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德諾醫療:創新「企業孵化企業」新模式

2020-12-22 中國高新網

  紮根在濱江,成長在濱江的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諾醫療」)是一家專業的創新生命科技產業投資、孵化及運營企業,在全球多地設有研發中心。德諾醫療以填補國內空白、引進世界領先技術為宗旨,發現、投資並整合行業內擁有顛覆性創新技術的醫療項目,致力於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但目前缺乏有效手段的重大疾病尋求有效治療方案。

  創新「企業孵化企業」新模式

  不同於其他產業,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技術壁壘高、國際專利限制多、投資周期長投入大。在德諾醫療的孵化平臺,創新者可以專心致志投身到創新工作中,不用擔心資金、技術、法律等方面的問題。目前,德諾醫療已擁有符合 GMP 標準規範設計要求的淨化廠房、實驗室及辦公室,已建面積近 20000 平米,配套的基礎設施、生產設備及檢測設備齊全。

  此外,德諾醫療擁有關聯的專業風險投資基金,利用資本、資源、行業經驗孵化國內早期創新生命科技項目,加速其成長及產業化。普通的投資者很難接受在早期就把大量資金投入科研。德諾的做法是,前期資金主要來源於專門的投資孵化基金,以此保證項目早期的運營。同時,聯合風險投資基金引進國外頂尖醫療科技項目,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技術的本地化。

  公司成功孵化的眾多企業中,啟明醫療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去年12月,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港交所生物科技板塊首個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成立至今,啟明醫療在心臟膜瓣疾病的微創治療方面具有較強研發優勢,也是第一個開展全球研究的中國瓣膜企業。

  然而,啟明醫療在剛起步的時候卻無人問津,沒有投資者相信中國能在經導管心臟瓣膜醫療器械領域搶佔領先地位,負責投資孵化啟明醫療的德諾醫療卻一直看好未來發展,「啟明醫療發展得很快,我們希望在全球打造一個巨頭醫療公司」,德諾醫療相關負責人表示。憑藉獨特的投資眼光與敏銳的市場嗅覺,德諾醫療助力啟明醫療成為浙造器械熱帶雨林模式中突起的一支異軍。

  專注於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支持的唯強醫療是國內「醫工結合」的優秀範例,也是德諾孵化的另一個優秀案例。唯強醫療與全國頂尖的血管外科領頭人合作,實現醫療器械研發與創新,為主動脈及外周血管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服務。唯強醫療已有四項產品獲得NMPA證,多項產品進入臨床進程。其中,WeFlow-Arch模塊內嵌主動脈弓覆膜支架的問世為患者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WeFlow-JAAA支架系統使我國血管外科走在了世界同領域的前沿。

  二尖瓣、三尖瓣的介入治療一直以來被國際上列為技術難點,德諾醫療孵化企業德晉醫療專注於結構性心臟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微創介入治療多技術的研發(Tool-Box Concept),突破了相關領域國際上的技術痛點,成為國際上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兩種成熟二尖瓣介入修復技術的公司,公司產品經心尖二尖瓣瓣膜修復器械MitralStitch®為中國第一款微創介入治療二尖瓣反流的產品,DragonFly™二尖瓣瓣膜夾系統為中國第一款經股靜脈二尖瓣緣對緣修復器械。

  諾茂醫療,主營產品為左心耳封堵器等結構性心臟病治療器械、術中輸送系統等。旗下產品SeaLA®左心耳封堵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雙重封堵結構,錨定盤加倒刺的獨特設計,具有很強的錨定性能和密封性能,整體可重複釋放定位(可以回收重置或更換),並可以自適應不同的左心耳解剖結構,手術操作簡單。

  除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之外,德諾醫療還在肺部疾病精準介入診療領域深度布局,堃博生物是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在中國和美國設立多個生產研發基地,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基於增強現實全肺導航技術平臺的肺癌、慢阻肺等肺部疾病精準微創介入診療產品,其核心技術在包括美國、歐洲和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擁有超過100項專利授權。其中在肺部導航技術及肺部介入診療技術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獲得超過70 項專利。LungPro®導航系統是全球唯一能夠實現全肺導航的多模態增強現實導航系統,擁有全球唯一支氣管出氣道導航技術專利保護,該系統使臨床醫生第一次能夠在整個肺部實施介入手術,已獲得美國FDA、歐洲CE以及中國NMPA認證。今年7月,堃博與奧林巴斯(歐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品牌和技術在全球滲透的重要一環。

  煥發生命健康產業新活力

  在醫療生態圈中,創新的解決方案對舊的產品有絕對替代性,形成創新技術通吃的局面。因此,德諾醫療擁有創新的原動力,其基因是創新的基因,團隊不是正在創新,就是在尋找創新的路上。

