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1976年9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谷舉行的儀式上公開展示了它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這架太空梭被命名為憲法號(Constitution)以紀念美國建國200周年,但後來以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星艦(USS Enterprise NCC-1701)命名。
這種類似飛機的宇宙飛船的研發耗資近100億美元,耗時近十年。參與建造它的有不少鼎鼎大名的公司:太空梭的總承包商為羅克威爾國際(現屬波音),分系統供應商有聚硫橡膠、ATK、格魯門、波音、馬丁·瑪麗埃塔、洛克希德等。
如今,企業號被安置在紐約無畏號航母博物館甲板的尾部,公開向遊客展覽。
企業號太空梭長37.2米,寬23.8米,高17.4米,空重72.6噸,載荷艙長18.2米,寬4.6米,能將29.5噸重載荷送上370至1110公裡高的空間軌道,並可從空中帶回1.45噸重載荷。
1977年,企業號成為第一架自由飛行的太空梭,它被一架經過改裝的波音747飛機背馱到25000英尺的高度,然後釋放,自動滑翔回了愛德華空軍基地。
儘管是第一架太空梭,但「企業」號並未真正執行太空使命,它是一個測試平臺,用於各項飛行測試。
之後建成並執行太空任務的五架太空梭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
早期的太空梭將衛星設備送入太空並進行各種科學實驗。1981年4月12日,隨著哥倫比亞號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太空梭的常規飛行開始了。
由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和一個外部燃料箱推動發射,這艘太空梭進入了環繞地球的軌道。當為期兩天的任務完成後,太空梭點燃引擎以降低速度,在穿過大氣層下降後,像滑翔機一樣降落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
1986年1月28日,美國宇航局和太空梭計劃遭遇重大挫折,挑戰者號在起飛74秒後爆炸,機上7人全部遇難。
1988年9月,隨著發現號的成功發射,太空梭恢復了飛行。
從那時起,太空梭執行了許多重要的任務,如維修和保養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人員配備。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在執行第28次任務時,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解體。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之後,發現號太空梭計劃被擱淺,企業號上的隔熱瓦曾被拆下進行測試,以調查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直到2005年7月發現號重返太空,人們依然擔心哥倫比亞號解體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2012年,藉助經過改裝的一架波音747飛機,企業號最後一次在空中亮相。它從維吉尼亞的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經過自由女神像、「無畏」海空博物館等紐約地標建築,並最終安全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