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20系列發布,標準版的配置有點不夠誠意,網友:算了

2020-12-15 出前一丁微波爐

三星手機下半年的節奏加快了,三星S20系列在發布以後,綜合來看,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似乎沒有很大的起色,畢竟售價擺在那裡,和國產旗艦5G手機相比,它們的定價還是太高了,而且現在國產旗艦5G手機的綜合表現也已經跟國際完全接軌了,而且像小米10系列這樣性價比非常突出的旗艦5G手機,今年可是賣瘋了,也是小米手機走向高端的重要節點。

所以今年正常迭代的三星Note系列原本備受網友關注的,可是在發布了以後,似乎並沒有很大的反響,除了因為定價過高(國外售價),國內售價目前還沒出來,但是單單是看三星Note20標準版的配置來看,它就沒有很強的競爭力,我覺得國內的用戶也不會買帳,除非到時候國行售價公布的時候,給出一個非常有誠意的價格,不然真的銷量別想能夠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了。

反正就目前的配置來看,三星Note20標準版真的不能被稱為5G旗艦機皇,別說機皇了,甚至連5G旗艦其實都不一定能算得上,畢竟今年的5G旗艦安卓手機,屏幕刷新率好歹你得上個90Hz吧?不說120Hz,這個90Hz你總要有吧?你三星Note20整個60Hz刷新率+1080P解析度屏幕,這是什麼操作啊?三星這波槽操作,作為網友的我來說是真的理解不了!

