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海朱燕陽:在融合中找到發展空間

2020-12-17 中國證券網




  西上海整車倉儲中心

  ■現代汽車產業講究廠商和供應商保持高度協同,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尤其強調要根據客戶的生產節奏及需求,同步研發客戶需要的產品

  ■西上海技術研發主要針對公司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以包覆件為主,在長期生產和研發中,已經掌握了一系列設計和製造工藝技術,比如機器自動噴膠、汽車扶手半自動裝配工裝、汽車扶手自動化檢測設備等

  西上海董事長 朱燕陽

  ⊙記者 張良 ○編輯 祝建華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既不能把公司視作純粹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也不能把它看成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做到了自主研發專有設備和嫻熟技術工人的有機結合,一定程度上促成公司現在相對低成本、相對快速反應能力和相對高效加工製造工藝的完美融合。在這一融合過程中,公司找到了發展空間。」西上海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上海)董事長朱燕陽如是說。

  西上海誕生於2002年,依託國內汽車產業重鎮安亭的地理位置優勢及豐富的產業資源優勢,以「服務上汽、配套大眾」為目標,積極投身我國汽車產業大發展的熱潮。伴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西上海業務布局由上海逐步擴展至數個省份,業務領域也從單一產品(服務)業務,向汽車產業全供應鏈發展。

  朱燕陽表示,西上海崇尚一切從誠信開始,將為客戶創造價值作為重要使命貫穿公司生產經營全過程。公司上下齊心目標明確,就是要把企業經營好,善待客戶,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獲得IPO批文意味著西上海已向資本市場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後需要以更高標準、更大勇氣、更快速度投入到公司的建設和發展之中。」

  上市念想由來已久

  嘉定安亭位於上海市西部,誕生了中國第一代轎車,打造了上海國際汽車城,定位了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是上海汽車工業的發祥地。西上海主打第三方汽車物流服務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及銷售兩大核心業務,公司前身由1992年成立的西上海集團進行資產重整剝離而來,而西上海集團的前身則是安亭汽車市場。

  2007年至2016年,西上海集團曾經主導西上海啟動一系列股權收購及剝離處置,意在將西上海打造成一家專注於汽車物流和零部件生產的特色公司,進而登陸資本市場。但事與願違,西上海首次IPO闖關未能成功。

  回憶起當初公司股改謀求上市的情景,朱燕陽感慨良多:「當初籌謀上市,我們管理層還都是滿頭烏髮,現在公司即將上市,我們的白頭髮已經數不清了。」

  為儘早與資本市場接軌,西上海於2007年開始對企業股權投資關係、客戶關係、運營管理流程等進行梳理,並於2008年下半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按照當時的預想,西上海用2年左右的時間走完上市流程,登陸資本市場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由於公司聘請的中介機構出現變動,加之當時的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周期性變化,西上海上市一事就此擱置。」朱燕陽說,「好在西上海是一家韌性十足的企業,雖然申請上市的過程比較漫長,但公司穩紮穩打,生產經營總體保持穩定,並且在不少方面還取得了新的突破,如公司的客戶群體不斷擴大,彼此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和互信。」

  朱燕陽表示,汽車產業鏈專業性較強,汽車物流、包覆件等零部件的生產都有較高的門檻。以零部件物流為例,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產前零部件物流還需要與主機廠的流水線生產保持同步,對配送的精準度要求較高,售後零部件需要向對應區域眾多經銷商發出,因此在汽車物流領域對零部件物流供應商在節奏把控、包裝規範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

  作為獨立於汽車製造商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西上海積極拓展多方客戶資源,目前已與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本田等整車廠商及延鋒汽車內飾、廣州東風安道拓等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形成長期合作關係。同時,公司進一步與安吉物流、安吉智行、中都物流、風神物流、一汽物流等物流企業開展業務合作,並繼續拓展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延鋒飾件等老客戶的業務類型,使公司各項業務穩健發展。

  注重同步研發滿足客戶需求

  朱燕陽表示,汽車零部件行業是汽車製造專業化分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為汽車整車配套的過程中,為適應汽車製造企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汽車零部件本身複雜性及專業化生產的特點,基本形成一種以整車配套市場為主的依附式發展模式,即一種以整車廠商為核心、以零部件供應商為支撐的金字塔型多層級配套供應體系。西上海零部件製造業務的產品開發、質量管控等過程均通過直接客戶和整車廠商的認證。公司已經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產品開發體系,投資設立產品實驗室,並接受直接客戶、整車廠商質量部門認證和審核。

