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餐廳裡被開水燙傷,媽媽憤怒追責,服務員:是家長點的開水

2020-12-10 爸媽盒子

文|爸媽盒子

帶孩子出門,我們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受傷。

尤其是年幼的寶寶,最常見的就是燙傷,在家吃飯還好,碗筷和餐具都是家長很熟悉的,但在外面餐廳吃飯可就不一樣了。

有些時候家長沒注意留心到的危險細節,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前陣子廣州一個媽媽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在餐廳吃飯,結果孩子被熱水燙傷了大腿,當場嗷嗷大哭起來。

媽媽看著兒子的腿上的傷,憤怒地向餐廳追責索要賠償,怒斥:「她直接把熱水放在寶寶面前,給水的時候也沒告訴我們是開水。」

但對於孩子媽媽的說法,服務員有自己的態度:「開水是家長自己向餐廳索要的,上水的時候也做了提示,受傷後店裡也非常主動、及時地幫助家長處理了孩子的傷情。」

雙方僵持不下,媽媽覺得甚是服務員服務有漏洞,店家認為是家長沒有監護好孩子,而且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最後,雙方還是沒有達成共識。

帶孩子出門,孩子意外受傷,其實這類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了。

孩子還小,身體協調能力不足,加上認知不夠,家長稍不留神就可能忽略孩子身邊的危險,很多時候,店家也沒辦法預料到。

去年杭州一位媽媽帶著2歲的女兒在杭州一家親子餐廳吃飯,女孩在餐廳中央玩起了玩具小車,不料當場摔倒,眼角嚴重磕傷。

結果家長跟餐廳負責人也是爭得不可開交。

餐廳是孩子受傷的高發地點,燙傷、摔傷、撞傷等等,原因各種各樣,但是總的來說,主要的因素還是兩個:

家長的疏忽:孩子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有時候是非常跳躍的,他們想做的事情家長也很難能預料到。

就像前面說的,服務員把水壺放在幾個月大的孩子面前,不管是熱水還是涼水,孩子的手隨時都會有碰倒的可能,但家長卻沒有想到這一點。

外人對育兒的不了解:而餐廳服務員卻對孩子完全不了解,很多地方的服務員都非常年輕,沒有帶過孩子的經驗,所以一些細節上的小事情難免會有疏忽。

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就更需要家長的監護了,孩子是自己的,外人本就沒有事事照顧的義務。

去年網上就有一件這樣的事情,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父母帶著孩子去火鍋店吃飯,點完菜後孩子在店裡玩耍,在過道上亂跑亂跳了起來。

沒想到到處亂跑的孩子撞到了端著火鍋的服務員,服務員躲閃不及也摔倒了,整鍋湯底都澆到了孩子的身上,導致三級傷殘。

帶孩子出門,這些細節家長要注意

要想防止孩子在外頭發生意外,這些容易忽視的細節,我們一定要盯仔細了。

①亂跑亂跳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從剛學會走路到10歲左右是孩子最喜歡亂跑亂跳的階段,男孩子這種情況更甚。

孩子活潑是好事,但是家長應該儘早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場合不能跑跳,比如餐廳、圖書館、超市、商店、馬路邊等等,這些地方要禁止孩子跑跳,只能步行。

②防止孩子亂摸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總想著摸一摸,這種小動作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很可能會變成壞習慣。

9月湖南就有這樣一個男孩,跟著媽媽去超市,出於好奇心理,把超市裡的桃子全都戳了一個洞,最後媽媽只好全部買下,估計孩子天天在家吃桃子都要吃吐了。

其實,孩子喜歡伸手亂摸亂碰的壞習慣,是可以從小就糾正的。

之前看到過一個機智的寶媽,她發現每次帶著寶寶去逛超市,孩子都喜歡伸手到處摸摸、捏捏,不管是軟熟的西紅柿,還是硬邦邦的冬瓜,都喜歡碰一碰,最後寶媽推著孩子徑直走到榴槤邊上,再讓孩子伸手摸摸。

結果孩子被扎得哇哇大哭,後來出門看到新鮮的玩意兒,再也不會毫無顧忌地伸手就摸了。

③教孩子學會抬頭觀察大人

孩子受到身高的限制,很多時候他們平視時,是看不到大人在做什麼的,正因為這樣,才會出現孩子亂跑撞到端著火鍋的服務員這種危險情況——孩子的視角裡,根本沒看到大人手上端著東西。

