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市民拍手叫好,更盼令行禁止

2020-12-10 京報網

被迫追劇、被迫看綜藝、被迫聽神曲……地鐵車廂裡,總遇到乘客旁若無人地開啟手機外放,發出各種聲音令人無處可逃。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開始施行,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多數市民為地鐵禁止不文明行為叫好,但也對規定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懷疑。還有人提出,相關禁止性規定能否延伸至公交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乘客被迫聽神曲不勝其煩

近期,不少乘坐上海地鐵的乘客發現,車廂內張貼了不少海報,禁止飲食和禁止外放的標誌格外醒目。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要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新規從12月1日起施行。

對於規定禁止的範圍,上海市交通委軌道交通處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界定,進站、乘車的乘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類電子設備,打開揚聲器看視頻、聽音樂、打電話等行為都是被禁止的。

上海市民丁女士表示,對於地鐵裡部分乘客手機發出很大的聲音一直比較反感,新規實施將為大家營造更好的公共環境。

12月1日上午,記者跟隨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法大隊的幾位稽查員,來到了上海地鐵一號線的車廂,看到許多人在乘坐地鐵時都在低頭看手機,很多年輕人戴著耳機,沒有聽到特別明顯的手機外放聲音。

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工作人員表示,當日發現電子設備聲音外放情況並不多。一方面是車廂和車站廣播等各個環節都在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乘客的自覺性也越來越高。

上海地鐵禁止外放聲音被大家紛紛點讚。很多網民表示,這一車廂陋習讓大多數乘客苦惱已久。乘客王女士吐槽說,在地鐵上,最常見的是一些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各種神曲讓人不勝其擾。此外比較多的是玩遊戲、追劇的,現在還有人看直播購物。「玩遊戲動不動就嗨嗨嗨,偶像劇動不動就愛愛愛,直播購物也是飆音高,好多臺詞、兜售廣告語,在公共場合大聲放出來讓人又心煩又尷尬。」帶孩子的乘客張女士說。市民希望能進一步禁止多種不文明乘車行為。

新規能否真正落地

新規實施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能否執行到位。有乘客表示,如果個人制止他人外放,容易產生糾紛,地鐵工作人員又不能時時在場,誰來保證令行禁止?

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法大隊一中隊稽查員曹正輝表示:「一旦發現手機外放的行為,地鐵站的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會進行勸阻。實在不聽勸阻的,將送交軌交公安處理。此外,乘客發現不文明行為,還可以撥打監督電話舉報。」

據了解,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規定,拒絕、妨礙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所屬的交通行政執法機構或者軌道交通企業的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部門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秩序的行為,處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認為,相關規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直接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的相關行為會受到處罰。

公交車等有望改善

上海市交通委方面介紹,《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是2010年發布的,本次修訂將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等內容納入乘客禁止行為,是為了落實交通運輸部的相關管理辦法所做的調整,原有的乘客禁止行為由14條增加為17條,更加全面。

網友「七彩陳市」等建議,將相關規定擴展到公交車、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被吵一路很頭疼,新規趕緊安排上吧!」

據了解,相關舉措已經在落實中。鐵路部門今年10月表示,將在京滬高鐵、成渝高鐵部分復興號動車組試點設置「靜音車廂」。這種車廂可為旅客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旅行環境,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通過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購票時可自行選擇「靜音車廂」。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日前向公眾徵求意見,共同制定高鐵「靜音」約定,包括關閉電子設備外放功能。

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表示,外放聲音等車廂陋習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痛點,除了努力讓規定落地,加強有關部門的執法和監督,更需要全民提高文明素質,在公共空間尊重他人感受。

