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在他的作品《社會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話:
當某人真愛並崇拜我們時,這有助於我們成為他想像中的那個人,夫妻之間也是如此,那些擔心伴侶不愛和不接受自己的人,將微小的傷害解釋為拒絕,導致他們貶損並疏遠伴侶。那些對伴侶的愛和接受抱有信心的人,表現出較少的自我保護與伴侶的關係也更親密,愛的確有助於創造出想像中的真實。
用大白話解釋這段話的意思:擔心伴侶不愛你,會導致你疏遠伴侶;相信愛人對你的愛,夫妻關係會更加親密。
可是生活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再婚夫妻,都會懷疑愛人對自己不是真心,導致夫妻失和。
溫暖的夕陽情太脆弱不堪一擊
河北60歲男子趙先生,妻子因病過世後,經人介紹認識了同樣喪偶的女子、小他13歲的張女士。
趙先生經濟條件很好,有房子和退休金,自己還開了一家盈利不錯的工廠。隨著年齡一天天增長,他需要有個女人在身邊照顧起居。
張女士家庭條件比較差,她直言想找一個人幫她,趙先生是她想找的人。同為失去愛人的兩個傷心人,認識後經過一段時間交往,領了結婚證成為夫妻。
趙先生是個生意人,擔心婚後有財產紛爭,事先就把名下房產進行分割,兩個兒子都分到了多套房子。婚後不久,他又把工廠轉到兒子名下,自己每個月從工作領3000元生活費,當然這些他認為是自家的事情,沒有必要跟妻子商量。
趙先生身體一直不好,經常會尿褲、尿床,而且還有抑鬱症。婚後,張女士一點都不嫌棄,盡心盡力悉心照顧丈夫,幫他洗涮陪他看病,不辭勞苦。
一次趙先生不小心摔倒,在床上躺了兩個多月,張女士每天給他擦洗身體,茶飯伺候,沒有一句怨言。
婚後10年來,趙先生對妻子照顧很滿意,他把退休的工資、和工廠每個月得到的生活費,總共4000多,交給她做日常開銷,還幫她還婚前買房的貸款,並且每年給她兒子3萬元補貼。
不料生活的平衡,被趙先生的一個行為打破:他說要給妻子一個驚喜,想不到這個行為,把兩人的婚姻推到懸崖邊緣。
買房養老送驚喜,變成驚嚇引爆了夫妻積累多年矛盾
趙先生把積攢多年養老錢,沒有跟妻子商量,擅自買了一套帶電梯的房子。他認為房子可以升值,而且年紀大了,有電梯房子方便老兩口上下樓鍛鍊身體。
他買好房子才告訴妻子,準備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沒想到驚喜變成了驚嚇 ,老婆一聽馬上就急眼了,抱怨他花光了兩人的養老錢,將來兩人生病了可怎麼辦?
張女士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當年老伴腰部受傷兩個月,兒子們不來照顧也就罷了,連探望問候都省了,兩個月一次都沒來過。老伴想兒子、孫女,還是打電話叫他們,一家人才見了一面。
一次趙先生喝酒後昏迷,她嚇壞了打電話趙家大兒子,可是大兒子稱要送兒子上學,拒絕過來帶父親看病。
張女士又打電話給小兒子,他倒是馬上來了,一進門就問她要爸爸的銀行卡,以防父親醒不過來,卡上的錢落在繼母的手裡。
趙先生身體恢復後,知道兒子的作為一點也不責怪,反而把裝修好的新房子讓小兒子住,因為他們的房子拆遷,需要有18個月過渡。
因為買了新房子,當初承諾給張女士兒子每年3萬補貼,也成了泡影,讓她很委屈,懷疑丈夫把自己當成保姆,根本不關心自己。
趙先生抱怨妻子眼裡只有錢,總是跟兒子們計較爭權奪利,在婚姻中她就是利益交換,對自己根本沒什麼真心,又太不知足。
自己付出那麼多她還不滿意,一氣之下考慮離婚分手。
老人再婚需要注意事項
單身老年選擇再婚需要明白:老年人的婚姻跟年輕人不同,沒有養育子女的責任,搭夥過日子相互照顧、排解寂寞,是婚姻主要需要需求。想要晚年婚姻過得和睦,需要注意四個方面:
1.對婚姻的期望值要降低
再婚老人已經有了大半輩子人生經歷,所以對晚年的婚姻投入的情感和精力,都不能跟年輕時候相同。
如果希望對方拿出所有的愛,對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這種要求肯定不現實,會讓自己失望,引發家庭矛盾。
2.經濟方面要提前說清楚,模糊不清會導致喪失信任感,影響夫妻感情
再婚老人都有子女,都愛自己的子女勝過對方子女,這是人性所致無可厚非。在財產方面要提早做好約定,含糊不清會讓人摸不到對方底線,引發不滿。
3.不要跟對方子女爭奪感情
晚年才成婚的夫妻,在感情上不可能超過對方,和子女的血親情深,如果跟對方子女不能和睦相處,一味要求對方站在自己一邊,肯定會失望透頂,畢竟自己是外人,而他們血濃於水。
4.趁著自己健康清醒做好準備,提前安排對方生活使其心安
很多再婚男子找妻子比自己年輕,假如自己先 對方而去,得做好她將來的安排,內容越詳細對方越安心,對你的照顧就越精心。
如果在以上四方面做好準備,就能大幅度避免矛盾,晚年生活過得幸福的可能性,就會成倍增長。「我的婚事不要你管!」4次戀情被母親毀掉,媽寶男終覺醒不再愚孝
原配夫妻30年中,3次結婚又準備第3次離婚,不經營婚姻者無緣幸福
今日話題:你會贊成喪偶老人再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