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採擷]奧運聖火的奇妙故事

2021-01-11 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

  4月21日,裡約2016奧運聖火在雅典古奧林匹亞點燃,之後在希臘境內傳遞,行程2235公裡,有400多名火炬手參與,聖火在雅典被移交給裡約奧組委。4月29日,奧運聖火在前往巴西前先到達瑞士,分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所在地萬國宮和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進行展示。5月3日,裡約奧運會聖火抵達巴西利亞,裡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手提裝有奧運火種的器皿走下飛機,巴西進入了為期95天的「奧運火炬傳遞時間」。首都巴西利亞是首個火炬傳遞城市,傳遞路線總長118公裡,途經巴西利亞5個行政區域和多個旅遊景點,其中包括國會參眾兩院、外交部、大教堂、三權廣場、部委大道、庫比契克大橋、馬內加林查國家體育場、巴西利亞國家公園等。火炬手們通過跑步接力、繩降、遊泳、直升機、獨木舟等方式,向沿途民眾和遊客全方位展現了巴西的魅力。

  奧運火炬傳遞已經成為現代奧運會一項重要傳統。過去80年,奧運聖火以充滿想像力的各種運送方式,在成千上萬人手中傳遞。在此,讓我們一起回顧奧運聖火傳遞過程中那些史詩般的故事。

  聖火首次亮相現代奧運會是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它在一個俯視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高塔上熊熊燃燒。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聖火同樣屹立於奧林匹克體育場上空,而這一次它被安放在一個類似凱旋門的體育場入口頂端。

  不過,直到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奧運聖火傳遞——大學講師和體育理論家卡爾·迪姆(Carl Diem)的智慧結晶——才首次登上歷史舞臺。和現在一樣,聖火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點火方式沿襲了古時候藉助凹面鏡反射太陽光的傳統。現代奧運會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出席了點燃儀式,他為參加首次火炬接力的跑者送上了祝福。

  利用火炬運送聖火的想法一開始並未被採納。柏林奧運會的組委會最初計劃效仿古法,利用一束緩慢燃燒的小茴香稈運送聖火。不過,出於實踐原因,奧組委最終決定利用火炬完成這項任務,它需要一枚特殊設計的火炬,而當時市場上沒有任何火炬能夠滿足其標準。

  首次聖火傳遞的第一棒火炬手是希臘人康斯坦提諾斯·康地利斯(Konstantinos Kondylis),而第3075位也是最後一棒則是德國的弗裡茨·(Fritz Schilgen)。在奧林匹亞和柏林之間的旅程中,火炬途徑了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和傑克斯洛伐克,最後於1936年8月1日到達奧林匹克體育場。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奧運聖火的故事開始像史詩體小說一般展開,每屆奧運會都在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成千上萬的人參與了或長或短的傳遞之旅,採用了每一種可能的火炬傳遞形式。

  其中,倫敦1948年火炬傳遞幾乎完全靠徒步完成,1416名火炬手手舉聖火,從奧林匹亞到科孚島,再到義大利,從南部的巴裡到北部的米蘭。跨越瑞士邊界後,它到達洛桑,並在德·顧拜旦的墓前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儀式。從這裡出發,聖火繼續遊歷法國東部、盧森堡、布魯塞爾和加來,乘坐一艘小船跨越海峽,在英國東南部的港口多佛登陸,並最終於7月29日抵達倫敦。傳遞的最後一程是從點燃聖火盆的溫布利體育場到帆船比賽地託基。

  聖火走向世界

  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上,聖火在經歷了最初從奧林匹亞到雅典的一段旅程之後,首次搭乘飛機飛往丹麥城市奧爾堡。在它穿越丹麥並進入瑞典之後,它造訪了哥特堡和斯德哥爾摩,然後跨越位於託爾尼奧的芬蘭邊界。從這裡它被帶到芬蘭西南部城市坦佩雷,最終抵達目的地赫爾辛基,整個旅程全長7492公裡,有總計3042名火炬手參與,最後一棒是多次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得主漢內斯·科勒赫邁寧(Hanne Koelhmainen)。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在兩方面與眾不同。首先,它首次進入了南半球,從新加坡到印尼首都雅加達,隨後造訪了多個亞洲城市。它從達爾文市飛抵凱恩斯後,沿太平洋海岸線行進直至墨爾本。其次,由於當年的馬術比賽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一個單獨的傳遞線路將聖火從奧利匹亞帶到雅典,然後從這裡,飛往哥本哈根、馬爾莫,最後達到瑞典首都。在這裡——距離墨爾本將近15600公裡的地方,第二聖火盆被點燃,這是奧運會歷史上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聖火傳遞在羅馬1960年奧運會上佔據重要地位,它造訪了希臘、西西里島、勒佐卡拉布裡亞、塔蘭託、那不勒斯和羅馬的許多古蹟,初衷是凸顯希臘和羅馬文明,並且強調現代和古代奧運會之間的聯繫。這也奧運聖火傳遞首次在電視上播出。

