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國漫畫為何拼不過日本漫畫?美漫太自我

2020-11-27 孤風婉史

漫畫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它誕生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著名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就很喜歡使用這種繪畫方式。因為漫畫那可以通過簡單的畫法、誇張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其想要內涵、影射的內容,所以早年的漫畫其實更多的是作為宗教教派紛爭和政治鬥爭的工具的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漫畫這種藝術形式先後橫跨了大陸和遠洋傳入了日本和美國等地,並逐步形成了他們各自的風格,隨後風靡全球,中國也深受影響。然而我們會發現目前存在著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在中國國內,日本漫畫遠遠要比美國漫畫更流行,受眾更廣。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版權價格和發行方式導致國內出版社偏愛日本漫畫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幾乎同時進入中國市場。日本漫畫方面是以手塚治虫的經典作品《鐵臂阿童木》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美國漫畫方面則是由一本以孫悟空為主角改編而成的名為《超時空猴王》的漫畫打響了第一槍。

同時,諸如《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花仙子》等日本動漫和以《米老鼠》為首的迪士尼系列、《貓和老鼠》、《變形金剛》等動畫片開始被國內引進勃發。可以說那段時間,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力可以說是並駕齊驅的

然而在步入了90年代開始,中國的發行方卻更多地將目光放到了日本漫畫,這是因為當時中日兩國的版權概念還沒有很好的形成,再加上當時兩國正處於剛恢復建交的蜜月期,國內的發行方在向日本發行方提出引進漫畫作品時,日方基本上是以一種「半賣半送」的形式將作品版權出售給了中方。

國內的發行方在面臨引進一部美國漫畫的價格可以引進多部日本漫畫的情況下,自然會選擇後者。這也就導致了日本漫畫開始佔據中國漫畫市場的主要份額,包括諸如《聖鬥士星矢》、《七龍珠》、《城市獵人》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漫畫作品都是那個時代引進的。這也為後來日本漫畫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打好了基礎。

除了版權價格的原因以外,美國漫畫的發行方式也是令國內出版社很頭疼的一點。與日本漫畫一章接一章的連貫地發行不一樣,美國漫畫很流行構建一個大的虛構宇宙和世界觀,使自己品牌旗下的多部作品進行大規模的聯動,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要數漫威和DC兩個超級英雄品牌了。

看過漫威和DC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兩個系列的電影總是會在片尾放一些彩蛋關聯到其他的同類型電影。然而這並不是他們在電影中才開始幹的事情,他們在漫畫上早就開始這麼做了。

漫威和DC經常會發行一些副刊,這就導致國內的發行方需要一直花錢購買新出的副刊的版權,增加了開銷不說,還增加了翻譯、印刷、發行的工作量

而且由於副刊經常與多部單體作品相關聯,所以發行方還必須考慮應該在什麼時間節點發布比較合適,才不會讓讀者看得感到雲裡霧裡的。

甚至有些副刊的關聯到的作品國內發行方根本就沒有引進,這就大大提高了讀者的閱讀難度,因此也就導致了銷量的下滑

也就是因為版權價格和發行方式過於複雜的原因導致了中國國內的發行方比起美國漫畫更加鍾情於日本漫畫,使得日本漫畫後來佔據了中國漫畫市場極大的比例。

東西方文化差異和審美不同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涉及到發行方的因素以外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審美觀念的不同也是造成如今這個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導致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兩方在題材內容的選擇方面就有極大的不同。美國漫畫就是那類很典型的「好萊塢式」的題材,基本不是超級英雄獨自一人拯救全世界,就是科幻類的機器人、外星人大戰,或者是西方經典的魔法冒險故事,太過自我,題材種類很少

同時,美國漫畫的內容中會夾雜許多美國的社會背景、文化內容和價值觀,他們想要成為輸出美國文化的工具,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其中的部分內容是我們東方文化所不能接受的。

反觀日本漫畫的題材就很多,熱血、體育競技、家庭日常、戀愛等等,你能想到的題材,日本漫畫基本都有。

而且日本從古至今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因此日本漫畫在題材內容方面都很貼近中國人的口味,甚至有很多漫畫的題材就是取自於中國歷史文化,比如關於中國廚師努力在中華大地上追尋美味的中國料理的《中華小當家》

