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們怎麼學外語?華東師大帶你看這場「寶藏展覽」

2020-12-27 澎湃新聞

China has splendid cultures

留聲機裡傳來熟悉而溫暖的

英語聽力薄膜唱片的聲音

在這裡你還能找到

50年代的錄取通知書、收音機

70年代的古舊拷帶機

80年代的原版外語電影錄像帶

以及珍貴的名師創作手稿

……

是什麼展覽?

看過來

這是

華東師大外語學科發展回顧展

這場穿越時空的外語學科「寶藏」展覽以「踔厲鑄文脈,初心育師魂」為主題,通過文字介紹、實物展示、口述歷史以及舞臺劇表演等形式,帶領參觀者回顧華東師大外語學科七十年發展的崢嶸歷程,追憶不同時代閃耀著的砥礪奮進之光。

展覽將持續2周時間,有近30餘類展品展出。

▲ 華東師大翻譯家部分譯著

▲ 各年代磁帶播放設備

華東師大的外語學科創立於1951年,是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專業之一,從外文繫到外語學院,從最初英語、俄語兩個專業到如今6個語種、7個專業,從麗娃河畔到櫻桃水邊,不斷發展壯大的華東師大外語學科不僅是我國外語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 展覽現場

▲ 上世紀法語考試試卷

Sound / 有溫度的聲音

「我覺得留聲機和磁帶裡的聲音是有溫度的,跟現在數位訊號傳輸的聲音完全不一樣」,參加這次展覽的葉青老師說,她回憶起自己在本科用磁帶學習外語的經歷,「當時師生可以去外語學院的電教室裡轉錄想要學習的英語磁帶,3塊錢一盤……同學間還會相互比較誰倒帶的位置最精準」。

本次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類大型語音學習設備,如拷帶機、開盤機、電唱機、收音機等,這些「神器」和背後默默付出的老師們是這些溫暖聲音的來源。

早在計算機尚未流行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華東師大的學生就可以走進一片專屬於英語聽力的小天地,通過外語系教研室老師搜集和製作的成百上千盤的外語磁帶,享受到海量聽力資源。

▲ 豐富的語言學習材料

華東師大的外語教育尤其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通過興建電教室、編寫聽說教材、改革語音課程、舉辦英語演講或歌曲比賽等形式幫助學生練習聽力、糾正口音,提升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的熱情,進而拓展國際視野。

1984年,由張民倫老師主編的 Step by Step 英語聽力入門教材出版,瞬時風靡全國,截止到目前共出版3版,總印數達到了2000多萬冊,其中第一版重新印刷了70次,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

1990年,虞蘇美、李慧琴老師主編的《大學英語聽力教程》出版,被全國700多所高校廣泛使用。

此外,外語學院還有曾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教授英語、被英國記者評價「語音之優越勝似牛津音」的翁賢青老師以及創造了「交際教學法」的「共和國女將軍」趙織雯老師等諸多教學名家,他們「先人一步」的超前意識、孜孜不倦的奉獻精神,為外語交際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1980年,翁賢青(左)在華東師大外語系與上海廣播電臺合辦的英語中級班授課

Faith / 有溫度的學科

開幕式上,外語學院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的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舞臺劇《開拓》,再現了中心創始人黃源深教授創辦澳研中心的歷程。

▲ 舞臺劇《開拓》

1986年,前澳總理、時任澳中理事會主席惠特拉姆來華訪問,拉開了中澳關係的新篇章。

當時他特別提出要了解華東師大澳研中心的情況,希望能夠以此為平臺深化中澳文化交流,澳研中心由此正式成立。

▲ 華東師大澳大利亞研究中心成立

親臨現場的黃源深教授感慨萬千,回憶起當年的歷史,他動情地說:「只要我們懷有信念,只要我們不中途放棄,那麼總會有希望,並且終將成功!這是歷史的寶貴財富!」

堅持努力、擔當作為始終是華東師大外語人的底色,也是外語學科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這背後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執著信念。外語學院第一任院長張民倫教授曾說:「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先進的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先進的理念……要有超前的意識。」

▲ 1951年的外文系

▲ 如今的外語學院

在七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外語學院不斷與時俱進推進教學改革,適應新時代外語教學的需要,比如英語系在2012年啟動了英語師範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根據新時代英語教育人才培養需要進行課程改革,獲得了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華東師大外語系就參與了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英語廣播教學,出版英語廣播教材近100萬冊,惠及社會各界,八十年代又開播了俄語。也曾與新疆石油局等社會機構合辦英語培訓班,根據行業需求培養外語人才。