  臨床醫生是醫學創新的源頭,德諾醫療積極搭建產學研醫合作平臺,與國際醫療顧問團隊展開深度合作,打通從創意到臨床解決方案的「最後一公裡「。

  在產品研發、臨床試驗的全生命周期裡,德諾醫療的醫學顧問團隊全程參與。在初期產品研發中,醫療顧問會從臨床應用角度對產品提供修改意見,以便研發工程師及時改進產品設計,以滿足臨床需要。在臨床試驗階段,顧問團隊對試驗方案設計、臨床數據、產品應用效果進行詳細調研跟蹤,幫助產品確認臨床安全性、有效性,並進一步提出產品設計的完善意見。

  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建設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技術中心,建成後將緩解醫療器械檢測資源供不應求的現狀,實現醫檢資源共享模式,並接軌國際。

  作為區內實力強勁的生命健康公司,德諾醫療希望通過建設一個資源和服務共享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孵化加速器,形成開放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推動高新區(濱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我國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圖片來源:杭州高新區(濱江))

(責任編輯:趙丹)

相關焦點

  • 共譜新篇 德諾醫療與高新科創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基於德諾醫療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性和領先性,日前,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諾醫療」)與杭州高新科技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科創公司」)達成深度合作,攜手打造產業引導新模式,高新科創公司為德諾醫療提供億元級的金融支持,含貸款擔保授信以及區產業扶持基金專項投資資金,助力德諾醫療打造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的全國標杆。
  • 啟明醫療、德諾醫療攜手北京天壇醫院成立心腦聯合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財富網訊 近日,由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共同成立的心腦聯合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作為創新研發平臺,研究中心將開展心腦血管疾病創新治療技術學術研究和產品轉化,提升全國心腦血管疾病創新治療技術的產業發展。
  • 德諾醫療與高新科創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 美通社
    日前,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諾醫療」)與杭州高新科技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科創公司」)達成深度合作,攜手打造產業引導新模式,高新科創公司為德諾醫療提供億元級的金融支持,含貸款擔保授信以及區產業扶持基金專項投資資金
  • 招募|「創+新」杭州高新區(濱江)攝影工作坊招募學員
    2020年,是杭州高新區成立三十周年,作為浙江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一直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理念,迎著改革的春風,踏著開放的浪潮,將創新基因融入發展血脈,以改革創新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社會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 捐贈物資、分享經驗、搭建平臺 德諾集團參與全球抗疫獲點讚
    總部位於杭州濱江的德諾集團旗下啟明醫療、堃博生物等多家醫療企業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通過物資捐贈、經驗分享、平臺搭建等多種形式,積極投身到全球抗疫一線,彰顯了中國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捐贈應急物資,解決一線醫護燃眉之急全球疫情爆發,各國醫療體系短時間內承受極大的壓力,防護物資極其短缺。
  • 杭州高新區成立30周年:扛起高新使命,邁向世界一流
    杭州高新區(濱江)還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融通發展,相互交織、形成合力。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杭州長光產業技術研究院、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載體的相繼落地,為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 高新區(濱江)持續打造動漫遊戲產業第一區
    截至目前,高新區(濱江)擁有文創企業3000餘家,其中三分之一是動漫遊戲業企業,培育了網易(杭州)、中南卡通、電魂網絡、玄機科技、邊鋒網絡、遊卡網絡、炎魂網絡、流彩動畫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成為杭州文創產業的新興力量。「動漫之都」在杭州,「智享未來」看濱江。
  • 強合規,築基石,德諾醫療開展全員「法制合規宣教」
    緊跟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清廉浙江」等要求,德諾醫療於2020年10月16日在浙江杭州開展「法制合規宣傳教育」全員培訓,正式拉開「法制與合規建設」季的序幕。德諾醫療各地員工線上參與培訓隨著創新產品日益湧現,商業化隊伍不斷壯大,德諾醫療積極主動加快合規管理建設,以「主動合規、人人合規」的理念建設廉潔德諾,切實提升員工職業操守和風險防控能力,拒絕商業賄賂
  • 杭州高新區(濱江):智慧賦能,「五色圖」 繪就平安濱江
    高新區(濱江)主動承擔「一圖一碼一指數」試點項目,在全市鎮街級社會治理單元五色預警基礎上,率先做到命案、電信詐騙、交通傷亡、訪源、黃賭毒、偷盜、糾紛警情、火警等社會治理八類重點事件五色預警評估到社區、精細至網格,實現按月、季、年動態反映60個社區、362個網格單元的社會治理質態。
  • 科技反哺動漫繁榮 高新區(濱江)持續打造動漫遊戲產業第一區
    截至目前,高新區(濱江)擁有文創企業3000餘家,其中三分之一是動漫遊戲業企業,培育了網易(杭州)、中南卡通、電魂網絡、玄機科技、邊鋒網絡、遊卡網絡、炎魂網絡、流彩動畫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成為杭州文創產業的新興力量。 「動漫之都」在杭州,「智享未來」看濱江。
