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不吃得出,手工披薩和標準化生產出的披薩?
我有時能,有時不能。可能是因為,最近老吃手工披薩,有味覺記憶,再和主廚多探討一下,自然會了解,手工披薩的獨特魅力。吃不出,是因為對這種食物的記憶,逐漸減退,如果不去較真,真嘗不出哪種更好。
我認識一個西餐主廚,每次我點披薩,他都會加量的給我放芝士,吃到很滿足、很夠味兒。所以,我也很少在外面吃披薩,尤其是標準化生產的披薩。
這次在北京南站,乘車時間尚早,環顧四周,有肯德基、康師傅牛肉麵、東方既白、永和豆漿等許多餐飲店。讓我感興趣的是這家必勝客披薩,想讓這裡的披薩PK一下我往日的西餐主廚定製版。一樓外賣,二樓點餐,服務態度不錯,大企業還是有自己的培訓標準。
找個位置坐下,翻開精美菜譜,點一份,榴槤多多披薩,坐等上餐。喝一杯白水,一盤現烤的披薩上桌,中間幾塊榴槤,微微隆起,帶著些焦色,餅邊一朵朵白色的芝士,藏在其中。掀開一牙,見中間有夾層,有芝士,有榴槤肉,口感一定豐富。送入嘴中,滿口香甜。吃到餅邊,又是一種芝士的口味。一個披薩,兩種芝士,創意好。
吃披薩,最討厭吃厚厚的餅邊。必勝客將一種芝士,卷在餅邊裡,讓食客,有了一種驚喜。餐飲能夠不斷給食客驚喜,路才走得長。一個披薩下肚,才想起,與平時所吃披薩PK之事,算得上平局,不分高下。標準化食物做得好,也是不錯。
看桌角,有一服務鈴,許多西餐廳的服務鈴只是一種擺設,按十次,服務員也難得來一次。我有興趣的試了試這按鈴,首先聽到餐廳內,音箱響起桌號的服務提示,接著就是店員上前詢問有何幫助。
我曾讀過這樣一些文字,顧客入店,就算前期體驗不好,在最後環節,客戶體驗得到提升,食客會從心理默認此次消費滿分。這次,必勝客的消費體驗,是愉快的。規模化餐飲,有許多值得學習,從披薩餅邊的改善,服務按鈴的響應,可以得到答案,為什麼有一個巨型餐飲是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