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有沒有機會?

2020-12-18 海納明人

很多被勞務派遣到國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朋友都關心,勞務派遣能不能轉正?有沒有機會轉正?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定中,並沒有對勞務派遣轉正做任何規定,因為只有籤訂了勞動合同才能轉正的說法,而勞務派遣工籤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那麼,這是不是就說明勞務派遣工沒有轉正機會了呢?

不是的。如果表現良好,工作能力突出,用人單位願意讓你轉正,你還是完全有機會轉正的。

只是在這之前,需要和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協商,同時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然後再和用工單位籤署勞動合同,構成勞動關係。

因為,勞務派遣工是和勞務派遣單位籤署了勞動合同,構成勞動關係,而與用工單位(被派遣去工作的單位)並不構成勞動關係。

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更多詳情歡迎諮詢海納明人!

相關焦點

  • 勞務派遣工可以轉正嗎
    隨著勞務派遣越來越普遍,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存在大量的勞務派遣工,他們在用工單位工作,卻不屬於正式員工。因此,勞務派遣人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勞務派遣工有可能轉正嗎?所以,勞務派遣工一般難以得到企業的賞識,並且獲得轉正機會。只有在特定條件或具體情形下,勞務派遣工才有機會轉正。如:1. 政策支持轉正如上半年安徽合肥蜀山區出臺新政:勞務派遣人員有機會轉「區聘」。
  • 2020勞動法:勞務派遣和正式員工區別在哪,勞務派遣工能轉正嗎?
    派遣工,勞動者與勞務派遣公司建立勞動關係,與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係。 法律依據: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三條用工單位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被派遣勞動者。
  • 從勞務派遣工,轉成正式合同工,機會有多大?
    1、什麼是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籤訂的勞務合同,用人單位只是支付費用,由勞務派遣公司負責保障勞務派遣工。按照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負責在用工期間對勞務派遣工的管理、指導、培訓,支付與崗位正式職工相同的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 2020勞動法:勞務派遣工轉正年限是多久,如何計算工齡?
    一、勞務派遣能轉正嗎 1、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定,並沒有對勞務派遣轉正做任何的規定,因為只有籤訂了才能轉正的說法,勞務派遣工籤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所以勞務派遣不能轉正。 2、勞務派遣制員工:勞務派遣制用工方式與合同制用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有哪些區別?勞務派遣的員工最後是什麼結局?
    導讀:我所在企業就有很多勞務派遣職工,有很多是畢業後就以勞務派遣的形式留在了公司,有的已經轉正了,有的仍然還是勞務派遣工。其實,現在勞務派遣行業和勞務派遣工,並沒有10幾年前那麼糟糕。實際上,勞務派遣工與勞務公司,籤訂的是勞動合同,屬於勞動關係;與用工單位(企業),屬於勞務關係;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同樣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勞務派遣員工的結局,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勞務派遣工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轉為正式職工;二是繼續做勞務派遣工;三是被列入企業首批減員增效的名單。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有什麼區別,在事業單位可以轉正使用編制嗎
    事業單位的工人,有三種類型,使用編制的合同工、聘用的合同工,還有勞務派遣工。事業單位人員雖然不止這三類,但這三類最為典型:1、事業單位使用編制的合同工:事業單位實行合同制管理,雖然沒有完全規範,但已經開始了。
  • 事業單位的勞務派遣工,工作很多年,有機會直接轉成事業編制嗎?
    本文來源:網絡,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有網友問:我是一個事業單位的勞務派遣工,工作很多年,有機會直接轉成事業編制嗎?這位網友我覺得你是來故意逗我的,你在事業單位工作這麼多年,難道不知道進公務員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獲得編制,是一定需要經過正規招錄考試,通關筆試、面試等環節,才能正式錄用並獲得編制的嗎?不過你既然有疑問,我就認真告訴你:對不起,沒有機會!
  • 在機關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工與公務員的3大區別,有希望給編制嗎
