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4.0和雷電4接口 到底有啥區別

2020-12-22 外設老炮

去年intel發布了底層規範基於雷電3的USB4.0接口,近日又公布雷電4接口詳細規範,同樣是Type-C接口外型,雷電4(因商標註冊原因,intel在國內使用Thunderbolt名稱)與USB4.0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相比之前的雷電3接口,雷電4最高速率雖然仍保持在40Gbps,但卻具有以下五點主要提升:

1、在連接顯示器時,可同時對兩個4K顯示屏或一個8K顯示屏是提供支持。

2、在連接外置顯卡、硬碟等場景中,PCI-E最低傳輸速度從16Gbps提升到32Gbps,而在連接存儲設備時,速度可達3GB/s,與直連主板的差異進一步縮小。

3、支持4口擴展塢、最長2米數據線,一根線可擴展出3個雷電4接口,同時連接更多設備。

4、搭載雷電4接口的電腦C,至少有一個接口能為設備充電。

5、連接擴展塢後,可通過觸摸鍵盤或滑鼠將計算機從睡眠中喚醒。

無論雷電4還是USB4.0,均基於前代雷電3接口底層協議打造,同樣使用Type-C接口,最高速率也者是40Gbps。不同之算在於USB4.0接口擁有更廣泛的通用性,設備要求更低,而雷電4接口的性能"下限"相比USB4.0則有著較大幅度的提高,它擁有更為嚴格的產品功能、驗證測試、認證要求,所以支持雷電4的設備體驗更出色,可以說雷電4是現階段最全面的接口協議。

依intel的官方標準,支持雷電4的電腦,最低須有一個接口支持充電功能,未來的雷電4筆記本,無須設置專用充電接口,通過雷電4連接顯示器或擴展塢,就能傳輸、充電一口搞定。

雷電4接口速度快、性能強,採用通用的Type-C接口,可以和USB4互補兼容,未來的電腦只需一個Type-C接口,就能兼容以往的USB Type-A、HDMI、DisplayPort、RJ-45網線接口、3.5mm音頻接口、充電接口等等,徹底解決用戶對於不同接口、不同設備、不同數據線帶來的煩惱。連接外置存儲設備時也是如此,因為現在很多SSD的最高速度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3GB/s,雷電4可以充分釋放,使其與直連主板沒什麼區別。

雷電4速度快、性能強,採用通用的Type-C接口,可以和USB4互補兼容,未來的電腦只需一個Type-C接口,就能淘汰以往的USB Type-A、HDMI、DisplayPort、RJ-45網口、音頻口、充電口等等,實現真正的"一口化"。

用戶再也不需要為不同的接口、設備、數據線而煩擾。充電特性則有可能將"筆記本電源"這一時代徹底終結,電源將不是必須攜帶品,不同的電腦可通過顯示器、塢站或者統一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相關焦點

