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自己的心裡話是你的權利,誰也沒這個權利說不,你有權利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們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是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麼樣!當你越老,你會發現你有許多事情力不從心,這就是生活。 -《洛奇 4》
一般來說一個經典的系列電影越往下拍水準越低,所以很多三部曲影片往往前一兩部水準還很高,但是到了第三部大多看上去比較水。在許多人眼裡,著名影星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的成名作品《洛奇》就是如此。
甚至有人直接指出,洛奇在拍到第三部、第四部的時候已經完全套路化了,完全沒有新意。所以和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的前三部(《洛奇1》 8.7分、《洛奇2》8.3分、《洛奇3》 8.1分)相比,評分僅為7.6《洛奇4》似乎是剛剛及格。
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在洛奇的整個系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部洛奇4。如果沒有前面的洛奇1-3。洛奇4幾乎可以說是極其精準的預言了職業拳擊90年代中期到2015年的整個發展史,堪稱職業拳擊界的《推背圖》。
01導演的政治傾向竟然準確預言了一個拳擊史上的新時代
80年代,在裡根總統的新保守主義重新激發美國的民族主義熱潮下,好萊塢當然不落人後,在八十年期推出了不少宣揚國威的電影。《洛奇4》就是其中一部具有相當有代表性的一部。
故事的開端是在蘇聯獨特的科學訓練方法下培養出的業餘重量級世界冠軍伊凡·德拉戈向歐美職業拳擊發起挑戰。當時已經巔峰不再的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同時也是洛奇摯友阿波羅依然迎戰。
在現實中,20世紀80-90年代的前半段正是職業拳擊的黃金時代。尤其是80年代,受體制影響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國家雖然培養出大批的拳擊人才。但是因為政策不允許,讓他們根本無緣參加職業拳擊比賽。所以洛奇4在拍攝時,導演(也就是史泰龍本人)更多的是希望借這本電影表達一種自己的政治傾向。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90年的東歐劇變讓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以俄羅斯、烏克蘭為首的大批高水平運動員紛紛湧向歐美,在利益的驅動下開始了自己的職業運動生涯。
作為能夠賺取巨額利潤的職業拳擊自然也吸引了大批優秀的拳手,面對國內日益嚴峻的生活壓力。他們義無反顧地帶上拳擊手套,進入拳臺。用當初為自己帶來無數榮譽的拳頭,去換取養家餬口的收入。
於是職業拳擊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東歐洪流時代!
02驚人的相似!無論是演員的形象還是故事的情節
在電影中,雖然前世界拳王阿波羅擁有不錯的技術,但是他並不了解由龍格爾飾演的伊凡·德拉戈所擁有的技術特點。所以在比賽正式中,面對高大的伊凡·德拉戈的阿波羅成為了靶子被對手擊垮,並在比賽中因傷勢過重而不幸去世。
在現實中,首先向職業拳擊發起衝擊的是和英美關係比較密切的前華約國家拳手,比如前東德和波蘭的拳手。因為地域關係,這些拳手相較於前蘇聯地區的運動員比較容易被歐美拳擊界接受。
首先向歐美職業拳擊重量級諸強發起衝擊的是來自前東德的拳擊名將阿克塞爾·舒爾茨(Axel Schulz)。在這裡不得不說此人在形象、身高和氣質上都與龍格爾飾演的伊凡·德拉戈有幾分相似。
而且,阿克塞爾·舒爾茨在1995年美國本土首次衝擊IBF世界拳王頭銜,對手也不是當時歐美職業拳擊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邁克·泰森、伊萬德·霍利菲爾德、裡迪克·鮑、劉易斯),而是和影片中一樣,已經屬於上個時代的老拳王喬治·福爾曼,這又是現實與影片一個驚人的相似點。
雖然,喬治·福爾曼在比賽中並沒有像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輸掉比賽。但是極其接近的比分(一位裁判給出114-114打平,另外兩位裁判都給出了115-113認為喬治·福爾曼險勝),已經告訴我們這些來自東歐的同志們實力並不弱於歐美的世界拳王。
相較於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沒有拿到過優異名次的阿克塞爾·舒爾茨。同一時期,開始徵戰職業拳擊賽場的「波蘭壞小子」安德魯·戈洛塔無論是在名氣上還是在成績上就要好多了。
曾經代表波蘭奪得過1988年漢城奧運會拳擊項目銅牌的安德魯·戈洛塔於1991年和妻子瑪麗奧拉移居美國芝加哥,並與第二年開始了職業拳擊的生涯。1995年5月16日他遇到了自己第一個真正的對手薩姆森-博哈。在比賽裡他五次擊倒博哈,然而戈洛塔的壞毛病也顯示出來,他在比賽裡咬了對方的肩膀。當他擊敗尼克爾森之後,戈洛塔的職業賽成績達到28戰全勝,因而贏得了與職業拳擊重量級四大天王之一-裡迪克·鮑交手的資格。
但是兩次交手,安德魯·戈洛塔都是在場面佔優的情況下,打擊過低。錯失成為重量級世界拳王的機會,不得不讓人唏噓。
不過,在歐美職業拳擊人暗自慶幸的時候,歐美職業拳擊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1996年奧運會結束之後,獲得拳擊項目重量級金牌的烏克蘭拳手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宣布轉戰職業拳壇,和他一起出現的還有他的哥哥維塔利·克利欽科。正是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大哥維塔利·克利欽科,先自己的弟弟一步於1999年6月26日,在英國倫敦KO擊敗WBO重量級拳王赫比·海德,獲得了WBO重量級世界拳王頭銜。