▲ 1987年,華東師大與上海電臺第一期廣播教學俄語班結業典禮

近年來,學院通過組織暑期外語志願支教團、紅色翻譯志願者團隊等形式助力教育扶貧、幫扶西部發展。

▲ 外語學院紅色翻譯小分隊赴延安子長縣開展紅色景區糾譯實踐活動

▲ 2020年,外語學院翻譯志願者團隊助力長寧區防疫翻譯工作

▲ 2020年,外語學院與雲南尋甸金所中學開展英語能力提升教育幫扶

在翻譯領域,華東師大群星璀璨的「翻譯家」群也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豐碩的貢獻,代表之一的虞蘇美教授是第一個翻譯完整版《三國演義》的中國譯者,為中國經典文學作品的傳播貢獻了師大人的力量。

▲ 虞蘇美教授是第一個翻譯《三國演義》全本的中國譯者

Legacy / 有溫度的時代

作為「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也是華東師大外語學院以史育人的重要舉措。歷史的教育要觸動心靈,要貼近時代,要在過去和現在之間構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這就是傳承的力量。「只要這傳承一直都在,相信華東師大的外語學科能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說。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外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江宇靖在談到策展初衷時表示:「這次展覽受到學院文脈編寫的啟發,文脈編寫中挖掘出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物和故事,我們就想如何讓那些令人感動的人和事不僅僅停留在紙上,而是生動的再現在我們身邊。要讓這些歷史往事與當代人產生共情從而引發共鳴,架起不同時代外語人之間的心靈橋梁,發揮院史文化育人的作用,傳承接續好華東師大外語人的文脈師魂。」

Standpoint / 觀展師生這樣說

我是85年上大學的,那時班裡有一個臺式轉盤的錄音機,大家下課後就圍著錄音機,帶著耳機聽日語練發音。那時我們還喜歡聽歌學日語,先聽寫歌詞,再跟著學唱。我記得我學會的第一首日語歌曲是「冰雨」。

——日語系主任尹松老師

我是上大學後(80年代上半葉)才在英語的學習中知道了西方的April Fools' Day(愚人節),我們全班還在某一年的四月一日跟年輕的任課老師開了個小玩笑,不過老師也沒有生氣……那時候的師生關係其樂融融,像朋友一樣,我也希望能在我的教學中跟學生「打成一片」。

——外語學院副院長侯敏躍老師

自己剛做老師的時候,經常把來自北方的同學接到家裡包餃子……真是睹物思人,現在這種師生關係好像變淡了,但相信隨著我們育人工作的不斷推進,老師跟學生的關係能夠越走越近。

——俄語系主任劉玉琴老師

當年我的父親是我國首批援非醫療隊的隊員,受他的影響我對法語開始感興趣,並逐漸深入學習。當時我跟他還經常會用法語寫作書信遠隔重洋進行交流,對他們當時在艱苦條件下做出奉獻自己、遠赴他國的精神十分感動。如今我也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幾十年,教師和醫生一樣,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職業,我會永遠熱愛法語,熱愛學生,熱愛華東師大。

——法語系主任王靜老師

1976年,我當時在部隊當兵,學外語是件極為另類的事情,但我自中學起就對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熄燈號響過之後,我便鑽進被窩,悄悄地打開手電,如饑似渴閱讀淺顯的外語教材和通俗讀物,後來就靠堅持收聽上個世紀70、80年代風靡一時的業餘外語廣播講座而進行自學,最終通過1978年的全國統一高考,身穿軍裝走進了一所地方外語院校。

——德語系主任宋健飛老師

經歷了時代的變化,只具備語言能力本身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優勢了,希望學生們都能夠綜合發展,在外語強的同時夯實自己的綜合能力,以外語為基礎,發展自己在其他領域的特長,這樣就能獲得如虎添翼的效果,凸顯外語學院的獨特性。

——大學英語教學部趙朝永老師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這些展品就像跨越時空講故事的人,可以讓我這個沒有親歷的人感受到一段段歲月的馨香。看到老一輩外語人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年代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和設備刻苦鑽研,我更覺得要珍惜當下,在提升自我的同時努力傳承外語人的精神。

