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於十三四歲的青少年來說,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以及他們有限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常常會受到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社會不良行為的侵害。我國法律在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雖然規定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護措施,但由於環境和條件所限,這些保護有時會出現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教給他們必要的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們更冷靜地面對侵害,保護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學習掌握自護知識,有助於邁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長,青少年時期是打基礎的階段,學會自護是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功。學習掌握自護知識,有助於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學會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是一個複雜的萬花筒,既絢麗多彩,又不時滋生一些醜陋骯髒的東西。青少年只有掌握了自護武器,才能更好地認識社會,學會分清是非,識別善惡,遠離危險,拒絕誘惑,自覺學法、懂法和守法,成為合格的公民。
以下先談談溺水與自救自護的問題。
【故事】暑假裡,曉瑩與同學趙蘭去遊泳。到了遊泳池,曉瑩換上泳裝,草草衝了澡,便跳進了泳池。趙蘭則衝琳浴,做操,活動身體。等到曉瑩遊完50米,她才下水。在遊第2個50米時,曉瑩感到不對勁了,她的小腿越來越沉重,以至抽筋了。最後小腿竟伸不能伸,屈不能屈,疼得她側身抓住池壁,被趙蘭扶上了岸。經醫務室醫生做了按摩,才恢復正常。
【常識】遊泳時應記住以下幾點——
*天熱時,先喝點冷飲,降低一下體溫,之後再下水。
*下水前一定要充分活動一下,如能做一套體操更好。
*水中不可持續地拼速度,要一會兒慢一會兒快地變換泳姿。
*如果出現抽筋的現象,要把腳尖儘量上翹,緩解後,遊到岸邊休息。
【口訣】遊泳抽筋皆因涼,一旦抽筋別著慌,翹腳蹬地求緩解,吸取教訓莫逞強。
(使用建議:這段材料對學生具有現實意義,可以閱讀材料方式呈現給學生,也可編入《班級自我防護手冊》。)
【故事】一位四年級的同學,不慎掉進了河裡。河不深,但水流很急。他嚇壞了,被水衝著,順流而下。流經一個大河灘,本來他可以趁機站起來,因為水只有小腿那麼一點深,但他沒有抓住這個機會。經過的大石塊、樹樁,他都沒能利用。結果,他被衝進了一個大水庫,淹死了。
【常識】如果不慎落水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憋氣:要憋住氣,用手捏著鼻子,避免嗆水。
*輕裝:及時甩掉鞋子,扔掉口袋裡的重物。
*站起:當漂到水淺的地方,要及時站起,不可坐失良機。
*漂遊:順著水流,邊漂邊遊,不要徑直遊向對岸,方向稍偏些更好。
*呼救:不會遊泳的,要邊拍水邊呼救。
*放鬆: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儘量放鬆,不可緊緊抓住拯救者。
【口訣】掉進水中莫慌亂,狂喊力氣會耗光,順水漂流尋時機,冷靜觀察好脫險。
(使用建議:以上材料對學生具有現實意義,可以閱讀材料方式呈現給學生,也可編入《班級自我防護手冊》。)
【教師寄語】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未完待續)
——王懷建教育筆記: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我會一直在原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