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去了,就目送你自己走吧」 蘇州高校新生送迎長鏡頭

2020-12-22 視覺資訊

2020年9月17日《蘇州日報》A03版

「不進去了,就目送你自己走吧」

——在蘇高校2020級新生送迎長鏡頭

雖然孩子們都長成了小夥子、大姑娘,但是在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瞬間,送行的家長們幾乎都流淚了。

這幾天,正是大學新生開學的日子。疫情防控下,不少高校今年規定,家長不能再陪孩子進校園。在蘇高校校門內外,上演著與往年不一樣的「劇情」。門外是送行家長的不舍與擔憂,門內是孩子後對獨立的嚮往與追求。

也許,不平凡的2020年,對中國式家庭教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進去了,就目送你自己走吧!」孩子終究要漸行漸遠,坦然學會分離與告別,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成熟的新開始。

背影——

難捨的惦念與淚光

鏡頭一 蘇大文正學院

14日6時許,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大門外,一排排家長踮起腳尖,目光緊隨孩子,當孩子背向家長漸行漸遠時,他們的臉部表情也逐漸複雜。蔣先生夫婦就是眾多新生家長中的一對。「真有點捨不得!」蔣媽媽抹著眼角的淚水說道。

蔣凱是今年文正學院的大一新生,錄取專業為測控技術與儀器。考慮到兒子第一次出遠門,家住重慶的蔣爸爸蔣媽媽決定坐飛機送兒子來蘇報到。

「新生下車、志願者幫忙搬運行李、新生進入報到通道」,這3個動作僅僅用了兩分鐘左右的時間,雖然早就接到學校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新生家長和車輛不能進入校園」,蔣爸爸似乎還是沒有做好與兒子短暫分別的心理準備,當孩子進入報到通道即將走遠的時候,他趕緊拿出手機,拍下孩子的背影。轉身看到蔣媽媽流淚,他急忙拍了拍她的肩膀,小聲安慰道:「沒事的,沒事的,孩子會照顧好自己的。」

對於不能進入校園,蔣先生夫婦神情有點失落。「範仲淹雕塑、王澍設計的圖書館、上方山、翠微湖……本來想趁兒子報到去學校參觀打卡的。」對於今年的特殊情況,蔣先生補充道:「雖然有點小遺憾,但我們也能理解,畢竟現在疫情防控是最重要的。而且孩子現在也大了,是時候放手讓他獨立面對社會了。」

新生武楷奇的媽媽也持同樣的觀點。家住鹽城的他們當天乘坐大巴車把孩子送來報到,「送孩子報到,我們沒那麼難過,」她笑著對記者說,「畢竟孩子這麼大了,不僅需要學會自己獨立生活,也要學會融入集體生活,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不過武媽媽也表示,雖然很想進學校看看,送孩子到宿舍,跟孩子去食堂嘗一嘗飯菜,但還是要支持學校的防疫工作,希望明年能夠和孩子一起在學校裡逛逛。

鏡頭二 西交利物浦大學

14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文薈人才公寓大門前車水馬龍。當天是西交利物浦大學新生宿舍報到的日子。按照西浦相關規定,只有持核酸檢測證明與身份證明的家長才準進入。楊女士和丈夫被這一紙規定攔在了門外,兩人站在宿舍門前一邊幫兒子看著行李,一邊安靜地向宿舍裡張望。

「不能進去送孩子,其實我覺得也沒什麼,我上大學的時候也是一個人。而且孩子高中就住宿,應該習慣了……」當丈夫在和記者說話時,原本平靜的楊女士在一旁卻抹起了眼淚。「雖然無錫過來也很近,但是送孩子上大學不能進宿舍,有點遺憾……」眼圈又開始發紅的楊女士立馬轉開了話題,「我們不等他吃午飯了,公司還有事要趕回去。他已經提了兩個行李箱進去,還剩些被褥和一輛自行車,這輛自行車他已經騎習慣了,所以也帶來了……」

遠遠看見兒子過來,楊女士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招呼兒子出來,幫他整理下衣角,囑咐一日三餐要吃好,同學間要互相幫助。時間分秒流逝,楊女士夫婦在校門外和兒子聊著天,久未返程。

