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評分低中國更低,花木蘭怎麼成為全球公敵?

2020-10-03 跑跑跳跳停停的電影

花木蘭》北美取消院線上映後,票房基本全靠中國市場了。

但是這部電影IMB的評分才5分,中國就更低了,4.9分。

比評分更低的是它的票房。《花木蘭》首周票房800萬美金,遠遠低於上一部迪士尼動畫片真人改編電影《獅子王》,首周1300萬美元。而這部電影在迪士尼+上的成績也不理想,僅1300萬美元,遠遠低於迪士尼預期8700萬美元。

不管「天仙粉」如何聲稱「劉亦菲臉還是好看的」,《花木蘭》的票房這次可以說撲街的徹底。

迪士尼自從開啟動畫翻拍計劃後,可以說部部都是叫好又叫座。《愛麗絲夢遊仙境》,《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像是《獅子王》的全球票房就高達16.5億,目前全球票房排名第7名。

從1937年第一部長篇動畫上映之後,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裡,通過主題樂園、周邊產品和不斷重映,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很多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粉絲群體,所以大家對於經典故事被全新的電影手法和更加符合現代價值的劇情來詮釋,都非常感興趣。

而《花木蘭》作為迪士尼唯一一部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隨著中國逐步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被翻拍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迪士尼對中國市場愛的深沉!

《花木蘭》被迪士尼稱為送給中國的一封「情書」。

別看現在票房這麼爛,迪士尼在改編上為了迎合中國票房市場,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比如刪掉了經典角色木須龍。

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在中國延後上映8個月,中國觀眾對於當時將中國圖騰——威武莊嚴的龍,改編成滑稽搞笑的木須龍不是很認可。

然而木須龍卻是歐美觀眾的最愛,甚至超越對於主角花木蘭的熱愛。在去年預告片上映的時候,歐美觀眾驚呼:where's mushuuuuuu?

迪士尼表示要拍一部正統歷史片,所以刪掉了木須龍。那麼問題來了,鞏俐的「女巫」又是怎麼一回事兒?

迪士尼為了遵守種族多元化的主流價值,本來在電影選角上越來越傾向於啟用「非白人」作為主角。但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好萊塢通常都是選擇在美國長大的外國演員為主,再搭配好萊塢大牌明星作配角,以達到兼顧輿論和票房的目的。

當迪士尼選擇劉亦菲作為主角的時候,顯然不是看劉亦菲的顏值和演技,而是劉亦菲背後的中國市場。

對於選擇劉亦菲做主角,觀眾也都可以接受,畢竟迪士尼的公主片也不需要多好的演技。

但如果看整個《花木蘭》的選角,鞏俐、甄子丹、李連杰,這些在中國響噹噹的名字,放到歐美都是水花都沒有的存在。不像《愛麗絲夢遊仙境》有約翰尼德普,《灰姑娘》有凱特布蘭切特,《阿拉丁》有威爾·史密斯,所以《花木蘭》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全靠電影質量和情懷在支撐。

可是,沒有木須龍,不看《花木蘭》,這是歐美觀眾的共識。

所以說,迪士尼對於中國市場愛的深沉。

這次口碑爛跟劉亦菲無關,她真不是最差的那一個

但是,這種愛顯然讓迪士尼走火入魔,拍了一部「不中不西」的怪片。

動畫片《花木蘭》主軸是花木蘭的追尋自我之路,電影《花木蘭》則改成了對於「忠勇孝」的捍衛。在《花木蘭》替父從軍的過程中,孝成為她決定的關鍵因素,電影《花木蘭》沒有寫出花木蘭自我意識的覺醒,所有的劇情轉折都顯得格外突兀。

鞏俐和花木蘭在電影當中的設定,都是具有某種「氣」,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某種「超能力」(是不是很像漫威?),所以不為世俗所認可。鞏俐女巫的設定是喚醒花木蘭自我意識的導師,但是她佔據的戲份少的可憐,而且以極快的速度領了盒飯,存在感薄弱到讓人產生劉亦菲的演技跟鞏俐好像也沒差的錯覺。

