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6月14日,身穿金色鑲邊大袍、頭戴傳統紅白格貝都因頭巾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現身俄羅斯世界盃揭幕戰。90分鐘的比賽中,儘管沙特隊被對手連灌5球,坐在豪華包廂中的王儲卻顯得不甚在意,與身旁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相談甚歡,互動頻頻。
這是上任將滿一年的年輕沙特王儲最近一次亮相國際場合,也是其經歷「遇刺疑雲」後首次出訪。
去年6月21日凌晨,沙特國王薩勒曼突然宣布廢黜侄子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的王儲職位,由時任副王儲、自己的兒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接任,這是沙特開國君主逝世後,秉持著「兄終弟及」王位傳承系統的古老王國首次出現「子承父業」跡象。
一年來,穆罕默德動作頻頻——圍繞「2030願景」出臺一系列改革措施、雷厲風行展開大規模反腐行動、聯手友鄰描繪「全球逐夢者之地」NEOM新城藍圖、誓言帶領沙烏地阿拉伯重回「溫和伊斯蘭」,他甚至為一個香港製造的女性機器人註冊了沙特國籍。
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為穆罕默德帶來了「改革者」的形象和美譽,也同時引來諸多質疑。如今,一年時間已過,這位新晉王儲到底向沙特民眾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4月19日,沙特首家商業影院開業,部分女性有機會觀影
電影院內衣店時裝周都有了
對於王儲引領下的一系列改革,來自聖城麥加的沙特青年海珊最感興奮的是電影院的重新開放。
今年4月,沙特首家商業影院在利雅得開業。時隔35年,這個不斷釋放出開放訊息的王國公映的第一部電影是漫威出品的科幻片《黑豹》。
「以前沒有合法渠道觀看電影,我們都是下載後在網上看。」海珊告訴澎湃新聞,「不少居住在達曼(沙特東部靠近巴林島的城市)的人還會到巴林的影院去觀看新片,因為只要不到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與海珊一樣,佔據沙特人口三分之二的30歲以下年輕人成為王儲一系列開放措施的支持者。
這些伴隨著網際網路與社交媒體成長起的新興一代驚喜地看到,這個以宗教保守主義著稱的王國正在向王儲描畫的「溫和伊斯蘭」邁步。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女性的解放。
去年起,裝潢時尚的女性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大型門店陸續在利雅得、吉達等地開業;今年4月,身著前衛服飾的西方模特出現在了首次舉辦的利雅得時裝周;6月24日,全球僅有的女性駕車禁令將在沙特被正式廢除。在剛剛過去的開齋節期間,來自黎巴嫩和埃及的兩名女歌手還在沙特舉辦了女性專場音樂會。
沙特女性在逛內衣店
蒙在黑紗下的神秘王國正一步步打開大門,朝氣蓬勃的色彩正逐漸顯現。
對此,海珊的姐姐艾梅爾滿懷希望,她受惠於沙特公派留學生項目,剛剛在美國取得數學專業碩士文憑並打算返回沙特就業。而9個月後,23歲的實習律師海珊也將踏上遠赴美國的深造之路。
「沙特會把各專業的優秀學生公派到他們想要去的地方,之後他們帶著學到的開放思想回到沙特,這類項目並沒有性別的限制。」海珊說。
與沙特的社會改革同步進行的,還有更為緊迫的經濟轉型。王儲領導下的「2030願景」核心,是讓「石油王國」擺脫對油氣資源的依賴。為此,穆罕默德於去年10月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價值5000億美元的「NEOM新城」藍圖,計劃在這個自由經濟區內發展商業、金融業和高科技產業。次月,他又宣布將放開旅遊籤證政策,以此促進沙特旅遊業的發展。
此外,為了迅速獲得資本,沙特政府還通過私有化重整國有部門,擬在2020年實現27.5億裡亞爾(約合47.22億元人民幣)的私有化財政收入,並將政府補貼額度降至零。其中最為重要的私有化舉措,就是估值2萬億美元的沙特阿美石油IPO。
沙特女性駕車的禁令將在24日解除,一些女性已提前開始試駕
內政外交強硬,被川普點讚
一系列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開放政策,為年輕的王位繼承人重塑著自身和沙特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據《紐約時報》披露,過去一年間,沙特政府在華盛頓全球政策制定者中花費了數百萬美元公關費,來宣傳這些符合西方口味的新變化。
