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那泰山頂上一勁松,
挺然屹立傲蒼穹,
八千裡風暴吹不倒,
九千個雷霆也難轟……」
一曲京劇《沙家浜》把人們帶回到了烽火四起狼煙滾滾的陽澄河畔、蘆葦蕩裡抗日戰場,那十八位新四軍傷病員殺倭寇的故事至今仍在傳頌。
如今,在蔡甸經濟開發區,也有一位鋼鐵戰士,腿裡釘著3根鋼釘,忍住傷痛,衝鋒在抗疫戰場。他就是綜合執法隊隊長、退伍軍人宋旭東,被幹部群眾稱為抗疫前線不倒松。
「打著三根鋼釘,我也要去戰鬥!」
武漢疫情防控保衛戰打響後,這裡就是宋旭東的戰場。
八年前,一個大風雪的傍晚,還在區城管局直屬執法大隊工作的宋旭東,在蔡甸城關巡查忙碌了一天,覺得格外疲倦,1.84米的個子,突然一跤摔在冰雪地上,爬也爬不起來。他在同事和家人的攙扶下,到醫院拍片檢查,右腿骨股頸骨折,如今腿裡還嵌著三根鋼釘呢!特別是在陰雨風雪天裡,還不時隱隱作痛。
今年2月14日到15日,蔡甸狂風漫天,雪花飛舞,氣溫下降。宋旭東因為排查疫情、接送轉運新冠肺炎病人,連軸轉了二十多天,腿裡陣陣發痛,行走很不方便。加之春節前胃病復發,來不及住院,打了幾次針,配了點藥,就趕到隊裡,堅守在崗位上。
領導和同事們見他臉色發白,走路都有點困難,勸他說:「你腿裡還打著三根鋼釘呢!就在辦公室指揮一下吧,不必事事都上一線。」
「打著三根鋼釘,我也要去戰鬥!」宋旭東斬釘截鐵地說。
作為綜合執法隊隊長,城管執法和疫情排查範圍廣、任務重、責任大。轄區13萬多人,居住在9個社區、48個村、37個小區和913家企業,京珠與滬蓉高速公路在這裡交匯,人流車流管控量大。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刻,他忍住病痛,拖著傷腿,帶領隊員在企業、在小區、在村口、在路上,設卡布點,組織巡查排查,宣傳防疫知識,指導群眾宅家居住,不出門,不聚集,勤洗手,多消毒,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長時間的勞累讓他腿部術後舊傷反覆發作,每一次疼痛,他總是咬緊牙關堅持挺過去。一天中午,他忙完護送工作,沒來得及下車,就接到電話,九坤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為蔡甸區幾所醫院捐贈了一批84消毒液,但受贈醫院車輛人員不足,他二話不說顧不上吃飯,開車輾轉往返奓山街衛生院、蔡甸區中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等3家受贈醫院,領取公務函。回到隊裡,他的腿傷又發作了,他臉色蒼白、冷汗直冒,堅持吃了一粒止痛藥再接著工作。幾名隊員看不下去了,紛紛主動請戰,開車趕往洪北捐贈接收點,領取消毒液,克服艱險,最終將13桶、300餘公斤消毒液分別送至幾家醫院,圓滿地完成了運送任務。
「不要回來看我們,你要衝在最前面!」
1969年3月,宋旭東出生在一個坦克兵軍人的家庭。受著父輩的薰陶,1987年,他踏著父輩的腳印,也報名參軍,來到了解放軍某坦克部隊,成為了一名軍人。三年裡,刻苦訓練,摸爬滾打,練就了不怕吃苦敢於犧牲的軍人本色。1990年退伍回到家鄉,直到進入城管隊伍,他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第一時間響應祖國的召喚,告別年邁的父母和幼兒,帶頭取消休假返崗,與在社區工作的妻子一起堅守在戰「疫」第一線,一戰就是60多個日夜。
他牽掛妻子,心疼孩子,最擔心的是家中年近八旬的父親和母親。很想抽時間回去看一看,哪怕是看上一眼,可是疫情防控任務緊急,確實不能離開抗疫戰場。
一天,剛回到辦公室,已是夜深人靜。他給父親撥去電話,老人家還沒睡,在電話裡大聲說:「我和你媽都還好,不要掛牽。不要回來看我們,你要衝鋒在最前面!」掛了電話,宋旭東心裡久久難以平靜,父親是一名老軍人,從部隊到地方都是苦活累活搶著幹,在最困難最危險的地方總是衝在前。我也曾是一名軍人,在國家有難、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在疫情防控一線更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更要像父親那樣彰顯軍人的本色,挺得住,衝在前,打不垮,戰不敗。
在疫情面前,他作為隊黨支部書記,立即組織成立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隊8名共產黨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到最危險的地方去,搶著最困難的工作做。