改編自中國戰國時代秦國大將軍李信的一生的《王者天下》;將中醫和中國武俠小說中對人體穴位的認知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拳法,男主角出生於上海崇明島的《北鬥神拳》等等。這不僅僅使中國讀者感覺不到文化差異,甚至還能感受到親切感和對自己國家的民族文化的自豪之情。

其次美國漫畫雖然都是彩色的,但是其粗獷的線條和誇張、硬朗的畫風除了讓一直習慣於細膩柔和的讀者難以接受以外,還會出現審美疲勞,畢竟幾乎所有美國漫畫的畫風都是這樣一塵不變的。

然而日本漫畫因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雖然是以黑白色調為主,但是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十分注重細節,而且他還會根據題材的不同而改變畫風,例如子宮向的作品就會比較的誇張,少女向的作品就會比較唯美,熱血類的作品則會更偏向寫實一點……

可以說,日本漫畫的畫風不僅僅是因為其帶來的親切感,還有其為讀者考量的多變性而更受歡迎。

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漫畫題材、畫風等自身的原因雖然是漫畫受歡迎的關鍵因素,但是日本漫畫的流行和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日本漫畫產業在前期慢慢確定了以後逐漸就開始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作者畫漫畫,在雜誌上出版,大熱的會被動畫公司、電視臺做成動畫片進行播放,也會被玩具公司買下版權做成周邊進行販賣,隨後出口到世界各地,為日本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收入。

因此日本政府對日本動漫行業極其重視,動漫產業已經被列入了日本政府制定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當中,成為了日本政府所關注扶持的重點產業。

據統計,2018年日本動漫及其衍生產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兆1814億日元,約佔2018年日本GDP的4‰。日本動漫產業也成功起到了文化輸出的作用,因為日本的動漫的流行帶動了包括日本的旅遊業、食品業等行業的發展。