  東京1964年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在途徑伊斯坦堡、貝魯特、德黑蘭、拉合爾、新德裡、加爾各答、仰光、曼谷、吉隆坡、馬尼拉、香港和臺北之後,將奧運聖火帶到了日本南部最大島嶼衝繩。它接下來的目的地是位於本州島的一端鹿兒島,在這裡,它兵分四路,行程覆蓋整個日本,最後在北海道的千歲回合。

  最後,1964年9月9日,火炬手們一起來到東京的皇宮前,點燃聖火盆,並將聖火帶到城市中的奧林匹克體育場,點燃聖火盆的坂井義則(Yoshinori Sakai)被稱為「廣島之子」,他於1945年8月6日——投放原子彈當天出生在這座南部城市,作為本屆奧運會火炬傳遞最後一棒的固定人選,坂井義則象徵著和平和希望。

  1968年墨西哥城的奧運火炬傳遞使用了四種不同的火炬,並且受到了首位發現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的啟發。在完成了從奧利匹亞到雅典的傳統旅程之後,聖火達到了熱那亞,並且在哥倫布的故居前舉行了一個特別的儀式。隨後它到達巴塞隆納,這裡是這位傳奇探險家從美洲大陸返航的目的地。

  奧運聖火穿過西班牙到達帕洛斯,1942年8月3日哥倫布正是從這裡開始向西航行。這節傳遞的最後一棒火炬手是他的直系後代(Cristóbal Colón de Carbajal)。穿越大西洋後,奧運聖火來到位於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這裡是哥倫布首次登陸的地方,他當時相信自己已經通過新航線到達了印度群島。

  此後,奧運火炬繼續向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邁進,它穿過了前哥倫比亞時代美洲最大的城市特奧蒂瓦坎,並在5萬多觀眾前舉行一個了盛大的儀式。最後,1968年10月12日,20歲的女田徑選手諾瑪·恩裡克塔·巴西利奧(Enriqueta Basilio Sotelo)在墨西哥城的奧林匹克體育場點燃了奧運聖火盆,這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次由女性完成這項光榮的任務。

  從慕尼黑1972到首爾1988

  1972年7月28日,聖火從奧林匹亞出發,行進5532公裡,6200名火炬手參與。它的最終目的地是奧運會主辦城市慕尼黑。旅程中,它途經雅典和塞薩洛尼基,繞道伊斯坦堡,然後通過保加利亞的瓦爾納、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南斯拉夫的貝爾格勒、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奧地利的維也納,到達德國。

  奧運聖火還造訪了因斯布魯克和加米施-帕滕基興,它們都曾是冬奧會主辦城市。它最終抵達慕尼黑,在國王廣場(Königsplatz)上舉行了一個特別的迎接儀式,有20000觀眾出席活動。在開幕式上,代表歐洲的最後一棒的火炬手Günther Zahn,與來自其它四個大洲的跑者匯合。此後,兩枚火炬被分別帶到帆船比賽舉辦地基爾和賽艇比賽舉辦地奧格斯堡。

  蒙特婁1976奧運會的火炬傳遞見證了一項奇妙的技術發展。聖火從奧林匹亞到達雅典後,在帕納辛奈克體育場(Panathinaiko Stadium)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儀式。聖火被放置在一個夠探測到前方離子微粒的傳感器前,然後轉換成編碼的脈衝波,並經由衛星傳送到渥太華。信號達到加拿大首都後,一束雷射反射到安放在國會山(Parliament Hill)上的凹面鏡上,以其最初方式重新點燃了聖火盆。