來源:北京晚報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U020

相關焦點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 上海地鐵外放處罰是什麼
    就在今天上海宣布12月1日起全面禁止地鐵上手機外放,那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規避這項規定呢?如果身邊有人在地鐵上面外放該怎麼舉報都有哪些處罰?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從明天起,上海地鐵全面禁止一切智能設備外放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喜報?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2020-11-30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地鐵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新華社上海12月1日電 題:上海地鐵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辰陽、有之炘、袁全   被迫追劇、被迫看綜藝、被迫聽神曲……地鐵車廂裡,總遇到乘客旁若無人地開啟手機外放,發出各種聲音令人無處可逃。如此情形將得到改變——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開始施行,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 地鐵車廂要「靜音」了!12月1日起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原標題:地鐵車廂要「靜音」了!12月1日起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近日,上海地鐵不少車廂內都貼出「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據上海交通委官網公開信息顯示,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正式實施。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網友提問】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聲音外放。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表示截至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也證明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靜音確有必要。《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是《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配套規定。
  • 不得外放!上海地鐵迎來「靜音」時代
    不得外放!上海地鐵迎來「靜音」時代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12月1日起施行。新規頒布了地鐵車廂內「靜音令」,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出行乘地鐵,手機外放產生的噪音早已被人詬病,「靜音車廂」的呼聲愈來愈高,「靜音令」得到了大多數乘客的支持與配合。「靜音令」頒布首日,在軌交地鐵人民廣場站,不少乘客注意到,車廂內貼出「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地鐵方面表示,站內各處LED屏及列車車廂內都將逐步推廣相關標識。
  • 禁止手機聲音外放 全國多個城市實施禁令
    央廣網上海12月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地鐵、高鐵、飛機等公共場所,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是自己的行為,還會影響到別人。比如說話聲音的大小,用手機看視頻的聲音等。比如手機外放聲音,很多人都挺反感。從12月1日開始,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網友們紛紛表示讚許——上海開始動真格的了!而在昆明、貴陽、蘭州等其他城市,也已經推出相同禁令。那麼,守則實施首日,效果如何?市民對此有何看法?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太原公交車上,市民同樣不堪其擾
    剛上公交車,正準備閉目養神,車廂裡突然響起手機外放的音樂。針對手機外放噪音,12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確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我市公交車廂內的情況如何,記者做了走訪。12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勝利橋東公交樞紐,就公交車廂內手機外放噪音問題隨機採訪乘客,幾乎每位乘客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市民陳女士說,前兩天,她和朋友乘坐公交車時,剛聊了一句話,就被一陣激昂的音樂聲打斷了。兩人朝後看去,一名小夥子正在用手機外放音樂,聲音還不小,感覺有些刺耳。
  • 直擊上海地鐵「靜音車廂」首日:多人外放被勸阻 專家提出這項建議
    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下文簡稱《守則》)今天(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這一新增內容回應了市民關切,也發社會關注。新規實施首日,落地情況如何?若有違反,如何處罰?對此,東方網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採訪。
  • 上海地鐵「靜音令」執行第一天效果如何?
    「乘客你好從今日(12月1日)起使用電子設備禁止外放音樂」昨天(12月1日)上海市正式實施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令禁止在地鐵內外放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的聲音12月1日上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隨機登上了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列車的一節車廂進行巡視,發現一名男乘客正在打手機遊戲,遊戲中的背景聲音直接外放。在執法人員的勸阻下,該名乘客當即關閉了手機背景聲音。而另一路記者則跟隨執法人員,在軌道交通12號線列車上巡視,發現一名乘客在使用手機外放觀看視頻。
  • 上海地鐵打造「靜音車廂」,再也不用「被迫聽歌」了!
    新華社上海12月1日電(記者有之炘 袁全 王辰陽)在地鐵裡外放音樂、公放影視劇、打免提電話……這些舉動往往讓人不堪其擾。針對這類「噪音」,12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確指出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上海地鐵「動真格」了!
  • 上海地鐵今起禁電子產品外放聲音,專家預測或推廣至高鐵、飛機
    但是外放音量引發的「民怨」在近年來迅速升溫。對此,國內多個地鐵先後頒布地鐵「靜音令」。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地鐵正式要求乘客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上海地鐵「消音令」很快被推上了熱搜。
  • 乘坐太原地鐵出行,這麼多行為不能做,禁止外放聲音吃東西帶貓狗
    地鐵作為穿行地下隧道內的公共運輸工具,與行駛在地面上的公交車截然不同,其在密閉公共空間內疾馳,不能像公交車那樣開窗散氣,也不會有一縷燦爛的陽光從窗戶上射進來,加之進出車廂人多集中,所以對乘客日常行為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 上海地鐵明文「禁外放」 南京也有規定,執行得如何?
    日前,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據了解,目前除了上海,已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並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那麼南京地鐵乘客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困擾?近日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和採訪。
  • 男子深夜乘坐地鐵,竟公然外放哀樂
    > 不要影響到他人~ 陝西西安一名男子在乘坐地鐵時,用手機外放哀樂,不僅聲音大,而且令人「瘮得慌」,把同車乘客嚇得夠嗆。 車廂裡一排座位就坐兩三個人,哀樂聲又放得特別大,讓他聽心裡覺得有點害怕。而這位大叔公放哀樂的過程一直持續了5分鐘,直到地鐵到了長樂坡站後他才起身下車。直到大叔下車後,這位乘客心裡才舒了一口氣,那種感覺實在是令他說不出的難受。
  • 前有地鐵禁食,後有地鐵靜音,上海地鐵為啥沒有處罰措施?
    新規頒布了地鐵車廂內「靜音令」,明確乘客不得將手機聲音外放。上海地鐵方面表示,新則實施後,對於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以及在地鐵車廂內飲食等行為,工作人員和執法隊會進行勸阻。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地鐵「禁止外放」的規定,不是強行規範,也沒有處罰措施。在車廂裡哪些食品可吃,哪些食品屬於不能吃?最受不了韭菜包子、煎餅果子之類的,聞到就想吐。
  • 「靜音令」首日,有乘客「不知情」
    > 今天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
  • 莫斯科市不再禁止乘客在地鐵裡喝外帶咖啡
    俄羅斯莫斯科負責交通和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問題的副市長馬克西姆∙利克蘇託夫表示,不再禁止乘客在地鐵裡喝外帶咖啡。   莫斯科市通訊社援引利克蘇託夫的話報導稱:「開心地喝咖啡吧,不禁止了,而且今後也不再禁止了,也不計劃再做任何改變。」
  • 綠皮車吸菸、地鐵公交音頻外放—「文明生活」類中高考作文如何寫
    02· 現場回顧貳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無獨有偶,11月30日,國內各大新聞媒體均在中午時段對「新修訂《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消息進行集中推介。隨後,微博話題「哪些地鐵不文明行為該被禁止」也因此得到廣泛的關注,各大媒體也隨即發布調查問卷,徵詢網友的意見。本次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確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不少上海網友表示,早已被地鐵上外放短視頻噪音困擾已久,對新規表示期待。
  • 手機外放炸到你了嗎?
    13日早,他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時,突然聽到有人的手機在播放歌曲,「你莫走,唱首歌歌兒把你留」,聲音很大,讓他頓時睡意全無。對此李先生並不奇怪,因為這種情景他每天在公交車上都能遇到,或是音樂,或是電視劇,或是微信裡外放的語音……目前,全國部分地方出臺相關法規,禁止在地鐵、航空等場所外放手機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