迪士尼對於這一經典動畫的「魔改」,也不能全讓中國觀眾來背鍋。為了討好#metoo運動下的女權主義者,迪士尼在刪掉木須龍後,加入女巫之後,把花木蘭與將軍的愛情線也一刀切掉了。

關鍵是將軍與木蘭的愛情,是木蘭離開軍隊之後發生的,怎麼也不算是職場潛規則好伐。

主線越改越差,細節也漏洞百出。

《花木蘭》的第一幕就是客家土樓,土樓是南方的標誌性建築不說,還是宋朝才有的建築,但《花木蘭》的故事背景是500年前的北魏。

比起原來的木須龍,這個更讓觀眾出戲。

迪士尼2億美元的大投資,本來對於這部電影是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在超級碗中場插播電影預告片,給了這部電影極高的「待遇」。

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花木蘭》的上映被迫推遲,一推再推之後最後決定流媒體點播。這一決定不僅讓前期巨額宣發費用打了水漂,也等同於直接放棄了歐美票房市場。

更慘的還在後頭,整部電影不倫不類的製作水平,讓電影口碑直接跌到谷底。

對於整部電影的批評,甚至讓我們忽略了劉亦菲的演技。

在眾多差評當中,劉亦菲的演技真的排不上號。

相關焦點

  • 所以豆瓣評分低就是不懂《花木蘭》?
    動畫版中的這隻龍是觀眾的快樂源泉,礙於真人版無法呈現,便將紅龍化為花家祖先特使鳳凰,而這隻鳳凰,數次出現在木蘭身邊,成為木蘭崛起具象化的精神符號,然而一旦脫離了動漫設定,看起來就真的有些違和。所以我真的好想問外國觀眾怎麼理解這個「氣」啊?木蘭為什麼要藏「氣」?釋放了「氣」後有如加了buff???所以這個中國元素到底是怎麼做到我這個「老中」也不理解的???是我太愚蠢了不配看電影嗎?
  • IMDb評分低豆瓣更低,討厭《花木蘭》成「中美共識」?
    《花木蘭》北美取消院線上映後,票房基本全靠中國市場了。然而《花木蘭》首周票房才800萬美金,遠遠低於上一部迪士尼動畫片真人改編電影《獅子王》,首周1300萬美元。而這部電影在迪士尼+上的成績也不理想,僅1300萬美元,遠遠低於迪士尼預期8700萬美元。
  • 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花木蘭》豆瓣只有5.9分,你怎麼看這個評分呢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在海外評價很高,全球第一電影評分網站番茄新鮮認證達到81%,在迪士尼出品的真人電影中成為影評人口碑前三,花木蘭受到全球影迷的喜歡,已經好萊塢權威媒體的好評讚賞,在泰國上映的首日票房就衝上了泰國2020年電影首日票房榜第一國內還沒上映
  • 新上映的《花木蘭》創歷史新低豆瓣評分4.7分,到底為啥
    引起了世界關注的「花木蘭」終於今日在國內上映,但是在豆瓣上的得分為4.7。比前一次我們發的那篇文章,又低了0.2分(主頁中查找)!經過半年的延遲,「花木蘭」終於定於9月4日在迪士尼平臺上播放。但是,當國外的評論和期望不變時,爛番茄得分仍保持在79%,「花木蘭」引發了來自中國市場的集體爛評。整個網絡批評「花木蘭」的重要原因是:好萊塢,您根本不了解中國文化!
  • 你怎麼看?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在國外上映,豆瓣評分5.9
    近日,由劉亦菲、甄子丹主演,鞏俐、李連杰友情出演的迪士尼公司出品的電影《花木蘭》,在外國上映。國內影院要等到9月11日才上映,但是電影在國外上映之後,豆瓣上已經有近9000人評了分,目前是5.9分,已經是迪士尼系列電影的低分了。
  • 迪士尼版《花木蘭》豆瓣評分低至4.8,電影中哪些是你無法接受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由劉亦菲,甄子丹,李連杰,鞏俐等出演,妮基·卡羅導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這部電影未上映便受到觀眾們的一致期待,但是上映後觀眾吐槽不斷,豆瓣評分低至4.8。迪士尼版《花木蘭》被吐槽的原因有很多,作為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這部電影由於摻雜了太多的西方元素而毀掉了這個經典的故事,花木蘭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為父從軍,巾幗英雄,除了家國情懷更是在舊時代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核心,迪士尼版的《花木蘭》添加了很多元素卻沒有更好的體現出這個故事的核心主題。