在公寓大門前,一隻漂亮的狐狸犬被一位中年女士抱在胸前,遠遠跑來一個姑娘,一邊溫柔地接過狗狗,一邊親暱地叫其「肥狗」。一旁的葉先生告訴記者,小姑娘是他的女兒,今年考上的西浦。

由於工作原因,葉先生沒能及時去做核酸檢測,當天也被擋在了公寓大門外。等到妻子和女兒拿著行李走進大門,抱著寵物犬的葉先生開始和記者聊起了女兒,神情裡滿是自豪。「我女兒自理能力沒問題的,她的英文水平很好,好幾年前就一個人去英國、美國,好多個國家,很獨立的,對她很放心。」葉先生一邊抱著寵物犬,一邊爽朗地回應著,「而且杭州離蘇州這麼近,高鐵兩三個小時就到了。」

放飛——

憧憬的獨立與自由

鏡頭一 蘇州大學東校區

9月12日,蘇州大學迎來首批新生報到。在東校區迎新廣場上,來自重慶的譚雪松剛剛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完成了報到手續。拉著行李箱的他正準備大步流星趕往宿舍,他手頭的行李並不多。

在初中和高中的6年時間裡,譚雪松都是住校的。「經驗」豐富的他告訴記者,為了出行更便捷,他決定不從家裡帶被褥。「被子之類的生活用品太佔地方,也很重。所以我都打算到學校再購買。寄宿6年的生活讓我的自理能力變強了,鋪床、打掃我都會,飲食、水土這方面也不擔心。」看到兒子講得頭頭是道,一旁的譚爸爸開心地笑著不說話。

10時許,記者在蘇大新生宿舍看到,有些學生已經整理完畢,還有不少家長正在幫忙擦桌子、鋪床。物理學院的魚珂兒正在整理行李,媽媽在一邊抬著床板,用掃帚掃除底下的灰塵。

「我來自陝西,跟媽媽坐了20個小時的火車,以前在家的時候媽媽特別照顧我,我很少幹家務,現在什麼事都要自己做,不過我一點都不慌,這是成長的必修課,父母不會陪我一輩子的。」魚珂兒笑著說。她最擔心的倒是氣候問題,「我們家那邊比較乾燥,蘇州氣候溼潤,之前旅遊的時候在不同的地方都挺適應的。希望也能快速適應蘇州的生活。」

鏡頭二 蘇州科技大學

17日和18日是蘇州科技大學本科新生集中報到的日子,不過有不少離家較遠的新生選擇16日提前來學校報到,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遼寧學子王懿萱就是其中一位。14日她和媽媽從家裡出發,當日就到了蘇州。由於遼寧距離蘇州路途遙遠,她的行李裡只是隨身的幾件衣物以及洗護用品,「我一早就把需要的東西列好了表格,有些東西選擇了網購,有些東西在蘇州買,這樣比較方便。」

別看王懿萱很有主見,其實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離開過家,衣食住行都由家人照顧得妥妥的。王懿萱坦言,一直以來自己都挺依賴家裡,但這次她卻做了一個決定,當天下午完成報到手續後,就讓媽媽回去了,從搬運行李到宿舍整理內務,都學著自己完成。當天的事情非常瑣碎,鋪床、疊被褥、整理衣物和生活用品,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王懿萱並沒有完全弄好。「說實話,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沒那麼好,這些事情對我來說,的確有點小困難。」她自我解嘲地說。

面對自己留下的「亂攤子」,王懿萱表示有信心克服,「遼寧離蘇州那麼遠,以後肯定也要靠自己,這些事情總要學會的,現在我該獨立了。」

鏡頭三 西交利物浦大學

當葉先生抱著寵物犬在公寓大門外等待時,葉同學和媽媽正輕車熟路地在公寓整理床鋪與衣物。從家裡帶的東西不多,因此整理也很快結束了。面對當天爸媽就要離開,葉同學偷偷告訴記者,雖然自己相對能夠獨立,但內心對爸媽還是有不舍之情,可是終究「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在外求學都是激動之情大於不舍」。

