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榮耀》結束了。
優秀的劇本、合適的演員,製作組用自己的滿滿誠意打造了行業劇中的精品。
01故事的最後
故事的最後曲忠輝把自己手上已經成熟的項目交給了吳恪之,把日環科技的成功上市作為留下孫弈秋的條件。
作為金宸最有可能發展成獨角獸的項目,日環科技對於曲忠輝本人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一旦成功上市他就可以晉升合伙人,成為真正的老闆之一。
但那封匿名信的出現讓一切都布上了陰霾, 作為一個資深的投資人曲忠輝應該一早就發現了日環科技財務造假的事,但出於利益他需要日環上市成功。
為了避免事發後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他需要一個「替罪羊」幫他繼續這個項目。萬一上市後出現問題,他可以安然得躲在臺後。如果一切順利,作為一手帶出項目的人誰也搶不走他的掌聲與鮮花。
02難懂的選擇
可是為什麼是吳恪之?作為吳總原先的上司,曲忠輝再清楚不過吳恪之是怎樣的一個刺頭,忠於原則頭鐵無比。而且吳恪之的嗅覺敏銳,順藤摸瓜之下查出日環財務造假真的是大概率事件。
為什麼不選擇更加好掌控的對象呢?比如馬總,擅長溜須拍馬的忠心下屬。在劇中因為對吳恪之的個人成見,而不顧是非曲直、項目前景多有刁難,哪怕查出了問題估計也會順水推舟把項目做上市的。再比如餘總,本身日環科技就屬於餘總部門江南科技組的管轄範圍,交給餘總順理成章。
03複雜的原因
我想曲忠輝的這個選擇肯定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擺在明處是陽謀,有些沉在心理複雜難明。
原因一:這個人得有能力解決匿名信問題。
作為一個暗雷,投寄匿名信的人必須被找出來,而日環的上市迫在眉睫,可以處理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交給馬總,能源四傻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或許連找出寄信人都得花不少功夫。
原因二:這個人需要在發現財務造假問題後,還願意辦理上市。
一旦匿名信的投寄者被找出,財務造假的問題也就浮上來水面,馬總還有可能為了前程賭上一把。但其他人呢?餘總會嗎?江南會嗎?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三:馬西園的死亡造成了吳恪之的執念,孫弈秋的存在是對吳的牽制。
作為當事人之一,馬西園的死亡給吳恪之造成了怎樣的執念,曲忠輝再清楚不過了。孫弈秋從某種程度上和馬西園是一樣的,他的學歷太低,所以離開金宸同樣沒有退路。雖然孫弈秋一開始只是個順水人情,放在四組膈應吳恪之用的。但他竟然變成了一枚活棋,對曲總來說也是意外之喜。
原因四:對於讓吳恪之低頭是曲忠輝的執念。
吳恪之本身是曲忠輝一手帶出來的大將,雖然最後兩人因為理念問題分道揚鑣,但是曲忠輝對於吳恪之是有很強執念的。他不願放手這個人才,想要他為自己所用。所以把他流放在四組,又時不時給他一些需要低頭才能得到的機會。他並不想毀掉吳恪之,他要的是一個能人的馴服。
原因五:曲忠輝心理的矛盾。
就像吳恪之最後分別時提到的,在他最初進公司時曲忠輝不是這樣的,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投資人。但到底人心易變,所處位置不同,眼前的欲望不同,曲總還是變成了現今的樣子。但就像他最後選擇隱退,想為金宸留下吳恪之一樣,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身為投資人的掙扎。
雖然這種掙扎在利益面前十分渺小,但到底還是跟刺一樣膈應著他,讓他選擇了賭一把。選擇吳恪之有風險,但也算是給內心的掙扎一份交代。如果他用盡手段,吳恪之仍然選擇挑明事實,那他也就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