——2019級筆譯專業研究生姚竺君同學

很多老師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機會留在國外,但是他們為了我們外語學科的建設毅然回國,在當時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堅持辦學、堅持學習,作為新時代的外語人我們要接好接力棒,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祖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演《開拓》舞臺劇的潘俊韜同學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月2日

展覽地址

閔行校區外語學院一樓

來源|外語學院

圖文|馮燁

視頻|姚竺君 陳佩佩 于靖川

景語 趙婭楠 餘超

編輯|吳瀟嵐

原標題:《前輩們怎麼學外語?華東師大帶你看這場「寶藏展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原來前輩們這樣學外語!這個「有溫度」的展覽重溫七十年外語學科...
    「China has splendid cultures……」留聲機裡傳來熟悉而溫暖的英語聽力薄膜唱片的聲音,在這裡你還能找到50年代的錄取通知書、收音機,70年代的古舊拷帶機、80年代的原版外語電影錄像帶、以及珍貴的名師創作手稿……12月16日,華東師大外語學科發展回顧展在外語樓拉開帷幕
  • 再現經濟學家陳彪如的教育情懷 華東師大學生黨員以微展覽向大師致敬
    再現經濟學家陳彪如的教育情懷 華東師大學生黨員以微展覽向大師致敬時間:2020/12/9 15:09:57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如何讓更多的師大學子走進大師
  • 日本是世界第二熱愛學外語的國家?聽到這些「日式外語」,你笑了嗎?
    在全球有3億用戶的免費語言教育公司Duolingo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是繼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二熱愛學外語的國家。 據Doolingo統計,在2020年3月~4月期間,日本的新用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Doolingo根據用戶的課程聽講完成數平均值,將日本熱愛學外語的地區進行了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東京都,第二是富山縣,第三是山形縣,第四是北海道,第五是石川縣。
  • 人民的名義陳清泉學外語是哪一集 人民的名義陳清泉學外語是多少集
    《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也是播出就大火,劇中的看點真的是非常的足,不管是從劇情還是從設定的人物都是非常的巧妙,而最搞笑的那個片段應該就是陳清泉學外語的那一段兒了吧,而當時他被抓獲的時候真的像是一個表情包,而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的表情包也跟著火了起來。那麼陳清泉學外語是哪一集?一起來看看。
  • 這位華東師大校友太優秀
    這個年輕的「寶藏老師」有何過人之處?「從表面上看,這是班級裡一個突發事件,好像是同學之間的情緒問題,但其實背後反映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有些同學的團隊意識不強,二是同學們對公德和私德的認識欠缺。」找到了核心問題,趙煒瑜接著開始歸因分析。「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應該共進共退,無論有沒有獲得榮譽,都是同學們一起承擔和負責的,那些指責小明的同學,對班級的奉獻有多少?
  • 外語達人、十萬主播、漫畫大師……這群阿sir「不簡單」
    這支隊伍裡的移民管理警察,不僅業務精湛,還個個身手不凡、深藏不露。他們中,有「外語達人」,也有「十萬主播」「漫畫大師」「心靈醫師」.....這些「外語達人」們還兼職隊裡外語教官,時常趁著執勤間隙給同事們「補課」,分享常用的查驗名詞和短句,幫助不少「老同志」攻克「語言關」。
  • 看劇也能輕鬆學日語,洋光外語在線推薦日劇!
    學日語,有著各式各樣的方法可萬變不離其宗,反覆練習才是硬道理。但每天看教材又太枯燥,那有沒有比較開心輕鬆的學習方式呢?那是必須的~看劇也能學日語!接下來洋光君給大家推薦一些品質高,實用性高,又方便學習的日劇。首先呢,從入門開始!
  • 50場精美展覽「雲上看」(美術館篇)
    快來給你的「宅戰疫」「加點料」!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和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聯合全國眾多美術館、博物館,發起50場線上展覽,為公眾奉上雲端「文化盛宴」,並授權人民網首發。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攝影,美術門類一應俱全;青銅器、陶器、玉石器、金銀器,精品文物琳琅滿目……VR全景、360°無死角,讓你宅在家中,觀在「雲端」。快來識別二維碼,帶你直抵「現場」!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二十七),外語