    第二,各方面待遇不同勞務派遣工的工資待遇相比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要低很多,有沒有「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待遇,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協議要求和勞務公司的待遇,實際工作中,很多勞動派遣工沒有得到正規繳納社保、公積金的保障,繳納基數都低於應繳納的基數,這也是差別之一。
  • 勞務派遣工轉正式工難不難
    勞務派遣工想轉為正式工基本上「絕無此種可能」,或者有一絲希望。一、勞務派遣工是企業通過勞務派遣公司僱傭的臨時工,原則上臨時工的數量不能超過員工總數的10%。勞務派遣跟正式員工本質區別是:勞務派遣工是跟勞務公司籤訂的合同,跟用人單位沒有任何關係。正式員工是跟企業籤訂的正式合同,屬於正規渠道招聘進來的。二、勞務派遣工本就是企業降低用人成本的一項措施。正式員工比勞務派遣工工資高,福利也高,所以能用勞務派遣就儘量用,畢竟幹的工作都一樣,甚至勞務派遣工幹的還要多。
  • 勞務派遣與正式員工有什麼區別?領導:他們是派遣工
    現在應該屬於一個招聘旺季,很多企業都在瘋狂的招聘,而中介也是賺的數錢都數不過來的地步,很多人會問什麼是勞務派遣,什麼又是正式員工?那麼在此我就為大家解釋一下。有些中介的名字就叫某某勞務派遣,而你通過他們進入企業就屬於勞務派遣工,你若是做的不錯,企業興許會和你籤合同,當你與企業籤合同後,那麼你就是正式員工。這裡有一個區別,那就是你籤的合同上面的公司事勞務公司還是你所就職的公司。
  • 明明校園招聘進入的是央企,籤合同卻變成勞務派遣工?我該咋辦?
    然後由勞務派遣公司將你派到央企,提供勞動,你與央企建立的是勞務關係,你不在央企的用人編制之內,屬於勞務派遣工。這主要是由於應屆畢業生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遇到類似問題,處理方式一般有兩種:要麼在央企好好工作,爭取轉正的機會;要麼儘快離職,尋找新的求職機會。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勞務派遣職工和正式工,有哪些不同?專家:抓住四點,一清二楚
    請問,該不會是合同工嗎?隨著企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將職工劃分為勞務派遣職工和正式職工。目的很簡單:降低企業用人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國企勞務派遣職工、還是正式職工,都是要籤訂勞務合同。當然,編制內老員工例外。
  • 機關事業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有什麼規定,有希望轉正進入編制內嗎
    勞務派遣工也是機關事業單位編外合同用工的一種模式。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臨時工和勞務派遣工,這些編外人員,都是單位通過人社部門統一招聘,財政部門統一供給,分配到單位使用的,以補充正式職工力量的不足,解決單位編少事多的問題。
  • 派遣工自訴轉正名額被頂替,感覺天都要塌了
    來源:通信頭條 十年兢兢業業,終於等到轉正,不想名額竟被關係戶頂替,10年媳婦也沒能熬成婆,中國聯通的一名勞務派遣工自述遭遇不公平對待,「感覺天都要塌了」。
  • 聯通派遣工自訴轉正名額被頂替,十年心血清零
    十年兢兢業業,終於等到轉正,不想名額竟被關係戶頂替,10年媳婦也沒能熬成婆,中國聯通的一名勞務派遣工自述遭遇不公平對待,「感覺天都要塌了」。 趙華(化名)於2009年12月入職中國聯通大同分公司,工作期間業績突出,2017年被評選為市級優秀員工。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轉正」,趙華一直不懈努力著。
  • 做一名勞務派遣工的前途如何?
    小編相信各位經常會在網上看關於勞務派遣工的一些抱怨,經常加班、做的事情都是一成不變的,同時還拖欠工資等等,所以認為做勞務派遣工根本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選擇勞務派遣公司時選擇了不正規的勞務派遣公司。
  • 臨近2021年,做勞務派遣工還有「錢」途嗎?
    轉眼間今年已臨近年關,我們將要迎接2021年新的開始,相信很多人都是想著在來年大展身手,一洗今年的陰霾,在其中有很多人選擇了勞務派遣工這種用工模式。在當下很多人對於勞務派遣工都是有著不同的看法和了解,眾說紛紜。最關心的一點就是在2021年做勞務派遣工到底有沒有「錢」途。
  • 現在很多國有企業,招聘都是勞務派遣,與正式工有區別嗎?
    可大侄子非常心儀這家企業,沒有辦法,表弟只好託關係,找門路,最終如願以償,不過,用工身份,卻是以勞務派遣的形式。去年11月,表弟家的大侄子,卻從這家他一直心儀的國企離職了。我問大侄子,怎麼就辭職了呢?大侄子說,一言難盡,沒有正式身份,就是二等公民。
  • 在公司勞務派遣工沒有年終獎,正式員工都有,怎麼辦?
    在公司勞務派遣工沒有年終獎,正式員工都有,怎麼辦?首先要搞懂什麼叫做勞務派遣?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助力、僱員助力,是只有勞務派遣機構或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 ,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方式。
  • 在深圳當輔警好,還是幹政府其他勞務派遣工好,都需要經過考試?
    客觀地講,這兩個崗位都不好,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建議從事類似的工作。確實很想進體制,可以作為過渡,但必須做長遠打算,比如考個編制,而不能在這些崗位上得過且過混日子,非長久之計。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原因有三點:第一,這些崗位都是臨時工,沒什麼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