當天,葉同學也看到在大門外依依不捨的其他父母和孩子。她坦言,從高中升入大學,對他們的人生來說是一次非常大的改變,經歷了12年的寒窗苦讀,絕大多數的大一新生更想脫離父母的庇護,向外「尋找自我」,獨立面對社會。「但是兒行千裡母擔憂,這也是人之常情。我覺得在這次的分離中,可能父母方需要做更多的心理準備。」

新家——

滿滿的人情與暖意

昨天,蘇州科技大學部分學生已經提前到校報到,現場,所有新生均需經體溫檢測、核查身份信息、核查健康碼後方可進入校園。學校在各校區門口設置了口罩更換點,並安排了學生志願者,提醒新生進校前更換口罩。新生進校後,各學院接待組負責引導新生辦理報到手續,發放有關材料、校園一卡通和寢室鑰匙,將新生引導到指定的寢室,組織學生認領行李等。今天和明天,蘇州科技大學2020級新生集中報到入學。據悉,學校在石湖校區、江楓校區、天平校區均設立接待站,由各學院成立接待組,具體負責本學院學生的接待工作。在蘇州火車站、高鐵北站和汽車南站3個接待點,學校安排了30輛接送車迎接新生。工作人員和學生志願者高舉「蘇州科技大學」的指示牌迎接新生,幫助他們提送行李,並根據新生就讀校區,新生坐上前往各校區的接送車。

9月12日、13日兩天,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東校區、北校區、陽澄湖校區以及獨墅湖校區正式迎來新生報到。當天,每一位進入校園的學生或家長,都需要經過身份查驗、體溫測量、出示蘇康碼等多道手續。讓家長頗感寬慰的是,學校組織安排了龐大的志願者團隊。從跨入校園大門開始,就可以看到一位位面帶笑容的老生志願者,高舉各學院院牌,將每位新人引領至各學院報到處。此外,還有電瓶擺渡車義務將行李運送至宿舍門口。

14日上午,記者在西交利物浦大學新生報到現場了解到,進入公寓的學生和家長必須提供7日內有效的核酸檢測報告。該校學生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魯遲告訴記者,除了線上收集檢測報告外,線下也必須同時出示原件。由於學生已提前在線上完成身份以及宿舍安排確認等報到手續,當天學生只要通過防疫審核,就可以在30秒內完成線下身份確認並拿到宿舍鑰匙。當天,為配合新生報到,有超過500名的志願者在宿舍區為新生及家長提供引導、搬運等志願服務。

選題策劃

張利剛 高 巖

稿件執行

崔陽陽 祁海琳

(祝仁濤、徐燕華對文章亦有貢獻)

