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點
61歲的李美京是韓國企業CJ Group的副總裁,負責娛樂和媒體業務。這位媒體大亨不僅坐擁41億美元的娛樂帝國,將其打造成韓國文化輸出的主要渠道,而且一力促成了CJ與夢工廠的合作。從全球數百萬觀眾收看的韓劇到K-pop演唱會,韓流今天的強勢地位與她的努力密不可分。
李美京把推廣韓國電影作為自己的使命,她曾攜帶DVD,挨家挨戶地拜訪美國知名影業謀求合作,培養了包括奉俊昊在內的一代韓國電影製作人,所以國際電影界對韓國電影並不陌生。沒有李美京的支持,不會有《寄生蟲》的成功。
李美京將韓國娛樂產業培育成一種文化力量,使其在亞洲乃至其他地區的軟實力得以增強。她現在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大CJ的全球影響力,將其打造成跨文化溝通的橋梁。
原文來自Hollywood Reporter,作者Rebecca Sun
李美京打造了韓國第一家多廳電影院,投資了DreamWorks,建立起價值41億美元的多元化娛樂帝國,培養了包括奉俊昊在內的一代電影製作人。現在她要進軍好萊塢了。
去年五月奉俊昊的《寄生蟲》在坎城放映結束後,觀眾起立鼓掌長達八分鐘。它一次又一次地破記錄:首部獲得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首部獲得美國演員工會最佳集體演出獎的外國電影、首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韓國電影,而且第一次就是六項提名(這部總票房超過1.6億美元的驚悚片最終一舉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
《寄生蟲》的成功離不開媒體大亨李美京的扶持,她的娛樂帝國是韓國文化輸出的重要渠道,從全球數百萬觀眾熱衷的韓劇到K-pop演唱會。韓國電影如今也在亞洲甚至更遠的地區有著不俗的票房成績。
李美京是韓國CJ Group的副總裁,負責娛樂和媒體業務。產品遍及電影、電視和音樂產業。公司的版圖橫跨電影製作、融資、授權許可、發行乃至電影展。
除了CJ直接負責的具體項目之外,李美京一直在為韓國娛樂業和本土藝術家擴大國際影響力忙前忙後。實際上,奉俊昊等電影製片人的崛起,CJ的印記隨處可見。沒有李美京的支持,不會有《寄生蟲》的存在。
奉俊昊說:「李副總裁是電影、電視和音樂產業的忠實擁護者。她是真正的電影迷,看了很多電影,並會把那種狂熱帶入工作。」CJ為奉俊昊出資發行了四部電影:《殺人回憶》、《母親》、《雪國列車》和《寄生蟲》。
圖註:《雪國列車》(左)、 TNT《雪國列車》電視劇版(右上)、《原罪犯》(右下)。
李美京對於推廣韓國電影的熱情如同虔誠的信仰。
「我以前總是隨身攜帶DVD,向Warners、Universal、Fox等影視公司推介韓國電影。沒有人認為韓國電影會有出路。樸贊鬱的《原罪犯》於2004年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評審團大獎。從那時起,我不再需要考慮用什麼長篇大論說服他們了。」
因此,15年後《寄生蟲》再度襲來時,李美京之前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國際電影界對韓國電影並不陌生。奉俊昊於2006年在坎城電影節結識發行人湯姆·奎因,然後與Magnolia Pictures建立聯繫。去年,奎因的Neon公司選送了《寄生蟲》作為CJ第十度衝擊坎城電影節的作品。
CJ集團由李美京的祖父李秉喆於1953年成立,負責貿易公司Samsung的糖和麵粉生產。接下來的40年,CJ擴大了食品和飲料業務,覆蓋生物技術和製藥領域,但尚未涉足媒體行業。
李美京痴迷於文學,先後在韓國、臺灣和日本的頂尖大學學習。她精通韓語、英語、中文和日語,並在哈佛大學獲得亞洲研究碩士學位。在美國,她喜歡向已經習慣了西方生活和文化的韓裔學生介紹韓國文化。
1987年,李美京祖父去世,Samsung集團(當時還包括零售、電子產品和其他業務)被繼承人們瓜分。CJ集團由兄長李在賢繼承,那時她剛從哈佛大學畢業,在新澤西州的Samsung辦公室上班。1994年底,與公司經常打交道的一名律師提出建議:「史蒂芬·史匹柏、戴維·格芬和傑弗裡·卡岑伯格要成立一個工作室。Samsung有興趣加入嗎?」
圖註:2011年傑弗裡·卡岑伯格和李美京在電影產業大會的合影。
李美京將提議傳達給了叔叔,時任Samsung集團主席李健熙。他對此很感興趣,當時亞洲其他的電子巨頭在好萊塢非常活躍:Sony收購了Columbia電影公司,Matsushita集團買下了Universal影業,而Samsung更專注於電子硬體,所以交易並未成功。
交易失敗後不久,史匹柏對《時代》雜誌說:「我意識到,無論我們選誰合作,都需要有相同的創作理念。」
幸運的是,李美京就是其中之一。DreamWorks於1995年春季與她重新接洽。這一次,CJ(從Samsung獨立出來的實體公司)願意投資3億美元,換取DreamWorks 10.8%的股份和在亞洲(日本除外)的發行權。
卡岑伯格說:「沒有保羅·艾倫(第一位投資者,金額達5億美元)和李美京,就沒有DreamWorks。」