今年3月,脫去大袍和頭巾,西裝革履的穆罕默德親赴美國進行了長達21天的訪問,從美國總統川普、前國務卿基辛格,到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軟銀總裁孫正義,再到好萊塢影星「巨石」強森、「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穆罕默德拜會了美國各界重量級人物,兜售沙特的改革成就和無限商機。
這樣的「公關」效果顯而易見,隨性的川普直言不諱對這位年輕王儲的喜愛:「你能成為王位繼承者,是令尊薩勒曼國王所做的明智選擇。」
與改革、開放的政績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這位年輕王儲的另一面——強硬的內政外交政策。
去年11月的大規模「反腐風暴」向世人展現了王儲雷厲風行的執政手腕,穆罕默德更是成為沙特數十年來首位將國防、反恐和國民衛隊三權緊握的王子。
同時期,通過潛移默化的政府機構改革和人事任免,王儲身邊同樣年輕的門客們也已日漸被推上諸多軍政部門要職。
最近的一系列任命發生在本月初,王儲密友、被廣泛認為代替王儲於去年底以4.5億美元高價拍下了達·文西名畫《救世主》的巴德爾王子,被任命執掌新獨立出來的文化部。而與王儲的溫和宗教立場貼近的前宗教警察負責人阿卜杜拉蒂夫則赴沙特伊斯蘭事務部走馬上任。
這支由遠離繼承順位的王室邊緣成員、溫和的宗教人士、年輕的商界繼承人和傑出平民組成的班底正努力在沙特各領域貫徹王儲的理念、穩固王儲的統治。
而在外交上,沙特持續攻打葉門、圍堵卡達、拉攏阿聯組建海灣「小團體」、聯合美國構築反伊朗同盟,更顯示出王儲想要主導地區事務的野心。
默罕默德(右一)身著西裝與臉書CEO扎克伯格(前左)交談
享受杜拜式生活需要錢
然而,當大步改革與攬權同步進行時,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也隨之而來。
首先要面對的,是王室內部的暗潮洶湧。
4月底,伴隨著沙特王宮的疑似槍響,沙特王儲一反常態地銷聲匿跡,引發外界對其遇刺的猜測。28天後,穆罕默德再次現身聚光燈下,卻仍未解除外界對其神秘動向和王室內部鬥爭的種種猜測。隨後不久,在德國尋求政治避難的王室旁支成員卡勒德通過媒體公開喊話要求薩勒曼父子放權下臺。
而在去年11月,11名王室成員還曾在利雅得省政府前公開示威,要求將停止為王室成員支付水電費的指令取消。
除了兄弟鬩牆,一系列改革還挑戰著沙特政府賴以執政的「福利換穩定」模式。一些國有企業福利的削減不僅未能刺激企業提高效率,反倒促使其大規模裁員,與「2030願景」中降低失業率的承諾背道而馳。而提高油價、削減教育、醫療領域補貼等措施,也都會對王室的支持率構成挑戰。
「(沙特)現在生活更舒適了,更像是杜拜式的生活,很開放,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享受到這種生活。重點在於錢,只要你有足夠的錢,你就能夠享受。」34歲的邁斯歐德是在沙特土生土長的巴勒斯坦人,他向澎湃新聞強調,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樣意味著生活成本的上升。
2011年起,沙特政府開始推行勞動力「沙特化」政策,像邁斯歐德這樣生活在沙特的外國人的生活遭到了不小衝擊。近幾年來,無法承受高額稅金的外籍勞工紛紛離開沙特,利雅得街頭處處可見等待出租的店面,一些企業也因為外籍勞工出走而倒閉。
「但沙特本地人還是有所獲益的,雖然並不足夠。」邁斯歐德補充道。
過去,高昂的油價為沙特帶來了富庶,但隨著石油收入的日趨緊縮,如何在「共患難」的改革過程中平衡各方勢力,成為這個王國繼承人最為關切的現實問題。
由此,人們看到沙特出現了「走兩步退一步」的現象:上月初,10餘名多年推動女性開車的女權活動人士被批捕;兩天前,沙特娛樂總局局長遭解職,人們廣泛認為其主因是在一場演出中出現了身著緊身衣的女性表演者。
但在海珊看來,微小的改變也是進步。
「以前任何不是伊斯蘭瓦哈比派的思想都會受到抨擊,但現在人們探討的話題更廣泛了,社會上已經開始接受各種思想、教派甚至宗教。」海珊談道,「我相信,像是開演唱會、開電影院這樣的事,如果不是政府做出這些決定,那一定會有人反對,但現在政府做出了官方的許可,那麼這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人們會逐漸接受的。」
儘管這些變化尚集中在利雅得、吉達、達曼及一些沿海大城市,而在海珊的家鄉——宗教聖城麥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開放一家影院,但他依然充滿希望。
「我很樂觀,我相信我的國家未來會更美好。」(據澎湃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