據,在全球市場中,美國是TikTok全球第二大市場。截至今年4月,TikTok在美下載量累計達1.65億次,佔全球總下載量的8.2%。同時,美國用戶貢獻了8650萬美元的應用內購總收入,佔TikTok全球應用內購總收入的19%。目前,TikTok全球累計下載量已突破20億。
今年第一季度,TikTok成為全球單個季度下載量最大的應用,累計下載量超過3.15億次。而在此前,Facebook的四大App一直壟斷著美國應用商店下載的前四把交椅。
如今,藉助著飛速增長的用戶體量,TikTok也開始開展廣告業務,與Facebook、Google等公司展開正面競爭。
去年6月,字節跳動聘請布萊克·錢德利(Blake Chandlee)出任TikTok全球商業戰略副總裁,錢德利曾在Facebook任職,擔任其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業務副總裁。
此後,TikTok的廣告收入增長迅速。據白鯨出海統計,在2019年初,TikTok上的廣告只有Facebook和Google兩大平臺廣告總和的1%,到了2019年秋季,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了3%至5%。
據The Information預估,TikTok今年在美收入可達5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其2019年全球收入(2億至3億美元)的近兩倍,同時已包含了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
與此同時,藉助著短視頻的更為新穎傳播方式,TikTok還有著相比傳統網際網路廣告更易於大眾接受的廣告模式。
2019年,TikTok在坎城國際創意節上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TikTok「標籤挑戰+品牌接管+ Feed內廣告」的模式與傳統品牌廣告或Feed廣告模式相比,廣告復看率提升5.4倍,好感度提升12.6倍,偏愛程度提升3.5倍。
在這種趨勢之下,不難預見,未來TikTok有望受到各大廣告主的重視,並且瓜分走Facebook一部分廣告份額。
根據財報數據,Facebook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86.87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為183.21億美元。報告期內,Facebook 98%的收入都來源於廣告。
即便TikTok目前幾億美元的廣告營收看起來不值一提,但考慮到其飛速增長的用戶基數,Facebook依然會選擇遏制TikTok,以維護廣告這一核心業務。只不過,從抄襲到打著國家利益的旗號進行打壓,Facebook採用的手段並不是那麼純粹。
微軟在豪賭還是撿漏?
TikTok在美遭到封禁後,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公開信中稱要爭取「最好的結果」。
目前看來,這個結果最有可能的是TikTok以儘可能高的價格成功出售。而在眾多TikTok的接盤方當中,最有希望的當屬老牌IT企業微軟。
8月3日,微軟發布聲明稱將準備推動購買TikTok美國業務的談判。它們表示爭取在9月15日之前完成商討,在這45天的時間內,微軟不會再就此事發表其他聲明,直到談判得出明確的結果。此後,字節跳動也表示的確在和一家美國公司溝通。
劉興亮告訴時代財經,微軟深受美國國會的信任,也通過了此前的反壟斷調查,處在美國政府的「白名單」當中。同時,在美國網際網路領域,谷歌、Facebook一直在藉助自身龐大的體量爭搶份額。如果微軟在此時介入,可以促進巨頭之間的多元競爭,實現美國國會反壟斷的意圖。
不過,作為早期網際網路企業,微軟的氣質顯得有些老氣橫秋。
多年以來,微軟已經完成了在消費端業務的撤退,如Groove音樂服務、Microsoft Band健身設備和Windows手機都已經從其產品清單中消失。而目前,微軟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雲服務、辦公軟體等B端產品,只有Xbox等遊戲產品尚有一絲年輕人的氣息。
但微軟並未掩飾過自己對社交領域的渴望。近幾年來,微軟連續推出社交網站Wallop、社交和搜索產品Socl和Who's In等軟體,並斥資270億美收購了主攻個體職場服務的LinkedInr。不過,除了兩個職場軟體勉強維持住地位,微軟的原創社交產品均已失敗告終。
在很多人看來,買下TikTok,微軟的上述短板有望被彌補。
「微軟原本在廣告市場上不具有優勢,TikTok可能幫助其打開廣告市場,將巨大的流量轉化為自身產品的銷售。」劉興亮對時代財經表示。
8月3日,CNCB記者Josh Lipton分析稱,微軟收購TikTok一方面可擴大其消費者基數,另一方面TikTok龐大的粉絲群體能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
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記者Tom Warren也表示,TikTok可以幫助微軟補足自身的盲點,甚至還可以影響公司內部其他軟體與服務的開發過程。微軟有它所需要的所有商業軟體的使用數據,但近年來,微軟在純消費者端的服務卻並不成功,這也使得這家公司在消費者行為的認知方面有了短板。
「因此如今美國的新一代很有可能不需要依賴任何來自微軟的軟體和服務就能順利成長。微軟遺失了移動端革命的機會,在此之後就一直都扮演著追趕的角色,但它不想錯失一整個代際的未來社會的頂梁柱們。」Tom Warren說道。
艾媒諮詢CEO張毅告訴時代財經,微軟的優勢在於計算機軟體和系統、雲計算,但在網際網路產品,特別是社交領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產品。而在此時「撿漏」TikTok,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接手TikTok對於微軟來說也稱得上是一場豪賭。
在TikTok遭受封禁和質疑後,其用戶就已經出現流失的跡象,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再見TikTok」的視頻,眾多博主發文選擇離開,他們希望能夠引導粉絲,前往另一個社交平臺。
也有不少人不看好長期經營企業生意的微軟再度加碼C端社交生意——雲服務平臺 Box 的創始人 Aaron Levie 就稱非常期待 TikTok 的企業版本。也有用戶在推特上開玩笑,想迫不及待地看到微軟把 TikTok 整合進 LinkedIn。
金融時報此前曾報導稱,收購Tiktok將是微軟一次戰略上的偏離,既蘊含機遇,也充滿政治風險。
「與蘋果和亞馬遜相比,微軟是一家成熟、沉悶的企業,旗下並沒有可以激怒政客和取悅投資者的平臺。或許微軟現任CEO納德拉並不關心TikTok的契合程度,而只是認為地緣政治給微軟帶來一個機會,讓他從TikTok的限時甩賣中,撿到一個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