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我家的男寶不到一歲,但對於我塗的口紅特別感興趣,這是怎麼回事?
我家的女寶,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怎麼辦?
我家寶貝脾氣急躁,喜歡摔東西,有什麼辦法改善麼?
以上這些問題,看似是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兒童心理學問題,但為何我們請教了心理學老師,卻仍舊沒有得到改善?
帶寶兒去上早教課,除了會選擇感覺安全舒適的環境,是否有觀察過,所有早教課的空間色彩都是不同的。
那些開發思維創造能力的空間環境,會使用單色的鮮豔的色彩塊;而為孩子們創造社交屬性,增加友好親和度的反而使用柔和的橙色。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小盆友喜歡待在五顏六色的空間中?
為什麼嬰兒房的顏色略微柔和的中性色?
為什麼學齡前兒童的臥室會選擇清新淡雅的顏色?
為什麼大一些的孩子空間色彩的豐富性反而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幫助?
伴隨著兒童的成長與需求,決定了他們對色彩的喜好的不同。年齡小兒童,越是喜歡色彩光譜上接近紅色一端的色彩。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趨向與高明度和高純度的色彩。同時兒童有展現個性的願望,通過個性化的色彩設計可以吸引他們的眼球,促進寶寶的思維發育。
配色複雜的的色彩
每一位媽媽,都會擔心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是否能夠準確分辨出色彩。寶寶會對顏色明豔的事物感興趣,比如觀察媽媽塗的口紅,對色彩鮮亮的圖片感到好奇,喜歡小紅書跟抖音裡穿著靚麗的小姐姐們。
但大部分的寶媽不知道是,色彩的分辨只是寶寶對於世界認知的第一步。正確的運用色彩裝點你的房間,會幫助兒童建立有效的邏輯思維成長。
色彩伴隨著孩童的成長,兒童間的色彩也要做持續性的改變,對孩子的審美知覺有幫助。
孩童喜歡豔麗的色彩
這些對於顏色敏感的小傢伙們喜歡豔麗的色彩,腦袋會隨著紅色、黃色等明亮的物體而轉動,喜歡玩彩色的玩具,喜歡看媽媽穿鮮亮的衣服,而他們的繪畫本就更加五顏六色……是因為對孩子來講,色彩感知是他們對於初生自然與空間當中,最為直接的感知。
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光感的,孩子的視覺要比其他感覺發育遲緩一些。當出生五天左右,嬰兒就會表現出對純紅色與純黃色的偏愛,兩個月左右就能正確區分紅色和綠色了,四個月時能區分黃色和綠色。
對於孩子而言,自己的房間是他們溫馨的港灣,在其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因此在前期的裝修與後期的維護改善當中,都必須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比如他們對於色彩的敏感。
然而孩子喜歡豐富亮麗的顏色,但如果任由其對於周邊過度豐富的顏色信息進行收集,置於家中,會導致這些信息在採集過程中,給孩子的邏輯編織造成零碎的現象,從而影響他們的思維的長度與延展性。造成信息的幹擾與中斷。這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成長是非常不好。
孩子房間的色彩裝飾
那麼孩子的房間到底該如何運用有效的色彩裝飾呢?
對比相對強烈的顏色,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勇氣,以刺激其神經的發育;
對於性格急躁的孩子,可以選擇色調反差小、相對淡雅的顏色,以緩和情緒;
對於個性內心的寶寶,暖色調會幫助他們調動其活躍的因子;
而活潑好動的孩子,冷色調的選擇可以令他們感到適度的安靜;
對於女孩子,可以選擇粉紅或者豆綠色,搭配碎花;
男孩子可以選擇較冷峻的灰藍或紫羅蘭色,並搭配星星月亮等圖案。
讓孩子參與自己房間的布置
兒童房顏色的選擇上,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適當的變換。讓寶寶參與進來,引領他對於個性的發展,色彩的辨識,更甚至與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好的幫助。
開始他們或許並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對於色彩的感受,但通過準確的引導,以及家長們的挖掘,寶寶對於色彩的敏感度,喜好的認知會逐漸成型。
那麼在成為你家寶寶色彩的「導師」前,你需要了解:
色彩關係與色彩調和:互補色,鄰近色,單色,分裂互補,雙色配色,四色配色,無彩色,中性色的配色法則。
伴隨寶寶的成長,心理的發育,以及思維能力的訓練過程,你會需要:
室內設計當中,該如何營造色彩氛圍&操控空間感。
除了軟裝設計師以外,你才是家裡最優秀的設計師:
家是你一天感覺最舒適與放鬆的地方,離開軟裝設計師的手,該如何維繫。小孩子的成長又快,要如何持續性的經營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