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
人類擁有的瞳孔顏色遠比你想像中的多
比如:褐色
藍色
黃色
綠色,棕色,淡褐色,黃色,灰色
甚至是紫色粉紅色等等
……
如果再對顏色進行細分的話
那就數也數不完了
為什麼我們都住在同一個星球上
眼睛顏色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了解瞳色差異之前,首先先來了解一下瞳孔下眼球的結構。
眼球一般分為6個部分: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鞏膜和虹膜。其中決定瞳孔顏色就只有一個部分,那就是虹膜。
何為虹膜?
虹膜是環繞在瞳孔四周的環形部分,位於角膜和晶狀體之間,顏色基本由遺傳決定。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虹膜還可分細分為5個部分:內皮細胞層、前界膜、基質層、後界膜和後上皮層。其中基質層、前界膜和後上皮層中含有許多色素細胞,這些細胞的數量決定了你瞳孔的顏色。一般人類虹膜的基色只有3種:褐色、藍色和綠色,其他的虹膜顏色都是這3種顏色的變體。
不僅如此,虹膜中含有很多互相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保持不變。
因為這些特徵,虹膜在早期就開始被研究,應用於生物識別領域。
虹膜識別又是啥?
20世紀80年代,眼科專家Aransafir 和Leonardflom 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圖像進行自動虹膜識別的概念,到1991年,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 Johnson開發成功了一個自動虹膜識別系統。1993 年,Johndaugman 實現了一個高性能的自動虹膜識別原型系統。20 世紀末與 21 世紀初,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在國際機場、大學校園、難民營、酒店、醫院、銀行開始安裝虹膜識別儀。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虹膜識別技術已在國家安全、公眾安全,經濟社會活動、包括金融活動的安全領域中做出巨大貢獻。雖然虹膜識別技術在國內起步較晚,但其發展的速度以及空間卻無可限量。
生物識別技術並非只有虹膜識別一種,其中還包括了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指靜脈識別、dna識別、聲紋識別等。其中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已經人盡皆知,它們的出現和普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支付寶的人臉指紋一秒支付,手機屏幕的快速解鎖等,讓我們告別了繁瑣的密碼輸入,空出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在安全性上還遠不及虹膜識別。
說了那麼多,虹膜識別與人臉還有指紋識別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 人臉識別
誤識率:較高,萬分之一,且實際應用時,極易受光照、姿態等幹擾
穩定性:差(長時間)
雙胞胎問題
非接觸式:乾淨
安全性:差,易被偽造、複製
2. 指紋識別
誤識率:中等,十萬分之一
複雜性:一般,20多個自由度
2%的人存在先天性的指紋缺陷
接觸式:易磨損,觸水易失效
3. 虹膜識別
誤識率:低,百萬分之一
複雜性:高,250多個自由度
穩定性:高,幾十年不變
安全性:高,極難被偽造、複製
如此神奇虹膜識別,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1、防偽性:虹膜是人眼的可見部分,處在鞏膜的保護下,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弱變化;視物時有不自覺的調節過程;有每秒可達十餘次的無意識瞳孔縮放;在人體腦死亡、處於深度昏迷狀態或眼球組織脫離人體時,虹膜組織即完全收縮,出現散瞳現象。這些生物活性與人體生命現象同時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錄像、屍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是不可能的,從而保證了生理組織的真實性。
2、非接觸性:從一定距離即可獲得虹膜數字圖像,無需用戶接觸設備,杜絕了細菌和病毒的傳播,乾淨衛生。
3、唯一性:是指每個虹膜所包含的信息都不相同,出現形態完全相同的虹膜組織的可能性遠遠低於其他組織。虹膜的纖維組織細節複雜而豐富,並且它的形成與胚胎發生階段該組織局部的物理化學條件有關,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即便使用克隆技術也無法複製某個虹膜。同卵雙胞胎的虹膜紋理信息不同,同一個人左右眼的虹膜紋理都不相同。
4、穩定性: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極其穩定,出生前(胎兒7個月時)已經形成,出生6-18個月後定型,此後終身不變. 一般性疾病不會對虹膜組織造成損傷,不會因職業等因素造成磨損。
5、精準性:虹膜識別的算法準確度達到百萬分之一以上,是僅次於DNA的身份識別方式。
虹膜識別作為人臉和指紋識別的迭代生物識別技術,有著精準度高、非接觸式、不可複製、難以偽造、終身穩定不變等特點,在安全性上有顯著的提升。
虹膜的出現不僅為眼睛賦予了好看的顏色,同時因其唯一性和穩定性,虹膜識別技術被科學家研究並廣泛應用於生物識別領域,並持續在國家安全,公眾隱私安全等領域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