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爾金老爺子的《指環王》系列作為西方奇幻的開端引入了許多概念,從精靈、矮人、半身人,到戰士、遊俠、魔法師,這些都對後世的文學、影視及遊戲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歐美的奇幻愛好者們甚至發展出了一整套完整的體系和規則來詮釋這個想像出來的世界,即《龍與地下城》規則。
魔法(Magic)作為西方奇幻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其在託爾金的世界觀當中與我們通常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並不是魔法師揮一揮魔杖,念幾句咒語就能產生的神力。
而本文僅討論《指環王》世界觀下的魔法,其運用可以歸納為四個大類,其他規則下的魔法暫時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這類魔法通常被描述為當前的知識無法理解的現象。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能夠穿越回一千年前,向過去的人們展示我們的智慧型手機,他們也會覺得這是魔法。同樣的道理,中土世界中的巫師和精靈們的一部分能力,其實源於他們長久的壽命所積累的知識或者來自其他神明的教導。他們相比起矮人、人類、霍比特人這些年輕的種族來說,能夠洞悉更多這個世界的秘密,在其他種族看來,他們便擁有了魔法能力。
以中土世紀最著名的施法者甘道夫為例,他與其他四名巫師都是邁雅的化身。而巫師(Wizard)的意思其實就是Wise man,意為「有知識的人」。五名巫師自稱伊斯塔裡(Istari),也是「知曉萬物之人」的意思。他們對中土世界的幫助,更多的是利用自己豐富的知識,而非直接的法術。託爾金曾經說過,中土世界的魔法使用得並不頻繁,即便是那幾位巫師,也只是在危急時刻才會使用一些魔法。
比較著名的例子是聖盔谷大戰中,強獸人軍隊強攻號角堡(Hornburg),白袍巫師薩魯曼利用魔法炸開了堡壘的城牆,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號角堡之戰
電影中對這一段的描述是,薩魯曼利用了類似火藥的物質,不過在書中並沒有明確這一點。當時阿拉貢將這次爆炸形容為,「薩魯曼的又一次邪術」。可見在不具備類似知識的人眼中,這就是魔法。當然,同樣身為巫師的甘道夫也具備類似的知識,不過他把這些知識用來製造焰火了。
甘道夫的焰火
部分精靈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比如埃爾隆德的預知、凱蘭崔爾的水鏡也是這種類型的能力。同樣的道理,這些能力在使用者看來可能稀鬆平常,但是在沒有此類知識的人眼中,就成為了魔法。
凱蘭崔爾
中土世界分為實體和陰影世界。當比爾博和佛羅多戴上至尊魔戒的時候,他們會從實體世界中消失進入陰影世界,用託爾金的話說,那裡是幽影之界(Wraith-world)。九位人類力量之戒的持有者也是如此,不過他們佩戴的時間太久,完全被至尊魔戒支配,永遠墮入了幽影之界,成為了戒靈。
戒靈
實體世界和幽界兩者是可以互動的,比如比爾博佩戴魔戒進入幽界後可以舉劍殺死咕嚕(雖然他沒有選擇這樣做),或者戒靈已經完全墮入了幽界還是能夠佩戴裝甲,騎乘坐騎等等。
而有一些強大的精靈和邁雅本身是可以不藉助任何器物看到幽界事物的,比如凱蘭崔爾和格羅芬德爾。
格羅芬德爾
格羅芬德爾是著名的諾多族精靈戰士,在魔戒大戰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並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很多橋段他的戲份都被阿爾玟代替了。比如佛羅多在風雲頂被魔苟利刃刺傷後,前來救援的就是格羅芬德爾,他簡單地為佛羅多處理了傷口之後對阿拉貢說,「......這種利刃上刻著邪惡的咒語,你的眼睛未必能看得見它們.....」
我相信之所以格羅芬德爾能夠看見普通人看不見的幽界銘文,應該是源於他曾經親眼看見過雙聖樹的光輝,據說雙聖樹的光芒是能夠照進幽影之界的。另外索倫也有這種能力,他能夠鑄造刻有幽界銘文的魔苟利刃和讓佩戴者進入幽界的至尊魔戒,本身就說明他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幽界的知識,而他在身為邁雅的時期同樣是看見過雙聖樹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佛羅多被刺傷之前,他已經戴上魔戒進入了幽界,此時他拔出自己的佩劍「刺叮」,這把精靈寶劍在幽界閃爍著耀眼的紅色,說明精靈的鍛造技術也能在幽界起作用,不過具體的功效和原理還不得而知。
語言和文字在託爾金的筆下也是擁有強大力量的,諸如詩歌、銘文、契約、誓言、詛咒等等。
首先整個中土世界就是自伊露維塔的愛努大樂章中誕生(music of Ainur)。歌唱原本就是一種魔法的本源,具有創造的力量。(我也不清楚託老爺子這種設定的目的,或許和他的宗教情結有關。)
一如創世
在第一紀元,一些大神打架的時候甚至會使用「力量之歌」(songs of power),實在很難想像那種打架情形是什麼樣的,難道是相互彪高音?