  • 外國網友是如何評價真人版《花木蘭》的?
    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在過去的兩年中,要說全球影迷最期待的電影,真人版《花木蘭》(MuLan)肯定榜上有名。機智勇敢、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屬性,因此當年徵服了一大批對《木蘭辭》及其文化背景一無所知的外國觀眾。
  • 真人版《花木蘭》評分只有5.9,口碑不佳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當然了,這並不是本次要講的重點,評分才是。在豆瓣上真人版《花木蘭》的評分僅僅只有5.9,不僅迪士尼的作品裡是一個相當低的分數,甚至還「打敗」了6.1分的《沉睡魔咒2》成為了迪士尼公主系列評分墊底作品(科普一下,迪士尼公主系列目前有12位,分別是白雪、仙蒂、愛洛、愛麗兒、貝兒、茉莉、寶嘉康蒂、木蘭、蒂安娜、樂佩、梅莉達、莫阿娜)。
  • 迪士尼《花木蘭》評分4.9的背後,是西方文化的傲慢
    今年春節過後的去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看完後我覺得一般,沒有那麼爛,但是處處對我來說充滿了違和感,打開豆瓣一看評分,果然很低,只有4.9。其實質量不至於這麼低,但是為啥評分這麼低呢?我們打算去看中國木蘭,看一個中國女孩似的的木蘭。甚至依舊有人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看到中國英雄。怎麼能指望好萊塢真正的輸出中國文化,這是今年娛樂界最大的謊言與笑話。好萊塢輸出的將永遠是美國精神,自由燈塔照耀之國。
  • 東方的皮,西方的心 豆瓣評分4.7,《花木蘭》被提前「狙擊」
    從其目前豆瓣評分4.7分的口碑來看,迎接《花木蘭》中國上映的很可能是一場關於口碑的討論。 去年,劉亦菲版「花木蘭」的妝容一經曝光就上了熱搜,質疑之聲不絕。再加上以往《安娜與國王》《功夫之王》《木乃伊3》《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等外國導演執導的中國式好萊塢電影往往不能獲得中國觀眾的認同。好萊塢電影如何觸碰到中華文化的真諦,這還真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 電影評分玄幻世界,《花木蘭》未播,評分從5.9降為4.9
    可最近豆瓣評分發生了一件挺魔幻的事件,電影《花木蘭》尚未播出,評分就已經出來了,而且很尷尬的是,這次《花木蘭》的評分連及格線都沒有達到。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群星雲集而且還是迪士尼的製作班底,定檔於國慶,本來是要和《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大片打擂臺的,結果《花木蘭》如今打擂臺的想法估計要落空了,因為《花木蘭》的評分出來了,直接讓觀眾對它期待值大大降低。評分怎麼出現得這麼快呢?
  • 《花木蘭》中外評分兩極化:外國人能不能拍好中國故事?
    1、先說評分不賣關子,先看最近飽受關注的迪士尼主打片《花木蘭》在截至發稿時的海內外評分:海外評分(爛番茄):7.9《花木蘭》的三分之一。更兼有迪士尼這個大招牌,按理說,《花木蘭》應該取得比這更好的成績才對。3、次說關於《花木蘭》的吐槽 祠堂掛紅燈籠
