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校刊專訪截圖,令眾多日本媒體恍然大悟:兩屆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單冠軍羽生結弦已悄然官宣畢業,他提交了將3D技術應用於花滑的論文,並於今年9月正式從早稻田大學畢業。
高中畢業後,羽生於2013年入讀名校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專業通信課程,線上學習的同時在加拿大進行花滑的長期訓練,期間接連獲得2014索契、2018平昌兩次冬奧會男單冠軍,也是2014年、2017年的男單世界冠軍,因競賽繁忙,曾多次推遲畢業。
而在8月下旬播出的日本慈善節目《24小時電視》中,羽生終於表示,已經在自肅期間完成論文寫作,將於今年畢業。新近曝光的採訪,則更詳細描述了他的研究內容和所思所想:用3D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研究花滑,並充當了自己的小白鼠,在身上綁起測量裝置,反覆跳躍,獲取第一手數據,以實現將三周半跳數據化的目標。
羽生認為這是一個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課題,他以擅長三周半出名、甚至把四周半作為最大的目標,同時對新技術抱有相當的熱情,他表示,雖然一直在花滑世界前行,但也好奇數據所呈現的自己,相信數值可以作為感覺的印證,希望這次的研究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幫助選手提高水平,同時探討AI評分等新技術應用的可能性,為項目的長遠發展出一分力。
回憶7年中兼顧學業與競技的經歷,羽生表示,通信課程可以自主安排時間,沒有訓練時會集中上線聽課,也一直進行轉換心境的自我訓練,努力創設學習的氛圍,爭取達到百分之百的專注,四處參賽的旅途,更被當作寫作業的良機,常常是上飛機寫,下飛機交,整體雖然非常辛苦,但的確學到了很多。
而為了完成課題反覆進行研究,也培養了自己多角度看待問題,並分析驗證的能力,這不僅僅對於花滑,對於將來的人生道路也一定會有所裨益。在大學生涯的終點,名為《原動力,是不想浪費所學》的校刊專訪中,羽生如此總結自己的所得。
(原標題:羽生結弦官宣早稻田畢業 論文3D技術研究花滑跳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