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下圖是今年4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先將2019年全球GDP作為100,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未爆發,那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略微超過103。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
但近期IMF多次表示:4月份的預估偏向樂觀了,5月、6月疫情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智利、秘魯等多國繼續肆虐,全球經濟降幅或將因此出現更大的下滑。因此,IMF表示將在近期出具新的預測報告,下調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是「負5%到負6%之間」)。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世界銀行,但他們先行一步,已經發布了最新報告,將印度等國的經濟增速由之前預測的「正增長」,調整為「負增長」。並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同比實際下降5.2%」。
這意味著,今年全球經濟總量或將與2017年相當,而不是之前預測的2018年。換言之,全球人均GDP也或將由2019年的1.146萬美元,下滑至1.05萬到1.08萬美元之間——似乎與中國人均GDP差不多了。
今年,中國人均GDP或將趕超全球人均水平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完成的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4.363萬億美元,人均接近1.03萬美元。雖然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下降了,但目前正在積極回暖。
不少經濟學家預測,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2%到3%左右的實際增長。世界銀行預測的是實際增長1%,IMF之前預測的是實際增長1.2%。總之,與其他大國相比,中國經濟的韌性較強,仍有望保持正增長。
如果再加上2個點左右的通脹因素,那今年全年中國經濟或將實現4%左右的名義增長(有可能更高),即「2020年,中國人均GDP有望達到1.07萬美元」,大約和今年全球人均GDP相當——由上年同期的90%,轉變成旗鼓相當,實現趕超。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
那2020年美國、印度的經濟增速呢?
按照世界銀行的預測,2020年全年美國經濟預計實際下降6.1%,印度經濟預計實際下降3.2%。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美國人均GDP或將由去年的超過6.5萬美元,下滑至6萬或6.1萬美元。
2019年,印度人均GDP剛剛超過2100美元,如果經濟實際下降3.2%,那又得降至2000美元級別了。當然了,這些都是基於當前疫情發展趨勢來預測的,按照世行的觀點:如果疫情在下半年仍在全球大流行,或出現二次爆發,那這些預測還得繼續下調。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