    還是那句俗話:「要知桃花源中事,須問桃花源中人」,下面搖搖就帶著以上這些問題,去向外語圍城中的愛好者來進行諮詢,也許聽了他們的解答,你就能知道外語是否適合自己,是否要把外語把作為自己終生的興趣愛好了。首先是搖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學外語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外語愛好者寒石說:我覺得學外語的主要好處是,可以使得你爭取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還可以使得你獲得較高的職位和薪金。
  • 我們帶你看展覽 ● 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
    我們今天為你到達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走了一次,向你介紹暑期的特色展覽
  • 外語使國內外學生都頭疼,外語太難啦!究竟怎樣才能學好外語呀?
    因為處於應試教育下的教學體制,所以學生們也在不斷的認真努力學習,爭取可以在考試的時候考出理想的成績。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學生在學習階段都要學很多門功課,難免有自己不擅長的幾門功課。美國高中生的外語—中文有多難「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我們國家的發展的速度很快,在國際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通過這句歌詞,可以發現隨著我們國家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世界多個國家已經將中國話列入學生必學的外語了。
  • 運用母語教授外語
    大家看我手裡這兩本書,這本Translation是為翻譯正名的,剛買的, 09年出版的。還有這本,題目和我今天做報告的題目一樣,叫做Using the Mother Tongue,它列出了100多個利用母語教外語的活動。
  • @愛看展的你!12月的申城,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音聲畫海』——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等36項新展在內的130餘項展覽可以觀賞。還有講座、工作坊、特別導覽、書法課堂、手工課等24項活動等你體驗,更有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詳見↓部分免費展覽
  • 看電視劇就能學會一門外語?這三點是關鍵
    《老友記》劇照中國搜索訊 學習外語只能通過上課嗎?這可不一定。我所有的英語都學自《歡樂滿屋》和《凡人瑣事》。」儘管長時間看電視不受鼓勵,但語言專家表示,看外語電視節目,如果近乎痴迷的話,可以幫助學習該門外語。俄勒岡大學教授梅麗莎·貝斯伯克稱:「相關事例非常普遍。」她提到來自拉美的職業棒球選手,他們學習英語是靠觀看配有西班牙語字幕的《老友記》。但他們不只是簡單觀看,而是一遍又一遍反覆看。
  • 兩江新區這7場藝術展覽一次看個夠,創意活動月還有這些體驗項目
    技法細膩、畫面工整的工筆畫,這裡有;鯉魚比汽車還大,孩子們這樣「童言無忌」式的「塗鴉」,這裡也有;就連隨手揉捏成一團的口香糖紙,到了這裡也被成倍放大做成了雕塑……這些有趣的藝術品,大家只要去金山意庫,就能一次看過癮了
  • 網友質疑母語還沒學好,就想學外語?
    雖然說確實各個中小學生已經相應地減輕了學生們的課業負擔,但是在大環境影響下,中小學生們的負擔似乎並沒有減輕。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一個新名詞:內捲化,這也正是因為這種內捲化也讓一些有錢有資源的家長為孩子「鋪路」,這些孩子的發展也是越來越順利。
  • 珠海人的周末,要被這場好玩到炸裂的展覽承包了!
    設計周"瘋狂撩人",誰頂得住啊  ↑聽聽,這是什麼虎狼之詞↑  即可免費看展+喝奈雪寶藏茶!      珠海國際設計周碰上奈雪寶藏茶  這對CP,我第一個鎖了!  即日起壕送5000杯,先到先得!  邊喝奶茶邊逛展,一秒快活似神仙!
  • 海島驚魂 《寶藏世界》帶你探知寶藏島
    海島驚魂 《寶藏世界》帶你探知寶藏島 時間:2017-08-22 10:15:10 來源:未知 作者:ParadoxDogs
  • 假面騎士Zero-One:那些酷似平成前輩們的變身,這是向前輩們致敬
    假面騎士Zero-One:那些酷似平成前輩們的變身,這是向前輩們致敬告別了平成時代的假面騎士,現如今令和時代的假面騎士01不知不覺也播出了一個月時間,不過,小編不小心發現了二騎的變身過程,部分場面像極了前輩們的變身亞子……第一,論相似度的話,要數二騎的變身。
  • 父母英語不好,怎麼輔導孩子學英語?這幾招要掌握
    掌握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年紀輕輕就掌握了好幾門外語,對於英語不好的父母來說,該怎麼輔助好孩子學習英語呢?今天就來跟父母們了解一下,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對於處於英語啟蒙期的孩子來說,這也是聽力辨音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家長英語不好,可以藉助外力,和孩子一起看看原版動畫、聽兒歌、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和外國人多接觸交流培養一個好的語感。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讓英語走進孩子的生活,培養好孩子的語言意識,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