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鯨財經 實習記者 湯詩韻 Hilda
875天,這是晉江人氣作家墨香銅臭截至目前停更的時間。
最近一次的更新時間,依舊停留在2018年的6月份……
在這800多天裡,墨香銅臭和她的作品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魔道祖師》改名《陳情令》後捧紅了兩位娛樂圈頂流,而本應享受這一切榮光的原著作者卻捲入了刑事案件。
天眼查App顯示,11月10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案件詳細信息未公開。公開信息顯示,袁依楣為《天官賜福》、《陳情令》原著作者「墨香銅臭」。
而早在2019年8月,就曾有網友爆料「墨香銅臭」被刑拘,具體原因似是「非法出版不納稅」,但晉江文學城發布聲明予以否認。
這些年成為頂流的墨香銅臭幾乎參透了網文圈的每一個財富密碼,然而從神壇跌落也只是一夜之間。
從晉江寫手到耽美之光
墨香銅臭高中時就開始寫小說投稿,當時就可以看出文筆很好。
後來墨香銅臭的陣地轉向了晉江,與其它寫了多年的資深網文作家不同,墨香銅臭並不高產。
2014年9月21日,她的處女作《人渣反派自救系統》開始在晉江連載,講述了沈垣作為一個書迷穿越成為書中的人渣反派沈清秋,為了改變原作悲慘命運而不斷努力的故事,初版於2014年11月30日完結,至2015年9月9日修文完成,網絡版正式完結。
改編自《人渣反派自救系統》
這本小說一下子讓她在圈內小有名氣,但真正讓她走上神壇的作品是2015年10月31日開始連載的《魔道祖師》,這部耽美玄幻小說一經連載就成為爆款,優秀的群像塑造推動了海量的同人創作,這部現象級作品也為她培養了大批瘋狂的死忠粉。但就像「人紅是非多」,圍繞著《魔道祖師》也有不少爭議。
其中不僅有網文圈並不鮮見的抄襲傳聞,還有墨香銅臭的飯圈化運營。曾經有粉絲提議:「研究紅樓夢的有紅學會,MXTX(墨香銅臭)乾脆成立一個墨學會好了……」2018年墨香銅臭失控的飯圈甚至曾經發生極端事件。
2018年9月一網友因發表了質疑《魔道祖師》的言論,遭到該書作者@墨香銅臭MXTX 粉絲的人肉搜索,她不堪忍受選擇自殺,目前人已搶救成功,平安無事。但有爆料稱書粉們計劃組織二次人肉,線下一家一家醫院的搜索,疑似想與該網友當面對質。
這一惡性事件也引起了不少官媒關注,@共青團中央 @紫光閣 @央視網等紛紛對此事發聲,表示拒絕網絡暴力,人肉犯法。晉江文學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曾數次要求《魔道祖師》作者約束讀者,並表示未來會考慮擴大合同內的權利範圍,增強對作者的約束能力。
截至目前,墨香銅臭共在晉江有三部完結作品,部部都是原耽圈頂流《人渣反派自救系統》、《魔道祖師》《天官賜福》,其中《天官賜福》賣出了四千萬的天價版權交易費。墨香銅臭也在作品和粉絲的雙重加持下被稱為「耽美之光」。
耽美作者的財富與耽改財富密碼
遙想十年前,耽美還是個小圈子裡的事兒,由於題材敏感大多數作者都是為愛發電。
一位耽美圈讀者告訴藍鯨記者,以前還有作者被假出版公司騙了,盜用了已出版書籍的書號出的書,因為賣出去很多,最後只能自己回收書籍,受了精神和經濟的雙重打擊,改寫言情小說去了。畢竟言情小說可以合法出版,也能賣影視版權。
如今世道變了,憑藉一部《陳情令》耽改成為了香餑餑。
2019年夏天,《陳情令》在騰訊視頻上線,86.6億的網播量、大結局超過520萬的點播人數和1.56億的收入,這部耽改劇的大爆讓製作方賺得盆滿缽滿。劇中男主藍忘機和魏無羨的「知己情」在屏幕外則延續為「兄弟情」,主演肖戰和王一博一夜升咖,收穫大量CP粉和大把後續代言、片約,躍升頂流。而在此之前,頂流還是在上個夏天小火的耽改劇《鎮魂》的兩位主演白宇和朱一龍。
一時間,耽改劇成為影視劇創作新的財富密碼。市場不再避諱此類題材,男演員們更是爭先恐後扎堆耽改劇大潮。
《皓衣行》、《張公案》、《天官賜福》、《殺破狼》等無數耽美女孩的「白月光」如今正在影視化的路上,預計明年播出。據娛樂獨角獸統計,包括《天官賜福》《殺破狼》《破雲》《默讀》《六爻》《桃花債》《某某》在內,已知的耽改影視項目還有64部,市場將迎來「耽改101」。
男色審美當道,耽美確有其題材紅利。而這類題材自出生之日起,便面臨著多方爭議和紅線仍存的大環境。而紅利也總有吃完的一天,已收割流量的心態做創作,當觀眾產生審美疲勞,何以為繼呢?
