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
在汽車從傳統內燃機向新能源轉變的過程中,充電口正慢慢變得普及,成為電動時代賦予汽車的烙印。在燃油車上,加油口留給設計師們的發揮空間很小,但是面對新能源車這種尚未定型的產品,設計師們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他們對充電口的理解。好的充電口設計能夠讓用戶在充電時獲得更加愉悅的體驗,一些品牌在充電口設計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帶來了更高的辨識度。
絕大部分燃油車的加油口都位於車身側後方,而充電口的布置就要靈活得多,可以在車頭,也可以在前翼子板上,可以在側後方,也可以在車尾。不論位於車身何處,充電口都有非常出彩的設計,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雷諾ZOE是歐洲市場上銷量最高的純電動汽車,它的充電口位於車頭的Logo下方。
歐洲的電動汽車採用Combo充電接口,交流慢充接口和直流快充接口是一體的,非常適合布置在豎向的雷諾Logo之下。如果雷諾ZOE來到中國,那麼logo下方的空間是無法同時容下快充接口和慢充接口的。所以充電口的設計與接口的標準也有很大的關係。
日產聆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電動汽車之一。兩代聆風車型都把充電口布置在了車頭處。
日本本土市場的聆風採用CHAdeMO充電口標準,快充接口和慢充接口是分開的,放在一起只適合橫向並排布置,所以需要一塊面積比較大的橫向蓋板。聆風的充電口位於車頭Logo上方的區域,這樣的設計可以讓用戶不必彎腰就能方便地完成充電操作。日系品牌在這種細節之處一直都非常人性化。
豪華品牌車型有很大比例採用了在翼子板上布置充電口的方案。蔚來的ES6和ES8都採用了這種布局。
蔚來的充電口蓋板是電動的,很難說這能帶來多少便利,但是所謂的「儀式感」是很到位的。在很多時候,區別豪華車和普通車型的正是這些無用的設計。
作為奧迪的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e-tron同樣把充電口布置在翼子板上,而且採用了電動開閉的設計。
蔚來的充電口蓋板是旋轉打開,而奧迪e-tron 的充電口則是向下方平移的。相比起來,e-tron充電口的儀式感又要比蔚來更強一點。
在2015法蘭克福車展上,保時捷發布了純電動概念車Mission E。這款概念車展現了保時捷電動汽車的設計語言和技術特點。Mission E的充電口位於翼子板處,它的蓋板並不是覆蓋充電口的一小塊,而是整個翼子板。
以Mission E為藍本,保時捷在2019年推出了其首款量產的純電動車型Taycan。Taycan保留了Mission E的很多設計語言,但是並不包括充電口設計。
Taycan的充電口位於翼子板處,但是電動蓋板的尺寸比起Mission有了巨幅的縮水。Taycan充電口的特殊之處在於電動蓋板是向內收起的。這樣的設計成本較高,對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時捷通過這樣的「炫技」讓Taycan實現了與眾不同。
保時捷獨特的充電口設計不乏追隨者,Mission E的翼子板充電口蓋板雖然沒能量產,但卻為凱迪拉克的純電動車型LYRIQ帶去了靈感。
LYRIQ的輪眉沒有Mission E那麼高,所以不可能把整個翼子板做成可動的。凱迪拉克做了折中,以一大塊翼子板作為充電口蓋板,最終的效果與Mission E很接近。
小鵬在向高端衝擊時,也沒少從保時捷那裡學習,小鵬P7的充電口設計與保時捷Taycan如出一轍。
小鵬P7的充電口蓋板和Taycan非常相似,都是向內開啟的。(圖中小鵬P7的交流慢充接口上安裝了用於外放電的轉換接頭)
保時捷Taycan充電口被多方效仿
如果對在售電動汽車的充電口位置做一個統計,車身側後方的比例應該是最大的,其優點在於可以與燃油車無縫對接。同時擁有加油口和充電口的插電混動車型基本都採用這種布局,比如剛剛上市的比亞迪漢DM車型。
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充電口設計大多平平無奇,但是漢DM顯然是個例外。打開蓋板之後,頗有設計感的LED環繞著充電口,檔次一下就上去了。
賽車為了方便快速加油,一般加油口的位置都比較高,比如車身的背部。一些強調性能的新能源汽車也沿用了這種設計,比如來自克羅埃西亞的Rimac C Two。
Rimac C Two的充電口位於左側車窗邊,就在駕駛員頭部後方。不過這樣的設計展現了一種賽車情懷,卻失去了原本的實際意義,畢竟充電速度並不會因此而變快。
來自路特斯的Evjia同樣是一款純電動的超跑,從圖中您能都找到它的充電口位置?
其實Evijia的充電口位於車尾LOTUS字樣Logo下方。這種略顯隱秘的布局不會對車輛的整體美感造成影響。
當Evjia的充電口蓋板打開,碳纖維材料映入眼帘,充電口的美感似乎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聊了這麼多,最好看的充電口長啥樣?就我個人而言,在我看過的上百款新能源汽車當中,充電口設計最出彩的當屬來自韓國的捷尼賽思Mint概念車。
Mint是一款非常概念化的純電動小車,它由現代德國、美國和韓國的設計工作室聯合打造。設計師們沒有受到量產條件的限制,在這款車上展示了各種奇思妙想。
在Mint這款電動汽車的充電口上,設計師完全沒有考慮過實用性,他們甚至沒有為充電口加上蓋板,就這麼任由充電口裸露在外。設計師的出發點只有一個:美感,Mint的充電口極為精緻,視覺效果拔群。看了這麼多充電口之後,您是否認同這就是最美的充電口設計?
編輯點評:大部分市售車型的充電口都千篇一律、平平無奇,但充電口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特徵,優秀的充電口設計對產品能夠起到不小的幫助,希望廠商能夠更加重視充電口的設計。
精彩內容回顧:
你想要的它都有! 愛卡實拍比亞迪漢DM
全新奔馳S要來了 亮眼的新技術有哪些
法國設計有多值錢? 試駕東風標緻e2008
最好看的充電口竟來自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