在《指環王》第三集中出現的背誓者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是一群背棄了自己誓言的山中之民,遭到了伊熙爾杜的詛咒,死後成為亡魂飄蕩在實體和幽界之間。
背誓者
伊熙爾杜作為努曼諾爾人後裔的國王有資格以唯一真神伊露維塔的名義起誓(因為人類是伊露維塔的次子),使他們的誓言有了極為強大的背書。而當這些山中之民背棄誓言後,伊露維塔接受了伊熙爾杜的詛咒,降罪於他們,因為這個詛咒是有效且合法的()。
同樣,在更早的雙樹紀元,費諾因為自己鑄造的精靈寶鑽被魔苟斯盜走,憤怒的他和他的七個兒子以伊露維塔的名義起誓,無論何人佔有精靈寶鑽,他們都將與之戰鬥到底。費諾和他的後人被此誓言綁架,不敢違背,導致了後來的很多悲劇。
費諾和他的兒子們
在上文中提到的魔苟利刃和至尊魔戒同樣也是這類魔法的產物,它們被鑄造者刻上銘文用來加強器物本身的能力。護戒小隊在摩瑞亞礦坑前遇到的都林之門也是被矮人用銘文加持過的,當甘道夫用辛達林語說出了「朋友」一詞後,大門的銘文對此做出了回應。
都林之門
在進入礦坑後護戒小隊遭到獸人襲擊退守馬扎布爾大廳,甘道夫在大廳的門上施咒來阻止獸人的進攻,沒想到炎魔也在那時出現,它對門上的咒語施加了反咒(Counter Spell),打破了門的封印,還導致甘道夫的精神受到震懾,過了許久才恢復過來。
在我看來,語言和文字類應該是使用最頻繁的魔法了,無論是至尊魔戒的持戒人聽到的蠱惑之語,還是巫師用來說服別人的小伎倆,都屬於這類魔法的範疇。
易形術可能不屬於上面的任何一種,所以我把它歸類在這裡。個人的理解易形術應該是屬於維拉和邁雅的能力,因為某種原因,被傳授給了一部分人,使得他們也擁有了這種能力(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另外,索倫身邊也聚集著一批邪惡的「易形者」:吸血鬼和狼人。他的信使夙林格威希爾,身為一名墮落邁雅,能夠易形為巨大的蝙蝠。
夙林格威希爾
而狼人(Werewolf)則是由索倫用一些被腐化的動物雜交而來,它們通常被當作安格班的看守來使用,後來魔戒大戰中的獸人座狼與它們也有親緣關係。書中werewolf被翻譯為妖狼,是一種比狼更具智慧的生物,但不能變化成人形,到了2005年的指環王遊戲中才被改編為能夠易形的狼人。中土世界中真正的易形者就只有貝奧恩和他的族人,且只能易形為熊。
妖狼
總得來說,託爾金筆下的人物對魔法的運用都較為謹慎,這也符合整部書的基調,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風格。老爺子希望這些人物都能在有限的規則下展開各自的命運,一旦魔法被描寫得過於頻繁和強大,反而容易影響整個故事結構的嚴密性。
看上去是把不錯的魔法武器呢
不知道您怎麼看《指環王》當中的魔法描寫呢?歡迎給我留言,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