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軟體園形成特色產業集群 去年實現營收近840億元

2021-01-16 廈門網

  圖為軟體園三期實景圖。(信息集團供圖)

  軟體園三期園區人氣旺。(本報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陳曉丹)新年伊始,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和信息集團傳來好消息:作為我市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千億產業鏈的重要載體,廈門軟體園去年全年實現營收近840億元,同比增長19.8%。

  廈門軟體園立足於五大細分行業領域,已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未來將大力培育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新興業態產業,積極構建集產業生態、產城融合、共同締造「三位一體」的創新型、國際化的現代科技園區,助力廈門市「十三五」末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收2500億元,全力打造中國軟體名城。

  特色產業集群

  當前,廈門軟體園抓住時代脈搏,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精準聚焦五大細分領域精耕細作,特色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智慧城市及行業應用。為醫療、交通、金融、安防、消費、能源等行業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和應用軟體開發,園區擁有易聯眾、羅普特、精圖信息、唯你網、路橋信息等國內知名企業。易聯眾新標準社保卡發行量全國第一;億聯網絡統一通信終端全球第二;智業軟體醫療衛生和健康領域信息化全國領先;路橋信息的智慧停車及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業內領先;衛星定位是城市交通大數據分析應用先導者。

  ——大數據人工智慧。園區擁有美亞柏科、網宿科技、南訊軟體、雅迅網絡、綠網天下、商集等骨幹企業。美亞柏科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數據取證公司;網宿科技是中國最大的CDN及IDC綜合服務提供商;南訊軟體是新型零售業態下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客戶資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雅迅網絡是全國商用車領域最大的車聯網公司。

  ——數字創意。作為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園區已湧現出了咪咕動漫、吉比特、飛魚科技、4399、極致遊戲、翔通動漫等一批優質的動漫遊戲企業。咪咕動漫是全國最大的手機動漫發行平臺;吉比特是廈門首家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遊戲企業;4399是全國最大的遊戲門戶網站;翔通動漫擁有全國最多的動漫IP。

  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的「廈門國際動漫節」,是軟體園發展動漫遊戲產業的生動註腳。從最早在軟體園行政辦公樓中庭的園區活動,到在會展中心舉辦的動漫節展,廈門國際動漫節已發展為推動我市動漫遊戲產業的重要抓手。今年,動漫節將在軟體園三期舉行,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對接作用,推進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電子商務。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16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廈門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九,廈門電子商務企業絕大部分位於廈門軟體園。百悟科技簡訊發送量達500億條/年,位居全國第一;易名科技域名存儲量800多萬,位居全國第二;又一城是全國十佳電子商務服務商;四美達的網際網路+監管服務全國領先;易通卡是全省發行量最大、應用領域最多、區域覆蓋最廣的小額電子支付卡。

  ——移動互聯。美圖、美柚、同步推、雲朵等成長為各自細分領域的明星企業。美圖公司在「全球前十大移動應用開發商排名」中排名第六,移動端產品全球覆蓋設備數已經超過10億臺,用戶數過百萬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8個;美柚推出的社交平臺是全國最大的女性健康社區;同步網絡是國內最大的移動應用分發和遊戲聯運平臺之一。

  良好營商環境

  一站式服務載體「創+驛站」。集成45個部門近100項政府委託業務,使園區企業、員工辦事「最多跑一趟」,3年來累計辦理業務近4萬筆。不僅如此,園區還把「創+驛站」拓展到線上,先後搭建「創+在線」「鷺創匯」和廈門軟體園綜合展示系統等信息服務平臺,這些平臺功能涵蓋企業入園、政策申報、公寓租賃、智慧停車及繳費等多項服務,讓企業員工「多跑網路,少跑馬路」。

  近年來,園區通過整合資源,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構建產業生態圈,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一方面以「政府引導、企業共建」為思路,建設不同類型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一方面成立多隻產業發展基金,創新推出「回購貸」「過橋貸」「加成貸」等多種融資模式,舉辦「123對接會」;另一方面,加強人才培訓服務,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13家培訓機構每年培養人才1.5萬人。

  此外,蓬勃發展的軟體園三期,正大力推進「創業加速器」集群,已吸引一品威客、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阿里跨境電商加速器、中興一品創客加速器、小樣社區、騰訊空間等知名眾創加速器入園。

  產城融合生活圈

  軟體園三期不斷加快研發樓、公寓樓的建設,目前已建成130萬平方米,在建260萬平方米,招商企業1467家(去年新增578家),入駐企業672家,產業員工1.2萬人,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在園區人氣逐漸「旺盛」的同時,公寓樓、配套商業、慢行交通系統等配置也快速跟進,園區已建成人才公寓2700多套、停車位6000多個;擁有16條公交線路,1條園區高峰期循環接駁車;60多家商業配套覆蓋餐飲食堂、便利超市、咖啡廳、放映廳、運動館、商務休閒及生活等,形成15分鐘產城融合生活圈。

