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外媒稱,無論是真實還是虛構,藝術通常會關切人類的主要問題。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以來,人們對與瘟疫、病毒和疾病大流行相關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已經重新升溫。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3月11日報導,關於這一主題的著作很多,出於各種原因,其中一些作品憑藉足夠強大的生命力戰勝了時間的流逝,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集體記憶中。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薦的佳作:
1.《鼠疫》(阿爾貝·加繆)
《鼠疫》是這位法國作家的偉大著作之一。加繆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獲得這一文學最高獎十年之前,他出版了《鼠疫》。書中,一名親歷者講述了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發生的一場流行病。作者讓經歷這場瘟疫的人物(從醫生、遊客到逃犯)都發出了自己聲音。
《鼠疫》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偉大著作之一。在新冠病毒出現後迅速強勢回歸,幾十年後重返義大利等國的暢銷書排行榜。
2.《失明症漫記》(若澤·薩拉馬戈)
這本書出版三年後,葡萄牙著名作家若澤·薩拉馬戈於199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偉大的小說曾被搬上銀幕。這本書不僅是領略獨特文學風格的絕佳機會,也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作者將該作品定義為「描繪、批判和揭露一個腐爛而錯位的社會的小說」。為此,他打造了一個人們在一夜之間失去視力的社會。
該書不僅展現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也展現了國家為控制其一無所知的瘟疫而採取的絕望措施。
3.《十日談》(喬瓦尼·薄伽丘)
這部世界文學名著由一百個故事組成,其中一些更接近於短篇小說。《十日談》寫於1351年至1353年之間。為了使故事具有連續性,該書採用框架式的敘述形式,對14世紀席捲歐洲的鼠疫(或稱「黑死病」)進行了描述。那場瘟疫殺死了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4.《末日逼近》(史蒂芬·金)
驚悚小說之王絕不會放過未知瘟疫這一題材。《末日逼近》是這位多產的美國作家的第四部作品。
《末日逼近》一書封面(資料圖)
該書是1978年出版的後末日類型的恐怖懸疑小說,並於1990年重新編輯後再版。《末日逼近》是史蒂芬·金在全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美國市場最暢銷的作品。
書中分三部分講述了一個家庭的逃亡和一種生物武器的擴散。這種超級流感病毒被稱為「藍色專案」,致死率高達99.4%。
5.《最後這個人》(瑪麗·雪萊)
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於1826年創作了這部「世界末日」科幻小說。這部小說由三卷組成,描述了一個瘟疫肆虐的未來世界的故事。一種致命的瘟疫導致人類滅亡,但一名貴族具有神奇的免疫力,因而倖存下來。當時,這部小說受到了廣泛批評,被指「令人作嘔」和「殘酷無情」。
6.《復仇女神》(菲利普·羅斯)
這是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的最後一本小說。該作品融合了作家在生命最後幾年中的創作風格,講述了虛構的1944年新澤西州紐瓦克脊髓灰質炎大流行背景下的故事。
《復仇女神》是一部關於偏見、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偉大小說。
7.《營救距離》(薩曼塔·施韋夫林)
這是阿根廷女作家薩曼塔·施韋夫林的第一本小說,於2014年出版,受到了廣泛歡迎,以至於幫她在2018年贏得了雪莉·傑克遜最佳短篇小說獎。
這部小說在生態學的框架下將恐怖題材與世界末日的幻想結合在一起,涉及了超自然現象和人類最深層的恐懼。
8.《大疫年日記》(丹尼爾·笛福)
這位以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的英國作家、記者於1722年出版了小說《大疫年日記》。他按時間順序講述了一個人在1665年的經歷。當時的倫敦市遭受了大瘟疫的侵襲。
該書展現了一種失去控制的瘟疫引發的恐懼、絕望和妄想,具有現實意義。
9.《猩紅疫》(傑克·倫敦)
該作品於1912年出版,著眼於一個多世紀之後發生的悲劇性事件,確切地說是在2013年,當時地球上各主要城市暴發了迅速蔓延的瘟疫,感染者不分年齡、性別或社會階層。「心率加快,體溫升高,然後出現猩紅色皮疹,像野火一樣散布在面部和身體上……」小說中寫道。
《猩紅疫》刻畫了文明的脆弱性,即當人類醉心於發展巔峰之時,大自然可以突然改變一切。
10.《睡在塵埃裡的人》(奧拉西奧·孔韋爾蒂尼)
這位阿根廷作家在他的最新一部小說中描繪了世界末日的全景圖:阿根廷遭到殭屍入侵,首都僅剩下一座要塞。
雖然書中從沒有提及殭屍出現的原因,但據推測,這是一場奇怪瘟疫的結果。
11.《地球存續》(喬治·斯圖爾特)
在這部1941年出版的作品中,作者描述了毀滅性的未知病毒侵襲文明,但故事的主角在瘟疫中倖存下來。他必須面對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成群的昆蟲和嚙齒類動物是地球的新主人。最後,他將找到一個倖存者,與他一起發現一個類似於原住民的新社會。
12.《路》(科馬克·麥卡錫)
這部2006年的小說獲得了2007年普利茲小說獎,並且改編成了維戈·莫滕森主演的電影。
該書講述了一個世界末日的故事。一對父子穿越了多年前在大屠殺中被毀滅的地方。
13.《瘟疫歲月》(埃德蒙多·巴斯·索爾丹)
玻利維亞作家埃德蒙多·巴斯·索爾丹的這部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某個拉丁美洲國家的一所監獄中,講述了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30個人物的經歷。
該小說於2017年出版,描繪了令人窒息、壓抑、骯髒和暴力的環境,政治危機和疫情同時發生,導致緊張局勢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