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高三後期的高考備考策略,實現科學、高效、精準備考,在渝北區教研室指導下,近日,重慶育仁中學高三年級舉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動,凝聚群體新智慧,實現高考新超越。
此次教研活動涵蓋了語文、英語、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六個學科。在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下,各學科教研員進班聽課,並進備課組與學校一線教師進行深入交流,了解高三年級目前的高考複習備考情況。
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宋敬老師的詩歌複習課提出詩歌作答應注意「審題」「思路」「作答」三個步驟的有機結合,並結合曆年高考試題,回顧了賞析詩歌技巧的知識體系。教學內容極具系統性和創造性,打破了傳統複習課堂模式。課後高中語文教研員秦勤老師在對該堂課進行了點評時指出,在備考後期應加大對詩歌審題的關注。針對後期時間緊、任務重的教學,要重點調節學生的做題節奏和備考心態;建議將散點知識網絡化,將模糊知識清晰化,真正做到講練結合,以練代講。
分管語文教研的遊宇副校長參加了語文教研活動
高中英語教研員張福蘭老師先聽取靳小秘老師的聽力訓練課和羅丹丹老師的習題講評課。課後對學校高三英語教學進行了指導,張老師建議在最後階段對照考綱查漏補缺,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技巧的提升,爭取更多的得分點。特別強調了在備考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
學校唐萬明和史金梅兩位老師圍繞自然地理特徵、地形特徵、氣候特徵、位置特徵、水文和水系特徵等,從知識點複習到例題講解,再到對全國高考真題解讀、訓練,思路清晰,深入淺出。課後渝北區高中地理教研員陶獻忠老師對學校高中地理後期教學提出了幾點意見:一要精講精練,選好符合學情的習題;二是注重基礎,注重區域地理尺度思維;三要在平時教學中注重選擇題解題方法,在教學中解讀材料和地圖信息,同時要提煉答題術語;四要關注重點學生。
史金梅老師的地理課堂
學校高三政治教師尹林老師圍繞我國的政治制度,從知識點複習到例題講解,再到對全國人大通過的新國安法的時政解讀,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學生積極互動,課堂效果很好。課後渝北區高中政治教研員任曉玲老師提出幾點意見:一要注重基礎,回歸教材;二要精煉精講;三要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對時政材料的滲透,在教學中解讀時政材料,用時政材料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要提煉時政術語;四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考試技術方法指導,如答題格式等,爭取減少技術性失分。
學校高中政治教師積極參與
渝北區高中物理教研員譚老師來在聽完高三年級楊鳳、王軍和高一年級湯和橋三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後,肯定了老師們備課充分,例題選擇符合學情,課堂容量適當,思路清晰,深入淺出。同時,譚老師建議大家進一步關注學生對知識的過手情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裡對作業習題精選、精練、精析,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渝北區高中生物教研員餘必先老師和巴蜀中學禹老師聽取了王才林老師的高三生物複習課和羅艾茵老師的高一生物課。在肯定了學校兩位老師的教學內容和課堂駕馭能力後,巴蜀中學禹老師結合自身實際對高三生物習題課和新課教學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還從高考實戰的角度分享了巴蜀中學生物高考複習方法以及高一二年級常規課的教法經驗,講座思路嚴謹,條理分明,信息量大,讓生物組教師進一步明確了今後複習課方向和平時新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想看更多熱點新聞,了解更多服務資訊,請下載重慶新聞門戶APP——上遊APP,2800萬+重慶人都在用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