  加拿大境內傳遞的部分首先由12名火炬手完成,他們每個人手舉一枚聖火火炬,代表當時組成該國的十個省和兩個地區。最後,這12名火炬手集合到一起,將火炬傳遞給下一棒。

  從首都到蒙特婁途中,奧運火炬沿著渥太華河,從一個河岸傳遞至下一個。聖火到達奧林匹克體育場後又創造另一項歷史,聖火盆首次由兩名火炬手——來自多倫多講英語的加拿大人莎拉·安德森(Sarah Anderson)和來自蒙特婁講法語的同胞史蒂芬·普雷方泰恩(Stéphane Préfontaine)共同點燃。

  1980年6月19日從奧林匹亞出發,到7月19日抵達莫斯科的列寧體育場,第22屆奧運會的火炬傳遞完全依靠徒步完成,並且採取了北部的線路,5434名火炬手護送它安全地經過了希臘、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4萬人在布加勒斯特現場迎接它的到來。奧林匹克聖火從羅馬尼亞邊界上的基希訥烏進入蘇聯,然後經由基輔和別爾哥羅德去往莫斯科。奧運會前夜,聖火盆在蘇維埃廣場點燃,隨後4枚火炬分別被點燃並帶往塔林、列寧格勒、明斯克和基輔的分賽場。

  洛杉磯1984奧運火炬傳遞通過一條蜿蜒的、15000公裡的線路,從東向西穿越美國。5月7日,奧運聖火在奧林匹亞點燃,24小時後它飛往了紐約。等候在聯合國總部前的是參與傳遞的前兩位火炬手,吉娜·亨普希爾(Gina Hemphill)和比爾·索普二世(Bill Thorpe Jr),他們分別是傳奇運動員傑西·歐文斯(Jesse Owens)和吉姆·索普(Jim Thorpe)的後代。接下來的數周中,奧運火炬總共造訪了美國的33個州以及華盛頓市。

  通過美國南部之後,奧運聖火從達拉斯到德克薩斯,向北最遠到達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最終抵達洛杉磯紀念體育場(Memorial Coliseum)參加1984年7月28日的開幕式。在這裡,1960年奧運會十項全能冠軍拉斐爾·詹森(Rafer Johnson)登上96級臺階後點燃了聖火盆。

 

  首爾1988年奧運會舉行前,奧運聖火在經歷了希臘到曼谷之旅後,在半島最南端的濟州島上登陸韓國。從這裡,它乘坐一艘名為「奧運88(Olympia 88)」的船隻駛向釜山港。總計1467位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士參與了本次火炬傳遞,他們中有明人、藝術家和運動員。火炬傳遞採用了徒步、搭乘汽車、自行車、摩託車和馬等多種形式,沿之字形線路從東到西,從北到南,最後到達首爾。

  9月17日,奧運會開幕式在首爾的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最後三名火炬手藉由一部特殊的升降機到達22米的高空,點燃了聖火盆。他們分別是舞蹈演員、教師和馬拉松運動員,共同點燃奧運聖火則象徵著體育、藝術和科技相結合。

  傳遞飛向天際

  7月25日舉行的巴塞隆納1992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奧運聖火點燃的一幕讓所有觀眾難以忘懷。帕運會射箭選手安東尼奧·裡波羅(Antonio Rebollo)站在蒙特惠奇奧林匹克體育場中心,用射箭的方式將聖火盆點燃。

  而在此之前的傳遞過程中,奧運聖火從奧林匹亞到達雅典後,搭乘快艇(Cataluña)駛向了古希臘舊城印布裡阿斯。隨後,總計9484名火炬手護送聖火走過了5940公裡,穿越了652座城市、小鎮和鄉村,包括西班牙17個自治區的首都。

  亞特蘭大1996是現代奧運會的百年誕辰,在從奧林匹亞到達雅典後,火炬傳遞活動在帕納辛奈克體育場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儀式,曾經主辦過夏季奧運會的17個城市的代表們,各自收到一盞裝有奧運聖火的明燈,他們負責將其帶回國內表示致敬。

  美國境內火炬傳遞線路的起點是洛杉磯,行程總計26875公裡,有12467名火炬手參與。亞特蘭大1996奧運火炬傳遞創造了聖火登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進入太空的歷史。在它回到地球後,拳王默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在1996年7月19日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上舉起火炬並點燃了聖火盆。

  雪梨2000年奧運會火炬傳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大部分在海上進行:從關島到紐西蘭,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到庫克島,從密克羅尼西亞到湯加,以及從萬那杜到薩摩亞群島。6月末,奧運聖火在大堡礁的傳遞甚至潛入水下進行。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船將還將一枚特殊的火炬運送到了國際空間站。