2月中旬,蔡甸迎來節後的第一場大風和雨雪,氣象部門連續發布了道路暴雪和結冰黃色預警信號,市融雪防凍指揮部迅速啟動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Ⅱ級應急響應,他迅速反應,提前部署,層層落實責任,安排專人巡查值守,帶領隊員們晝夜奮戰,對轄區內的星光大橋、九康大橋、常福大橋及周邊道路等進行全面巡查,遇到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處置並報告,做到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排除。
同時,突擊隊護送「四類人員」不間斷。那天下午,當他帶領城管人冒著風雪來到大集鑫龍酒店,接隔離期滿人員回家時,一位媽媽高興得穿著睡衣就迫不及待地抱著孩子跑了出來,年輕媽媽含著淚水動情地說:「雪下得這麼大,我以為你們不會這麼快來接我們,太想回家了,太感謝你們城管了!」幼小孩童則滿臉喜悅,樂得「咯咯」直笑。
就是這樣,城管人用忠誠和擔當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轄區內的道路、橋梁上的行人車輛安全暢通,用堅守和行動溫暖了這座城市。
「不打敗陰霾病魔,決不能下戰場!」
60多個抗疫的日日夜夜,宋旭東與他的40多名城管隊員一起,從寒風刺骨的嚴冬,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時節。他們無怨無悔,執著堅守,捨身忘死,默默奉獻,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月初,為了緩解蔡甸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奓山街)運送「四類人員」的壓力,他主動請纓,帶領黨員幹部和隊員將城管執法車輛加裝隔板臨時改裝成應急車輛,在不被家人理解和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的情況下,不懼雨雪,不分晝夜,24小時輪班護送「四類人員」到蔡甸區人民醫院、野戰國防園等10多處醫院與隔離點進行治療和隔離,並及時接回已康復和隔離期滿的人員。
期間,他們經常加班加點,很難睡一個安穩覺,喝上一杯熱水。只要上級一聲令下,他們忘掉一切疲勞,始終衝鋒在抗疫鬥爭的戰場。截至3月27日,累計出車600餘次,接送「四類人員」達1056人次。
封城封路封社區,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2月1日,蔡甸經濟開發區(奓山街)辦事處有一批蔬菜急需送往街福利院,由於人員和車輛不足,只好「望菜興嘆」。宋旭東聞訊後,主動請戰,幫助送菜。他安排5名隊員開來2輛車,將400多公斤新鮮蘿蔔、菜苔、包菜、大白菜等搬上車,直接運送到街福利院食堂。城管人的主動作為讓福利院的老人們感動得落了淚,讚不絕口地說:「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城管人!為我們解了生活的憂愁」。
隨著封閉管理時間延長,許多理髮店關閉,不少隊員、和社區居民頭髮長長了,鬍鬚也長滿了,需要理髮。宋旭東了解這一情況,並得知隊員李滔是一位有10年經驗的理髮師傅,便徵求他的意見,得知他樂意為需要的人免費理髮。隨即安排人幾經周折借來一套理髮工具,為他配備了防護服、護目鏡和口罩,鼓勵他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專長,幫助大家理髮。不到幾天,李滔就與其他理髮員給100多位急需理髮的群眾理了發。
宋旭東與他的隊友們一戰就是兩個月,可他們沒有歇氣,沒有退卻,仍堅守在抗疫防控一線,始終保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昂揚鬥志。
「不要麻痺鬆勁,不許退卻厭戰。疫情防控還未結束,不打敗陰霾病魔,決不能下戰場!」3月27日早上,狂風驟起、春雨淅淅,隊員們巡查出發前,宋旭東堅定告誡大家。
新的一天已經開始。宋旭東穿上城管制服,頭頂莊嚴國徽,肩扛耀眼徽章,帶著執法隊員們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在奓山的大街小巷上,只是為了早日復工復產,為了群眾早日摘下口罩,迎接更加明媚的春色。
新聞徵集
您身邊有什麼關注的、關心的,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郵箱號:nubb@qq.com
轉載註明出處 編審:孫克亮 來源:蔡甸城管
一個專注於分享城市故事的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