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月17日電 近日,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登文章,介紹了手工達人葉逢梅對廢棄物品進行創意再造,用碎片布料和廢棄滑鼠製作應節的鼠娃娃的故事。
文章摘編如下:
葉逢梅有著一雙巧手和一顆環保善心,總能巧妙利用廢棄物品進行創意再造,製成精美的裝飾品、包包或其他物品,化腐朽為神奇。
走進葉逢梅的家,恐怕沒幾個人不會對她家中的廢物利用的手工藝感到讚嘆,像是利用廢棄布料做成「新衣服」的椅子、利用鮑魚刷製成的小松鼠、利用布料和貝殼製成的小飾品等等。
她自幼就喜歡針線活,多年以來一直以針線活當作個人愛好。直到2007年,恰巧邁入退休年齡的葉逢梅接獲某家居雜誌的邀稿,要求她每月寫一篇廢物利用的文章。因為這份「每月功課」,讓她有機會訓練自己動腦筋去構思廢物利用,久而久之,廢物利用成了她的日常生活。
資源不浪費,再循環改造
葉逢梅有個習慣,即每年都會利用廢物來製作來年生肖造型的娃娃。當年她第一次製作的就是老鼠造型的娃娃,至今將近13年,恰好把十二生肖造型的娃娃全做齊了。
葉逢梅所製作的鼠娃娃,老鼠的「皮膚」全由廢棄的布料製成,例如嬰兒衣物、沙發布、牛仔布等,葉逢梅利用珠子做成「眼珠」,黑線做成「鬍子」和「嘴巴」。若搭配一個扣針,還可把小巧的老鼠扣在衣物上,作為服飾的裝飾物。
桌上二十餘只老鼠有如一個大家庭,有的圓胖短小,有的形狀瘦長,有的身形像滑鼠。
葉逢梅說,當中有四五個鼠娃娃都是由滑鼠作為核心,再以布料和棉花包裹,稍作裝飾製作而成。她表示,許多人早已不用這些舊款滑鼠,然而把它們丟棄實在可惜,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能夠提醒大家不要隨意丟棄滑鼠,趁著鼠年,把廢置已久的滑鼠製作成可愛的鼠娃娃。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馮依健 攝)
葉逢梅笑說自己仍在學習中,需要多練,看看如何把娃娃做得更精巧更細膩。平時她都會透過書籍或網絡來參考相關製作和設計,然後再進行調整。
她所製作的娃娃經常有很多創意,比如,在小老鼠娃娃體內縫入一個磁鐵,它就能穩穩地「站」立在罐子上。
葉逢梅孜孜不倦地推廣「穿針引線」的樂趣,在她的名片上,都會貼著細小的碎布,每張名片都不一樣。她希望能鼓勵大家透過縫製把廢物變成有用的東西,減少浪費。(蒙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