  • 電影《花木蘭》高開低走,豆瓣評分只有4.9!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近日已經正式定檔與9月11日在國內上線與大眾見面。而在9月4日,這部電影已經率先在迪士尼的Disney+中上線了。採用的細長眉眼卡通花木蘭形象,極其不符合很多觀眾的審美,甚至已經衍生到了種族歧視上。就在這些問題至今都懸而未決之際,千呼萬喚的《花木蘭》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很多平臺都開通了打分渠道,其中爛番茄的打分顯示81%的新鮮度,IGN的打分結果是8分。儘管並非如大家所想那般驚豔,但從給予的分數來看,也算是不錯的了,值得大家買票進影院觀看。
  • 真人版《花木蘭》大輸1998動畫版?外國影迷大吐槽
    受疫情耽擱多時的《花木蘭》電影即將開映,最近國內吐槽也比較多,基本上就是中國版海報太土、妝容嚇人等。,好奇美國人視角是怎麼詮釋我國這一傳奇文化大IP的,況且還是國民女神劉亦菲主打的國際大熒幕。 而外國人對花木蘭的最初印象基本上來自迪士尼1998年經典動畫《花木蘭》(Mulan)。在歐美國家,很多看迪士尼動畫就像我們80、90後看宮崎駿,從小看到大,一看再看,很多對劇情、鏡頭滾瓜爛熟。
  • 國漫《木蘭:橫空出世》緊急撤檔,評分超低,來得突然走得更突然
    就在大家失望的時候,又一部國產動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出現在大家面前,然而這部動漫電影卻更加令人失望,在這部電影出來的時候,這部電影的導演還大言不慚的說立志還原中國木蘭的精氣神,表示木蘭始終是中國人的木蘭。
  • 《花木蘭》評分只有2.1分,劉亦菲因這個原因和好萊塢無緣
    因為疫情已經席捲全球的原因,《花木蘭》這部由美國迪士尼公司全權拍攝的中國動畫真人影片,已經確定從北美各大院線撤離下來了。不過既然是撤檔,那就已經是點映了幾天的時間了。但是《花木蘭》這部影片在北美院線上線後的觀影評論,真的是有些太過於平淡,甚至在有的觀後評論中已經被惡意打到了2.1這般低的分數。吃瓜網友們都覺得有些震驚,這可是迪士尼投資14億打造的影片。難道影片質量已經糟糕到了這種地步了嗎?在吃瓜網友們覺得極為震驚的時候,影片評分又被默默地調整到了6分左右。
  • 《花木蘭》被提前「狙擊」 「洋導演」講不好中國故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實習生鄭豔雖然《花木蘭》9月11日才在中國正式上映,但由於它在海外地區上線流媒體,中國也有觀眾在網上觀看了《花木蘭》。從其目前豆瓣評分4.7分的口碑來看,迎接《花木蘭》中國上映的很可能是一場關於口碑的討論。
  • 國漫新低!花木蘭形象毀得一塌糊塗,不到一周,片方被罵到撤檔
    木蘭有個電影,國慶的時候上映的,不不不,不是迪士尼的木蘭,而是我們中國製作的木蘭。瞧見你疑惑的眼神我就安心了,上映的時候也是沒有特別大的宣傳,自來水粉絲不多,告訴你為什麼,木蘭這個角色被毀的多徹底,《木蘭:橫空出世》怎麼就一周沒了呢。
  • 豆瓣評分4.7,迪士尼的《花木蘭》為什麼討好不了中國觀眾?
    真人版《花木蘭》,讓國內觀眾無所適從?公允地說,《花木蘭》4.7 分的豆瓣評分確實有些過低,但我卻很能理解那些給出了一星、二星的觀眾。原因無他,因為電影所呈現的內容和觀眾的期待非常不符。同時作為一個在中國成長、生活的普通人,你也會因為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和細節感到違和。《花木蘭》是一部獻給中國觀眾和女權主義者的電影。電影中的女主角經歷自我認同和身份認同的過程,女性之間的互相幫助讓花木蘭走向榮耀。而在討好中國觀眾方面,電影其實也做了不少的功課。片頭的兩隻兔子就是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的那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 《花木蘭》評分低至4.9,劇情被群嘲,劉亦菲被替身豔壓?
    今年自從電影院開放之後,很多作品都準備陸續上映,其中有一部就很受大家期待的,它就是由劉亦菲甄子丹以及鞏俐李連杰等各位大咖共同出演的《花木蘭》,本來當初拍好之後,宣傳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但無奈遇上了疫情,所以迪士尼只能一拖再拖,到前段時間更是成為了線上付費觀看,讓不少歐美國家的觀眾表示很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