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呼籲聯合國搜集「伊斯蘭國」罪證調查組保持獨立公正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0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10日在聯合國搜集「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犯罪證據調查組工作視頻通報會上發言,呼籲調查組保持獨立、公正。

耿爽說,自今年5月伊拉克新政府宣誓就職以來,伊拉克在推進國內政治進程、應對經濟社會挑戰、發展和平友好對外關係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同時,恐怖主義仍在威脅伊拉克和平穩定。國際社會應當繼續支持伊拉克打擊恐怖主義,鞏固來之不易的反恐成果。調查組的工作應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他說,中方注意到調查組提交的第五份工作報告,讚賞調查組克服新冠疫情挑戰,積極履職盡責。根據安理會決議,伊拉克是所搜集證據的主要接收方,調查組應及時、完整向伊方移交證據,同其他會員國分享信息應徵得伊方同意,並堅持透明、非歧視原則。

他說,國際社會應切實尊重伊拉克主權和對發生在伊領土上罪行的司法管轄權,支持伊方根據國內法律將恐怖分子繩之以法。中國歡迎伊方推進對前「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追責立法工作,希望此項工作能夠早日取得成果。

他說,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反恐沒有國界。各國必須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決打擊所有被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不能採取雙重標準。中方願同安理會成員一道努力,繼續積極推進國際反恐合作。