  奧運聖火抵達澳大利亞後,11000名火炬手帶它遊歷了整個國家。2000年9月15日,在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上,7位澳大利亞的偉大女性運動員依次手舉火炬,這是為了紀念女性進入奧運會100周年。最後澳大利亞土著田徑明星凱茜·弗裡曼(Cathy Freeman)完成了最後一棒,她登上一段臺階,進入一個環形水池,點燃了聖火環,隨後聖火升到空中,隨著禮花飛向雪梨的夜空。

  2004年,為致敬奧運會回到雅典,火炬傳遞首次走遍全球,跨越5個大洲,再現奧運五環。它途經的地方包括現代奧運會的所有主辦城市,其它一些世界重要城市,並且首次進入非洲,奧運火炬在北部的開羅和南部的開普敦之間穿行。

  聖火最終抵達希臘,開始最後一個多月的旅程,它從克利特島出發,造訪了32個島嶼和希臘54個轄區的24處歷史古蹟。2004年8月13日,1996年奧運帆板冠軍Níkos Kaklamanákis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盆。

  在去往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路上,奧運火炬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一隊登山選手護送它從中國一側到達了珠穆朗瑪峰頂峰。而在此之前,奧運聖火已經遊歷了五大洲,在19個主要城市進行了傳遞,包括聖彼得堡、倫敦、巴黎、舊金山、布宜諾斯艾利斯、新德裡、曼谷、三蘭港、坎培拉、長野和首爾。

  達到香港之後,它穿越了中國的31個省份和自治區,最後來到剛剛遭受大地震襲擊的四川。2008年8月8日,在鳥巢舉行的開幕式上,作為最後一棒火炬手的中國體操傳奇巨星李寧,在鋼索的輔助和環繞體育場的巨幅屏幕映襯下,在完成了空中繞體育場一周跑,最後他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點燃了聖火盆。

  倫敦2012奧運會的火炬傳遞是裡約2016之前最近的一屆。從為期8天的希臘之旅開始,奧運聖火在不列顛群島西南最遠端的蘭茲角(Land’s End)登陸英國,帆船明星本·艾恩斯利(Ben Ainslie)首個舉起火炬,所有火炬手全部身著白色,而傳遞過程被稱為「閃耀時刻」。奧運火炬傳遞經歷了水路、鐵路、公路和空中等各種方式,95%的英國人可以在離家不到10英裡(約16公裡)的地方目睹火炬傳遞。

  在開幕式上當天,貝克漢姆和青年足球運動員傑德·貝利(Jade Bailey)護送奧運聖火搭乘快艇從塔橋(Tower Bridge)抵達奧林匹克體育場,並將火炬傳遞給5屆奧運賽艇冠軍史蒂芬·雷德格雷夫爵士(Sir Steven Redgrave)。他隨後將聖火傳遞給7名年齡在16至19歲之間的青年運動員,象徵著世代傳承,而後者有幸點燃了由代表參加奧運會所有國家的204片銅花瓣組成的聖火盆。

來源:IOC 2016-04-21

來源:

責任編輯: 姜明君

相關焦點

  • 奧運聖火郵票故事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奧運聖火將於在奧運會誕生地赫拉寺點燃。取火方法將沿襲古希臘的傳統,即女祭司長在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朗誦太陽神的悼詞,然後將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中心產生高溫點燃火焰。在現代,奧林匹克火炬傳遞是奧運會的序幕,也是最重要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儀式,僅次於奧運會本身,在總共100多天的奧運火炬接力活動中都充分傳播了奧林匹克、友誼、和平信息精神,點燃了人們對奧運會的熱情。最後,火炬將被送到奧運會開幕式的主會場,由奪人個眼球點燃。
  • 奧運聖火未來一年將在東京保存,疫情之下聖火被賦予特殊意義
    昨天,東京奧組委在日本福島縣國家足球中心舉行聖火交接儀式,儲存聖火的火種燈從今天開始,將在這裡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奧運聖火未來一年多時間將在東京保存,具體地點還沒有確定。東京奧運會聖火3月12日在希臘古奧林匹亞採集 新華社資料圖東京奧運會聖火3月12日在希臘古奧林匹亞成功採集,3月20日抵達日本。按原計劃,東京奧運會聖火將從3月26日起在日本全境進行傳遞。不過隨著東京奧運會推遲,聖火傳遞也被暫停。國際奧委會同時表示,聖火將繼續留在日本。
  • 奧運傳遞聖火其實是納粹發明的
    1936年7月20日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的隆重儀式上,正午的炎陽在拋物面鏡反射下聚焦點燃了奧運聖火。在古老遺蹟與十幾名身穿潔白長袍的婦女環繞下,希臘跑者 Konstantinos Kondylis 赤裸上身將火炬伸進炙熱的火盆,並以右手高舉聖火,完成傳遞奧運聖火的第一步。這是一場史詩般、為期12天的活動,目的地為1936年主辦夏季奧運的柏林。
  • 石原裡美參加奧運聖火交接式 聖火被大風吹滅數次
    石原裡美作為奧運聖火大使以及火炬手之一,20日下午在宮城參加了希臘-日本奧運聖火交接式。在奧林匹克聖火迎接儀式上,石原裡美奧運火炬傳遞大使和奧運火炬傳遞大使三明治組合等分別發表了各自對聖火傳遞的感言
  • 剛剛刮來一陣風,把東京奧運聖火吹滅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的蔓延,東京奧運聖火自被成功採集起幾經波折,最終成功抵達日本,這也意味著2020東京奧運會的聖火傳遞真正進入「東京時間」。  然而,就在無數人的期盼中,東京奧運聖火卻意外熄滅了一會兒……東京奧運會聖火意外熄滅。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北京時間20日,東京奧運會聖火抵達日本宮城縣進行展覽。
  • 東京奧運聖火在仙臺火車站展覽
    新華社東京3月21日電(記者王子江)東京奧運聖火在2011年地震災區的巡展進入第二天,21日抵達了日本宮城縣首府仙臺市,吸引了大批居民前往參觀。東京奧組委在仙臺市火車站東出站口設立了一個大的展臺,宮城縣知事和仙臺市長用存放聖火的火種燈引燃點火棒,然後一起點燃了火炬臺。由於趕上周末,大批觀眾趕來參觀聖火。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組織者為參觀者提供了消毒液,讓參觀者在排隊前消毒。
  • 奧運聖火傳遞活動規模將縮減
    為削減開支、減輕東京奧運會相關籌備工作面臨的巨大壓力,東京奧組委有意縮減奧運聖火傳遞活動的日程與規模。鑑於組委會內部並不支持削減火炬手的人數,相關方案的制定存在著較大難度。昨天,東京奧組委相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態稱,接下來將就如何縮減奧運聖火傳遞活動的日程與規模展開探討。奧運聖火傳遞初定於明年3月26日拉開帷幕,至開幕式時將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進行為期121天的傳遞活動。其中涉及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很難按原計劃實施。
  • 奧運聖火被大風颳滅,原因很吃驚,東京奧運違背天意?
    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體育場引燃的奧運聖火20日乘專機抵達日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來計劃的盛大歡迎儀式變成了只有少數人參加的簡短儀式。然而,這把全世界關注的奧運之火,卻在歡迎儀式交接過程中,被現場一陣大風吹滅,這在奧運火炬傳遞的歷程中也是極為罕見的。更讓人吃驚的是,此次奧運火炬被滅的原因。
  • 奧運聖火明年3月再傳遞,東京奧運會「縮水」成定局
    同時,聖火傳遞的首站依舊定在東北部的福島縣,並隨後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接力。根據去年底公布的東京奧運會聖火傳遞路線圖,奧運聖火將於7月10~24日的15天時間內在東京傳遞,途經銀座、淺草寺等東京極具人氣的地點,同時將重返1964年東京奧運會相關場地。
  • 東京奧組委考慮在全日本進行奧運聖火展