在孩子懂事後,家長就應該儘快教育孩子出門在外要學會觀察身邊大人的情況,走路做事都不要莽撞,注意好安全。

盒子寄語

準備到年底了,各種聚會也將到來,不少寶媽都有更多機會帶著孩子出去玩,放鬆歸放鬆,孩子的安全教育還是要時刻抓緊了。

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讓孩子留下傷痛。

今日互動話題:孩子在餐廳被媽媽點的開水燙傷,家長責備服務員把開水放孩子面前,你認為主要責任在誰身上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明智,讓孩子少受了罪
    這不,同事小陳家就出現了驚險一幕:小陳這天剛加完班回家,就聽見孩子哭得很慘,她循聲走向廁所,只見媽媽抱著2歲的孩子,身上冒著熱氣,一旁的老公嚇得臉色煞白,一地都是滾燙的開水。應該是老公在給孩子洗漱時,不小心燙到孩子了。
  • 飯店內顧客用開水潑服務員,服務員轉身用鐵鍋蓋其頭部
    飯店裡顧客與服務員發生衝突是常有的事,有些顧客比較善解人意,和平解決一下問題事情就過去了,但是有些顧客的脾氣比較暴躁,往往會因為一時衝動把小事情變成大事情,尤其是喝多了酒的時候,更是聽不進旁人的勸阻,酒精的作祟更是火上澆油,使脾氣更加暴躁。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即便如此,小鳳也會提前吸好奶,放在冰箱裡,保證孩子喝的都是母乳。小鳳計劃得很好,一開始孩子也確實沒什麼問題。可半個月以後,孩子卻出現了腹瀉和發燒的情況,嚇得小鳳趕緊就把孩子帶到了醫院。畢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孩子發燒實在是太嚇人了。不過還好不是最壞的結果,醫生告訴小鳳,孩子是因為飲食中細菌超標而導致的腸胃炎症,然後引發的發燒。
  • 流浪貓被一名男子用開水嚴重燙傷,四隻貓寶寶了,留下了眼淚
    這只是為了形容貓頑強的生命力,但有人甚至為貓倒了開水,讓他長出博眼球,也叫「看它是不是九條命!」作惡就是犯罪!面對全身被燙傷的小貓咪,愛心人士都不敢低頭大喊,太殘忍了!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一個男人把流浪貓放進籠子裡,把開水倒在街上的貓身上,貓歇斯底裡不停地尖叫,吸引著街上的愛心人士,人們譴責這個人的行為並向警方報案。面對批評,這個人仍然微笑著享受著,並試圖把貓扔出毀滅的證據之外,絲毫沒有愧疚感的痕跡。警察及時趕到,將該男子帶回調查。
  • 兩男孩在學校被人扒褲子用開水燙 校長:都是鬧著玩
    到現在,被燙傷的小航和小龍只說出是同學小蘭等5人燙傷了他們,原因卻一無所知。12月1日白會珍(小龍媽媽)去學校接小龍的時候,發現他的墊單和枕頭都沒有了,校訊通也爛掉了。平時蹦來跳去的孩子,那天蹲下去都是慢慢的,但只要一問,他一下子就猛地站起來說屁股不疼。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算消過毒?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家長別再坑娃了
    但小吳知道,如果寶寶的奶瓶清洗不正確的話是非常容易滋生細菌的,細菌又通過奶瓶進入到了寶寶的嘴裡,怪不得寶寶經常生病,肯定是跟婆婆這個行為有關。很多家長都和小吳婆婆的想法一樣,認為開水的溫度很高,只要將寶寶的奶瓶燙一下,肯定就會把病毒都殺死,達到了消毒的目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 杭州:水壺用3年把手斷裂,大媽被開水燙傷,女兒讓京東賠償
    不過有些商品比較特殊,比如裝開水的水壺,如果把手質量不太行,一旦把手斷裂後,很容易就會被開水燙傷,此時過了質保期的話,想要找商家索賠也是難,在杭州就有位大媽這麼被開水燙傷,女兒要求京東賠償,我們一起來看看。
  • 奶奶轉身取碗瞬間 戶縣3歲女童跌進開水鍋
    「爸爸,我疼……」3歲多的女孩旦旦(化名)趴在病床上,傷痕累累,大眼睛裡含著淚。5月30日,旦旦不慎跌入開水鍋,全身多處嚴重燙傷。  「孩子當時應該是側翻著身子下去了,用右手撐在開水鍋裡,所以右手、右臂、整個背部和臀部最嚴重。」葉師傅難過地說,這些天來,女兒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爸爸疼」,尤其每次換藥的時候,近半個小時裡,一直哭得哇哇叫。幸好經過這段時間治療,已經有所好轉,接下來需要做植皮手術,後期可能面臨的數十萬元醫療花費讓這個貧困的家庭難以承擔。
  • 男子當街開水燙貓,法律拿他沒轍?專家:這是典型的渲染暴力血腥
    男子當街開水燙貓,法律拿他沒轍?視頻中,男子將一隻白色的貓鎖在籠子裡,用剛燒開的水澆貓,被路過的愛心人士發現,立即制止並報警,男子被警方帶走,貓咪被送往寵物醫院治療。據寵物醫院介紹,這隻被開水嚴重燙傷的貓已經懷孕,但腹中4隻幼貓不幸全部死亡。
  • 奶瓶消毒還在用開水衝?不知道這個省時省力的方法,你就out了!
