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地區可以接觸到大自然界的很多東西。其中大自然中的野菜,就是農村人唾手可得的美味,城裡人只有羨慕的人。有些城裡人不甘於錯過春天裡這種美味,一到假期就紛紛驅車往農村跑,老婆孩子齊上陣挖野菜。野菜火了之後,城裡人才知道農村有這樣的美味。
自然界當中還有很多好東西,城裡人不認識,農村人已當寶貝對待,甚至靠著信息差已經實現發家致富。這幾天一直介紹野菜,可能小夥伴們都吃膩了吧。那麼今天筆者來介紹農村的一種植物,名字有意思,價值也很珍貴。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人稱「鳥不宿」,葉子很鋒利,價值卻很珍貴,小小一棵800元
在農村地區,這植物被稱為「鳥不宿」,指的是這植物連鳥都不喜歡到它的枝頭過夜呢。鳥不宿學名枸骨,別名貓兒刺、老虎刺、八角刺、鳥不宿、狗骨刺、貓兒香、老鼠樹,是農村地區常見的一種危險植物。枸骨樹的葉子很鋒利,如同刀片一般,肉體觸碰到會被扎流血,故而鳥類站在枸骨樹枝上也容易被枸骨的葉子扎到。這「鳥不宿」的名字就是由來於此。小時候家裡有養狗,遛狗的時候把狗趕到枸骨樹邊上,小狗被扎得活蹦亂跳,很多小孩子笑抽了筋。
但以往這種枸骨樹在農村沒啥作用,果子不能吃,葉子碰不得,常被農民用於當圍牆籬笆防賊,效果比狗還好用。直到今年筆者偶然在一次花卉市場看到一株被培育成盆栽的枸骨樹才開始關注它的價值。枸骨樹當下眾人皆知的價值應該是做盆栽觀賞。
枸骨樹在我國最早的記載是2千年前的《詩經》,「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在《本草從新》中筆者也翻閱到其對「枸骨」名字的解釋「藏器曰:此木肌白,如狗之骨,樹如杜仲,詩云:南山有枸,是也。」記載大致與《本草綱目》相同。現代雜誌《家庭中醫藥》記載枸骨的嫩葉經水泡曬乾,泡茶有治頭痛、解熱功效。以此可見枸骨樹並非毫無價值,甚至價值珍貴。
如果要以具體數據來更有利證明枸骨樹的珍貴,我想從枸骨樹盆栽的市場價格入手,或許更有說服力。
據筆者與一位常年從事盆栽生意的朋友了解到,枸骨樹盆栽的價格依據其培育的造型的難度衡量。一盆普通造型的枸骨樹盆栽價格在100元左右,而造型精緻一點的枸骨樹,單單小小一棵就能賣到800元,並且不含花盆的價格。這是另一面體現枸骨樹的價格,也是體現它珍貴的一面。不知你們是否認識這枸骨樹呢?
以上還是植物科普,藥用請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親測!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