至此,東歐洪流時代已經不可逆轉。
03高潮!四大組織拳王頭銜盡數被前蘇聯繫拳手獲得
影片中在阿波羅去世之後,面對蘇聯世界冠軍伊凡·德拉戈大談職業拳王不過爾爾,歐美職業拳擊無人等言論。歐美拳擊界寂靜無聲。只有洛奇一人決定重披戰袍,為自己的好友復仇。
事實上,現實的發展更加讓人痛心。職業拳擊黃金時代的四大天王中,裡迪克·鮑退役較早,邁克·泰森巔峰下滑過快,只有伊萬德·霍利菲爾德和倫諾克斯·劉易斯嘗試抵禦過東歐洪流。但是當這兩位老將退役之後,整個職業拳壇就是東歐勢力的天下了。
2006年8月14日,這是一個絕對值得紀念的日子。俄羅斯拳手奧雷格·馬斯卡耶夫(Oleg Maskaev)在比賽中擊敗了綽號「巖石」的哈希姆·拉曼,奪得WBC重量級世界拳王頭銜。
而此時,IBF的重量級世界拳王頭銜屬於烏克蘭拳手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Wladimir Klitschko);WBA的重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則屬於俄羅斯拳手尼古拉·瓦魯耶夫(Nikolay Valuev);WBO的重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則披在白俄羅斯拳手謝爾蓋·裡亞科維奇身上。
至此,電影《洛奇4》中的場景完全實現,世界四大組織的世界拳王頭銜盡歸前蘇聯拳手所有,東歐洪流達到頂峰。
從1995年到2006年,10年多一點的時間職業拳壇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04面對雪山洛奇高舉雙手,預示著職業拳擊新時代的到來
在影片中,經過談判的洛奇決定遠徵俄羅斯,到伊凡·德拉戈的主場為自己已經死去的摯友復仇。在俄羅斯備戰期間他深入到大自然,在白雪皚皚的雪山中跑步,利用自然的艱苦條件刻苦訓練。當一切準備妥當,洛奇和伊凡·德拉戈展開決戰,並以頑強的意志戰勝了伊凡·德拉戈。在為好友復仇的同時,為歐美職業拳擊奪回了榮譽。
相信喜歡每一部洛奇電影的人,都會喜歡影片當中洛奇晨練的畫面。第一二部是平靜的街道,第三部是清晨的海灘,而在第四部中則是有東歐特色的雪山。
當熟悉的音樂響起,看著洛奇攀登雪山突破自己的體能極限高舉雙手吶喊時,總會讓我的內心激動不已。
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一起統治了職業拳擊重量級差不多10餘年的克利欽科兄弟位於奧地利的訓練營也臨近雪山。
克利欽科兄弟,尤其是弟弟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為了能夠一直把自己對於重量級的統治延續下去,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有潛力的重量級新星做自己陪練。
而這些尚未成名的新星對於在能拿到一筆不錯的酬金同時,還能和世界重量級霸主打打實戰,漲漲實力,所以都很樂於接受邀請。
在這些新星當中,有三個人必須要說一下。他們是來自美國的德昂塔·維爾德,來自英國的安東尼·約書亞和泰森·富裡。也許這三人在晨跑時,面對終年白雪皚皚的雪山,也會像洛奇一樣高舉雙手,希冀自己在未來有朝一日能戰勝自己的陪練對象,戰勝世界拳王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
而且,這三位年輕人的願望最終實現了。
2015年1月17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WBC重量級拳王爭霸戰中,德昂塔·維爾德戰勝加拿大選手伯馬·斯蒂文內(Bermane Stiverne),獲得WBC重量級拳王金腰帶,也就此吹響了瓦解小克利欽科統治的號角。
2015年11月29日,在德國杜塞道夫舉行的WBA、WBO、IBF重量級世界拳王爭霸賽中,泰森·富裡以一致判定戰勝當時的職業拳壇重量級拳王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一舉奪得原本屬於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的WBA、WBO、IBF、《拳壇》雜誌、IBO五條重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
2017年4月,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在英國被安東尼·約書亞(Anthony Joshua)在比賽的第11回合擊倒,徹徹底底地輸掉了比賽。
不久之後,曾經代表了東歐勢力在職業拳擊最高水平的弗拉基米爾·克利欽科宣布退役,職業拳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05總結
"No pain!""You start and you don't stop.All your strength.All your power.All your love!Everything you've got."
洛奇系列電影中,洛奇幾乎在每一部都是一次次被不同的對手擊倒再一次次站起來,因為洛奇對於拳擊這項運動奉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肉體,更有對拳擊的熱愛,甚至於他的生命。
這也正是職業拳擊的意義,也是職業拳擊經久不衰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導演史泰龍抓住了職業拳擊的精髓,才能拍出這一部又一部經典的洛奇電影。
原創文章,希望能得到你的認可。搏擊視野將持續帶您關注擂臺動態,您的喜歡,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喜歡的就點讚評論關注我吧,點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