  「西上海技術研發主要針對公司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以包覆件為主,在長期生產和研發中,已經掌握了一系列設計和製造工藝技術,比如機器自動噴膠、汽車扶手半自動裝配工裝、汽車扶手自動化檢測設備等。公司下屬從事包覆件業務的企業已獲得各項專利30餘項。」朱燕陽說。

  「現代汽車產業講究廠商和供應商保持高度協同,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尤其強調要根據客戶的生產節奏及需求,同步研發客戶需要的產品。」朱燕陽表示,目前西上海在汽車內飾包覆產品研發、工藝、製造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可以滿足上汽通用、上汽大眾、東風日產、比亞迪等客戶的高端車型要求,同時也可向經濟型轎車提供對應的產品,公司利用技術沉澱滿足客戶對於產品質量的要求。

  朱燕陽舉例稱,西上海曾為上汽通用東嶽研發過一款別克昂科威的中控扶手產品。「中控扶手的蓋板是雙開的,兩塊蓋板要同步打開或關閉。當車輛行駛在平地時,同步功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在車輛上下坡時,由於引力作用,兩塊蓋板的同步性就會出現偏差。其他供應商嘗試了多次,研發都無法取得突破。我們接手後,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就攻克了技術難關,獲得了發明專利,還同步開發了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致力成為優秀汽車服務供應商

  2009年以來,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近年來,汽車年產銷量均保持在2000萬輛以上。但從統計數據看,2019年中國汽車每千人保有量僅為186輛,相比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偏低。從長期看,伴隨經濟、道路、能源等條件的持續改善,中國汽車行業仍具有廣闊前景。

  「上市給西上海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意味著公司在經營層面、管理層面、品牌知名度、未來主營業務發展等方面可顯著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朱燕陽說,一方面,公司將在確保現有業務基本盤穩定的前提下,前瞻思考發展新領域,積極拓展新業務、新項目;另一方面,公司將加大投資力度,高標準改造、完善企業設施和設備,提升企業能力,滿足業務拓展和持續經營要求。

  朱燕陽進一步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汽車綜合物流業務及零部件研發、製造和銷售業務領域,重點突出整車倉儲、零部件倉儲、零部件運輸、零部件製造等現有四大主營業務,同時積極開發新客戶,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打破區域壁壘,形成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客戶的物流成本,圍繞公司主業培育核心能力,逐步引進創新經營發展模式,走網際網路+、智能化、專業化等發展道路,致力於成為優秀的汽車服務供應商。

