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在古代西方社會,烏託邦是美好社會的代名詞,其中寄託了很多哲學家的期許,也是如今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然而,人類社會發展了幾千年,至今都沒有將其變為現實。為了驗證烏託邦是否具備實現的可能性,科學家還進行了相關實驗,然而實驗結果卻令人感到十分絕望。
據悉,在1947年,英國科學家試圖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老鼠烏託邦」引起了人們一定的關注。
其實實驗過程並不複雜,科學家在自家院子裡為老鼠提供了居住場所,原本認為沒有任何因素幹擾的它們能夠很好的生活下去,並且不斷發展壯大,然而它們的數量始終無法超過150隻,中途總會因為某種情況導致某些個體突然死亡。
雖然科學家們並沒有觀察老鼠們的社會關係,但是作為簡單的生命體,它們同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情況。
在此基礎上,該科學家推測,人類很有可能無法擺脫類似的命運,也就是說即便未來我們的城市體系已經足夠完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也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然而我們卻無法達到烏託邦的水平,因為社會中總會有問題出現。
隨後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改變了實驗中的各種變量,並且預計到老鼠們的數量可以增加到10000隻。然而,五六年的時間過去,老鼠最多只能達到2000隻,所以實驗再次失敗。
同時,有科學家表示,老鼠同樣有一定的欲望,每當它們開始爭奪生存資源時,也是人類社會的映像,加上我們的欲望更加複雜,所以實現烏託邦的可能性更小。
根據相關研究,人類只有變得無欲無求,才能真正成為烏託邦社會中的一員,但是這種代價太大,我們或許永遠都不能做到。總之,社會矛盾和鬥爭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人類在未來還會面臨新的問題,烏託邦社會只是一個理想化的代名詞,未必能夠真的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