日本動漫所關聯的行業佔據日本GDP的比重超過10%,輸出動漫作品佔世界動漫作品的60%,日本動漫行業已經成為了日本第三大產業。

反觀美國方面,政府並沒有出臺任何相關的漫畫行業扶持政策,畢竟美國漫畫產業並不是美國經濟的主導產業,也不是像好萊塢電影、美國音樂這樣的文化輸出重點產業。

在中國,美國漫畫之所以沒有日本漫畫那麼流行除了國內發行方因版權價格和發行方式而不願意引進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它沒有像日本漫畫一樣結合中國元素,貼近中國讀者的內心。如果它能夠做到這一點,哪怕它價格再貴,畫風再誇張,沒有任何外力扶持都會受到中國讀者熱烈的歡迎。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在中國,美國漫畫為何拼不過日本漫畫?美漫太自我
    然而我們會發現目前存在著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在中國國內,日本漫畫遠遠要比美國漫畫更流行,受眾更廣。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版權價格和發行方式導致國內出版社偏愛日本漫畫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幾乎同時進入中國市場。
  • 當日漫賣腐賣肉成風,引入美漫能否淨化國內漫畫市場?
    於是,和漫威合作大舉引進美漫,不失為明智之舉。要知道,美漫長期以來主要通過世界圖書出版社引進發行紙質版,在數字版領域一直是一塊處女地。這也導致很多讀者接觸美漫是通過盜版途徑。如今,網易漫畫將正版數字漫畫引進過來,對美漫愛好者而言,勢必會蜂擁而至。這也無形中,給網易漫畫彎道超車創造了條件。
  • 網易漫畫牽手漫威,商業化借鑑美漫模式 ?
    實際上,一直以來,在整個漫畫產業存在著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漫威為代表的美國動漫的形式,一種是以集英社為代表的日漫模式。首先來看日漫的模式,在日漫的模式當中日本漫畫幾乎都帶有十分強烈的作者個人的色彩,我們幾乎可以詳細的說出每一部知名動漫背後的作者。比如井上雄彥之於《灌籃高手》,岸本齊史之於《火影忍者》,鳥山明之於《龍珠》,尾田榮一郎之於《海賊王》等等。
  • 漫威中國超級英雄現身 網易漫畫成了美漫普及先鋒
    《復仇者聯盟3》在國內的票房直奔20億而去,雖然漫威電影宇宙的十年布局在國內從2011年《美國隊長》才真正開始,但是伴隨著最近五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超級英雄電影早已成為了中國觀眾熟悉的一種類型。不過相對於電影不斷高漲的票房與關注度,為電影源源不斷提供人物與故事的原創漫畫在國內的讀者反而成為了少數群體。
  • 僅次於漫威、DC的黑馬漫畫,要講述「美漫在中國」的新故事
    此前,以漫威為代表,美漫IP在進入中國時多強調本地化處理,但更多偏向傳統的渠道和IP開發方式。黑馬中國則希望基於國內實際情況,以更中國、更接地氣的開發路徑讓IP落地。作者 | 邵毛毛編輯 | 張一童「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讓黑馬漫畫的業務在全球範圍內升級起來,特別是在中國地區。」黑馬中國總經理蔡超說。
  • 在中國,為什麼美國漫畫沒有日本漫畫流行?
    作為東亞文化圈長大的人,我比較接受不了美漫和美國文化。而且,大多數美漫審美我實在是get不到。我還是喜歡文質彬彬款的。以上全部內容,說人話就是:我看動漫就是想看帥哥,不喜歡肌肉男,只喜歡花美男。所以看不進去!
  • 日美動漫對比,淺談歐美國漫畫為何沒有日本漫畫在國內流行
    這個國家的漫畫劇情當中基本都透露著人性的各種欲望。既讓人感到真實,也會讓人感興趣,但有時候會因為這種黑暗面,引起一部分的不適。不過韓國動漫產業主要還是以網路遊戲為主,之後隨著韓國漫畫的發展,是否會超越網路遊戲,我們拭目以待。至於日本動漫產業,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當中詳細說明。
  • 美漫風格下的日本動漫角色,龍珠化身寫實系硬漢
    日本與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兩大動漫大國,比較專注於日本動漫作品的愛好者們或許會不太關注美漫那邊的發展情況,其實美漫的畫風也是多種多樣的,就算是同一類的作品,比如說超級英雄題材的漫畫,都會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風格。接下來,拾部君就帶大家看一看如果日本動漫角色變成了美漫風格,會產生怎樣的效果,而這些將日本動漫角色美漫化的畫師們都是比較有名的美漫畫師。
  • 美漫不只是漫威DC 黑馬漫畫了解一下
    現如今提起美國的漫畫製作公司,估計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漫威和DC兩大巨頭,的確,在最近十餘年裡,這兩家公司在世界範圍所產生的影響實在太大,這就導致很多粉絲們在瀏覽這兩家公司的作品的時候忽視了其他的美國漫畫公司。其實在漫威和DC分庭抗禮的年代,在美國漫畫界其實還有一家公司的作品和影響力不容被忽視,這家公司就是黑馬漫畫公司。
  • 漫畫之家1——中國先起,但為何日本的漫畫做的比中國好?