對於CJ而言,DreamWorks的交易標誌著它娛樂版圖的開啟。李美京在世紀城大廈22樓的會議室說:「沒人計劃這一切,它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身著超大號Philipp Plein針織衫和高幫黑色皮製Chuck Taylor鞋的她,看起來更像是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企業高管。
圖註:CGV(星聚匯)的SCREENX熒幕。
離異的李美京沒有子女,獨居在奧蘭治縣,那裡的環境與她從小生長的地方完全不同。二戰之後韓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基本的家用電器都得進口。她說:「你看美國有冰箱、汽車、摩託車、漂亮的衣服,這就像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和李美京談電影時,她又變成了另一個人。《瘋狂的麥克斯》、《愛的故事》、《死猛龍怪客》、麥可·奇米諾的《龍年》、《藍絲絨》、《撫養亞利桑納》、約翰·沃特斯的《粉紅色火烈鳥》,她都如數家珍。
她說:「我們這一代,甚至直到奉俊昊那一代人,都自認為是好萊塢的孩子。我覺得美國確實擁有最大的創作自由。」
李美京開始謀劃韓國文化的輸出,因此CJ必須自我改造。她說:「我們之前是一家食品公司,即使擴展到生化和製藥領域,我們仍然是做B2C的業務。」為了過渡到媒體,CJ必須白手起家,建立全國性的娛樂產業。
談到90年代中期的韓國,她說:「那時候我們沒有多廳影院,只有一些小的影像商店,甚至沒有連鎖店。」李美京決心投資電影院,不僅為了打動好萊塢的合作夥伴,也是為了發展當地電影市場。
「那時候,好萊塢就像有超能力。我們成為史蒂芬·史匹柏電影的發行商,這對韓國的放映商來說意義重大,那確實是來自好萊塢的力量。我們的計劃是將功能強大的DreamWorks內容與韓國本地內容打包。」
1998年,CJ開設了韓國第一家多廳電影院。如今,旗下電影公司CJ CGV已經是韓國最大的連鎖電影院,佔有約50%的市場份額。其他放映商緊隨其後,韓國電影觀眾增加了三倍(90年代後期的人均觀影率是0.8,現在已超過4.0,是世界上觀影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韓國也成為全球總票房第五高的市場。
Imax的CEO裡奇·蓋方德說:「從一開始,她就有一個大膽的願景。」他於2005年與CGV達成協議,在五家影院開展合作。現在他們已在韓國、中國、越南和土耳其建立了174家影院。他補充說:「李美京和CJ在現代化和重塑觀影體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圖註:鮑勃·伊格,李美京和學院博物館的凱薩琳·德肖在2019年的一次博物館活動中合影。
CJ通過建造影院發展本地內容的策略確實奏效。公司設立了專項基金支持國內電影人。CGV恰逢奉俊昊、樸鍾元和金知雲等一代韓國導演的崛起,吸引了當地觀眾(國產電影從10%的市場增長到現在穩步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以及國際粉絲。
李美京還有將K-pop音樂轉變為全球流行音樂的雄心壯志。儘管現在韓國歌手經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但許多國際粉絲還是通過KCON韓流展首次現場親身體驗韓國文化的衝擊。
KCON是李美京在十年前觀看UFC比賽時想到的。「哇,K-pop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2014年的KCON文化節,防彈少年團第二次在美舉辦演唱會。
來自墨西哥、法國和阿布達比等六個國家總計超過100萬人參加了相關活動。此外,CJ的音樂頻道Mnet通過每周的M Countdown及年度Mnet亞洲音樂獎,為所有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平臺,豐富絢麗的表演與格萊美相比也不遑多讓。
圖註:日本是CJ原創電影和電視節目翻拍的另一個主要市場。
李美京將韓國的娛樂產業培育成一種文化力量,使其在亞洲乃至其他地區的軟實力得以增強。李美京表示,她現在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大CJ的全球影響力。
作為韓國唯一一家有能力直接在國外發行電影的製片廠,它在美國發行了140部電影,還在其他地方發行了50部電影,並且資源豐富,擁有各類大IP作品,其中的57部電影已經在14個國家或地區翻拍。
CJ已在其他六個國家(包括美國的CJ ENM)設立了子公司,以擴大當地市場份額,並不僅僅限於好萊塢。公司的目標是每年製作和資助兩到三部英語電影,目前已經有17個項目正在開發中,包括與Universal和凱文·哈特合作,翻拍CJ的熱門喜劇《陽光姐妹淘》和《機不可失》。CJ還製作了德雷克·多雷姆斯的原創作品《結局,開始》,並與HBO和亞當·邁凱合作製作奉俊昊的《寄生蟲》限定劇。
李美京說:「就演員陣容而言,《寄生蟲》並不是一部全球性的電影,但它講的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基本的尊重是我想要跨文化傳遞的內容。我很高興成為這座橋。只要橋梁連接成功,就意味著我們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