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龍應臺《目送》‖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就像龍應臺在這本書中所說,在華安上小學的那一天,她送孩子去上學,小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不斷地回頭;而當他十六歲到美國去做交換生,她再去機場送他,在等候過海關的長長隊伍裡,她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然而在輪到他時,他卻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拿回護照,倏忽不見。
  • 蘇州首封錄取通知書送達!|東南大學|錄取通知|蘇州|高考|南京...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在期待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了呢~今年的錄取通知書都長這樣...今年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都非常驚豔!很多高校隨通知書向準新生們送上了創意「見面禮」清華大學今年清華大學的通知書採用雷射雕刻工藝,純手工拼插而成包括30多件紙藝部件、上百個拼插結構翻開錄取通知書一座微型立體「二校門」躍然紙上
  • 鄭州一高校新生報到 家長隔著校門千叮嚀萬囑咐
    10月13日,鄭州某大學新生報到,出於防疫要求,新生的家長不允許進入校園。學生進入校園後,家長或隔著大門目送孩子入校,或不放心地千叮嚀萬囑咐,大門隔不斷親情隔不斷愛。 10月13日,鄭州某大學新生報到,出於防疫要求,新生的家長不允許進入校園。
  • 高校用吊軌為新生送包入寢:有人羨慕,有人批評
    10月5日,開學前,成都某酒店管理學院用吊軌將2020級新生的新生的公寓包、清潔工具等物品吊送至樓上,分發到寢室,負責老師稱此舉意在簡化了新生報到流程,避免開學期間人員擁擠。憶往昔自己搬運的日子,往屆生表示羨慕,不過網上也有批評的聲音。
  • 龍應臺《目送》:21世紀的《背影》,感人至深的「生死筆記」
    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看完這本書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對書中關於親情的感悟。小時候家裡貧窮,我目送著父母外出打工賺錢,跟著奶奶長大。稍微長大一點,奶奶目送我離開家去求學,最後我目送著奶奶離去。曾好長時間我都無法釋懷,奶奶在最窮在我最沒有能力的時候離去,現在我能自己賺錢了,從小帶我長大的奶奶不在了,好遺憾啊。
  • 蘇州車坊社區:經典傳承迎新年,愛心老人送溫暖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為了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喜迎牛年新春,營造溫暖溫馨的社區氛圍,12月27日,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車坊社區開展「經典傳承迎新年,愛心老人送溫暖」活動。喜迎新春寫春聯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過大年,寫春聯」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是象徵吉祥、表達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風俗。
  • 蕭山文旅為大學新生送福利 憑學生證即可享受門票折扣
    浙江在線杭州9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卞嫣斐 攝影師 姚雨龍)九月,是高校新生報到的「開學季」,杭城也迎來全國各地的大一新生。初來乍到,新生們對這個即將生活學習四年的城市有著如何的幻想?本周,蕭山文旅局率先出擊,走進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的校園,為這裡的學生們送上了蕭山旅行攻略和出遊福利。
  • 大一新生五個社交踩雷區,學長:不看完你就等著上當吧
    今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大學也是在近日才開始了大一新生的入學工作,可以說九月是一個開學季了。但是呢,我們大一新生往往都是對新學校都很陌生的。有很多的學生可能都沒有去過自己的新學校。而且還有其他一些「潛規則」是大一新生所不知道的,往往這些東西也很容易讓我們的大一新生掉在這些坑裡面。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大一新生五個社交踩雷區,學長:不看完你就等著上當吧。1.
  • 新華網攜手vivo走進蘇州 至簡美學賦予蘇繡新生
    這一次,讓我們隨著新華網和vivo一同走進蘇州,領略蘇州的「雅」和「新」。蘇州江南水鄉的城市景觀一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築——蘇州博物館蘇州的一面是古典格局,凝聚出詩意江南和上千年熠熠生輝的東方美學。vivo希望將這種精神和追求貫穿到企業血液中,聚焦消費者需求和洞察,努力實現「科技不複雜,產品不乏味,用戶會心動」,即讓科技變得簡單易用,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並和消費者建立一個輕鬆的、互信的關係,持續帶給消費者更多快樂因子。
  • 給新生寶寶送禮,你千萬別送這個
    對於經驗不足的人來說,送禮著實讓人頭疼,絞盡腦汁就是不知道送什麼好。其實,給新生寶寶送禮很簡單,知道哪些禮物不適宜送,哪些適宜送,那就可以從中挑出符合的禮物。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盤點那些不適宜和適宜送新生寶寶的禮物吧!
