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覺得沒多大事
喝兩口水就沒事了
曾有一位44歲的阿姨,胸痛了3小時,卻不聽家人勸告去醫院就診,屁股「粘」在椅子上,一直和家人說:
幾分鐘後,她因為突發惡性心律失常(室顫)重重倒下,雖然家人馬上送去了醫院搶救,但已經太晚了,人已經救不回來了。
▲就診延遲,心肌壞死
【逃生秘笈】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你每耽誤一分鐘,就意味著更多心肌細胞壞死。
02
知道自己有事
但70%的人都自己「瞎打車」去醫院
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心梗患者比中風患者發病後平均晚到醫院2小時,這是因為中風症狀明顯,能看到肢體不能動、口歪眼斜的症狀。
而心梗往往由於胸痛不劇烈或者不典型,很多人選擇忍著,或者沒有意識到心梗發生的可能性。
所以70%的患者不是急救車送來的,在心內科門急診也經常見到很多患者是坐公交、打車、騎車來的。
曾有一位60歲男患者,胸痛難忍開車來醫院,好不容易開到了醫院,人卻死在了車裡。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早搏
【逃生秘笈】
心梗發生後,一旦再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很難自救。
120救護車上有專業的急救設備和經驗豐富的急救人員,是送院途中的生命保障。
所以,胸痛發生後,一定要優先呼叫120,乘坐救護車送院。
03
去醫院「挑三揀四」
曾有一名姓餘的男子,58歲,胸痛3小時後就診,心電圖診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房室傳導阻滯」。
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搶救,但因為有親戚在省城大醫院,他們不聽勸告,執意開私家車趕往省城。結果途中死亡,十足可惜!
▲下壁心肌梗死,室顫發作去世
【逃生秘笈】
明確診斷為心梗後,快速救治是關鍵。
此時切莫挑三揀四、捨近求遠,必須以最快速度到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如果當地有胸痛中心,最好去胸痛中心就診。
04
「傻傻」在門診等半天
曾有一名許姓的女子,44歲,胸痛3小時後來醫院看病,堅持掛門診,在門診三樓候診時,突發惡性心律失常(室顫)。
醫護人員馬上搶救,電擊復律,但她最終還是沒挺過來。事後證實,她患的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搶救無效
【逃生秘笈】
心梗等不起,務必看急診!大點的醫院,急診科都有急性胸痛的快速急救綠色通道。
尤其是設立了胸痛中心的醫院,往往要求10分鐘內完成首份心電圖檢查,20分鐘內完成心梗三項的檢測,30分鐘內完成CT檢查。綠色通道,才能幫你爭分奪秒!
05
各種忙著找「熟人」
【逃生秘笈】
急性心肌梗死,最核心的治療是迅速讓閉塞的血管「復通」。每延遲一分鐘,就有更多心肌細胞的壞死。
到達醫院之後,一定要直接看急診科!千萬不要忙著去找熟人,去找朋友!不要因為等朋友或熟人看病,而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圖片來源:新華網
06
手術前婆婆媽媽
死都不肯放支架
「可怕的心臟支架,坑害了多少人!」網上流傳著很多這樣的文章,全是「黑」心臟支架的謠言。
偏偏很多人聽信了謠言,對心臟支架很排斥,發生心梗後無論如何不肯植入,以為「總有刁民想害朕」,最終活活喪命。
【逃生秘笈】
心肌梗死發生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急診心臟介入手術,迅速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使心肌恢復持續的血液供應。
而在不具備急診心臟介入手術條件的醫院,尤其是偏遠的基層醫院,在患者發病初期,急診靜脈溶栓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搶救措施,往往可以救患者一命。
但是,溶栓完成後,一定要儘快轉診到上級醫院。
總之,一旦被診斷為心梗,醫生建議你靜脈溶栓或者行急診介入手術時,一定要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
07
只有一個人在醫院
卻要等家人來籤字做手術
廣東佛山有位姓譚的男子,年僅45歲,隻身一人出差來江蘇泰興,突發胸痛,9小時後就診於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診斷「急性心肌梗死」。
譚某在這裡舉目無親,該怎麼辦?
聽了醫生的建議後,他當機立斷,自己籤字接受急診手術,最後救了回來。
▲閉塞的前降支血管開通了,心肌的血供恢復了
【逃生秘笈】
出門在外發生心梗,如果身邊沒有親人,能夠救你一命的只有醫生!請相信他,果斷籤字手術。
不要等待配偶,不要等孩子,更不要犯傻地要求回當地手術。命運,此刻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文章來源:深圳衛健委
編輯:張小麗
審核:林玉蓮
微信公眾號:西安城北醫院
地址:西安市太華北路延伸線10號(北三環向南300米路西)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