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下臺,美國川普政府的瘋狂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不僅頻頻以制裁手段針對中國,而臺海這張牌也被美國打到了極致。
據臺海網12月9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此前宣布,美國國務院批准就「野戰信息通信系統」2.8億美元對臺軍售案,已進入「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這是川普總統任內第十一度、也是本年第六度對臺軍售。
對此,臺民進黨當局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恬不知恥地表示,臺當局再次感謝美國政府對協助臺強化自我防衛能量的高度重視。
之所以說張惇涵「恬不知恥」,是因為在7日的臺立法機構質詢會上,臺空軍參謀長黃志偉透露的美臺軍售事宜的一些細節。
第一個細節是美方沒有按合同履約「鳳展項目」。原計劃自2018年起,美方在接下來三年時間裡每年向臺交付4、24、27架升級的F-16V戰機,但實際上每年實際交付4、11、19架,而美方不僅交付進度落後,臺當局還在不斷追加預算;
第二個細節是在屢次的美對臺軍售中,只要美方報了價,臺當局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只能滿足美方的要求。即便預算不足只能減量、減項採購,日後美方也會要求補齊。比如說「鳳展項目」,臺當局由於預算不足,只能先買核心部分,再追加預算,至今臺當局已經分兩次追加了300億新臺幣的預算。
從這兩個細節可以就可以看出,在美臺的軍火貿易中,賣家成了甲方,買家倒成了乙方。在這些交易中,甲方說要賣啥,乙方就必須買啥;甲方說多少錢,乙方就必須出多少錢,不夠的部分還要千方百計補齊;甲方想啥時候交貨就啥時候交,乙方連一句話都不敢吭。
這樣的「甲方乙方」,世所罕見!更奇葩的是,如此沒有尊嚴的買家,還要對凌辱、盤剝它的賣家表示「感謝」。由此可見,在島內不止是張惇涵「恬不知恥」,包括整個臺政客都恬不知恥。
臺當局真要「感謝」美國,還不如「感謝」美國送臺儘早「上路」的「好心」。這麼多年來,美國對臺軍售從未停止過,被美國打造成了一個巨型的「軍火庫」。美國每對臺的一項軍售項目,都會對中國大陸產生實實在在的威脅,而中國大陸絕不會放任島內部署的武器裝備成為實現國家統一的阻礙。
面對島內日益升級的武器裝備,要遏制島內分裂勢力滋生、打擊它們的囂張氣焰,大陸只能不停升級軍事實力,以取得對臺軍事鬥爭的絕對優勢,如此才能儘量減少美售臺武器裝備可能對國家統一造成的傷害。可以看到,從2000年以來,兩岸軍事實力對比的天平就開始逐漸向大陸傾斜,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解放軍不僅在精氣神上碾壓島內的「草莓兵」,論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和規模,臺軍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狂轟亂炸。島內部署武器裝備越多,日後「武統」時為了減少傷亡,對臺傾瀉的飛彈、炸彈就越多。試想一下,在漫天的狂轟亂炸之下,臺軍又能興起多大的抵抗勇氣?可以說,臺當局購進越多美國武器裝備,就是給自己的墳墓挖的越深。
大陸民間有句話說「寧叫臺灣不長草,也要拿下臺灣島」,臺當局真想「以武拒統」,不妨好好思量思量這句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