  • 龍應臺《目送》:我想親情於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而不是溫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目送》第一次讀龍應臺先生的《目送》是在16年離職那會,同事送的書。書封面看上去就很舒服,是那種我會喜歡的風格。翻開扉頁,第一篇便是《目送》。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我好像是那種天生帶些涼薄的人。親情於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溫情。
  • 2020我為新生代言|江蘇省蘇州中學梁羅茜:暑秋之際,定不負約,南大...
    編者按2020級小藍鯨們已經來到南大,開啟屬於他們的四年大學生活,這裡有深厚的南雍學脈、有不受限的多樣可能,萌新們自然也有對大學的滿心期許。2020「我為新生代言」活動第十二位分享的同學是畢業於江蘇省蘇州中學的梁羅茜。梁羅茜,畢業於江蘇省蘇州中學,在2020年高考中取得了407分(文科),如願以償地被第一志願第一專業錄取,成為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一新生。
  • 走「求學路」,敲「明志鼓」,小學新生各就各位 我們是小學生了,真棒!
    武漢晚報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李蔚靜 塗丹菲)走「求學路」,敲「明志鼓」,施「開筆禮」……27日上午,武漢市礄口區行知小學舉行新生「入學禮」,158名一年級新生在家人的祝福聲中,踏進有著百餘年歷史的礄口區生態試點學校。上午9時,孩子們在家長的目送下,佩戴口罩有序通過測溫通道,在各班老師的牽引下,踏著歡快的音樂,走過標註有「求學路」的紅地毯,象徵正式開啟求學生涯。
  • 免費接送東理新生!我家車隊烈日送福利,獲師生集體點讚!
    免費接送東理新生!我家車隊烈日送福利,獲師生集體點讚! 當天上午10時許,我家車隊工作人員用「細心、貼心、真心」的服務宗旨接送了第一批到校的新生:工作人員打開車後備箱,把同學們的大行李箱搬進去,為新生們打開車門……記者在徵得東華理工大學有關領導和我家車隊工作人員同意後,坐上汽車一起體驗了一次。
  • 興才計劃提醒你,這些高校開學時間定了!
    目前,多所高校已經明確規定了返校的時間,比紹學校通過分批的方式安排學生返校。興才計劃特別為廣大學子梳理、盤點了已經公布開學時間的各大高校。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學校吧!北京市高等學校(含高等職業院校)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高校,可組織學生分批、分期、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
  • 書摘:如果一個人要走,你知道自己留不住,那就站在原地目送他一程吧~
    因為知道不可能。成年人比起意氣風發的少年,少的就是那一份天真。他們更理智,也更克制,明白分開已是結局,再去糾纏反而徒添困擾,不如就此收手,給彼此留點最後的默契。你來找我,我不遠千裡也要去接你,但如果你要走,我不會送你,也不會拉扯著你,更不會求你不要走。
  • 蘇州大學2020高考錄取結束,共錄新生6600多人,生源質量穩中有升
    8月29日,隨著新疆的錄取結束,歷時近一個月的蘇州大學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圓滿收官。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又在高校專項計劃、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體育單招等類別中共增加計劃84個,最終在江蘇實際錄取3799名,佔普通本科招生計劃數的56.92%,比2019年增加了1.54個百分點,是雙一流高校在江蘇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在江蘇招生數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學校投檔線仍保持穩定。
  • 臨近新生軍訓,期待學姐COS蕾姆給你送西瓜吃嗎?網友:學長也行
    當然,說到大學剛開學,大一的新生們自然少不了艱苦的軍訓,小嗶作為過來人,也明白軍訓確實挺累的,但軍訓的過程裡也存在許多好玩的事情。尤其是在你頂著炎炎烈日,進行完一輪操練後,若是有一位長得超可愛的學姐COS著蕾姆,為你遞上冰涼的西瓜吃,此刻心情想必是無比「透心涼」吧!
  • 待迎雪飛紅梅綻,卻聞雷鳴雨線長(詩七首)
    段玉玲|李永洪|劉國佼(一)七絕 初冬夜雨文/筆墨書畫(平水韻)暮落村溪風送爽,青苗旱地自心傷。待迎飛雪紅梅綻,冬降甘霖雨線長。(四)七絕 潤物無聲母乳淳詩文/儒子國佼(平水韻)焦躁麥苗青澀醜,新生稚嫩渴飢唇。首場冬雨絲綢抖,潤物無聲母乳淳。(五)七絕 冬雨乳青苗文/儒子國佼(新韻)久旱梯田廣裂紋,新生寸麥渴焦唇。初冬好雨如油貴,滋潤青苗似母親。
  • 直擊青島農業大學慶國慶迎新生晚會現場!
    壯麗山河 春華秋實莘莘學子 毓秀青農「虹子青春」慶國慶·迎新生文藝晚會在虹子廣場舉行用最火熱的青春燃最炙熱的舞臺告白祖國 深情歌唱歡聚一堂 共話夢想大學生文明禮儀宣講團神採飛揚在虹子廣場的星光前《愛的陽光 愛的海洋》原創歌曲有愛就不怕山高水長愛的陽光普照大地每一個音符透露出青島農業大學全體師生用愛戰「疫」的力量《中國力量》民樂山河為碑 歷史為證艱難困苦 玉汝於成上下同心者勝眾志成城者贏多有曲折東流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