    關於漫畫,中國乃是亞洲之首,但為何日本這個後起之秀卻居上了呢?今天愛洲島就帶各位了解一下。2010年中國的動漫行業純利潤才28億元,不到日本動漫行業的6%,這足以看出中國的動漫行業與日本的動漫行業之間的差距。
  • 剖析:為何美漫改電影既叫好又叫座,日漫改電影卻頻頻遭遇滑鐵盧
    首先,這裡所提到的漫改電影指的是改編自漫畫的真人版電影,而在當今世界動漫界,日本和美國的動漫基本已經壟斷了整個市場,所以我們能時常在院線的海報上看到,即將又會有一部來自於美國或者日本的真人版漫改電影上映的消息。
  • 剖析:為何美漫改電影既叫好又叫座,日漫改電影卻頻頻遭遇滑鐵盧
    這裡所提到的漫改電影指的是改編自漫畫的真人版電影。在當今世界動漫界,日本和美國的動漫基本已經壟斷了整個市場。所以我們能時常在院線的海報上看到,即將又會有一部來自於美國或者日本的真人版漫改電影上映的消息。大部分的美國漫改電影自上映,好評和票房都會如海嘯一般席捲全球各地。
  • 失聯的中國漫畫
    隨之而來的是所謂的「黑鐵時代」,中國開始引入大量的國外漫畫和動畫,與此同時中國漫畫漸漸漂離大眾土壤,在模仿的道路上失卻中國元素,變得不日不美。孫悟空、三毛們徹底成了孤島。「孤島」時代:漫畫巨頭的隔空對話說起漫畫不能不提日美。
  • 美國漫畫市場觀察:數字漫畫年銷售額7億元,紙漫仍是王者
    近日,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又發布了一份《美國內容產業發展趨勢》調查。這份調查從美國的漫畫市場、IP合作、數字漫畫平臺介紹出發,對美國的北美漫畫的2019:漫威份額超40%,數字發行是未來漫畫市場進行了分析。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漫畫內容消費國,2018年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65.76億元。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兩者相加,就瓜分了全球50%的市場份額。
  • 美漫VS日漫:漫畫框格印象差很大?為啥日本愛用框歐美愛用凹槽呢
    不論想看日式漫畫或是美式漫畫首先都要學會怎麼閱讀每一格的順序,雖然每張圖畫之間的框格在兩國的漫畫文化都存在著,然而給國民的印象竟然完全不一樣!據說日本人會覺得漫畫框格是限制圖畫範圍的「框框」,美國人則覺得那是圖畫之間的「凹槽」罷了,為什麼會有印象差異呢?跟國民性、歷史文化有什麼關係嗎?
  • 漫威新漫畫《奧特曼崛起》,蜘蛛俠出現,日本英雄拯救美帝人民
    小夥伴們應該知道美國的漫威和DC,它們的作品更是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喜歡的。特別是我們中國粉絲不管是美漫的粗獷還是寫實畫風,又或者是日漫的可愛細膩的畫風,我們中國人民都是十分喜愛的啊!所以說我們中國人民真的是什麼包容,只要漫畫質量過關,或者畫風吸引人,都能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
  • 赤木漫畫:日本漫畫雜誌爭霸史
    不過,剪紙畫的內容已經跟不上新時期讀者的口味,很快,盜版影印的美國英雄漫畫開始成為赤本漫畫上的主力。那些極盡誇張之能事所宣揚的英雄主義,十分貼合亟需自我麻醉的日本讀者。赤本製作者見英雄漫畫暢銷,便東剪西拼,將情節本無關聯的各本美國漫畫拼湊起來,以「關公戰秦瓊」般的姿態,炮製出無數本此英雄大戰彼英雄的偽漫畫(類似於中國九十年代初期《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孫悟空大戰聖鬥士》《孫悟空三打變形金剛》之流)。反正這時期的讀者見識有限,看書圖個熱鬧,消遣完了也就扔了。
  • 你認為怎樣的漫畫,才能被譽為「第一國漫」?
    如果僅僅以單行本的銷量為標準,中國的第一國漫應該是——偷星九月天(先別急著噴我,繼續往下看)根據網絡上的數據,偷星月天的單行本銷量在2013年時就已經突破了5000萬,這在中國的單部漫畫裡面,堪稱最高(排除烏龍院這種系列漫畫)作者周洪濱,也因此成為2013年中國漫畫作家富豪榜的冠軍——版稅高達2300萬元。
  • 港漫《一零八》一部讓人腦筋都轉不過彎的大師級另類漫畫
    在港漫界裡面,除了黃玉郎是沒有任何人不認識的,但有兩位漫畫鬼才卻也是沒有人不認識的,一位是福龍,一位是司徒劍橋,他們兩個人的畫風都受到眾多漫友們的喜歡,他們的漫畫風格辨別度也很高,比如說司徒劍橋,這傢伙與我們一樣,從小看日本漫畫長大,畫出來漫畫風格很日本風,看過他的初出道的經典之作《超 神 Z 》就知道,裡面的人物與普遍的港漫風很不同,司徒人物裡面有幾個特點,一個是脖子、手腳、身體都顯得比較長
  • 為什麼日本漫畫都以黑白漫為主,而國漫卻以彩漫為主
    日本動畫大部分都是漫改或者是輕小說改編的,所以網友宅男們在追日本動畫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去關注一下原作漫畫的消息,在動畫完結之後也有一部分人會去追原作漫畫,想必在追日本漫畫和中國漫畫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一個特點,剛剛看日本漫畫的時候可能會很不習慣,就是日本漫畫大多數都是以黑白漫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