  • USB接口中的皇帝!淺析雷電Thunderbolt的前生今世
    可惜,直到今天就連USB3.2標準還沒普及,USB4和雷電4也剛剛伴隨第11代酷睿正式走向前臺。在正式介紹這一全新接口之前,我們還需回顧一下昔日最熱門的雷電3接口的生存現狀。同理,第11代酷睿雖然也號稱原生支持雷電4,但也存在上述問題,所以依舊只有中高端第11代酷睿新品才能用上這種接口,絕大多數低端機型的USB和USB Type-C依舊維持5Gbps,也就是USB3.0(包括3.1 Gen1和3.2 Gen1)的速度。
  • usb3.0和2.0的區別接口可以通用嗎
    可以通用,3.0接口設計為向下兼容。2.0採用4針腳設計,3.0採取9針腳設計;2.0的最大傳輸速率為480Mbps,3.0可達到5Gbps。  Usb3.0支持向下兼容usb2.0,兩者是通用的,只是在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以usb2.0接口的速度為準。同樣,usb2.0插上usb3.0也是usb2.0的傳輸速度。
  • 淺析USB4.0的前世今生
    USB4.0的設備,或許不用多久,我們就可以使用上基於USB4.0接口的設備,從而大大的提高傳輸速度。那麼USB4.0是什麼?USB4.0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和USB3.0、2.0都是什麼關係?且聽我慢慢道來。
  • 你知道什麼是雷電3接口嗎?雷電3接口跟type-c接口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見雷電3接口、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其實對於不懂的人而已,我們買手機一般很少了解接口的名稱,只知道蘋果接口跟別的接口不一樣,或者哪款手機的接口可以通用,今天歐騰小編給大家簡單的說說兩種接口的區別。
  • 雷電3和USB Type-C究竟有什麼區別?
    為了進一步滿足設計人員對效率和生產力的需求,近年來已經引入了幾種傳輸協議。 其中,雷電3(Thunderbolt 3)和USB 3.1 Gen2 Type-C(下文簡稱USB Type-C)經常容易被用戶搞混,那麼這兩種傳輸電纜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地表最強接口?南哥帶你了解雷電(Thunderbolt)3接口
    早在2011年,因特爾公司就和蘋果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出了雷電接口,沒錯,就是長得跟印表機數據線接口一毛一樣的傢伙,但是它頭頂上的閃電標誌卻又彰顯出了它的身份不俗。要知道在8年後推出的USB3.1 Gen2接口傳輸速度也僅為10Gbps,不僅如此,雷電接口更是支持視頻/音頻傳輸,即同時具備了USB和DP或HDMI/DVI/VGA轉接輸入/輸出功能。目前各廠商所推崇的全功能接口,原來早在八九年前就已然誕生。
  • AMD依舊領先一步:DDR5內存和USB4.0接口後年見,APU將受益
    GamersNexus援引消息人士爆料,AMD的內部路線圖顯示,個人電腦對DDR5內存和USB4接口的支持將在2022年到來,預計會快於英特爾的步伐。
  • 雙模式雷電移動硬碟:雷電/USB接口隨便插
    雷電接口是當今最快的PC外部接口,非常適合移動存儲設備使用,但雷電移動固態硬碟的用戶並不多。除了價格昂貴之外,使用上的不便也阻礙了它的普及。在現實中雷電接口高冷、不接地氣,作為隨身攜帶的移動固態硬碟,難免會遇到沒有雷電接口的電腦,這時候口袋裡的高速雷電固態硬碟連在USB Type-C接口上就成了無法被識別的磚頭。於是有國內廠商推出了USB/雷電雙接口的移動固態硬碟,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尷尬。
  • 今年要上市的USB4.0有什麼過人之處
    USB作為目前數碼設備上的主流接口已經有24年的歷史了。距離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USB3.2已有3年之久,就在今年年底USB4.0將會正式投入使用。USB 4.0在USB3.0的基礎上對接口和傳輸速度以及兼容性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升級。
  • 顯示器的usb接口有什麼用?為什麼usb接口沒反應不能用?
    就拿臺式機來說,正常情況下USB接口是電腦主機上才配備的,而顯示器都不會有USB接口的,但是就是有一些顯示器就是配備了USB接口,不過有用戶稱,顯示器上的USB接口貌似沒反應,插上U盤也不能用。那麼顯示器的usb接口有什麼用?為什麼usb接口沒反應不能用?
  • Intel發布雷電4接口,相比之前的雷電3,雷電4都改進了什麼?
    1、顯示器支持 從前的雷電3接口雖然也支持4K視頻輸出,但是最多只能支持一個4K顯示器,對於使用使用兩個4K顯示器進行多聯屏的機友十分不友好,如今雷電4就增強了視頻傳輸速率,想要通過雷電4的認證,接口至少可以外接兩臺4K顯示器,或者可以外接一臺8K顯示器。這對於使用筆記本進行工作的平面設計師來說,算是非常有用的升級了。
  • 聯想小新pro14和pro13的區別是什麼?哪個更好?配置性能對比
    聯想小新pro14是聯想2020年下半年新上市的一款輕薄本,很多朋友在問聯想小新pro14和pro13的區別是什麼?哪個更好?下面一起詳細的從價格,配置參數,散熱續航,接口等方面詳細對比下,看看哪款更加符合您的預算和用途呢?
  • USB4.0就要上市了 這個新的標準有意義嗎?
    不過,這種情況在2020年將有可能被打破,首先就是歐盟要求手機設備統一接口,由於安卓基本上進入了Type-C時代,真正收影響的只有蘋果手機。然後就是今年年就要上市的USB4.0接口,或許以後就再也看不到其它的線了,甚至像HDMI都有被消失的可能哦。
  • USB4.0即將上市並投入使用,它有什麼獨特之處?
    編輯:晴晨 提起USB,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從1995年第一代USB1.0發布之後,它正式來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辦公環境中,而後,USB2.0、3.0、3.1、3.1 Gen1、3.2 Gen2多種同類產品不斷湧現,更新換代確實夠快,這不,有些人的2.0還在使用,4.0竟然快要上市了,據悉,
  • 詳細介紹聯想小新pro14和air14哪個好?測評配置性能有什麼區別?
    最近後臺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在問聯想小新pro14和air14選哪個好?有什麼區別?下面一起從價格,配置參數,散熱和續航,接口方面進行詳細對比一下,然後給出選購建議,看看哪款筆記本比較符合朋友您的預算和用途呢?
  • 盤點六款雷電4接口intel 10nm 11代處理器筆記本
    從2020年開始,基於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將提供對雷電4技術的集成支持,從而使連接現代工作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靈活和簡單。 問:intel 11代處理器筆記本都支持雷電4嗎? 答:是否支持要看筆記本廠商具體型號而定,廠家對產品的市場定位、成本等都會做出配置變動,目前開售的大部分11代處理器筆記本都是支持雷電4、雷電3接口的,只有少部分不支持。 問:雷電4接口可以充電嗎?
  • 分不清USB3.0、3.1、3.2、Tpye-C接口?一文教你如何辨別
    說起USB接口,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接口,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手機及各種輸入輸出的設備。但由於版本規格太亂,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本篇主要介紹USB接口版本及外觀區別,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USB接口。
  • 雷電3和Type-C接口一樣嗎?差別很大!
    當然和Type-C接口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雷電3的接口多了一個閃電標誌!但實際能力上那差別可就大了,為什麼呢?我們一探究竟!首先來說說雷電3的來歷雷電接口(英文名:Thunderbolt),最開始由Intel開發研製。
  • 與USB頗有淵源Thunderbolt 4雷電4,是釋放筆記本性能的獨有設計
    Type-C並非代表Thunderbolt 3雷電3,Thunderbolt 4雷電4登場說起USB,我們可謂既熟悉又陌生,我相信很多人都吐槽USB的設計—反插是插不進去的,而我們經常反插。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被我們吐槽的設計居然能從上世紀沿用到至今,而且還在不斷向前發展。
  • 「葉子科普」科普USB的知識,幫你了解USB Type-C和雷電3的關係
    USB是我們用到最多的一個接口,他從1994年的第1個內部版本到現在的USB4.0,已經發展了共25年了,隨著USB傳輸協議的不斷升級,數據傳輸速度也是在成倍成倍的增長。在USB1.0~2.0時代,接口形狀有很多種,由於USB2.0協議速度還是比較慢的,所以當時的USB接口都是4根線的(包括供電和傳輸數據的導線),兩根負責給滑鼠鍵盤,手機之類的東西供電,其他兩根的data數據線負責數據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