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讀書|講述瘟疫的13部文學作品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外媒稱,無論是真實還是虛構,藝術通常會關切人類的主要問題。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以來,人們對與瘟疫、病毒和疾病大流行相關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已經重新升溫。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3月11日報導,關於這一主題的著作很多,出於各種原因,其中一些作品憑藉足夠強大的生命力戰勝了時間的流逝,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集體記憶中。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薦的佳作:

1.《鼠疫》(阿爾貝·加繆)

《鼠疫》是這位法國作家的偉大著作之一。加繆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獲得這一文學最高獎十年之前,他出版了《鼠疫》。書中,一名親歷者講述了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發生的一場流行病。作者讓經歷這場瘟疫的人物(從醫生、遊客到逃犯)都發出了自己聲音。

《鼠疫》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偉大著作之一。在新冠病毒出現後迅速強勢回歸,幾十年後重返義大利等國的暢銷書排行榜。

2.《失明症漫記》(若澤·薩拉馬戈)

這本書出版三年後,葡萄牙著名作家若澤·薩拉馬戈於199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偉大的小說曾被搬上銀幕。這本書不僅是領略獨特文學風格的絕佳機會,也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作者將該作品定義為「描繪、批判和揭露一個腐爛而錯位的社會的小說」。為此,他打造了一個人們在一夜之間失去視力的社會。

該書不僅展現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也展現了國家為控制其一無所知的瘟疫而採取的絕望措施。

3.《十日談》(喬瓦尼·薄伽丘)

這部世界文學名著由一百個故事組成,其中一些更接近於短篇小說。《十日談》寫於1351年至1353年之間。為了使故事具有連續性,該書採用框架式的敘述形式,對14世紀席捲歐洲的鼠疫(或稱「黑死病」)進行了描述。那場瘟疫殺死了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4.《末日逼近》(史蒂芬·金)

驚悚小說之王絕不會放過未知瘟疫這一題材。《末日逼近》是這位多產的美國作家的第四部作品。

《末日逼近》一書封面(資料圖)

該書是1978年出版的後末日類型的恐怖懸疑小說,並於1990年重新編輯後再版。《末日逼近》是史蒂芬·金在全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美國市場最暢銷的作品。

書中分三部分講述了一個家庭的逃亡和一種生物武器的擴散。這種超級流感病毒被稱為「藍色專案」,致死率高達99.4%。

5.《最後這個人》(瑪麗·雪萊)

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於1826年創作了這部「世界末日」科幻小說。這部小說由三卷組成,描述了一個瘟疫肆虐的未來世界的故事。一種致命的瘟疫導致人類滅亡,但一名貴族具有神奇的免疫力,因而倖存下來。當時,這部小說受到了廣泛批評,被指「令人作嘔」和「殘酷無情」。

6.《復仇女神》(菲利普·羅斯)

這是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的最後一本小說。該作品融合了作家在生命最後幾年中的創作風格,講述了虛構的1944年新澤西州紐瓦克脊髓灰質炎大流行背景下的故事。

《復仇女神》是一部關於偏見、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偉大小說。

7.《營救距離》(薩曼塔·施韋夫林)

這是阿根廷女作家薩曼塔·施韋夫林的第一本小說,於2014年出版,受到了廣泛歡迎,以至於幫她在2018年贏得了雪莉·傑克遜最佳短篇小說獎。

這部小說在生態學的框架下將恐怖題材與世界末日的幻想結合在一起,涉及了超自然現象和人類最深層的恐懼。

8.《大疫年日記》(丹尼爾·笛福)

這位以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的英國作家、記者於1722年出版了小說《大疫年日記》。他按時間順序講述了一個人在1665年的經歷。當時的倫敦市遭受了大瘟疫的侵襲。

該書展現了一種失去控制的瘟疫引發的恐懼、絕望和妄想,具有現實意義。

9.《猩紅疫》(傑克·倫敦)

該作品於1912年出版,著眼於一個多世紀之後發生的悲劇性事件,確切地說是在2013年,當時地球上各主要城市暴發了迅速蔓延的瘟疫,感染者不分年齡、性別或社會階層。「心率加快,體溫升高,然後出現猩紅色皮疹,像野火一樣散布在面部和身體上……」小說中寫道。

《猩紅疫》刻畫了文明的脆弱性,即當人類醉心於發展巔峰之時,大自然可以突然改變一切。

10.《睡在塵埃裡的人》(奧拉西奧·孔韋爾蒂尼)