  • 蘇州高新區與北京邁得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約
    今天上午,蘇州高新區與北京邁得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合作。邁得諾醫療集團將已吸納的主動脈瓣TAVR系統、經皮二尖瓣及三尖瓣修復系統等多個項目,在蘇州高新區落地並形成產業化。■ 蘇州高新區將進一步聚焦產品研發、生產、上市全流程,引進培育上下遊配套服務企業,讓企業在蘇州高新區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夥伴。
  • 高新區(濱江)「院士講堂」第五講:房建成開講「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
    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韓邦成等北航專家學者,李志龍、韓建中、王國珍、張瑋等區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法檢兩長,全體區管幹部,相關企業負責人參加。房建成首先介紹了北航發展歷程和學校建設基本情況,為大家講述了北航建校史,以及北航在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進展,闡述了北航是一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擔負國家使命和責任的大學,引起了在場聽眾的敬仰和共鳴。
  • 火炬孵化園區事業部25家企業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近日,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布,火炬孵化園區事業部全國各區域陸續傳來喜報,2020年新增25家園內企業通過國家科技部認定,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經認定後,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10%,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並獲得資金支持、申報科技項目優先考慮等一系列優勢條件,對企業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據了解,火炬孵化園區事業部全國各個區域均有企業獲得認定。
  • 杭州濱江:將城市治理的智慧「因子」 融入到社區治理
    平安建設暨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進會現場數字賦能,助力復工復產近日,人民日報社人民智庫最近發布的浙江省56個市(區)城市能級排名中,杭州高新區(濱江)穩居浙江「城市能級第一區」。分析其背後的原因,離不開創新二字,它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的根與魂。
  • Chaim Lotan教授任德諾以色列孵化中心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醫學事務官
    杭州2020年4月30日 /美通社/ -- 2020年4月30日,德諾醫療宣布,介入心臟病學領域傑出人物以色列Chaim Lotan教授正式成為德諾-以色列孵化中心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醫學事務官。此舉將進一步連結國際前沿醫學創意與臨床解決方案,推動德諾醫療在心肺疾病治療等領域的創新發展。Chaim Lotan教授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哈大沙大學醫療中心心血管中心主任,作為心血管健康領域享譽全球的專家,曾參與多項基礎科學及臨床研究項目,並在多家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 德諾醫療聘請Vivek Y. Reddy教授擔任醫學顧問
    杭州2020年4月14日 /美通社/ -- 2020年4月10日,德諾醫療宣布,集團的全球醫學顧問團隊再添一名重磅級專家,享譽國際的美國心臟電生理學家Vivek Y. Reddy教授正式成為德諾醫療集團旗下諾茂醫療的首席醫學顧問及聯合創始人,以推動集團在房顫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的創新發展。
  • 高新區(濱江) 物聯網產業園被認定為 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高新區(濱江) 物聯網產業園被認定為 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2020-04-17 14:59 來源:每日商報 / 記者: / 編輯:徐文罡
  • 優化載體平臺 厚植雙創土壤 常熟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
    形成了「科技、人才、資本高度融合,研發、孵化、育成高效對接」的創新機制和氛圍,為高新區快速集聚優勢科技資源和高端技術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3先進金屬所  配套設立鐵馬營創投孵化器和香柏基金,重點培育「研究開發、孵化投資、資源整合、經營管理」四大核心能力,打造技術成果轉化與企業孵化的生態型科創平臺。
  • 德諾醫療聘請Vivek Y. Reddy教授擔任醫學顧問 | 美通社
    2020年4月10日,德諾醫療宣布,集團的全球醫學顧問團隊再添一名重磅級專家,享譽國際的美國心臟電生理學家Vivek Y.Reddy教授正式成為德諾醫療集團旗下諾茂醫療的首席醫學顧問及聯合創始人,以推動集團在房顫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的創新發展。 Vivek Y. Reddy教授任職於美國紐約的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他在心臟電生理領域進行的開創性臨床研究正在改變心臟病患者的治療和治癒方式。
  • 高新區(濱江)把幼兒園開進了產業園
    今年5月,我市正式出臺《關於推進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含託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從今年起,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園區,開展嵌入式幼兒園建設試點,把幼兒園搬進產業園區,讓企業員工可以就近安排小孩入園。近日,好消息從高新區(濱江)率先傳來——下個月,海康威視幼兒園正式開園,這個在產業園中建幼兒園的「園中園」設計,讓孩子「陪爸媽上班」,父母「陪孩子上學」成為了現實。