    既然是寶寶每天嘴巴要接觸的東西,安全健康就是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了。一般的奶瓶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開水衝 這種一般是父母比較懶的做法,寶寶吃完後用清水衝乾淨,再用開水衝一衝就行,這種做法其實並不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說白了就是個心裡安慰作用,因為很多細菌僅靠那一兩秒的開水衝洗是無法完全清除的。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寶寶入口的東西父母一定要多注意,畢竟現在的孩子抵抗力都比較弱。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由媽媽來照顧,很多媽媽照顧孩子都比較精細,之所以多數媽媽這麼做,是因為寶媽想要給孩子打下一個好的身體基礎,讓孩子少生病。直到周末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鹿給孩子刷奶瓶的時候,才聞到奶瓶中有異味,因為奶瓶從來沒有被仔細清洗過,而且又沒有控幹,所以奶瓶裡滋生了細菌。這件事也讓小鹿非常為難,怕婆婆再偷懶,所以小鹿便每次回家自己重新洗一遍,順便消毒一遍。
  • 給娃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聽了我的話他明顯一愣,隨即還有點自豪地表示:「我剛才不就是消毒嗎?我用的可是剛燒開的水呢,沒有100度,也有98度了。」這回我終於知道他家孩子便便不正常的原因了,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攤上兩個這麼能糊弄的父母,不得不說這個小寶寶實在太倒黴了。
  • 又見虐待動物:男子當街開水燙貓
    10月19日,山西太原一段男子用開水燙貓的視頻讓人憤怒,視頻中男子將一隻白貓鎖在籠子裡並用開水燙,路過的愛心人士發現後立即制止男子並報警。隨後,男子被警方帶走,白貓也被送往寵物醫院進行治療。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奶瓶處理不恰當,很可能就成為細菌的「遊樂園」,時刻威脅寶寶的身體健康。 要說給寶寶洗奶瓶,相信家長們沒有說不會的,但你真的洗對了嗎?
  • 開水燙根本沒用,這些細節要注意
    奶瓶,幾乎是每個寶寶的日常用品。每次喝完奶後,都應該清洗乾淨,但若家長清潔方法不當,奶瓶可能就是[藏汙納垢]的好地方。常言道:「病從口入」,對於抵抗力弱的寶寶來說,倘若奶瓶每次都清潔不到位,很可能就會出現拉肚子、腹瀉、嘔吐等情況。
  • 開水燙奶瓶究竟有沒有用,醫生給的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新手爸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寶寶,會在論壇討教育兒經驗。但是論壇中有很多方法不是科學的,長期如此,甚至還會威脅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如何給奶瓶消毒的問題。曉梅生完孩子後沒休息多久便回到了工作崗位,孩子就給婆婆帶。
  • 洗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行?父母別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因為大部分人洗奶瓶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把奶瓶打開,加清水衝洗,最後再用開水燙一遍。看起來這個步驟好像把奶瓶裡的奶漬都洗乾淨了,也用了開水消了毒,怎麼還不合格?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說開水消毒這件事情。
  • 太原一男子用開水澆貓,所屬公司發布聲明:已開除
    文丨易蕭 審丨易桉近幾年,虐貓虐狗的事件進入大家視線,因為媒體的報導,關注者很多,近日,一起虐貓事件又引爆網絡,涉事男子手段頗為殘忍,將懷孕母貓關在貓籠,並不斷向其身上澆開水,導致母貓重度燙傷,四隻小貓也全部胎死腹中
  • 開水「涮」奶瓶算消毒?父母別再「坑娃」了,來學習正確打開方式
    寶寶的健康和安全是每對新手父母都放在心尖上的事情,爸爸媽媽雖然面對新生兒笨手笨腳,但是一些衝奶粉、換尿布的基本操作,都會特別注意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有些媽媽可能生完寶寶母乳不太夠,但是寶寶又不能餓著,於是每天給寶寶加餐就會使用奶粉,衝給寶寶喝也是一樣的。
  • 鉗子拔牙、開水燙頭,6歲女童慘遭生母及男友折磨,該怎麼判?
    本身母親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和責任的代名詞,但是令人沒有想到在遼寧撫順,一名6歲的女孩被自己的媽媽以及其男朋友進行了殘忍的酷刑。用開水淋頭,強迫食用貓糧,鉗子拔牙等等,這些行為讓人不忍直視。 6歲小女孩身上多處燙傷,身上數十處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