這位阿根廷作家在他的最新一部小說中描繪了世界末日的全景圖:阿根廷遭到殭屍入侵,首都僅剩下一座要塞。

雖然書中從沒有提及殭屍出現的原因,但據推測,這是一場奇怪瘟疫的結果。

11.《地球存續》(喬治·斯圖爾特)

在這部1941年出版的作品中,作者描述了毀滅性的未知病毒侵襲文明,但故事的主角在瘟疫中倖存下來。他必須面對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成群的昆蟲和嚙齒類動物是地球的新主人。最後,他將找到一個倖存者,與他一起發現一個類似於原住民的新社會。

12.《路》(科馬克·麥卡錫)

這部2006年的小說獲得了2007年普利茲小說獎,並且改編成了維戈·莫滕森主演的電影。

該書講述了一個世界末日的故事。一對父子穿越了多年前在大屠殺中被毀滅的地方。

13.《瘟疫歲月》(埃德蒙多·巴斯·索爾丹)

玻利維亞作家埃德蒙多·巴斯·索爾丹的這部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某個拉丁美洲國家的一所監獄中,講述了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30個人物的經歷。

該小說於2017年出版,描繪了令人窒息、壓抑、骯髒和暴力的環境,政治危機和疫情同時發生,導致緊張局勢不斷升級。

相關焦點

  • 參考讀書 | 講述瘟疫的13部文學作品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外媒稱,無論是真實還是虛構,藝術通常會關切人類的主要問題。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以來,人們對與瘟疫、病毒和疾病大流行相關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已經重新升溫。在獲得這一文學最高獎十年之前,他出版了《鼠疫》。書中,一名親歷者講述了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發生的一場流行病。作者讓經歷這場瘟疫的人物(從醫生、遊客到逃犯)都發出了自己聲音。《鼠疫》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偉大著作之一。在新冠病毒出現後迅速強勢回歸,幾十年後重返義大利等國的暢銷書排行榜。2.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弗朗茲·夏維爾·溫特哈特所繪《十日談》 資料圖片第一版《鼠疫》 資料圖片丹尼爾·笛福 資料圖片阿爾貝·加繆 資料圖片文學作品與瘟疫之間的關係由來已久。無論是瘟疫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之際還是當它銷聲匿跡之時,它都與文學的發展以及文學作品的創作息息相關。雖然它們之間的這一層關聯在瘟疫偃旗息鼓時常常被人遺忘,但是隨著近來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升級為一次全球性危機,這兩者間的關聯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 瘟疫的文學書寫:災難讓你審判你自己
    回顧瘟疫的文學書寫,讓我們面對災難和恐慌時,至少明白文學大師若澤·薩拉馬戈說的那句話:「如果我們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那麼至少應當盡一切努力不要像動物一樣生活。」  男人失明了,身為醫生的他是被傳染的。  繁忙的路口,綠燈亮了,中間車道的頭一輛汽車卻停止不前,司機在擋風玻璃後面揮舞著手臂,圍觀的人打開車門之後,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
  • 「黑暗」的文學經典:因瘟疫而降生的世界名著
    ——《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它描寫了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時,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讚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欲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
  • 以瘟疫為背景的文學經典有哪些?國內外作品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雖不同卻有共性的瘟疫處境下,個體的抉擇、情感的關係、集體的失控,都會被無限放大,最終能夠被記錄下來且引發長久思考的,是人性的善惡、情感的複雜以及個體命運的無常。作為鏡像的鼠疫提到與瘟疫相關的作品,毫無疑問,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法國作家加繆的小說《鼠疫》。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王宏圖:文學與瘟疫的不解之緣
    本文原題為《文學與瘟疫的不解之緣 》。2017年3月於巴黎城市劇院首演的由伊曼紐埃爾·德瑪西-莫塔導演的加繆《戒嚴》劇照文學中瘟疫的魅影在數千年的文明史歷程中,和戰爭、饑饉一樣,瘟疫如影隨形,如一把達摩克裡劍不時懸垂在艱難求生的芸芸眾生之上。
  • 全新豆瓣讀書Top250出爐,東野圭吾不再霸榜!這份書單值得參考嗎?
    另外,從作者來看,上榜作品數量最多的三位作者依序是三毛、金庸、魯迅。三毛的粉絲原來如此多。從國籍上看,中國的作品最多,美國其次,英國隨後,日本第四。法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義大利都屬於小眾。俄羅斯文學的門庭冷落,頗有人為之不平。總體來說,這些書值得一讀。相比上一份榜單,這份榜單對評分的要求更高了。
  • 英國BBC推薦77部世界文學名著,中國上榜3部,魯迅小說位列其中
    「世界讀書日」:評選77部世界文學名著,魯迅的這部作品上榜了。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早在這一天前就有很多媒體平臺宣揚和鼓勵全民讀書,重新捧出壓在時光角落的書籍,讓先賢的智慧重新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綻放光輝。
  • 28部作品入圍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2019年度)發布會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介紹說,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褒獎體現中國網絡文學創作特點和藝術高度的優秀原創作品,以及在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漫畫、遊戲改編和海外傳播方面表現傑出的作品、項目等,引導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 圖書館文學作品閱讀指南不容錯過的文學小說暢銷書《洗河》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有些是通過別人介紹從而產生了閱讀興趣,有些是自己苦心尋找發現的滄海遺珠。因為種種因素,註定此生無緣於某類圖書,或許這是一本不錯的圖書,可以成為你人生中的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與痛苦,進而有可能或多或少影響你的命運。在圖書館以及書店,都會向讀者重點推薦一些圖書,醒目的位置,以及宣傳道具,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從而讓更多讀者關注到某一部圖書。
