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解密「陰陽眼」:孩子能看到的,你未必看得到,不是迷信

2020-12-12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你聽說過「陰陽眼」嗎?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網友來信,對方表示七月初帶著女兒回老家給太奶奶上墳,誰想上完回來,女兒就經常看到外人所看不見的東西,並時常在家裡哭鬧不止。就在上周,女兒甚至說出看到過世的人的容貌,這讓網友非常害怕,畢竟老公出差,只有她和女兒在家。

於是,抱著求解的想法,她想知道現實中是否真的存在陰陽眼?

當時我有意開玩笑,立刻給出肯定答覆,表示小孩子本來就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是科學事實,家長沒必要大驚小怪。

網友非常吃驚,難道陰陽眼是真的?我這才為她答疑解惑,只因前些天我正好參加了一位育兒界大佬的客座會談,裡面就重點提到該問題,主要側重於心理學方面,一起來看下吧。

孩子能看到的東西,大人未必看得到

根據網友的說法,她家女兒自從祭拜回來就經常哭鬧,還胡言亂語,這讓她懷疑女兒是否沾染了什麼髒東西。對此,我給出的解釋有三:

①泛靈心理

十八九世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過一個理論,主題是幼兒時期的孩童是否存在獨一無二的泛靈心理,只因他發現處於該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會與外界展開對話,只不過對話的對象不僅僅是生命體,也包括布娃娃等。

作為兒童心理學的開創者,皮亞傑的理論並非空穴來風,反而是有大量的案例作為依據。

以前文中網友的經歷為準,她的女兒不過三四歲,還處於對外界認知模糊的時期。我小時候曾經對著鏡子說話,正是因為把鏡子裡的自己當成了有生命的存在,她女兒可能也是一樣,只不過是把身邊的萬事萬物都當成了活的玩伴。

聽上去很玄幻,但若結合兒童不成熟的心理特徵分析,就比較好理解了。

人們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抱有疑惑,並企圖用有限的認知去概括它。孩子也是一樣,三四歲的年齡,對外界事物缺乏認識,但又急於與父母分享,這才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概括專屬,甚至把不認識的事物當成認識的生命體。

舉例來說,網友口中女兒所說的有人影經過,可能只是窗外柳樹的影子,又或者只是路過的小動物,只不過被小孩子看到殘影,所以才被泛靈心理給生命化了。這與國內的萬物皆有靈理論相似,源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②祭拜留下的「後遺症」

網友或許會產生疑惑,為何之前孩子不哭,非要等到上墳歸來後才出現了「陰陽眼」?其實,這就要說到泛靈心理的引發契機了。

所有的兒童心理表現都存在「引子」,而小姑娘胡言亂語的「引子」就是回老家祭祖。

根據網友的說法,孩子祭祖回來出現的症狀,這其中最大的可能孩子在墓地受到了驚嚇。或許是因為初次參加群體性祭祀,沉重陰鬱的氣氛給小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回到家裡也依舊難以忘懷。

一旦記憶根深蒂固,小女孩的思維就會陷入條件反射般的慣性聯想之中。無論家裡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孩子都會聯想到祭祖的場景,甚至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其實,孩子口中的「一切」未必是真實存在的,也可能是記憶留下的「副作用」。

③小孩子視力非凡,大人看不到

這倒不是我瞎說,根據醫生研究,小孩子的視力是很強的,很多孩子坐在高處照樣能看到遠方的人影。而大人卻不能,這源於觀察習慣和視力方面的不同。家長不要大驚小怪,很可能孩子只是看到了遠方的人或物。

面對「泛靈心理」,家長如何應對?

說完了原因,我們就要談一下家長如何正確應對了。說白了,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是因為年齡小,想像力太過強大,家長要做的就是為孩子科普現實中發生的一切,並糾正小孩子對周邊事物的錯誤認知。

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不可以訓斥孩子,這會讓孩子感到惶恐。

家長應該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口中講述的一切,並循序漸進將孩子從幻想中引入到現實。無論是鼓勵孩子多出去與小朋友交流,還是組織生日會為孩子提供交流的機會,都比放任孩子沉溺幻想來得好。

