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鄧子傑同學榮獲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新聞發布會在正心樓一樓報告廳舉行。衡水中學副校長康新江出席會議並講話。
衡水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郗會鎖(右)與鄧子傑同學(左)在一起
河北衡水中學副校長康新江講話
在剛剛結束的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我校學子鄧子傑不負眾望,發揮出色,以理論世界第一、總分世界第二的成績勇奪金牌。這是衡水市第二枚國際化學競賽金牌,也是繼陳康垚同學奪得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後,我校今年獲得的第二枚國際奧賽獎牌。
學霸:享受著拼搏的快樂,刻苦但不痛苦
站在臺上發言的鄧子傑斯文而又幽默,他將此次巴黎之行稱作是「挑戰與娛樂並存的一段時間」。在巴黎考試的幾天恰逢當地100年來的最高溫42.6度,而巴黎絕大部分地方,包括住的旅館都沒有空調,鄧子傑晚上很難入睡,一晚上要熱醒好幾次,「醒來渾身都是汗,床單都溼淋淋的」。但他卻樂觀地將這看做是對他意志的考驗,並努力克服炎熱天氣和時差不適帶來的影響,憑藉過硬的知識和良好的心態奪得一枚國際金牌,為祖國贏得一份榮譽。
頒獎現場
「當我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當『China』的聲音響徹全場的時候,我感覺特別自豪。」回想起頒獎的場景,鄧子傑仍激動不已。他坦言,自己的競賽之路並不順利,在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中,因計算失誤,他的成績並不理想,後來憑藉省隊選拔才剛剛翻盤,決賽中實驗也做得不太好。當時鄧子傑全國賽成績在30名左右,而化學奧賽國家隊最後只選四名同學組成中國代表隊。面對眼前的困難,成績的差距,鄧子傑失落過,迷茫過,但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他迅速調整好心態,一如既往,一絲不苟,認真做好每一道題,紮實練好每一個實驗操作,仰望目標,腳踏實地,最終成為化學奧賽國家隊四名隊員的其中一員,代表中國出徵巴黎。
比賽中也是困難重重,鄧子傑說,IChO的實驗試題難度不高,時間也很充裕,他的分數達到39分以上。而理論題卻有所變化,不僅題量大,答題時間比較緊張,題目的思維含量難題也很高。其中高分子的內容中,涉及到尺寸排阻色譜,很有難度。「五水硫代硫酸鈉忘了5個結晶水,回歸結果誤乘1.25……」說到自己的失誤,鄧子傑仍有些遺憾。
對於自己的化學競賽之路,鄧子傑表示雖然一波三折,但是「一帆風順的人生並不美好,經歷過暴風驟雨的洗禮,你才能走的更高,只有在與挑戰不斷搏鬥中你才能收穫成長。」高中三年,鄧子傑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拼搏和奮鬥,並認為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有意義的事。「享受著拼搏的快樂,刻苦但不痛苦」是他的真切感受。
教練員:熱情執著謙虛感恩,成就最高領獎臺上的輝煌
從得知鄧子傑取得好成績到現在,教練員董麗紅的心情一直都非常激動,她表示:「能遇到鄧子傑這樣的學生,是我教師職業生涯中的幸運!」她眼中的鄧子傑對待科學有著獨有的熱情。「他不僅在化學競賽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思路,在量子力學方面也著迷一樣的執著追求,在學習過程中,他概念掌握準確、紮實,題目分析透徹、全面,老師布置的任務,他總是盡全力去完成,絕不打半分折扣。」董麗紅老師介紹道。奧賽之路異常艱辛,孤獨、壓力甚至少許的抑鬱等負面情緒時不時會出現,但鄧子傑就憑著那份對科學的熱情,堅定、堅強、堅韌、堅持地走到了最後,而且登上了世界領獎臺的最高點。
教練員董麗紅(右)與鄧子傑(左)在一起
雖然成績優秀,但鄧子傑從不以優秀學長自居,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大家都評價他是一個「相當謙虛,相當沉穩,而且相當低調的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後,鄧子傑總是主動抽出一部分時間輔導下一屆學弟學妹。學弟學妹們的反思和總結,他總是要過來看一下,他說,這裡面一定會有新的思路和想法讓他借鑑。「每當測試成績出來,他總是先反思自己有哪些不足;每當有同學向他請教題目的解法時,他總是先放下自己手頭的事情,先幫助同學;每當取得好成績被人誇讚,他總是不好意思的笑笑,說自己其實沒那麼強的實力,就連7月30日站在國際競賽領獎臺上的時候,他仍然把自己取得的好成績歸功於『lucky』這個詞。」董麗紅老師介紹道。
除學習成績突出外,鄧子傑還彈得一手好吉它,鋼琴也能駕馭自如,每天去操場跑步鍛鍊更是雷打不動,集訓期間也不例外。鄧子傑與同學、父母和老師的關係也非常融洽。「在全國決賽閉幕式的時候,照合影時子傑正好在我旁邊,他偷偷主動拉起了我的手,一個高中大男生,他的舉動真的讓我這個做老師的很感動。這個小小的動作代表了他和我的親近,代表了他真心懂得感恩,代表了我們之間的深情厚誼。」教練員董麗紅說,「我想正是子傑的全面發展,才成就了今天最高領獎臺上的輝煌。」
家長:衡一精神是孩子在學校收穫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發布會上,鄧子傑的父親鄧志鵬與大家分享了他眼中的鄧子傑。「很多人會認為他成績好是我們嚴厲管教的結果,但真的不是。」鄧志鵬介紹說,子傑從來是主動學習,從小就很喜歡讀科學知識的書,而且他對自己的學習要求非常高,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從來沒有搞不懂就放棄的問題。「他性格很堅毅剛強。雖然從小體弱愛生病,但從來不會因為生病耽誤學習。過去帶著藥上課是常事,讓他休息耽誤一節課都非常心疼。」談及兒子,鄧志鵬的眼中充滿驕傲和疼惜。
河北衡水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郗會鎖(右二)與鄧子傑(左二)及其父母在一起
最讓他對兒子刮目相看的一件事,是去年12月份,他去看望已經保送北大正在參加國集培訓的鄧子傑。談到以後的發展,鄧子傑說要從事科學研究。父親鄧志鵬以「科研很苦,出成績也不容易,不如學應用科學」勸說他,但鄧子傑堅定地說:「只有科技進步,國家才會真正的強大。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並不是想要從國家得到什麼,而是要看能給社會帶來多少貢獻。」
鄧志鵬動情地說,非常感謝學校給孩子提供了追求卓越的平臺,三年高中生活,孩子在學校吃得痛快,睡得痛快,玩得痛快,學得痛快,各方面素養都有了明顯提升。「感謝衡水一中的優秀人文精神,給孩子塑造了良好的習慣。三年來,我在孩子身上發現了很多優點,追求卓越、責任擔當、堅韌自律、感恩奉獻,衡一精神也是孩子在學校收穫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將伴隨孩子走向大學、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要感謝我的父母、教練員、同學與朋友們的支持、陪伴、鼓勵與指導,更要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樣的平臺,讓我放眼全國,放眼世界,同時也給了我獨一無二的良好學習環境,讓我可以心無旁騖的追夢。」談及未來,鄧子傑同學平靜地說,「榮譽屬於過去,這僅僅是象徵著我過去的付出。未來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實在不必看得太重。自然科學中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新一代的我們去挑戰。」
來源:衡水第一中學 供稿:宣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