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的一家機械加工廠,工人們在加工生產過程中會經常接觸到水和油,因此作業期間都會戴一次性乳膠手套來保護雙手。這些手套均由企業統一採購,發放給員工使用。
眼前的這些,就是企業主懷疑來路不明的手套,這些手套看起來皺巴巴、髒兮兮的,還附著著一些汙漬,手套顏色偏黃,有些還暈染上了其他顏色,表面還有些外文字。
企業主告訴記者,採購人員購買相對便宜的手套,他是知情的,但當工人來反映說是這樣髒兮兮的二手「一次性」手套,他也嚇了一跳,再加上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他很擔心這批手套的衛生問題。
反映人: 這些手套應該不是從工廠流出來的,因為工廠會把這些手套用到不能用為止。所以我們猜測是醫療行業過來,因為醫療手套是用了就扔的。這種情況下,他給你清洗一下,再放到市場,有沒有消過毒我們都說不準。前期還發現手套裡夾著東西,說明可能都沒有清洗的。
記者赴五金市場開展調查
尋找手套源頭
那這些二手的「一次性」手套到底來自哪裡?企業主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的採購人員通過他人介紹,在玉環購買的,平均每雙六毛錢。當時只留了對方的電話號碼,沒有其他的聯絡方式。但是,當記者現場撥打對方的電話號碼時,發現此號碼已是空號。
那麼,這批從玉環採購的手套的銷售源頭是在路橋五金市場嗎?記者前往路橋調查。
在路橋五金市場其中一家勞保店的門口,記者看到很多二手的「一次性」手套正擺在顯眼的位置銷售。這些手套按顏色、類別、乾淨程度分類,裝在不同的袋子裡。
記者在路橋五金市場轉了一圈發現,這裡的勞保用品店,基本都有二手手套出售,這些手套,最便宜的只賣三毛二一雙,店主也毫不避諱它們的來路。
勞保店老闆:黃黃的手套價格便宜,是稍微用過的,對用的人沒什麼影響。手套不是醫院來的,現在傳染病這麼嚴重,醫院的東西要是放出來我們要倒閉的。
勞保用品店的老闆們表示,二手的「一次性」手套都是從廠裡進的貨,但絕對不是醫療垃圾。至於具體的進貨渠道,他們閉口不談。
無收購記錄 無證明 無標識
「二手」手套來路不明
隨後,記者找到了路橋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再次來到了路橋五金市場。
看執法人員在現場,關於手套的來源,勞保用品店的店主又有了另一種說法,他們說這些手套都是一些操著外地口音的人上門推銷的,發現這些手套銷路不錯後,店主們會再次跟對方聯繫,對方會通過物流託運的方式將貨品寄到店鋪。
店主表示,對方只告訴他這些手套來自電子廠,至於進貨渠道、收購記錄、經營資質,他們都沒有詳細了解過,更不會去核實。記者在店主提供的託運單上看到,發貨地址是江蘇無錫。
商場內另一家勞保用品店的情況也差不多,當時只留有電話與名字,並沒有詳細的了解二手的「一次性」手套具體來源。
對於這些二手的「一次性」手套的流向,店主透露,一般是機械行業或油漆行業來購買的比較多。
勞保店老闆:全是廠裡噴漆、弄油的人來買的。他們用完就扔了的。老百姓過來買我們也不會賣,如果是買過去洗菜,我們就讓他們別買了,髒的。
針對勞保用品店主售賣來源不明的二手「一次性」手套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當場告誡了經營戶,同時也提醒其他經營戶和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路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路橋所教導員 林峰:建議大家儘量從正規的渠道,來購置和銷售一些正品的全新的一次性手套。如果需要銷售這些二手的手套的話,經營戶需要向上家供應商索取正規的手續和證明。
來源|無限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