【話題討論:你小時候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看似玄乎的表現其實是真科學
    聽孩子說完,孩子爸爸瞬間背後一陣發涼,心裡毛毛的。似乎寶寶真的有「特異功能」似的能夠看到一些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總之,不管大人信不信什麼鬼神論,這次之後,是不敢再帶孩子去墳地這種陰氣重的地方了。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
  • 孩子有大人「看不到的朋友」?心理學家: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媽媽,媽媽,我看到那裡站著兩個小人,他們在衝我笑!」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爸爸和媽媽並沒有看到任何人,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有一天,媽媽忍不住了,就問向奇奇:「寶貝,我總是看到你抱著木偶熊自言自語,你是在做什麼?幼兒園裡有活動嗎?你要表演單口相聲?」奇奇卻把木偶熊抱在胸前,滿臉詭異地說道:「媽媽,我是在跟艾奇說話。
  • 8歲女孩天生「陰陽眼」,能看見超自然現象,陰陽眼真的存在嗎?
    對於8歲女孩花花來說,她天生就能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她是村民口中,擁有「陰陽眼」的女孩。相傳,天地間有一種人,眼睛能辨陰陽,看見亡人陰魂,此即為「陰陽眼」。「陰陽眼」大多是天生的,少部分可通過後天修煉獲得。總之,非至純之人不可得。
  • 怎樣自學開陰陽眼?
    所謂陰陽眼就是能看到鬼物,一種是先天,也就是一出生就有的,這類人的陰陽眼是關不上的,只能通過佩戴闢邪飾物或符來避開鬼怪。後天分為兩種。 第一個就是得了大病或者出了事故醫治後擁有了陰陽眼,這類往往時靈時不靈,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看到鬼。
  • 明心道人:擁有陰陽眼的經歷
    陰陽眼是一種特異功能,能看見鬼魂或一般人看不見的超自然現象,一般我們說的陰陽眼是指能看到另外一個世界的鬼魂,精怪,妖魔等的下級靈體。而天眼則是更高級的一種能力,據說能看到神仙,佛祖,天兵等更高級的靈體。
  • 科學家模擬出陰陽眼,發現靈魂的蹤跡,或許死亡不再是生命終點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動物,比如貓和狗,雖然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但實際上關於靈魂,現在科學界的爭論非常大,甚至連它是否存在都無法達成一致。1907年,美國的鄧肯麥克達醫生在一家療養院正確測定了幾位老人去世前後的體重。他們在患者死亡的瞬間發現體重瞬間消失了四分之三,大約21克。
  • 孩子能看到靈異事件嗎?認知心理學家:「泛靈論思維」能解釋
    孩子的魔幻式思維:泛靈論瑞士認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提出了完整系統認知發展理論。他認為從孩子出生到兒童期結束,認知發展共經過4個時期: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泛靈思維發生在兒童認知的前運算階段。
  • 眼觀陰陽,「陰陽眼」到底源於何處?
    在很多影視作品或是書籍中,都會出現「陰陽眼」這一種通靈的特異功能。陰陽眼,顧名思義,既能見陽,又能辨陰,代表看見鬼魂等其他人看不見的超自然現象存在。陰陽眼宗教中的陰陽眼陰陽眼的說法來源於宗教,很多宗教中的神,先知,或有神性的人物,宣稱都有能夠用肉眼看見靈體的人物。在佛教中,也有天眼的說法,又稱為無礙清淨天眼智神通。
  • 孩子看到某人為什麼突然大哭?這不是迷信,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
    十一回家的時候陪著奶奶一塊在外面遛彎,到了一個小廣場的時候發現一個石桌子,旁邊圍了很多的人,好奇的,我就拉著奶奶過去看了一下,剛到跟前才發現是因為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娃娃被大家逗得樂呵呵,真的是非常招人喜歡,但這一個時候又走過來了,一個老爺爺看著娃娃非常的可愛,就想去抱一抱,結果本想非常開心的娃娃,看到老人走過去之後
  • 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嗎?別傻了,快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說的!
    朋友圈看到一位寶媽曬出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場面可謂是壯觀呀,各式各樣的玩具堆積成山,開一個玩具店都不為過了;還有共同好友在那裡評論,我們家寶寶玩具也非常多,每天都要整理,真是麻煩死了。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玩具多,這樣真的好嗎?
