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9月14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公布。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以377票的顯著優勢獲勝,當選為新任自民黨總裁,將接任安倍晉三成為日本首相。
根據法律程序,日本政府16日將召開臨時國會,正式任命新首相。屆時,菅義偉將作為日本第99任首相,完成安倍晉三剩餘的1年任期。
安倍評價說,菅義偉是與令和時代最相稱的新總裁。
標籤一:農民之子
在世家雲集的日本政壇,菅義偉屬於「另類」。
在競選演講中,菅義偉曾說:「我幾乎是從零開始。50多年前剛剛到東京的我應該無法想像今天的自己。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只要努力也能立志成為首相。」
菅義偉出身寒微,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北地區秋田縣一戶種植草莓的農家。他的父親培育出了有名的「秋宮草莓」,在當地也是「名人」。
高中畢業後,他成為「東漂」,在東京一家紙箱廠工作,兩年後辭職,考入日本法政大學。
大學畢業後,菅義偉進入一家私營的電氣設備公司上班。在此期間,他萌發從政的念頭。「我開始意識到是政治在改變這個世界。」他說。
作為「農民之子」,菅義偉並沒有人脈關係,他找到了此前就讀的法政大學就業中心幫忙介紹從這所大學畢業的政治家。經就業中心的推薦和牽線,1975年,菅義偉謀到了第一份「官職」——在前眾議員小此木彥三郎身邊當了約11年的秘書。
38歲時,菅義偉參加並贏得了橫濱市議員選舉。1996年,他轉戰國會眾議院選舉並成功當選眾議員,從此進入日本政治中樞。
2006年,安倍晉三首次出任首相,菅義偉被提拔為內閣總務大臣;2012年,安倍再次拜相,菅義偉被任命為內閣官房長官。
標籤二:無派系
自民黨內有7個派系,包括細田派、麻生派、竹下派、岸田派、二階派、石破派和石原派。
但菅義偉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
據《產經新聞》報導,菅義偉曾表示,他認為自民黨的派閥有利有弊,他不是因為受到派閥推動而參選,而是出於自己的決定。
在此次選舉之前,菅義偉已經獲得了細田派、竹下派、麻生派、二階派、石原派以及與他本人親近的無派系團隊支持,被媒體報導為「提前鎖定勝局」。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過去多年自民黨的總裁選舉,幾乎是主要派系推舉的候選人當選,自稱「不屬於任何派系」的菅義偉能夠當選,也實屬罕見。
雖然不屬於任何派系,但菅義偉已經身處最高決策層近8年,在自民黨內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他擔任的官房長官一職,相當於政府秘書長,負責協調溝通內閣其他部門,並代表政府出任發言人。這是日本內閣中首相以下最重要的閣僚位置,在不設副首相的情況下,相當於副首相,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根據日本憲法,如果首相不能行使職務5天以上,官房長官可以代理首相職位。
雖然在日本政壇多年,菅義偉此前的名氣卻並不大,讓諸多日本國內特別是國際民眾對他熟悉起來還是一張照片。
2019年,明仁天皇退位後,菅義偉宣布日本新年號、高舉「令和」的牌子在鏡頭前亮相的照片讓他獲得了「令和大叔」的暱稱,也大幅提升了他本人的知名度。
今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菅義偉多次在記者會上介紹情況,曝光率也大大增加。
標籤三:安倍繼承者
安倍在任期間,其內閣經歷了多達8次改組,菅義偉始終地位穩固,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內閣官房長官,長達2819天。
作為安倍晉三的「左膀右臂」,菅義偉在9月2日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他的施政方向會「蕭規曹隨」,將繼承安倍內閣時期的內政外交政策,尋求在防控疫情和重啟經濟之間找到兩全之策。
《日本經濟新聞》整理了菅義偉提出的幾項政策主張:
設立「數碼廳」負責制定所有與數碼化相關的政策措施;
推動政府服務和醫療保健等各個行業的數碼化,將「網上治療」長久化;
擬在年底前制定另一項經濟刺激計劃;
在貨幣及經濟政策上承襲「安倍經濟學」刺激戰略,延續大膽的寬鬆措施;
優先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通過促進整合和提升競爭力重振小企業;
分散生產據點,調整對特定國家的產業鏈的依存體制;
打破目前三大企業壟斷移動通訊的現狀,降低數據套餐價格。
以上,都是內政。
在外交方面,菅義偉則是個新手。他已經表示要繼承安倍晉三路線,「以日美同盟為基本,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並透露將和安倍商討如何開展外交活動。
但菅義偉也表示,安倍推行的首腦外交可能無法被繼任者延續下去。他認為,外交必須由整個政府推進,而不是首相官邸來主導。
在14日下午當選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後,菅義偉發表講話稱,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能允許政治空白,為了讓每位國民安心、安定地生活,他有責任繼承安倍晉三的舉措。
這位「安倍繼承者」如何在1年的任期裡體現「菅義偉色彩」?
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