相關焦點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呼籲以發展促和平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呼籲以發展促和平 2020-11-04 05:25:54 參與互動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呼籲以發展促和平
  • 中國代表敦促各方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堅持開放、透明、包容態度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1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11日在安理會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視頻會上發言,敦促各方堅持開放、透明、包容的態度。耿爽表示,中方一貫反對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使用化學武器。對於指稱使用化學武器情況,應該以事實為依據,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為準繩,進行公正、客觀的調查和處理。
  • 「伊斯蘭國」用大錘電鑽破壞伊拉克古蹟(圖)
    2月26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布視頻,顯示武裝分子以大錘和電鑽瘋狂破壞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一家博物館內的古文物。伊拉克旅遊和文物部5日發表聲明說,「伊斯蘭國」武裝人員當天使用重型軍用卡車毀壞古城尼姆魯德的考古遺蹟。聲明沒有詳述古蹟損毀程度,稱這一極端組織繼續「挑釁全球良知和人類感受」。尼姆魯德建於公元前13世紀,位於底格裡斯河河畔,距離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伊斯蘭國」主要據點摩蘇爾大約30公裡。
  • 中國代表呼籲國際社會努力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新華社聯合國11月18日電 聯合國安理會18日舉行中東局勢和巴勒斯坦問題視頻公開會,聽取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姆拉德諾夫通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並闡述中方立場。張軍說,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地區動蕩不安的根源性問題,國際社會應當堅定推進以「兩國方案」為基礎的政治解決。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呼籲巴以重啟對話
    新華社聯合國12月21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21日在安理會中東問題視頻公開會上發言,呼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早日重啟平等對話。耿爽說,巴以是搬不走的鄰居,雙方應當堅持和談戰略選擇,早日重啟平等對話。
  • 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呼籲聯合國秉公執法
    此時我國挺身而出,在堅持事實的同時呼籲聯合國站出來秉公執法,將在外犯下戰爭罪行的軍人繩之以法。據《參考消息》本月5日報導稱,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當日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視頻公開會上表達了中國的立場,對於國外駐軍在他國犯下的罪行給國際安全帶來的嚴峻挑戰,應該維護國際法治、將涉嫌違法的軍人繩之以法。唯有如此,才能震懾、杜絕法外行徑。
  • 警示世人:實拍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大量罪證文物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新華網哈爾濱4月7日電(記者 強勇)經過兩年多在全國範圍搜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已新增館藏1740件,全館文物總數超過6300件。    記者從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獲悉,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七三一部隊為銷毀罪證,把大部分資料和用品付之一炬,炸毀了研究、實驗、生產細菌的主要設備。
  • 聯合國上,德代表39國譴責中國,中方駐聯合國、外交部發聲批駁!
    德國駐聯合國大使:中國的香港和新疆讓人們擔憂 就在最近,美國和英國德國又聯合起來拉攏了其他一些國家公開對中國表示譴責。據悉,10月6日,德國駐聯合國大使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講話,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講話是代表39國發出的聯合聲明。
  • 中國代表:國際社會須警惕全球恐怖主義回潮
    新華社聯合國2月7日電(記者徐曉蕾)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7日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遭挫折,但正以秘密網絡形式迅速重組,國際社會須對全球恐怖主義回潮保持警惕。「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邊遠地區繼續攻擊官方人員及設施。國際社會必須對全球恐怖主義的回潮保持警惕,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務實合作,合力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 聯合國上,美英法德日等國「譴責」中國,卻遭多國打臉
    美國聯合英法德日等39國聯大譴責中國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德國駐聯合國大使赫斯根當地時間10月6日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39國聯合聲明譴責中國,表示中國新疆跟香港存在諸多令他們關心的問題,諸如人權、民主等等。在此次聯合國大會的辯論上,張軍代表26國公開批駁了西方國家侵犯人權的行為,同時也對美國國內的這種系統性種族歧視予以熱切的關注,張軍大使用美國近段時間流行的「我不能呼籲」與「黑人的命也是命」來強調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同時也抨擊了川普將新冠病毒汙名化、政治化的言論。
  • 土擬搜查沙特領事官邸,聯合國官員呼籲撤銷涉事者外交豁免權
    土擬搜查沙特領事官邸,聯合國官員呼籲撤銷涉事者外交豁免權 10月16日,一輛土耳其警車駛過沙烏地阿拉伯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
  • 中國代表呼籲各方落實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成果
    新華社聯合國2月12日電在聯合國安理會12日通過認可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成果的第2510號決議後,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發言,呼籲各方積極落實柏林峰會成果。他說,利比亞當前局勢複雜、敏感、脆弱,嚴重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安全穩定。
  • 此地宣布獨立,還想加入聯合國?中國不承認,100多國支持也沒用
    此地宣布獨立,還想加入聯合國?中國不承認,100多國支持也沒用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然而在一些外來勢力的影響下,有很多國家出現了分裂的現象,而這個地方單方面宣布獨立,還妄想可以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一員,但是只要中國不承認,就算全球100多個國家支持你,那麼也無視無濟於事的,你連聯合國的大門都進不去!
  • 中國代表:中方致力於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新華社聯合國1月6日電(記者 王建剛)針對當前美國與伊朗矛盾激化、中東海灣地區局勢緊張升級,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6日向媒體表示,中方對此高度關注,當務之急是防止中東海灣局勢升級、失控。中方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正為此積極開展外交行動。
  • 埃及提出呼籲以色列結束對戈蘭高地佔領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大會通過
    埃及媒體3日報導,聯合國大會當天通過了一項埃及提出的關於被佔領的敘利亞戈蘭的決議草案。埃及每年都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該決議草案,呼籲以色列結束對戈蘭高地的佔領,並撤回到1967年6月4日的邊界。 △埃及常駐紐約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伊德裡斯(圖片來源於網絡) 該決議草案指出,以色列繼續佔領敘利亞戈蘭高地是在該地區實現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障礙。
  • 東方智庫丨前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生前事與身後名
    100歲的前聯合國秘書長、秘魯人哈維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3月4日在自己的祖國去世。  德奎利亞爾保持了兩項紀錄:一,迄今唯一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的拉美人;二,迄今最高壽去世的前聯合國秘書長。  德奎利亞爾於1920年1月19日出生在秘(讀作bì)魯首都利馬。
  • 多國呼籲立即取消單邊強制措施
    新華社聯合國11月25日電(記者謝鍔)中國、尼日、俄羅斯等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25日在紐約共同舉辦「立即結束單邊強制措施」視頻會議。70多個國家與會。多國對單邊強制措施的消極影響表示嚴正關切,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並要求有關國家立即取消單邊強制措施。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主持會議。
  • 今日全球觀察:委內瑞拉數千人抗議馬杜羅 伊斯蘭國殺害一名日本人質
    政客們向人群發表演說,呼籲他們保持團結,因為去年的反政府示威遭到政府的血腥鎮壓,最終未能推翻馬杜羅政府。 今年的「空鍋遊行」(March of the Empty Pots)規模比往年小很多,分析稱儘管人們普遍對馬杜羅不滿,但去年的鎮壓事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 馬杜羅23日表示,該國反對派正醞釀一場政治和軍事領域的政變,未來幾天內他將拿出證據證明該說法。
  • 伊斯蘭文明(一) 帝國崛起
    那麼,這個信徒人口佔全世界人口近20%,即將在本世紀超過基督教成為世界第一大宗教的伊斯蘭,到底最初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你可能不知道,「伊斯蘭」(Islam)這個詞的阿拉伯語本意,卻是「順服」、「和平」等意,「穆斯林」(Muslim)的本意是「順從者」,現實的伊斯蘭信徒,既好戰,又好學,他們曾經代表著世界最先進的文明。
  •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聯合聲明:呼籲某些國家停止施壓!履行消除種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9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3次會議通過有關種族主義問題的決議後,聯合國多位獨立調查員第一時間發布聯合聲明表示,某些公開表示支持面對系統種族主義採取行動的、有影響力的國家,在施加壓力之後削弱了緊急辯論共識決議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