  •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童話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啟迪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在研究中發現,童話最適合於培育兒童的心智能力,能夠使他們獲得尋找生活意義的能力和賦予生活更多意義的能力。貝特爾海姆認為,童話世界常常可以反映孩子不同心理成長階段的心理衝突,並以童話獨有的形式,幫助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順利度過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
  • 孩子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不能是這「三種人」,兒科主任:不是迷信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對於全家人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喜事,同時在這樣大喜的日子,也會有很多親友過來道喜,看到可愛的寶寶,大家肯定也會爭著抱一抱。小吳前段時間剛生下一名可愛的男寶寶,因為小吳是剖腹產,所以需要住院一個禮拜,只有各方面檢查沒有問題,寶媽才能出院。
  • 陰陽眼到底存不存在?有沒有在道教正法之中呢?
    關於「陰陽眼」這個說法,常見於香港的恐怖片中,當然在很多的奇幻電影中也有類似的描寫,到了後世慢慢發展,很多人將陰陽眼與茅山道術重合了起來,甚至有人說,學習茅山道術首先就要開陰陽眼,針對這個事情,我拜訪了一個茅山上的朋友,得到了一些解析。
  • 豪門給孩子取名,為什麼不能「大」?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有些問題並非迷信 不想引人注意 相比普通家庭來說,豪門家庭會更害怕被人注意,尤其是盯上自家的孩子。生活中不免有些圖謀不軌之人,他們很可能因為錢財對豪門下手,而容易成為目標的就是豪門中的孩子。
  • 民間故事:不是陰陽眼,為何七歲能見鬼,八歲還拜了牛頭為師?
    程無憂不是陰陽眼,他能見鬼也是因為外力的作用。村上的壽星白大河去世的時候,他就躲在門後面,抹上白大河給他的牛眼淚盯了半夜,最終得以見到牛頭馬面,還被牛頭瞪了一眼。得到了二河的肯定回答,程無憂內心最後一絲的懼意也放下了。他就開始和牛頭聊天,問了好多好多的問題。也不知道聊了多久,但是程無憂已經把問題問完了,雙方陷入了沉思。「你覺得你白爺爺怎麼樣?」二河忽然開口問道。「挺好啊,我很喜歡他,他還陪我玩!」
  • 這次真不是迷信!
    這次真不是迷信! 說起老一輩的「封建迷信」,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有話要說。比如房間裡不能打傘,晚上不能照鏡子之類的,應該是全中國的老年人通用的。即便是建國後不能成精的現在,在一些偏僻的農村,依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有一些習俗就是單純的怪力亂神,完全不可信的,而有一部分,則是老祖宗經過幾代人的總結,流傳下來,以「鬼怪」之名形成的科學現象。
  • 除了葬禮,這4個地方也儘量別帶孩子去,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因為孩子太小,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家長會不放心,所以會帶著孩子。也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見見世面,出去的時候也會帶孩子,但是有些地方確實不適合小孩子去。參加葬禮就特別不適合帶孩子,老人有這樣一種說法,小孩子的眼睛能夠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帶小孩參加葬禮就會邪祟上身,其實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 孩子拖拉磨蹭別著急上火,心理學家告訴真相,幫孩子改掉不是難事
    父母總是為孩子拖拉磨蹭著急上火,而孩子卻全然不知自己錯在哪兒;當你像個將軍一樣發號施令,不停地催促孩子作業快點寫、上學要遲到了,書包要背上等等,而孩子卻是越催越慢,甚至一臉懵地看著你。然而,養個娃何至拖拉磨蹭這一個問題,家長們頭痛的事多著呢!其實,所有行為的背後都與孩子內在動機、需求有著必然聯繫。
  • 縱觀豪門給孩子取的名字都不「大」,這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樣看起來,給孩子取名字不能太大,貌似還有點道理。不然,明星為何如此給娃取名呢?但其實,明星不是迷信,只是在避嫌罷了。給孩子起名不要太大,這不是迷信,只是在避嫌!紅燈停,綠燈行,碰見黃燈就做下調整。這是交通法則,用到給娃取名字上,也非常的合適。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雖然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人這一生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通天大道寬又闊」,就沒有家長想讓孩子一生卡在「彎路」上。這倒不是我誇大其詞,不如今天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樣的孩子最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孩子又會遭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