  與此同時,軟體園三期著眼企業和員工需求,使園區產業配套和集美新城的城市配套形成有機結合:交通上,已運行的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設立有軟體園三期站點,規劃中的4號線也將貫穿園區;文體上,位於園區內的體育館、公立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等一批城市配套將陸續開工建設,周邊集美文教區、園博苑、科技館、市民公園、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等為園區企業員工提供了便捷周全的服務。

  廈門軟體園產業高速發展

  廈門軟體園目前擁有企業3300多家,產業員工近10萬人

  培育創新主體

  製圖/張平原

  良好產業生態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數據)

  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4家、省級眾創空間13家、市級眾創空間63家

  人才培訓機構:13家

  金融服務機構:24家

  智慧財產權服務:15家

  中介服務機構:78家

  園區央企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數碼港

  ●中交集團●雅迅網絡

  ●國網億力●民航凱亞

  ●中國建行●中軟海晟

  【亮點】

  凸顯對臺特色 臺資企業及臺灣創業團隊超過200家

  「廈門軟體園三期的氛圍很好,許多企業朋友都表達了入駐意向。」說這話的是臺灣物聯網協會理事長梁賓先。去年11月底,第十三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在我市舉行。論壇前夕,包括梁賓先在內的五十多家臺灣企業的代表,集體考察了廈門軟體園三期,園區濃厚的產業氛圍、完善的服務平臺和鮮明的對臺特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許多臺資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眼中,廈門軟體園是其進入大陸市場的首選園區。作為兩岸協同、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廈門軟體園積極帶領園區企業、相關行業協會與臺灣南港軟體園、臺灣工業研究院、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臺灣中華資訊軟體協會、臺北電腦同業公會、臺灣雲端服務協會等機構開展交流合作。一方面,共同舉辦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海峽兩岸移動信息化應用大賽、海峽兩岸雲計算產業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兩岸創業周末等活動;另一方面,積極對接臺灣產業「搭橋」項目,吸引臺灣通信、IC設計、數字內容、嵌入式軟體等行業企業來軟體園投資。

  目前,廈門軟體園已擁有正航軟體、西基動畫、元順微電子、正航軟體等臺資企業及臺灣創客團隊超過200家,臺灣創客達630人。同時,軟體園通過在本地建立專業孵化器以及在臺設立離岸孵化器,不斷引入和培育臺灣團隊。

  【園區主要榮譽】

  ●2017年,榮獲優秀服務軟體園區獎

  ●2016年,國家火炬計劃軟體園產業基地「綜合評價」全國第七、「成長性」全國第一

  ●2016年,獲評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園區

  ●2016年,獲評中國優秀軟體園區

  ●2016年,榮獲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最佳投資環境獎

  ●2016年,獲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園區

  ●2015年,獲評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骨幹軟體園區(第七名)

  ●2015年,獲評中國IT服務最佳產業園區

  ●2014年、2015年,獲評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領軍產業園區

  ●2014年、2015年,獲評中國金軟體金服務最信賴的產業園區

  ●2014年,獲評首批中國智慧軟體園試點園區

  ●2013年,獲評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最具品牌影響力的產業園區

  ●2013年,獲評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特色產業園區

  ●2013年,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2年-2013年,獲評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最佳服務園區

