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網友流傳「孫中山年輕帥照」,臺媒闢謠: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12-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近日臺灣社交網站上流傳著幾張「孫中山年輕時帥照」,但臺媒「中央社」12月4日報導指出,這幾張照片均不是孫中山本人,其中一張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年輕時的照片。

臺灣社交網站上流傳的帖子截圖

據臺媒報導,近日,臺灣社交網站上流傳著一則貼文,文中附上了3張照片,稱「孫中山年輕時是帥哥」。臺灣一個闢謠平臺經過查證,發現這3張照片並非孫中山,而分別是兩個不同的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大學入學照片

新華網曾刊發王德民大學入學照片

報導指出,這3張照片中有兩張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專家王德民年輕時的照片,包括一張王德民1955年就讀北京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的註冊入學照片,目前該照片陳列在中國石油大學校史館裡,大陸主流媒體也都報導過;另一張則是電視節目刊出的王德民高中時期的照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高中時期照片

CCTV-10科教頻道曾刊發王德民高中時期照片

而網上流傳的第三張照片是日本已故演員、日本電影《羅生門》男主角三船敏郎年輕時的照片。報導指出,這張照片曾多次被誤認為是汪精衛、蔣介石孫子蔣孝勇等人。

日本演員三船敏郎

電影資料網站截圖

相關焦點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孫中山先生年輕時的照片帥呆了,簡直是吳彥祖?真相了
    網傳消息截圖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查詢相關資料,找到了真相。根據2019年6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網文章《人稱「中國最帥科學家」!看完他的經歷才明白 顏值不值一提》和2013年9月22日揚子晚報文章《網友圍觀帥氣院士 稱他「學霸版吳彥祖」 》介紹,網傳圖片是史上最高顏值學霸的石油院士王德民無疑。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三峽發電機組蒸發冷卻技術超越國外水平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三峽發電機組蒸發冷卻技術超越國外水平   12月13日,2020年
  •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中國工程院於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面一起來看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有哪些知名院士吧!何德全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管委會主任何德全,中國工程院院士。1933年生,從事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領域研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項。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科研界「吳彥祖」,顏值與實力並存,中國最帥院士-王德民
    #課本上名人的真實顏值#話題上熱搜,網友們紛紛現身評論區熱議一番,紛紛曬出眾多名人年輕時的帥照。小編不經感慨,突然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歷史書上沒有放他們年輕時的照片,怕我們犯花痴影響學習。今天小編著重跟小夥伴們談談顏值與實力並存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德民。1937年2月9日,王德民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一個中瑞混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他的父親王世貴是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母親文安清是中央外貿學院教師。
  •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高材生,空空飛彈研究專家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高材生,空空飛彈研究專家洛陽是千年古都,基本上就是濃縮版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洛陽不僅誕生出了趙普、元稹、賈誼等文學大家,也是我國近現代的科學重鎮,湧現出了李恆德、陳俊武、李俊賢、李圭白等院士。江山代有才人出,當代科學家中,洛陽人也有一席之地。
  • 讓科學跑贏謠言——"科學闢謠平臺"正式啟動
    科學闢謠平臺特聘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顧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杜祥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協常委武向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 你的名字:「孫中山」、「孫汶」、「孫大炮」
    最奇妙者,竟有一位姓「清」名「室」的人,居然也送花圈到社稷壇去,居然對於十三年前他想拿來處以極刑的「孫汶」稱起「孫中山先生」來!!!其中,「孫汶」、「孫大炮」、「孫中山」都是孫中山曾被取、用的名字和外號。中山大學的李吉奎先生寫有《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收入氏著《孫中山研究叢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文,指出孫中山是一個被取、用的名字,首創者為章士釗。
  • 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話「廢棄礦井變寶」
    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安徽理工大學、中國煤炭學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肥工業大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第31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協同創新組織
  • 中國科協評出52名中科院和172名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3月20-24日,中國科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評審會、中國科協提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評審會先後在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在講話中指出,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是中央交給中國科協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 汽車人再次上榜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有智慧]  在過去的那些年裡,傳統的汽車行業要出院士,真的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其原因追根到底,還是在於我國過去的工業、科技、創新等水平都不發達。在汽車行業裡,我國最明顯的短板就是入門晚、自主研發能力薄弱、技術發展緩慢,就更別提科研成果了。
  • 多名汽車人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
    引言 | 過去那些年真的是很難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是指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即便是教育改革後,當今能成為教授依然是了不得的事,如果能當院士那就是上天了。日前,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名單公布,汽車行業有多達三人入圍。
  • 他高考接近滿分卻被清北拒錄,57歲成最帥院士!網友:謝謝拒絕
    王德民幼年照一、中瑞混血兒王德民王德民的父親是中國人,當初去美國的時候認識了他的母親,一個來自瑞士的女孩。三、一生奉獻給石油,57歲成「中國最帥院士」畢業之後王德民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當時中國的石油開採才剛剛開始,大慶有著廣闊的空間讓大學生施展抱負。可大慶油田可不是一個工作環境很好的地方,那裡不但生活異常的艱苦,任務的繁重也讓許多人難以承受。
  • 中國最年輕工程院院士、動物育種學專家李寧獲刑十年!
    2020年12月8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二審維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松刑初字第15號刑事判決第一項中對被告人李寧犯貪汙罪的定罪部分和第二、第三判項,撤銷該判決中對李寧的量刑部分,對上訴人李寧以貪汙罪改判有期徒刑十二年為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五十萬元。
  • 2位院士參加!高水平醫院建設院士高峰論壇在中山成功舉辦
    一、大會回顧本次大會,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教授,中山市人民政府徐小莉副市長,中山市衛健局梁衛華局長,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王深明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會長汪謙教授等專家教授列席並為大會致辭。
  •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眼中的孫中山:"孫大炮"不是空想家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以下簡稱「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在提到黨史館所藏文物之豐富時,他幽默地說,「那顆牙可是我們國民黨的舍利子啊」。說到高興處,他爽朗地大笑起來。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成立於1930年。據邵銘煌介紹,1949年來臺時帶來的文物史料都是「精品」,尤其辛亥革命的史料相當系統、詳細、完備,可直溯1894年興中會成立。
  • 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在京成立
    夏賓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夏賓)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成立暨新當選院士頒證活動22日在京舉行。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工程院等國家部委單位代表,俄羅斯工程院中國籍院士和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級專家代表,以及北京和各地人才、科技等部門單位代表等70餘人參加。活動採取線下線上結合、中俄視頻互動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