    新華社東京4月3日電(記者 王子江)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日前透露,奧組委正在考慮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聖火巡迴展覽,但這一計劃必須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批准。  東京奧運聖火從2日起在日本東北部的福島縣國家足球訓練中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但福島之後聖火放到何處保存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森喜朗於是提出將展覽擴大到全國。  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對全國巡展的計劃表示了支持,她希望火炬展能為「偏遠地區的振興」發揮積極作用。  森喜朗表示:「奧組委將與國際奧委會儘快舉行磋商,希望得到使用火炬的許可。」
  • 奧運聖火怎樣在日本燒一年?「史無前例的難題」愁懷東京奧組委
    據日本NHK電視臺消息,東京奧組委23日晚宣布,在奧運會是否延期的判斷作出之前,暫停聖火傳遞活動,而改為讓點燃聖火的燈在各地巡迴的形式。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因為如果進行火炬接力的話,沿途加油的人會很密集。
  • 日本公園因賞櫻擠爆,大批居民圍觀奧運聖火
    東京奧運聖火在2011年日本地震災區的巡展進入第二天,21日抵達了宮城縣首府仙臺市,吸引了大批居民前往參觀。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現場約有52000名觀眾聚集數小時等待圍觀奧運聖火,當地政府不得不發出警告:若再出現大規模聚集的情況,將取消奧運聖火巡展。東京奧組委在仙臺市火車站東出站口設立了一個大的展臺。
  • 還是東奧聖火最後一棒...
    像這次羽生結弦這樣,在非奧運賽季中途突然雙雙變更曲目,堪稱罕見。 在花滑大神羽生結弦的職業生涯中,這將是他在第四個賽季採用《蕭邦第一敘事曲》,第三個賽季採用《陰陽師》。 羽生結弦為何毫無預兆地突然變更曲目?目前,他本人和團隊並未作出回應。 說到羽生結弦,還有一個最新消息。
  • 日本人賞櫻花、逛街、圍觀奧運聖火,政府警告不管用
    東京奧運聖火在2011年日本地震災區的巡展進入第二天,21日抵達了宮城縣首府仙臺市,吸引了大批居民前往參觀。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現場約有52000名觀眾聚集數小時等待圍觀奧運聖火,當地政府不得不發出警告:若再出現大規模聚集的情況,將取消奧運聖火巡展。東京奧組委在仙臺市火車站東出站口設立了一個大的展臺。由於趕上周末,大批觀眾趕來參觀聖火。
  • 揭秘雲挖礦套路:奧運四年一次,奧運之星的「聖火」每天都在傳遞
    再比如奧運之星,認證需要2.5塊錢,認證之後送一個體驗火炬,每天把火炬拖到火炬手手上,這個小夥子就齜牙咧嘴很有榮譽感的開始在空無一人的跑道上跑啊跑,跑40天左右5個奧運幣AY到手。內盤交易100塊一個,想不到吧!
  • 石原裡美參加奧運聖火交接式,招牌「十元笑」簡直甜到我了
    最新資訊3月20日,今日東京奧運會聖火抵達日本。在奧林匹克聖火迎接儀式上,。作為奧運聖火大使以及火炬手之一的日本國民女神石原裡美,今日在宮城參加了希臘-日本奧運聖火交接式並發表感言,身穿整潔正裝亮相,氣質優雅,格外讓引人注目。
  • 東京奧運火炬傳遞實施防疫新規,聖火採集儀式只保留必要人員
    記者 | 羅盈盈目前正值全球應對疫情的關鍵時期,東京奧組委對即將展開的奧運聖火傳遞活動進行調整。森喜朗對此表示,「聖火還有一段時間才到日本,還來得及討論和演練。我們有信心按計劃在3月26日開始聖火傳遞,巴赫對我們工作表示認可,我們保持密切的溝通。」此外,東京奧運聖火採集交接儀式,以及希臘境內的火炬傳遞活動,將如期在3月中旬舉行。不過,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風險,希臘方面將更改聖火採集儀式的方案。
  • 石原裡美西裝紅裙,堅持傳遞聖火,讓奧運成為人類戰勝病毒的證明
    昨天(20)東京奧運聖火自希臘傳遞至日本,包括日本多位知名運動選手、擔任東奧聖火傳遞形象大使的日本女星石原裡美也現身迎接聖火。「日劇女神」女星石原裡美在去年被選為東奧傳遞的形象大使、並且擔任自26日開始的聖火傳遞火炬手之一。
  • 東京奧運聖火對外展示 此前秘密存放在消防廳裡
    從9月1日起,東京奧運會聖火將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公開展示。據悉,聖火之前一直被秘密保存在東京消防廳內。  8月31日,東京奧運會聖火火種燈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的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展臺上公開亮相。從9月1日到11月1日,東京奧運會聖火將在此對外公開展示。
  • 奧運聖火移交日本奧組委!現場冷清0觀眾,奧運會進入最後倒計時
    7天前,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在希臘古奧林匹亞完成,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聖火採集儀式的規模被縮減,現場沒有觀眾觀看,按照原計劃,聖火將在希臘國內進行7天的巡迴遊行,將由600名火炬手傳遞3200公裡,不過因為傳遞沿途出現大量觀眾聚集,考慮到疫情影響,希臘奧委會決定取消希臘境內的火炬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