  ●2011年,獲評福建省創意產業重點園區(基地)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軟體園實現每平方公裡營業收入超600億元
    廈門軟體園正尋求新的突破,助力廈門市「十三五」末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營收邁向1900億元新高地。圖為軟體園三期。廈門軟體園也由此創造了「1平方公裡=600億營收」的矚目成績,成為廈門這座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閃亮地標,既是廈門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更為產業創新發展創造了經驗模式。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廈門軟體園發展20周年。20年砥礪前進,廈門軟體園已成為廈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千億產業鏈的核心載體,創造了「1平方公裡=600億營收」的矚目成績。
  • 實現高質量發展 廈門軟體園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廈門網4月17日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通訊員 管軒)近日,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公告,認定廈門軟體園等12個園區為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有利於加快數字貿易發展和數位技術應用,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去年7月,商務部等三部門聯合啟動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創建工作。
  • 四家青企發布總投資16.8億元創意項目!這場會議聚焦紡機特色產業集群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3日訊 今天下午,「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升級特色產業集群」2020年第三季民營經濟創意會在西海岸新區召開,來自我市紡織機械裝備特色產業集群的四家企業發布總投資額16.8億元的創意項目。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810億元,產值達665億元。如今,生命健康產業入列廈門市重點培育的八大未來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彰顯廈門自主創新能力的標杆性產業——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省佔龍頭地位,醫療器械產值佔全省80%以上。
  • 廈門海滄以產業立區聚焦實體經濟發展
    研發出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全球第一支「重組戊型肝炎疫苗」、上市福建首個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啟動新冠疫苗研製工程……廈門萬泰在中國疫苗研發進程中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已突破10億元,預計年底再創新高。   如今,以萬泰滄海為代表的中國疫苗關鍵核心技術,已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 全球LED球泡燈三成廈門造 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資料圖/本報記者黃嶸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君寧通訊員鄭秋華馬承柏)十三年前,全國首個國家級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在廈門誕生,廈門成為中國LED照明產業的發源地之一,在2016年中國LED球泡燈出口前十大企業中,廈門籍企業獨佔五席,出口規模佔據了全國「半壁江山」。走過「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廈門光電產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打造高端燈具、智能照明千億產業鏈。
  • 井研縣產業大提升:培育「五大產業集群」
    樂山市井研縣:引龍居,築鳳巢,以「一區多園,培育「五大產業集群」」為戰略目標,2014年開展書寫「項目落地年」的傳奇。    重點突破 全面提升產業    「欲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毛澤東主席當年的氣魄,雄渾有力、氣吞寰宇。如今的井研縣,也拿出來這樣的氣勢,全力打造「全球紡織工裝生產基地」、「百億產業集群」。
  • 婁底經開區:「3+1」主導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輻射能力明顯增強
    億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75.77%;「3+1」主導產業集群快速形成,產業集聚和輻射能力明顯增強。目前,薄板深加工規上企業從2017年的32家增至2019年的44家,產業鏈產值從503.9億元增至611億元,2019年重點建設15個項目,9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先進裝備製造規上企業從2017年的30家增至2019年的49家,產業鏈產值從38.43億元增至71.48億元,2019年重點建設13個項目,4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新材料新能源規上企業從30家增至37家
  • 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在中關村軟體園集聚發展 - 軟體與服務 - 中國軟體...
    中關村軟體園很早就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潛力。在多年以前,就開始有意識地在園區中引入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專業廠商。這期間的知名廠商有網秦、信威通信等公司。從2010年開始,中關村軟體園將移動網際網路作為重點培育的產業方向,並開始著力進行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規劃。
  • 【行業】廣電總局批覆設立中國(廈門)智能視聽產業基地
    來源: 福建省廣播電視局  2020年12月29日,國家廣電總局批覆設立中國(廈門)智能視聽產業基地,這是福建省首個獲批的國家級網絡視聽產業基地。  目前,廈門年營收超千萬規模以上的智能視聽相關企業達百餘家,包括美圖、4399、吉比特、美柚等中國網際網路100強企業,美亞柏科、綠網天下等大數據、人工智慧骨幹企業,咪咕動漫、翔通動漫等全國動漫領域龍頭企業等,智能視聽產業年產值達
  • 九大產業集群為聊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比如,臨清市是全球最大的蠟印布生產基地和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範地區,冠縣紡織行業基本形成紡織-染整-服飾產業鏈,茌平縣家紡工業園家紡企業集聚發展初具規模,陽穀手織、機織汽車坐墊分別佔國內車飾品市場份額的近半壁江山。
  • 廈門海滄衛浴產業逆勢翻紅 今年前十個月產值突破60億元
    日前,記者從廈門市海滄區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海滄衛浴產業增長已經實現由負轉正,1—10月完成工業產值62.3億元,同比增長0.6%。這也意味著面對全球疫情影響,廈門海滄衛浴企業化挑戰為機遇,成功跨過難關。
  • 以節興產,廈門動漫遊戲產業產值十年間增長超20倍
    11月11日,由廈門信息集團承辦的第十三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在集美湖豪生酒店拉開序幕。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及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融合與發展·中國動漫產業年會2020」將同期舉辦。來自產業界、學界的專家學者及動漫創作者再聚廈門,動漫領域的新銳創意、先進理念、前沿探索,將在這裡交匯和碰撞。
  • 同翔高新城:打造城市新區和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升級版
    著眼於打造城市新區和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的升級版,同翔高新城提出「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即到2025年,新城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裡,引進超過200家先進位造業企業,達產後產值超過1500億元,新城集聚人口10萬人以上。
  • 廈門形成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強大合力 激發經濟彎道超車新動力
    以財政收入為例,思明較全省第2名的領先優勢,從前年的10億元擴大到去年的28億元,今年上半年更已擴大到60多億元。  客商一見傾心,思明三傾相報。全市大招商以來,「選擇思明不需要理由,不選擇思明才需要理由」成為客商共識,紛至沓來的高能級項目強勁支撐著思明高質量發展。
  • 「頭雁」振翅 「雁陣」高飛 高密高質量項目加速優勢產業集群崛起
    「作為安防產業園四個項目之一,星宇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4億元,計劃新建16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線,可實現年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4800噸,該項目的實施,將打破發達國家對新纖維材料行業的壟斷,加速推動我國化纖行業的轉型升級。」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俊偉說。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談產業集群:合力培育「特色產業園區」羊城晚報:在持續深化戰略性產業集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廣東將有哪些創新?現代輕工紡織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2019年,全省輕工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383.5億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6775.2億元,約佔全省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0%。
  • 2020年河北省各地產業招商投資地圖分析(附產業集群及開發區名單)
    2020年3月河北省舉行了2020年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雲)籤約儀式,此次大會共籤約項目60個,總投資1391億元、協議引進資金1281.85億元,其中,內資項目48個,總投資1223.9億元,利用省外資金1205.5億元;外資項目12個,總投資235620.3萬美元,利用外資107682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12月13日,甘肅省項目建設傳來喜訊,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