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盔一帶」是什麼意思?
「一盔」是指安全頭盔
駕乘摩託車不戴安全頭盔,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也是對他人安全的不負責。
「一帶」是指安全帶
汽車安全帶又可以稱之為座椅安全帶,是乘員約束裝置的一種。從交通事故的情況來看,未系安全帶的比規範使用安全帶死亡率高約6倍。
02
騎電動自行車為什麼要佩戴頭盔?戴頭盔到底有多麼重要?它對騎行人能起到多大的保護作用?
如今電動車已成為不少交通參與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時,電動車的危險性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電動車是目前交通事故致死率較高的一種交通方式,其安全防護性能差是事故發生後導致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在交通事故中受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是頭部受傷,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致命傷發生在頭部,但如果正確使用了安全頭盔,就能有效減少頭部傷害。
2020年5月4日18時10分,在衡水桃城區952鄉道劉家軍營村西發生一起女性駕駛人駕駛電動車摔倒案件,事故造成當事人頭部受傷,現已做開顱手術。
03
是不是所有人騎行電動自行車都需要佩戴頭盔?對頭盔有特殊要求嗎?
如果駕駛人戴了頭盔,那麼發生交通事故危險程度便會大大降低,對於電動車駕駛來說,頭盔相當於機動車駕駛員所系的安全帶,是遇到危險後的最後一道防線。頭盔的種類繁多,有全盔,四分之三盔,揭面盔,半盔等,駕駛員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
按形狀和結構不同,頭盔有全盔和半盔兩類,兩者的主要差異是保護範圍不同,全盔相比半盔增加了對下顎部分的保護。
按適用對象不同,頭盔可分為A類頭盔和B類頭盔兩類,A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上摩託車,形狀有全盔和半盔兩種;B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下摩託車,其體積和重量均小於A類頭盔,形狀全部為半盔。
通常情況下,A類頭盔的保護範圍和防護性能等要好於B類頭盔。
頭盔種類示意
摩託車乘員頭盔的質量管理要求
國家標準:為規範和提升摩託車乘員頭盔的產品質量,由公安部提出並歸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負責制訂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標準版本為《摩託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GB 811標準從保障乘員安全角度出發,提出了頭盔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系列要求。
CCC認證:2017年10月,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發布《關於發布摩託車乘員頭盔、電熱毯、助力車產品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過渡期安排的公告》(2017年第86號)要求於2017年11月01日起正式對摩託車乘員頭盔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2018年8月1日起,摩託車乘員頭盔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摩託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和CCC認證規則
質量辨識:質量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須通過強制性國家標準《摩託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規定的認證檢測,並經相應的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審核後,才能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
摩託車生產企業在選擇頭盔供應商時,可核驗工廠的CCC認證證書和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用戶購買選用頭盔時,可通過頭盔上粘貼的「CCC」標誌進行識別,勿使用未通過CCC認證的頭盔。
CCC認證證書(左)和CCC認證標誌(右)
摩託車乘員頭盔的關鍵性能
嚴格的技術檢測是保障頭盔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根據《摩託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要求,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需要通過「視野」、「護目鏡」、「剛度性能」、「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耐穿透性能」等10個項目的檢測,其中,「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耐穿透性能」是頭盔安全防護性能的代表性指標。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主要反映頭盔在發生撞擊時吸收衝擊能量、減輕對頭部傷害的能力。在檢測試驗時需要將固定在頭模(模擬人體頭部)上的頭盔從規定高度墜落,並考核1個現象和2個技術參數。
以A類頭盔為例,試驗後頭盔殼體不得出現裂口現象,碰撞後傳遞到頭模的峰值加速度(表徵衝擊力大小)不得超過300g,加速度超過150g的作用時間(表徵傷害性衝擊的持續時間)應小於4ms。
碰撞試驗數據
合格品(左)和不合格品(右)頭盔的碰撞試驗結果現象
耐穿透性能:主要反映頭盔遇到尖銳物時,防止穿透對頭部造成傷害的能力。在檢測試驗時,採用質量為3kg、直徑25mm、錐角60°的鋼錐,從規定高度(A類盔為3m)墜落,對頭盔進行穿透試驗。
試驗後,鋼錐不得穿透頭盔與頭型產生接觸,且頭盔殼體不得出現裂口,試驗結果見圖5和圖6。
合格品(左)與不合格品(右)頭盔穿透性能試驗結果
04
頭盔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呢?
一般情況下,戴安全頭盔時,一定要把安全扣扣緊,並調整到適合的角度;同時,戴安全頭盔時不可前仰或者後翹。再次提醒,騎電動自行車需佩戴頭盔,養成良好的交通出行防護習慣,這不僅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也能最大程度地減輕交通事故帶來的人身傷害。
05
5月起,我市是否會嚴查「一盔一帶」呢?
自5月1日起,集安市與全省同步開展「一盔一帶」勸導查糾統一行動。勸導查糾中,將加大對大流量路段和電動自行車事故高發地點等重點區域的管控力度。及時通報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約談、曝光違法突出的企業,督促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校車、客運車輛、計程車為重點車輛,以商業街、城市主要路段、村鎮路口為重點路段,堅持現場查處與自動抓拍相結合。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行為,我大隊將採取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通過設立學習教育點,觀看違法事故視頻、學習抄錄交通安全法規、參加志願勸導活動、朋友圈集贊等方式,督促騎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
原標題:《【一盔一帶】買什麼頭盔?都查誰?查到了怎麼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