相關焦點

  • 三星Note20即將發布,建議入手老旗艦更好
    三星下半年的最強旗艦note20系列目前已經在網上曝光了,即將於下個月5號發布,從最新曝光圖來看,note20系列外觀設計大體和S20基本差不多,區別就在一個走「圓潤」,另一個是「硬朗」的風格。媒體透露note20將沒有100倍光學變焦,支持5倍光學變焦和10倍、20倍、50倍遞增的數碼變焦,除了多一個S-pen,也找不到和S20的明顯區別了。但note系列推出之後,老旗艦肯定也會有降價,考慮到老旗艦的硬體配置和拍照性能,所以如果你準備等note20的話還是算了吧,可以看看S20和note10+,這兩款也很不錯哦!
  • 三星Note20系列正式發布,雷蛇幫忙助陣,推出定製手機殼售價312
    近日,三星note20系列正式發布,也就意味著三星的下半年旗艦手機已經正式推出了,這一點無疑是讓三星粉們值得高興的一點,畢竟三星可以說是現在的安卓機皇了,它們家的旗艦產品,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無可挑剔的。
  • 為什麼大老闆鍾愛三星Note20 Ultra?不只是情懷
    三款機型中價格最便宜的是華為mate40 pro,但從人氣和銷量角度來看,它在國內市場持續領跑,可惜遲遲沒有現貨,錯過了第一波最佳現貨時機,將市場拱手相讓給了iPhone12系列,但要說到高端商務手機的代表,三星note20 ultra依然是市場翹楚!
  • 三星note20評測——沒啥亮點、價格還貴,不如國產手機!
    三星在近日發布了全新的Galaxy note20系列機器,這次的note20系列有兩個版本——Galaxy note20和Galaxy note20 Ultra;那麼這兩款機器的配置都是如何,是否值得購買呢?小宅給小夥伴們分析一下。
  • 白色三星note20渲染圖曝光,延續note10設計,或新增綠色版
    日前,國外數碼大V分享了一組三星note20的渲染圖。從渲染圖來看,居中的挖孔屏幕確實與note10相差不多。估計頂多會在邊框部分有一定程度的縮窄,提升屏佔比,而且會同S20一樣採用接近於直板的2.75D屏幕設計。後置的矩形攝像頭也沒有太大的亮點。
  • 三星Note20渲染圖出現,120Hz+Infinity-O屏!
    ,而新一代的三星S20也是被公認為安卓機皇,無論是性能參數還是外觀上,都已經實現對友商超越,屏幕一直被認為是三星手機的靈魂配置,這時候下一代的三星Galaxy Note20渲染圖出現,依然延續三星Note系列一貫式的背部經典設計!
  • 三星Note20正在取消弧形屏幕,假裝是「後浪」在業界?
    從開始,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搜索若想來查找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和出貨量,因為這個品牌已經從「消失」變成了「其他」。換句話說,您必須在二級目錄中搜索以獲取韓系電子產品巨無霸的名稱。無論如何,三星手機,被黑粉嘲笑為「三喪」,確實引領了屏幕設計行業變革的潮流。一年之內,note系列直接從10跳到20,期待是嗎?
  • 三星Note10+全速跌至「退場價」,網友:還買啥小米10至尊!
    進入2020年之後,手機行業似乎迎來了一個全新階段,但凡是具備實力的廠商都在手機拍照、屏幕刷新率和5G方面持續探索,很多機型的配置甚至超過了iPhone11,比如說被大家熟悉的小米10至尊版,華為P40 pro等。
  • 三星Note20屏幕詳細參數曝光,Note10價格感人,網友直呼悲慘
    7月30消息,近日,微博數碼博主公布了三星Note20系列當中兩款型號的一些詳細參數,其中包括屏幕參數方面的差異。 據消息透露,目前已確定三星Note20標準版將會配備一塊6.7英寸Super AMOLED屏幕,1080P解析度,僅支持60Hz刷新率,同時機身厚度為8.3mm,重量198克
  • 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成雙12首選旗艦機型
    所以,對於想要在雙12入手旗艦機型的消費者,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顯示出了購機優惠政策上的誠意,哪怕是雙11已經剁手到預算不夠,也可以使用免息分期的方式購買,每個月只需幾百元,就可以提前享受到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帶來的極致體驗了!至於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具體有哪些值得入手的理由?
  • 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首度曝光:16GB內存!
    如今,就2020年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商發布的旗艦手機,開始流行中杯大杯超大杯,也即往往包含了三個版本。比如vivo剛剛發布的vivo X50系列,除了vivo X50標準版、vivo X50 Pro,還包含了vivo X50 Pro+。
  • 三星旗艦繼續降價,發布僅5個月,從7399降至4899
    三星note20系列於8月底開售。到現在距離發布有5個月了,筆者特意看了幾大電商平臺,發現三星note20系列的銷量一般般,我們從該機的銷量中就可以看出來,三星在國內的表現一般。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更加殘酷了,三星Note20這款手機,其中8G+256G的上市價為7399元,如今已經跌至4899元了。
  • 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用實力詮釋旗艦二字
    提到三星Galaxy Note系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輕盈舞動的S Pen?是極致性能的頂級配置?是美豔動人的攝錄水平?還是硬朗的機身線條與便捷易用的互聯生態?就連美國評測機構DisplayMate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屏幕測試報告中也給出了A+評分,並同時宣布其打破11項手機顯示紀錄。
  • 小米小金剛回歸,Redmi Note9系列11月26日發布:配置信息曝光
    今天redmi紅米手機發布微博,正式官宣了redmi Note 9系列,將於11月26日發布(此前預測的是24日周二)。這回發布會的主題是「三劍齊發」,似乎有點一語雙關的意思,Note 9系列將會有三款機型,分別是redmi Note 9 4G、Note 9標準版、Note 9 Pro。同時Note 9系列還在影像、性能、續航三方面進行了打磨。海報上新機採用了居中奧利奧攝像頭模組,後置四攝,整體的造型有點類似於卡片機,和工信部證件照也相吻合。
  • 發布指日可待!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已通過NFC Forum認證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按照往年慣例,三星會繼續在今年的下半年推出全新一代Galaxy Note20系列旗艦,甚至有外媒表示該機將於8月5日與大家見面。隨著6月進入尾聲,距離預計的發布時間越來越近,自然也有越來越多的關鍵細節得到曝光。現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外媒再度透露,該系列旗艦已經通過了NFC Forum認證。據外媒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近日NFC Forum網站列出了型號為SM-981U與SM-986U的兩款新機,分別對應的是三星Galaxy Note20和Galaxy Note20+。
  • 三星Note10價格回歸初心後,網友:放棄華為P40了!
    可偏偏在中國市場無人問津,儘管三星過去幾年也是嘗試推出一些中低價位手機,比如說三星Galaxy S輕奢版本,又比如後來的三星A系列產品,可惜效果都不盡人意,大家還是對三星note、galaxy系列更加喜歡,但偏偏價格太貴導致用戶難以上手!
  • 華為mate40pro+和三星note20ultra哪個好_哪款手機的性能更好
    最近發現有諸多的小夥伴們對於華為mate40pro+和三星note20ultra哪個好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大家也都想要及時了解到華為mate40pro+和三星note20ultra哪個好的相關信息。
  • 三星S21+真機洩露,將於1月14日亮相,屏佔比無敵了
    隨著高通驍龍888晶片的發布,各大手機廠商也是開始全力籌備自己的旗艦產品,就拿小米公司來說,不出意外本月將會發布小米11了,最早將會在明年1月份就能買到。作為國際手機巨頭,三星Galaxy系列一直都有高通晶片的首發權,新款的三星S21也是被外媒曝光!
  • 三星note20和蘋果12promax對比,選擇哪款更合適?
    如果非要在三星note20 ultra和蘋果12promax這兩款手機中做出一個購買選擇,我個人更加傾向於購買蘋果12promax這款手機會更多一些。不過大家在購買的實際過程當中,還是要結合自身的需求和手機自身的特點來決定,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