此外,出於各種包括且不限於政策、資本的原因,耽改劇幾乎不可能原原本本按照小說改編。「魔改」的負面新聞屢見不鮮,屆時書粉不買帳,劇粉也看不痛快,再多的新劇也不過是熱搜、意淫和口水仗堆積起來的資本幻想罷了。
隕落的光母與灰色的個人志
回頭看,墨香銅臭獲刑倒並非因為耽美,而是由於個人志出版犯非法經營罪,此案並非個例。
早在一年多年前,穀雨實驗室的非虛構作品《捲入女兒耽美舉報案的武大教授》一文,以耽美作者「深海先生」父親某武大教授的視角展開,復盤了同樣掛上熱搜的「8·03」非法經營案,隨後「個人志」作為一種網文屆並不鮮見的現象進入大眾視野。
實際上,早在十年前「個人志」就已伴隨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而出現。「個人志」與正規出版社發行的商業志不同,沒有書號、未經審查,一般由作者(聯絡工作室或網店)自行印刷出版,普遍存在於耽美、漫畫和同人等二次元文化圈。它的誕生最早是出於讀者、書迷的收藏需求,發展中逐漸演變為作者補貼收入乃至牟利的手段,在法律的灰色地帶遊走搖擺。
早前有耽美作者「天一」因私自印刷個人志公開販賣,以建造、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懲罰金,刑期之長曾在當時引發過小範圍的輿論轟動。而「深海先生」被捕則直接將這一灰產曝於日光之下。「深海先生」是晉江文學城耽美區的頭部寫手,自2015年開始通過兩家淘寶工作室印刷、發行了上萬冊個人志,非法經營數額逾118萬元,最終認定其犯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罰金12萬。「深海」炸彈牽扯出的這兩家工作室還幫助「七世有幸」、「有人無品」等二十多位作者出版發行非法出版物,涉案金額達千萬元。而這些,也不過是個人志出版的冰山一角。
據財新網報導,有網絡寫手稱:但凡有些名氣的作者都出過個人志,幾百到幾千本不等,甚至上萬。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羅翔教授在接受《每日人物》關於深海案採訪時曾表示:個人志出版是否會擾亂市場秩序和造成社會危害是此案的本質核心問題。「如果一種常態行為呈現普遍性的違法,說它影響市場秩序比較令人費解。我們需要反思法律是否已經滯後,成為市場發展的阻礙。」
伴隨墨香銅臭因非法經營罪被刑事判決,案件之外瓜友們討論更多的是耽美出路、耽美飯圈化、作者被資本榨乾、甚至還有肖戰,是原耽之光和被嘲光母的掐架,是黨同伐異的指責和「天下苦銅臭久矣」的狂歡,出版個人志這一行為本身的性質在站隊和謾罵中失焦。
昔日「耽美之光」隕落,又是熟悉的一地雞毛。
lanjingzhuli
商務合作
上海:132625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