  • 世界讀書日感受文學正能量 「戰疫擔當 · 悅讀青春」主題活動啟動
    人民網上海4月23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文學工作者以筆為槍,聚焦疫情防控實踐中的感人事跡,創作出了大量文學作品謳歌最美「逆行者」,鼓舞人民鬥志,表達美好祝願。
  • 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共計28部作品入圍
    9月14日上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舉辦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新聞發布會。本屆排行榜在原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的基礎上,新增設了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海外傳播排行榜。經過初評和複評,有28部作品(項目)進入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的終評。
  • 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揭曉_讀書_中國西藏網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示範作用,推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中宣部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經嚴格評選,最終確定《習近平扶貧故事
  • BBC推薦:影響世界的77部文學名著
    丹尼爾 田藝苗的田俗話說:一日不讀書,沒人看得出;一周不讀書,開口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BBC曾邀請世界最著名的作者、學者、記者和評論家,每人選出5部影響歷史的作品。
  • 世界名著裡的瘟疫是什麼?瘟疫不再可怕,而且還很美麗
    瘟疫是世界文學當中一個古老的題材,自人類誕生之日起,疾病和瘟疫就與人相伴,雖然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人們始終擺脫不了瘟疫的陰影。瘟疫與我們人類自身的進化與發展有密切的關係,是人類文明進程當中擺脫不掉的存在。瘟疫不斷提醒人們,我們和自然是一體的,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
  • 閱文旗下18部優質作品入選「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
    大會首次公布了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近百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進行推薦、初選、終評,最終30部佳作上榜,其中18部出自閱文集團旗下平臺。   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細分為現代、古代及幻想三個子榜單,分別評出10部作品。《明月度關山》《何日請長纓》《獵贗》《慶餘年》《贅婿》《山河盛宴》《詭秘之主》《第一序列》《歡想世界》等18部閱文作品入選三個榜單。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近年來備受關注。
  • 灰影的暗示:兒童文學中的「瘟疫敘事」
    ——T.S艾略特《荒原》兒童文學中最明顯的一類「瘟疫敘事」是直接出現具體病名或「瘟疫」字樣的故事,譬如王爾德的《少年國王》,休·洛夫廷的《怪醫杜立德》,國內相對著名的作品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由葉聖陶創作的一系列兒童小說。
  • 28部作品(項目)入圍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王志豔)今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在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入圍名單,共有28部作品(項目)進入終評。  據悉,為體現網絡文學對影視、遊戲、動漫行業的帶動作用及在海外傳播方面的影響,今年,中國作協在原「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的基礎上,增設了「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海外傳播排行榜」。三個榜單共同構成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介紹,本屆排行榜從今年年初開始啟動徵集,最終收到283部網絡小說作品、71部IP影響作品、27部海外傳播作品。
  • 網絡文學加速「出海」,萬餘部作品走進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不斷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規模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已達10000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2020年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揭曉 洛陽作家兩部作品上榜
    10日,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大會首次公布了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近百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進行推薦、初選、終評,最終有30部佳作上榜。  其中,我市青年作家「會說話的肘子」的網絡文學作品《第一序列》《大王饒命》同時上榜,一同上榜的還有《明月度關山》《何日請長纓》《獵贗》《慶餘年》等優秀網絡文學作品。  「會說話的肘子」,生於1990年,原名任禾,他的粉絲們叫他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