相關焦點

  • 西上海:重點突出四大業態 成為國內優秀汽車服務供應商
    作為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海通證券必將牢記為上市公司服務的使命,促進西上海合規經營和發展壯大,伴隨其一起成長;同時,我們也真誠地希望通過本次交流,廣大投資者能夠更加深入、客觀地了解西上海。我們對西上海的未來充滿信心,希望通過我們和公司的共同努力,能夠讓廣大投資者充分認識西上海的投資價值。歡迎大家踴躍提問。
  • 西上海上交所上市:市值31億 業績高度依賴上汽
    曹抗美為大股東 大專學歷IPO前,曹抗美持股25.14%,上海匯嘉創業持股為16.68%,上海安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為11.31%,吳建良持股為9.78%,朱燕陽持股為7.60%;江華、戴華淼、陳德興、卜曉明分別持股為5.59%
  • 西上海汽車寄生上汽營收下滑 虛假採購股權轉讓價差大實控人行賄
    西上海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汽車行業提供綜合物流服務,以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將於8月27日接受發審會審核,公司在營業收入對上汽集團存在較大的依賴性,結合國內汽車市場不景氣,2018年、2019年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之下,公司營業收入一蹶不振持續下滑,此時衝擊IPO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閔行、青浦、松江、金山五區攜手,打造上海西翼科技創新和產業...
    嘉定、閔行、青浦、松江、金山五區攜手,打造上海西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共同體 2020-11-08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兩岸融合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兩岸融合發展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需以更加積極、穩妥、適合的方式穩步向前推進,更好地造福兩岸同胞。第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需以兩岸經濟合作為主線,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提升獲得感、幸福感。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是增進兩岸同胞切身福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深度融合發展,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關係。
  • 鉤沉|西僑青年會大樓: 上海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搖籃
    鉤沉|西僑青年會大樓: 上海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搖籃 2020-08-19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 上海探索城市空間高質量發展
    日前,上海組織了新《土地管理法》座談會,圍繞「保障發展,保護資源,嚴守紅線」的議題,邀請多位專家共謀新法實施背景下超大城市轉型發展之路。座談會上,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吳次芳教授表示:新法對提升土地管理水平、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意義深遠,土地制度改革充分認識到土地不同於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土地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要做好與新型城鎮化發展、鄉村振興區域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
  • 科技與文化融合,上海自然博物館變流量為「留量」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數字城市正在迅速構成,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場館未來發展要與大數據、共享和高質量這三個關鍵緊密結合,在跨界融合中,用數位技術重構場館的知識體系,即:教育在重構、藏品在重生、研究在重塑、歷史在重現。場館要以新理念、新措施、新突破、新成效,迎接新發展階段。
  • 在海派小說中讀上海城市的生長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經歷了新的城市規劃,城市的空間性質被重新定義。如今,在經歷了日新月異發展的上海,那些不斷刷新天際與人們視線的城市建設,構築了新的城市容貌與城市空間,塑造了新的生活環境和人際交往模式。其中藏有城市與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市變遷中留下的痕跡。在這裡,人們閱讀這座城市,書寫自己與城市的關係。
  • 上海樓宇黨建不斷「破圈」融合
    高和大廈內一家中小型日資企業,原辦公單元租期到期,公司又有新發展需求,樓宇黨群服務站第一時間掌握這一情況,判定為「較不穩定企業」,立即與街道、區投資辦等相關負責人上門對接需求,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新辦公單元,降低了搬遷成本,還協助企業完成集中註冊,讓企業感受到滿意的營商環境。  汝熙玲說,樓宇黨建要做的,不僅僅是黨組織建設。
  • 日照:推動港城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港城融合發展攻堅行動專班堅持問題導向,聚力改革攻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成果顯著。國家發改委支持日照港退港還城轉型升級工程納入《國家「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獲批新增原油、燃料油、天然氣交易品種,成為全省唯一同時具備煤炭、石油、天然氣交易品種的交易中心;日照北方能源樞紐服務基地(上海)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設立。港城融合「一張圖」。
  • 李強:「匯水流存」——作為近代上海重要文化空間的徐家匯
    徐家匯是當代上海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商圈」,也是一個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文化空間。因而,該區域在承擔商業功能的同時,也被建設成為重要的文化旅遊集中地「徐家匯源」。徐家匯如此密集的歷史文化資源從何而來,又與近代上海的發展有何關係,成為每一個來此遊覽之人應思考的首要問題。
  • 兩大業務均衡發展,獨立三方汽車服務供應商——西上海A股登陸
    隨著產業鏈整體景氣度的提升,處於產業鏈中的汽車服務企業和零部件生產企業逐漸開始受到市場的重視。12月15日,以汽車物流服務及零部件倉儲等為核心業務的汽車服務供應商——西上海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A股市場。本次首發,公司以16.13元每股的價格,共計發行3334萬股。上市當日,西上海股價漲幅達到44.02%,首秀表現亮眼。
  • 體教融合,飛鏢發展的重大利好!
    除此之外,體教融合的深遠意義還在於,它對人類瀕臨人工智慧發展奇點,守正自然人的本質、實現人的均衡健康發展,有突出重要作用。 學界關於體教融合的深入討論也已經從多個維度展開,《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10期中,專門開設了「體教融合」的專題內容。
  • 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與上海海事局共同推進長三角船檢一體化融合發展
    根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年度工作安排,為做好長三角船檢一體化融合發展研究工作,9月10日,上海海事局船檢管理處一行人來到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開展調研走訪。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徐萬毅對調研組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並就上海市地方船檢機構改革進展情況、遇到的困難、好的做法及長三角船檢一體化發展等工作內容作了匯報。雙方就船檢領域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後如何更好適應新的挑戰,以及長三角區域船檢一體化融合發展等重點議題進行交流研討,達成了很多新的共識,並初步擬定了後續工作計劃。
  • 首個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在滬成立,中核集團上海總部將加快落成
    首個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在滬成立,中核集團上海總部將加快落成 微信公眾號「中核集團」 2018-05-10 18:25
  •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這份調研報告很詳盡
    上海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是新形勢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重要舉措,是努力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必然選擇,是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途徑,是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有效抓手。
  • 西本新幹線-公司簡介
    西本新幹線以「架構產業IT新經濟」為發展願景,以「交易+投資」為商業模式,以「傳遞品質生活,傳承工匠精神」為服務理念,正在觀察集聚一個個細分領域的生態體系,以產業利潤、投資利潤和科技利潤為業績引擎,推動科技、產業、金融、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跨界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優品交易」和「匠商投資」生態圈。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文教結合在上海|文化創意貢獻「金點子」,產教融合促進文創產業發展
    文化創意產教融合引領項目包含27個子項目,分別由24個高校負責。各子項目立項後按照項目規劃,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項目計劃、分配項目任務、統籌項目經費,根據學校學科特色及項目要求,開展了一系列主題講座、展覽、論壇、調研、訓練營等活動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新聞報導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