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管並聯方式 並聯除塵器與排氣管幹管連接時,往往為了回收壓力而採用蝸卷式出口。因為這種出口的方向可以隨意安排,故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連接方式,下圖是幾種除塵器並聯方式,其中下圖(a)為對稱並聯,圖(b)、(c)、(d)、(e)為不對稱並聯。
排灰口並聯方式 並聯的旋風除塵器共用一個灰鬥比各自一個灰鬥的優點是可以減輕掃除積灰時的麻煩。缺點是一旦漏風將嚴重破除塵器正常工作。下圖是共用灰鬥示意。灰塵從旋風除塵器C1和C2經過孔口E1和E2進入灰鬥D。如果兩個除塵器相同,則它們從入口到出口的壓力降是一樣的,灰鬥D中的氣體是靜止的。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例如其中一個除塵器被灰塵堵塞,氣流受到限制,以致在E1點的壓力大於E2點的,則氣體就從E1帶著一些灰塵經過D流到E2,而從除塵器C2的排氣管流出去。因此,必需控制壓力和流動狀況。把旋風除塵器做的完全一樣,並且注意這個問題使並聯的除塵器的差異儘量減少,也防止各個除塵器中的流動狀況變的不同。針對這一情況在工程應用中應按組合除塵器數量將灰鬥分格。
並聯後的除塵效率和阻力損失
若干旋風除塵器並聯使用的除塵效率理論上講應當不變。但在實際上並聯旋風除塵器在相同條件下和單獨使用所獲得的除塵效率相比較,往往前者要低一些,效率的下降趨勢是隨著並聯數量的增多而加大,以小直徑旋風子並聯使用,和相似的大直徑旋風 除塵器在同樣處理流量條件下單獨使用相比較,除塵效率也往往不能提高到理論上的程度。在除塵效率為80%~85%的範圍內,小直徑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可以比幾何相似的大直徑除塵器理論上提高約10%,但把小直徑並聯起來,可能只提高5%。
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①氣體從共用灰鬥倒流入一部分旋風子的排塵口;②進氣室風速過大,進氣導管、進氣室與排氣室構造不夠均勻,使旋風子的尺寸或形狀有差異,使某些旋風子的氣體流量比平均流量高或低;③外殼、隔板等接合部分以及排塵部分密封不良好,造成漏氣,或是旋風子被灰塵強烈摩擦,形成穿孔。
並聯旋風除塵器的阻力損失比單獨使用時大,這是因為除塵器並聯後出口、入口及排灰口都有所變化造成的。一般估算,並聯阻力損失為單獨使用時的1.1倍。
旋風除塵器的串聯使用
1. 一般串聯
使用這種串聯就如下圖所示這樣,全部處理的氣體都從第1級除塵器流入第2級除塵器,其除塵總效率為
=1+2(1-1)
式中 1——第1級除塵器的效率(按進入灰塵負荷計算);
2——第2級除塵器的效率(按離開第1級除塵器的灰塵負荷計算)。
因為有的粒子在進入第1級除塵器時在入口的內側未能被捕集,而在進入第2級除塵器時變成在入口外側就可能被捕集;又因有些粒子從第1級除塵器到第2級除塵器的途中可能凝集成集合體,在第2級除塵器中被捕集,所以2不會等於0,總要大於1。
有人對切向入口旋風除塵器三級串聯進行試驗。各級除塵器尺寸相同,試驗結果表明,在入口風速一定的情況下,各級除塵器的效率(i)和級數(i)的關係如下式。
i=1-e-kim
把兩個幾何相似的旋風除塵器串聯,其總壓力損失等於2個處理同樣流量的幾何相似的旋風除塵器的壓力損失△p。變化這兩個串聯除塵器的尺寸,於是這兩個除塵器的壓力損失△p1和△p2也隨之變化。但總之兩者之和等於△p。這樣,改變了一個除塵器的尺寸,另一個除塵器尺寸的變化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下圖是針對串聯的各種結合情況和它們的除塵總效率進行計算,得出的曲線。這些曲線表明,在理論上,兩個旋風除塵器串聯工作的總效率都要比壓力損失相同的單項工作的一個旋風除塵器低。
感謝您耐心的閱讀,如果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您點個讚或者關注一下;如若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與您分享粉塵治理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